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谈新疆牧民定居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莉  楚亚伟 《世纪桥》2010,(9):63-64
牧民定居是关系到新疆以牧为主的少数民族的兴旺发展和边疆巩固、社会安定的大事。牧民定居对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对维护边疆稳定、民族和谐、社会进步都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文章在分析新疆牧民定居现状的基础上,对出现的定居水平低、草原退化、基础设施落后等问题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新疆博州牧区牧民定居情况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华 《实事求是》2010,(2):68-70
实现游牧向定居的生活方式变革是牧业民族现代化进程的必然取向。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97%的牧民实现了定居,但定居类型基本为半定居状态,其生产方式仍以依赖天然草场的传统畜牧生产方式为主。要提升牧民定居水平,必须实现牧民生产方式的转型。只有牧民生产方式发生了质的变化,牧民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定居。  相似文献   

3.
福海县位于新疆北部,是新疆主要畜牧业基地县之一.由于福海县生态环境极为脆弱,自然灾害频繁,传统的游牧生产方式使畜牧业生产经常陷入十分困难的境地.要改变牧民靠天养畜的现状,只有实施牧民二次高标准定居工程.近年来,福海县紧紧依托国家项目的支持,整合支农资金,加大投入,把牧民二次定居作为一项惠民工程、德政工程,作为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的主要途径,作为保护生态环境、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抓紧抓实,抓出了成效.  相似文献   

4.
李艳  袁卫民 《实事求是》2012,(3):101-103
游牧民定居是推进新疆"跨越发展和长治久安"的重要民生工程,新疆和布克塞尔县实施游牧民定居项目以来,积极创新牧民定居模式,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建设牧民住房、配套暖圈、与定居工程配套的饲草料基地,使定居牧民享受城镇居民的公共服务。但也存在着原有牧民定居点呈现空心化、草原民族文化失传等问题。和布克塞尔县牧民定居工程要制定系统政策完善牧民定居工程的发展、统筹草原牧区与定居区牧民均衡发展等。  相似文献   

5.
速览·四川     
要闻8万多藏区牧民群众喜迁定居房为加快我省民族地区发展,改善藏区牧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我省从今年起实施藏区牧民定居行动计划。8个多月以来,藏区牧民定居行动计划优质高效地推进,取得显著成效。截至10月底,阿坝州、甘孜州、凉山州木里县共256个定居点中,已有93个完成建设。  相似文献   

6.
中央召开的新疆工作座谈会中,重点强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畜牧业是我区的主导产业,中央和自治区出台优惠政策后,牧民定居步入要务之列,怎样提高定居牧民的收入也成为热点问题。本文章重点阐述牧民定居工作所取得成绩和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以及定居牧民创业之路等。  相似文献   

7.
新疆最大的牧民定居点——齐巴尔吉迭社区,率先突破行政区域界线,对定居牧民履行社区化治理,完成了牧民由游牧到定居的生存模式转变。在布局过程中,塔城市委、市政府以人为本,做到与生态环境建设相结合、与牧区、牧民、牧业实践相结合、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在各级政府的鼎力支持下,累计投资2.2亿元,完善基础、改善生态环境,使定居牧民真正享受到现代文明生活,为牧民跨越发展奔小康找到了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游牧民族定居是实现民族兴旺发达、民族团结、国防巩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一环。哈萨克族是新疆游牧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下简称"兵团")的哈萨克族正在实现从游牧向定居的转变。本文以兵团第六师北塔山牧场为例,阐明兵团哈萨克牧民定居的总体现状,分析定居带来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而针对性地提出相关建议,以期完善牧民定居工程。  相似文献   

9.
去年夏天,我去呼伦贝尔草原,住在中俄边境一个边防团里。营区外有一个夏季游动牧民村,30多户人家,以放牧奶牛为生。我想了解边疆牧民的生活,几次进村找人聊天。这里的生产方式是"公司+农户(牧  相似文献   

10.
经济落后地区领导干部要树立五种意识王浩志一、要树立开放意识。经济落后地区一般是交通不畅、信息不灵的偏远山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这些地区因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形成封闭的篱笆墙式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致使一些领导干部思想比较保守,思路不宽,难以适应发展市场...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新疆第一个牧民定居社区化管理模式——塔城市齐巴尔吉迭社区的调研,总结查找了该社区近年来牧民定居工程建设取得的经验、成效和面临的问题,并对如何做好牧民定居工作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2.
“要千方百计惠民生,不断提高藏区各族群众生产生活水平。要大力实施藏区三大民生工程,以实施牧民定居行动计划为重点,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牧区;以实施‘9+3’免费教育计划为重点,提高藏区教育事业发展水平;以实施卫生事业发展计划为重点,提高藏区医疗卫生保障水平。”  相似文献   

13.
2009年2月19日,四川省藏区牧民定居行动计划暨帐篷新生活行动正式启动。 大半年时间过去了,藏族聚居区实施牧民定居行动计划和帐篷新生活行动实施得怎么样了?牧民们的生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笔者近日来到红原县色地、阿木、安曲三个乡的牧民定居点,到牧民新家中走访了牧民,感受到了四川藏族聚居区牧民定居行动计划给广大牧民生活带来的新变化。  相似文献   

14.
《实践》2016,(7)
正近年来,锡林郭勒盟东乌珠穆沁旗满都宝力格嘎查党支部立足边疆少数民族牧区实际,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守望相助""把祖国北疆这道风景线打造得更加亮丽"的亲切嘱托,聚焦"班子强、群众富、服务实、边境稳"四大导向,有效发挥党支部引领功能,实现了党建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全面进步。牧民群众的"领头雁"大雁群飞靠头雁。满都宝力格嘎  相似文献   

15.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由于"边疆"和"民族"两个特点,在经济社会和思想文化的建设与发展繁荣上具有自己的特殊性。要在认真、系统地研究这种特殊性的基础上,切实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才能促进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6.
刘霞 《实事求是》2013,(2):107-109
“十二五”时期是新疆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也是青河县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期。青河县具备跨越式发展的条件,同时,青河县实现跨越式发展面临产业结构不合理、工业化发展水平低、农牧业抗灾能力不强、劳动者素质低、自我发展能力不强、不稳定因素长期存在;领导干部思想陈旧等问题。实现青河县跨越式发展要:发展优势产业,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新型工业化建设步伐;加快推进农牧业的现代化;加快转移富余劳动力;加快灌区建设步伐,尽早实现牧民定居;优先发展民生,建设和谐青河;进一步解放思想,树立科学跨越理念。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的任务,这是我们党面临新的形势和社会深刻变化提出的重要的课题,关系到社会的民主、文明、稳定、和谐、健康、向上发展.提高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领导干部的素质,是关系到边疆地区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和稳定的根本大计.本文从加强政治素质、能力素质建设和培养正确的政绩观等方面,进一步论述加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领导干部素质建设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伦理道德、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家族观念等非正式制度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管理活动具有重要影响力但又经常被我们所忽略。探索非正式制度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管理活动所产生的影响及其变迁轨迹,将使国家的社会管理制度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促进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和谐与稳定。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要求我们要不断探索总结党的执政规律,优化党的执政资源。边疆少数民族地方党委要从执政的理论资源、组织资源、群众资源入手,不断优化执政资源,提高执政能力,推进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和全面进步。  相似文献   

20.
怒江州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特殊的社会发育程度、特殊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形成了集边疆、民族、贫困、山区为一体的特殊的"怒江发展问题"。特殊的州情、特殊的困难,必须采取特殊的办法、特殊的措施来解决。"怒江发展问题"实质是如何统筹处理好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的关系,尽快实现各族群众享有最基本的生存、发展条件,同时确保生态安全,实现边疆稳定,边防巩固,民族团结,不让任何一个少数民族兄弟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掉队。要实现这一目标,根本方法是从发展的整体性出发,统筹兼顾即统筹民族经济社会和生态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