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海人大月刊》2002,(6):29-29
所谓医患关系应是指病人基于自己(或其亲属)的选择与医院形成的治疗与被治疗的关系。把医患关系中的医方当成为医生是错误的。医患双方是否平等自愿、等价有偿是指医院与病人之间是否平等自愿、等价有偿。明确了这个前提,我们就可以先从医患关系的整个过程来分析一下,看它是否违背了民法的主体平等、双方自由、等价有偿三个原则。  相似文献   

2.
现实中很多医疗纠纷的处理无论是诉讼、调解还是和解的效果都难以令人满意,而难以令人信服的处理结果更加深医患双方的不安、猜忌和误会以致双方间隙不断加深。究其原因,无论是司法机关还是医患双方当事人对医疗损害民事责任认定的请求权基础认识存在分歧难以达成共识以致处理结果缺乏可信度,故此难平医患双方的猜忌、误会和不平。文章从医疗损害责任的请求权基础的发现、逻辑结构、体系及竞合等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孙春旺  方铭 《人民公安》2014,(23):62-62
4个多月来,安徽省宿松县公安局参与调处医患纠纷23起,全部调解结案,涉及金额近百万元,涉案单位和当事人均表示满意。日前,安徽省宿松县华阳河总场华总医院负责人夏某、居民潘某满意地从宿松县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领到了宿松县人民法院对其医患双方作出的《民事裁定书》。  相似文献   

4.
医患关系问题与诚信的缺失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刘激扬  田勇泉 《求索》2007,(6):69-71
本文深入探讨和分析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寻找改善对策的内在需求。原因主要有社会转型期的道德滑坡、社会卫生保障制度的变革、社会法制的不健全、医院内部服务的不完善、医患沟通不良、新闻媒体介入的负面作用、患者及家属对医疗的期望值与现实的差异等,并从生命伦理学的角度分析,导致患医关系紧张的最根本原因是医患双方的诚信缺失。  相似文献   

5.
中华医院管理学会近日对全国270家医院的调查发现,有7成多医院发生过病人及家属暴力殴打、辱骂医务人员事件;近6成医院有过病人因对诊疗结果不满意而扰乱医院正常的秩序、威胁医务人员人身安全的事件;6成医院发生过病人去世后家属在院内摆设花圈、设灵堂事件。今年以来,恶化的医患纠纷又被医生接连被患者刺死、刺伤事件不断放大。《纽约时报》称,“医院正在成为中国不满情绪的新战场”。似乎医患之间的不信任达到了极点,双方都觉得自己委屈,而医疗体制的不健全成了讨伐对象。  相似文献   

6.
<正>自2009年开展新一轮医改以来,中国医疗卫生事业迅猛发展,已跻身发达国家行列。我国现已基本形成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取得了医改阶段性的成效。但随着医改的进展,医患关系却日趋严重,医患矛盾层出不穷。多年来医患问题一直困扰着医患双方,一是医疗纠纷不断增多,广东医调委成立不到三年,共接受各种医疗纠纷2788件;二是针对医院以及医务  相似文献   

7.
论医患关系的契约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大平 《前沿》2006,3(2):152-154
医患法律关系本质是一种特殊的契约性民事法律关系。医患双方处于平等的法律地位,医患双方意思表示自愿一致,医患双方等价。医患契约有特殊的特征:公法对契约自由给予一定的限制;医疗债务的专业性和当事人双方能力不对等性;医疗债务的手段性、抽象性。医患无因管理关系,强制治疗是医患契约性民事法律关系的例外。  相似文献   

8.
叶铁桥  朱柳宇 《传承》2012,(7):20-21
近年来,我国医患之间的纠纷频发,双方的冲突频繁走向极端化,从正常的医患关系走到言语暴力、肢体冲突甚至发生恶性事件,医患矛盾逐步升级的同时,暴露的是调处医患矛盾机制的低效和公信力缺乏。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医患纠纷数量急剧上升且呈恶性化发展态势。医生的法律意识不强、专业知识缺乏及医患沟通不畅等是造成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医疗机构告知义务之履行,则是维护医患双方的权利,防范医患纠纷发生,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根本对策。  相似文献   

10.
医疗纠纷一般是指医患双方当事人对医疗机构的诊疗、护理行为、结果及其原因、责任在认识上产生分歧而引发的争议。公安机关需要关注的医患纠纷,往往是指医患纠纷已经引发违法犯罪行为或有违法犯罪倾向,特别是易引发群体性事件的一类医患纠纷。  相似文献   

11.
州市     
《创造》2011,(4):16-16
楚雄:社会管理创新模式 医患矛盾一直以来难以解决,然而,在楚雄市,由政府出资组建的医患人民调解委员会,以公正、客观、高效的第三方调解机制,得到了医患双方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这也是云南楚雄探索社会管理创新的一种新模式。  相似文献   

12.
医患困局     
《创造》2012,(5):12-12
当前,国内医患关系相对紧张,“医闹事件”不断发生。复旦大学校团委最近公布的—份报告显示,医患纠纷让很多学生和家长对学医产生了迷茫、排斥甚至畏惧的心理。 【热评】 ◎近年来愈演愈烈的医疗恶性事件,无论对医护人员还是广大患者,都是一种伤害。这些问题,痛在医患双方,但其实是病在政府。因此,要止痛的话,吃药的应该是目前的医疗体制。(医生张子谦)  相似文献   

13.
医患纠纷在我国的许多城市主要是大中城市不断发生且逐年增多并处于高发状态。有效遏制或减少医患纠纷,必须完善医患纠纷的立法调解和鉴定制度,从提高群众的医疗常识入手,不断提高医疗救治和医疗管理水平,形成医患纠纷化解长效机制。现行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必须修改,重新规范医疗事故鉴定制度,从而为人民调解和行政调解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14.
试析医学实践中人道主义淡化的五种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道主义是医学实践的最主要伦理原则,可是在当前的医学实践中,人道主义淡化的现象却十分严 重。本文将其归结为五个方面;一是过多看中经济效益,崇尚拜金主义,金钱成了医患之间的中介物;二是过多倚 重自己的意见,崇尚主观主义,医嘱成了医患之间的遮差物;三是过多考虑个人得失,崇尚功利主义,利益成了医 患之间的催化物;四是过多关注团体利益,崇尚形式主义,形式成了医患之间的连接物;五是过多依赖技术手段, 崇尚技术主义,机器成了医患之间的障碍物。  相似文献   

15.
龚选民 《政协天地》2014,(10):35-36
福建省首家医患纠纷专业性调解机构——南平市医患纠纷调解处理中心成立近五年来,调解成功率和协议履行率均为100%,最快的3天调结,最长不超过一个月,没有一件反复,做到了"案结事了人和",医患纠纷处置步入了法制化、规范化、常态化轨道。其经验被媒体冠以医患纠纷"南平解法"。  相似文献   

16.
医患纠纷的行政干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禹竹蕊 《前沿》2011,(21):144-147
频频爆发的医患纠纷,不仅给医患双方带来诸多不良影响和危害,也严重影响社会的安定与和谐。采取相应的行政干预是非常必要也是切实可行的。对医患纠纷应同时采取刚性干预和柔性干预,在事前、事中和事后采取相应的行政干预措施,才能有效预防、控制和化解医患纠纷,保障医患双方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7.
思勤 《前沿》2013,(17):140-142
近年来,医患关系颇为紧张,甚至一幕幕暴力恶性事件在全国频频“上演”。无论基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还是基于新医改方案的落实以及平安医院的建设,都要求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在理论层面具体分析的基础上,更要在实践层面采取具体的措施。其中,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强化医患双方的人文精神,则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政策与规定     
《今日上海》2014,(3):62-63
《上海市医患纠纷预防与调解办法》实施 今年2月20日上海公布的《上海市陕患纠纷预防与调解办法》于3月1日正式施行。《办法》突出了人民调解的作用,并强调调解优先与调解自愿相结合。  相似文献   

19.
法治视角     
小牛 《人民政坛》2014,(8):31-31
国外如何调解处理医疗纠纷 近年来,在世界上许多国家.医疗纠纷的发生率都处于上升状态,而通过诉讼途径解决医疗纠纷不仅会占用大量的司法资源,而且成本高昂、程序复杂、对抗性强。目前,通过调解缓解医患矛盾、解决医疗纠纷,成为世界上多个国家主要采取的方式。  相似文献   

20.
郝文君  韩丹 《岭南学刊》2014,(4):124-128
不确定性在于新事物的不断出现而造成的事先无法预料的后果,医疗中的不确定性是不可消除的;但由于它给医患双方的行为提供了多种可能性,因此在一定条件下,可能会转变为医疗错误或者增加医疗错误发生的机会,从而影响到医患信任。在医疗实践中,医患双方应正确看待医疗不确定性,避免医疗错误的发生,建立起合理的医患信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