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行为主体片面追求经济利益、专业知识技能缺乏,食品监管部门有效监管机制缺失,消费者知识欠缺、维权意识淡薄,有关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不完善是食品安全犯罪发生的主要原因。因此,应从企业、监管部门、消费者三方主体入手,采取切实可行的预防对策:强化企业的诚信和责任意识、建立有效的食品安全监管机制、建立健全全民监督机制、完善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2.
食品安全是民众广泛关注的话题,近几年曝光的"三聚氰胺"三鹿婴幼儿奶粉事件、"苏丹红"鸭蛋、"皮革"牛奶、瘦肉精等有毒有害食品,社会危害性相当严重,給消费者造成了食品安全恐慌,不仅威胁着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而且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带来巨大的冲击。面对食品安全犯罪的严峻态势,迫切需要刑法予以有效的规制。  相似文献   

3.
李为 《人民论坛》2010,(7):224-225
近年来,食品安全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食品安全所产生的问题几乎涉及群众饮食的方方面面,它反映了食品行业的逆淘汰现象。避免食品行业的逆淘汰需要企业、消费者和政府的共同努力,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规范和发展,这种违背企业、消费者和社会利益的逆淘汰现象必将逐渐消失。  相似文献   

4.
古话说:"民以食为天"。但在现代社会,这个"食"已远远超出传统的农产品直接食品的范围。现代食品工业的发展,使得人们日常消费的食品大多是由当代食品工业的工厂生产和加工出来的。即使是最基本的粮食——大米和面粉,也是需要经过多道机械加工程序才能来到百姓的餐桌之上。但是,随着人们消费食品种类的极大丰富和食品出口的快速发展,近些年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却日益突出,出现了一些社会影响巨大、造成一些消费者生命健康损害的重大案件。例如阜阳"假婴儿奶粉事件"、金华"毒火腿"  相似文献   

5.
消费者参与不应仅是抽象的概念逻辑臆造,更应是对食品安全监管困境探究、试错之后的现实创新存在。食品安全社会共治兼具社会性和保障性两大属性,消费者参与既可体现为一种理想类型、制度设计抑或正义衡平手段而成为实现社会性的先决条件,也可体现为一种现实需求、可行途径而成为实现保障性的必然选择。故而社会性决定食品安全社会共治需要消费者参与,保障性决定消费者需要参与食品安全社会共治,这两类属性共同决定了消费者参与是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6.
食品安全事关民众的生命健康安全.近年来,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不断,有毒、有害食品的出现不但让消费者饱受其害,也严重侵害了政府的公信力.本文分析了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信息不对称理论、公共物品理论为理论基础,介绍了发达国家食品安全监管的经验,从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监管法律体系、加强对食品安全信息的规制、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和采用“两段式”监管模式等方面提出了对我国食品安全监管问题进行政府规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义则 《中国减灾》2008,(11):27-27
近日,大连韩伟集团的鸡蛋被香港检出三聚氰胺,紧接着,一种湖北产鸡蛋也被香港认定三聚氰胺超标。后果自然严重,相关生产商的产品在香港退市不说,在内地也只能跟着下架。内地监管部门可能低调处理,但消费者不会低调,他们肯定会拒买。  相似文献   

8.
三鹿奶粉引发的食品安全阴霾尚未在消费者心中驱散,3·15前被曝光的"强生风波"却再一次刺激着公众敏感的神经.  相似文献   

9.
王铁军 《辽宁人大》2008,(10):34-34
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问题、食品的可靠性问题不能很好地解决,不仅仅威胁到老百姓的身体健康、生命安全,还会使老百姓的心里不踏实,造成社会的不稳定。因此,加强食品安全立法,整合执法资源,加大打击力度,加大对检测技术研究和引进的投入,是当前刻不容缓的大事,应引起政府和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建议:  相似文献   

10.
转基因食品是现代生物科技的新宠,由于优势明显而得到迅速发展,但也被认为具有潜在的高风险。转基因食品自诞生以来就备受争议,因而需要通过立法维护消费者的权益。美国、欧盟的现有制度对我国当下的转基因食品立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目前我国应在保障转基因食品开发及保护环境的同时,加强立法对消费者知情权的保护。  相似文献   

11.
强化食品监管的政府责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0月12日新华网报道,河南省政府日前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若干意见》,规定,县级以上政府要将食品安全工作纳入政府考核范围。凡是发现食品生产企业产品存在安全隐患,可能对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损害的,有关部门或企业要及时向社会公布信息,通知销售者停止销售,告知消费者停止食用。  相似文献   

12.
如今,人们面对餐桌上丰富的食物时,会引起很多想象。大家会想,这些食物是在何处、何时、以何种方式生产出来的?是以怎样的路径进行流通、加工制作的?在这复杂的过程中,如何确保食品的品质和安全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更好地发挥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的作用,确保食品安全、保障消费者身体健康,政府和全社会都必须认真研究思考如何促进各类相关产业主体的健康发展、规范企业生产行为和提高企业自主监控水平。同时,填补消费者食品安全知识的空白、培育良好科学的食品消费行为也将是政府的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13.
闫海  徐岑 《长白学刊》2013,(1):87-90
信息不对称是食品安全事件频发的原因之一,食品安全认证是解决信息不对称的市场化规制方式。食品安全认证引入独立的第三方,对经营者的资质及其产品质量予以客观评价,为消费者的理性决策提供信息支持。但是,不健全的法律制度影响食品安全认证功能的发挥。我国食品安全认证制度改革应当增强认证机构的独立性,实现认证标准的统一和国际化,健全认证监管的体制与手段,完善认证责任追究机制。  相似文献   

14.
秦娟 《天津人大》2014,(4):24-24
今年全国“两会”上,“舌尖上的安全”再度成为代表、委员们关注的焦点,加强监管刻不容缓、迫在眉睫。新修订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有了更加明确的规定。河西区人大常委会及时抓住新消法实施这个有利时机,开展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食品安全法执法检查。  相似文献   

15.
石咏琦 《台声》2011,(7):37-37
塑化剂风波让台湾的食品安全从以前的100分一下子掉进了零分。“美食宝岛”的美誉这下成为“毒食宝岛”,这是始料所不及的。台湾有严格把关的消费者保护法以及食品安全法,并且民间的消费者保护基金会常年为食品安全把关,怎地就连这个起云剂用了30年,都会在眼皮底下蒙混过关?  相似文献   

16.
《时事资料手册》2004,(5):97-97
食品安全问题由来已久,尽管政府一直集中力量全面整治,但频频曝光的伪劣食品,其品质之低下,危害之严重,使人心惊肉跳。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全国41个大中城市的12315消费者申诉举报指挥中心共受理消费者食品类申诉和举报3925件,总体上保持上升势头.第二季度与第一季度相比,增幅将近30%。  相似文献   

17.
毛鹏举 《人民论坛》2012,(26):116-117
《刑法修正案(八)》对食品安全犯罪进行了修正与补充,就其刑法适用上,危害食品安全犯罪是指行为人实施了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通过添加"有毒、有害非食品原料","造成了严重食物中毒事故或其他严重食源性疾病";而食品监管渎职罪的认定需辨清本罪是在食品安全的正常监管活动中,发生了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18.
全球化进程中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品安全关系到人们的生活质量和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及社会和谐。近些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在全球范围内频繁发生,危害极其严重,在中国尤为如此。导致中国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相应地,谋求解决问题的对策也要全方位考量——既要立足本土,又要放眼世界;既要考虑食品行业中企业的社会责任、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又不能忽视立法、执法、社会舆论、国际合作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李凡 《人大论坛》2008,(4):35-35
3月13日,贵州省工商行政管理局、贵州省消费者协会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2008年全省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消费者协会保护消费者权益的主题、措施以及3.15活动安排,给农村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示范店授牌。  相似文献   

20.
我国有机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机农业作为当前世界上出现的一种新型农业发展模式,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我国有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却受到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业产业化,小农经济的群体特点、制度局限、技术和资金缺乏,消费者观念和行为,国家相关政策和制度安排等四个方面的因素制约。为此,结合我国具体实际和实证调研,发展我国有机农业的对策如下:从事生态型劳动的组织化农民是关键;发现和培养文明消费者是当务之急;政府的相关政策和制度支持是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