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二重力量的提起传统观点把生产力定义为:人们改造自然、获得物质资料的力量。这种观点是值得商榷的。“生产力属于劳动的具体有用形式”,也就是说,它是人的劳动的力量。马克思说过:在生产劳动活动中,人在“作用于他身外的自然并改变自然时,也就同时改变他自身的自然……,使自身的自然中沉睡着的潜力发挥出来……”。①由此我想到:劳动具有二重作用,难道作为劳动的具体有用形式或劳动的力量的生产力就没有二重力量吗?难  相似文献   

2.
李桂花 《探索》2011,(2):153-158
人与自然的关系在马克思、恩格斯哲学视域中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从存在论的角度看——由于"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决定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也决定了人对自然的态度是"敬畏自然、依赖自然";从实践论的角度看——由于"人以自身的活动来中介、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决定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也决定了人对自然的态度是"支配自然、改造自然";从价值论的角度看——由于"被认为与人分离的自然界,对人说来也是无",决定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需要与满足的关系",也决定了人对自然的态度是"善待自然、呵护自然"。这就是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丰富内涵。深刻理解与把握这一内涵,对于我们今天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熊芳 《探索》2011,(1):161-165
马克思的感性自然观从感性活动的两个向度看人与自然关系的内在统一,认为人是自然界的完成,自然界是"人的无机的身体"和"人的精神的无机界"。同时,从感性活动内在矛盾的展开看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认为人与自然的片面关系根源于感性活动本身的内在矛盾,是这一矛盾的展开使感性活动中的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发生疏离、对立,导致人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片面发展,并最终将使之得到克服。马克思的感性自然观为我们从哲学上回应当代生态危机问题所提供的方法论启示在于:人们持有一种人与自然相统一、自然史与人类史相统一的"感性中心主义"生态观以及拥有是其所是的规定性,是人类走出生态危机的前提和关键。  相似文献   

4.
“只能说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不能说没有同一性就没有斗争性”,“同一性是相对的,斗争性是绝对的”,“矛盾斗争是事物发展的唯一动力”。多年来,人们常常这样说,这样写。但是总是说不明白,写不清楚,不能以理服人。对于这种不能说服人的理论,不少人早就提出疑问。今天,一些同志解放思想,冲破禁区,重新认识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问题,这是十分可喜的现象。本文就这个问题也来谈点粗浅意见。  相似文献   

5.
《党课》2008,(2):18-19
马克思主义中包含着对工业文明的反思,从而使生态文明成为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要求和社会主义的根誉属性。恩格斯曾说:“人们会重新感觉到,而且也认识到自身和自然界的一致,而那种把精神和物质、人类和自然、灵魂和肉体对立起来的荒谬的、反自然的观点,也就愈不可能存在了。但是要实行这种调节,  相似文献   

6.
消费主义盛行对世界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没有消费,就没有人类的生存,也就不需要人类进行生产。从这一意义上说,消费是生产的动力。当然,人类的消费水平受着生产力的限制。有什么样的生产力水平,也就有什么样的消费水平。在上世纪20年代之前,人类的生产力有限,生产的目的只是满足人们的自然需要。对商品的消费是一种物质性的消费,消费的是商品的物质使用价值,满足的是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在此之后,情况就不同了。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市场化的推进,首先在美国,然后在其他国家,人们对食品、衣物、住房等的自然需求得到了满足,出现了商品过剩以及经济危机。此时,经济发…  相似文献   

7.
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的总根源是落后的社会生产力,只要这一总根源没有发生质变,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就不会转变。目前,我国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从总体上并没有发生“质的飞跃”,因此,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并没有发生“转变”。买方与卖方的矛盾是市场上的供求矛盾,它们中的任何一方都不能成为社会主要矛盾的条件,也不能成为社会主要矛盾“转变”的条件。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变”的观点,不论在理论上还是在政治上都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8.
应克复 《唯实》2000,(3):3-6
人类在20世纪突飞猛进的同时,也留下了令人头疼的难题。恩格斯说过,文明的每一次进步,也是一种退步。看来,我们不能沉醉于20世纪人类所取得的成就,特别是不能将这种成就仅仅归结为物质财富的富有、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提高。当人类所拥有的物质财富的增长是以索取自然、破坏自然为代价时,这种“成就”是令人忧虑的,甚至可以说是灾难性的。因此,当我们说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动力时,不能再将生产力的概念仅囿于物质生产力的狭隘内涵了;当我们说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时,也决不能再将发展的概念仅囿于追求经济的发展。为了人…  相似文献   

9.
潘江业  李燕 《求实》2003,46(Z1):138-139
一、问题的提出 研究生产力的发展阶段和历史类型,首先必须确定对生产力进行观察分析的立足点和视角。由于研究主体的立足点和视角差异,对生产力客体的理解及其动态划分标准的把握就会相去甚远,对现实生产力的指导也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在以往的经济学理论中,生产力常常被定义为:“人类改造自然、征服自然获取物质财富的能力”。这种定义所内含的观察生产力的立足点,是人与自然的对立关系;对生产力的观察视角是“见物不见人”,把生产力更多地看作是一种物的积累、财富的堆砌。这种理论的渊源,可以追溯到经济思想史中的重商主义、重农学派以及古典经济学的各种学说。以往对生产力的发展阶段和历史类型的划分,也基本上是以这样立足点和视角来进行的。 在这样的生产力观指导下,人类全力地征服和改造自然,千方百计地聚敛财富,创造出了大量的征服自然、生产物质资料的技术和装备。但是,当人类生产力发展经过相当长的农业文明之后,近现代的工业文明带来了空前规模的社会化大生产,产生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对利润的无限贪婪,对剩余价值的无止境的追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发展这三方面的基本矛盾出现了激烈的冲突。人类的生产活动在提供了大量社会财富的同时,也正在给自然界和人类自身带来灾难  相似文献   

10.
建设生态文明,不仅需要实现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变,也不仅需要运用经济的和法律的手段,而且需要诉诸思想观念的转变,树立生态文明新理念。过去我们常将人类视为大自然的“主宰者”和“统治者”。从哲学的角度来看,这种观点主张的是一种“控制型”自然观,其实质是将人的价值与自然界的价值对立起来。要改变上述错误观念,就需要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珍爱和善待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人与自然万物是唇齿相依、息息相关的。人不是大自然的“主宰者”或“统治者”,而是大自然家庭中的一员;大自然中的生物,不是人类可以任意驱使和宰割的对象,…  相似文献   

11.
一、科学技术发展与“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演变。 人与自然关系中人类处于主导地位。特别是当代,人类在人与自然关系中的作用远大于其他任何部分,可以说整个人与自然系统的持续性都维系于人类行为之上。而科学技术集中反映了人类对自然环境作用能力,是人与自然之间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的重要“媒介”。 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与人类作用于自然的程度是相辅相成的。从原始社会、农业化社会、工业化社会到现代技术社会,每一次科技的飞跃,都使人对自然的干预深入到一个新的层次,人类借助于科技的进步,从完全依附于自然进步到局部干预自然发展到对自然界全方位、多维度的干预和影响。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一系列严重的始料不及的问题,对人类社会的生存、发展造成巨大威胁。人与自然关系冲突正不断升级。  相似文献   

12.
<正>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调谐思想是生态文明的重要文化渊源。生态文明是现代人类文明发展的新阶段,是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一、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人与自然和谐一体的思想儒家倡导"畏天命",要求人们敬畏自然,对自然界不能随心所欲,对自身的行为要保持警觉。孔子曰:"君  相似文献   

13.
一、衡量生产力本身的标准是满足人类全面发展需要的劳动生产率生产力是人类有目的地控制和调节对自然进行物质变换的能力,这个目的就是满足人类全面发展的需要,所以,生产力也就是为了满足人类全砸发展需要而进行劳动的能力。如果以通常说的三要素或五要素的量化来衡量生产力水平,那么正如有的观点所阐述的那样,生产力=劳动者要素方面(劳动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劳动者的文化素养,劳动者掌握自由时间的方式和程度,劳动者的生活水平等) 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方面(劳动生产率、物质资料丰富程度、发展速度、生产社会化程度等) 科技要素方面的科学技术应用水平 管理要素方面(生产过程的指挥、调控水平等)。如果把生产力分为几个子系  相似文献   

14.
关注人的精神世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何中华:人与人的精神生活人是宇宙中一种独一无二的存在物,这种独特性主要在于人的存在是二重化的。人们常说:人总是一半是野兽,一半是天使。首先,人作为肉体存在物,他构成自然界的一部分。在这个意义上,人必须不断地与外部自然界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这样才能维系自己的生命。既然人首先是一个肉体的生命,就不得不同大自然打交道,他也就无法回避自然律对自身的必然约束和支配。在这个层面上,人并不存在超越自然界的地方,也无法体现人类史同自然史的真正差别。为了更有效率地同大自然打交道,人就必须对自然规律进行科…  相似文献   

15.
人类的延续和发展是通过劳动不断地向自然界索取自己赖以生存的物质资料的过程。人与自然的关系是马克思制定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基地之一。没有对马克思关于自然概念的正确理解,也就没有对整个历史唯物主义的一系列基本范畴和理论原则的正确理解。本文拟以此为出发点,对历史唯物主义关于自然的概念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作一初步探讨。一、自然概念的三重含义从最广泛的意义上讲,自然就是整个宇宙。它是包括人、人类社会,人类社会环境等的总体性范畴。在这种意义上讲,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历史也是自然史的一个现实部分。马克思曾经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最后部分,批判了黑格尔把自然界作为观念的异在形式和从唯心主义抽象的思辨转向感性的自然界这种过渡所作的虚幻描述,得出  相似文献   

16.
构建人与自然以及人与本身的和解是马克思恩格斯科学社会主义的总体目标。工业革命在推动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社会中人与自然关系的对立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冲突加剧。针对于此,马克思恩格斯从两对矛盾产生的原因以及内在逻辑关系出发,阐述了解决两对矛盾关键在于科学社会主义的实现,这也对当代中国解决社会问题以及生态问题具有重大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在自然唯物主义者的视野中,人与动植物一样是自然物质的一种表现形态,人没有能动性、主体性,人纯粹是自然的产物,完全受自然规律支配,“唯物主义变得敌视人了”,“人的一切情欲都是正在结束或正在开始的机械运动”,“人和自然都服从于同样的规律。”[1](P164)而作为人本唯物主义的典型代表—费尔巴哈不仅看到人与自然物质的联系,而且还看到了人与自然物质的区别,他认为“人是自然界最高级的生物。”[2](P248)“人就是人,而不是植物或动物。”[2](P313)  相似文献   

18.
自然与文明     
文明的进步就是不断地改造自然、超越自然,这必然要打破自然界原有的平衡关系,打破人与自然原有的和谐。对此,我们不能简单地认定它是坏事。这些关系是历史性的,不可能设想没有矛盾的进步。这就要正确把握生产和消费的辩证法。在盲目地满足需要的前提下,多种多样的非生理性的和虚假的需要就会像病体中的癌细胞一样,恶性发展起来,形成对自然环境的破坏。这种病变又会由于资本主义的剥削制度而强化起来。马克思曾认为,随着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消灭,人类便能结束史前史,开始人类真正的文明史。现在看来,问题比马克思预期的要更为复杂。这个时代,不仅需要进一步探索新的民主,而且需要发展新的科学技术。  相似文献   

19.
自然科学作为一种社会历史现象,除受社会条件的影响外,也还有它自身的矛盾运动。这种矛盾运动主要表现为科学理论与科学实验的矛盾,各种理论、观点和不同学派之间的矛盾,分化与综合的矛盾,以及继承与创新的矛盾,等等。正是这些矛盾运动,推动着自然科学的不断发展。 一、科学理论与科学实验的矛盾是自然科学发展的最根本的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20.
要理解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厘清他们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论述是一个基本的前提。人和人类社会的形成发展过程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辩证关系。人是在自然界中产生的,人本身就是自然界的一部分,离开自然界也就无法生成人和人类社会。但人又不是完全被动的客体,人具有创造性和批判性,在认识自然的过程中也利用和改造自然。随着人的实践能力的发展,自然被打上了人的烙印,“自在自然”被转变为“人化自然”。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中国意蕴在于,人本身就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要求坚持人与自然共生共存的生命共同体理念;人有目的有意识地改造自然要求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意识;“自在自然”与“人化自然”的关系要求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