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陈毅元帅生前有诗咏青松:"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以此诗意境言项英、陈毅及南方各游击区同志的斗争精神,那是再贴切不过。红一方面军主力长征后,他们坚持了三年游击战争,实现了党的战略意图,保住了革命火种,在中共党史和中国革命史上,留下了可歌可泣、可传可诵的一章。  相似文献   

2.
陈毅在赣南三年游击战争期间,虽身处险境,却斗志昂扬。战斗之余,他诗情满怀,写出了《梅岭三章》《赣南游击词》等脍炙人口的军旅诗词,描绘出一幅可歌可泣的赣南游击战争的历史画卷。在这些诗词中,忠贞不渝的革命气节和豁达乐观的革命豪情跃然纸上。文以载道,这些诗词承载着陈毅及赣南游击区军民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巨大的精神力量。时隔多年,我们仍然能从那灵动的诗句中领悟丰富的精神内涵。  相似文献   

3.
这是陈毅在南方三年游击战争中,于1936年冬被国民党顽固派军队围困赣粤边梅岭20余日,伤病交加,弹尽粮绝,到了最危险的生死关头,写下的不朽诗篇——《梅岭三章》。  相似文献   

4.
途中回故地,喜见老房东
  天高云淡,风和日丽。
  5月7日一大早,陈丕显一行前往江西大余县。约11时30分,车抵梅岭,陈丕显示意司机停车,兴致勃勃地走下车。
  梅岭,又名大庾岭,海拔1300多米,地处赣粤交界处,为赣粤两省天然屏嶂,为五岭之首。岭上梅关、古驿道,为古时中原通往岭南的交通隘冲,又是兵家必争之地。在赣粤边三年游击战争时期,陈丕显与项英、陈毅等人一起,在这一带浴血战斗,度过了一千多个日日夜夜,谱写了“弥天烽火举红旗”的英雄业绩,留下了陈毅的《梅岭三章》、《偷渡梅关》等壮美华章。  相似文献   

5.
陈毅1929年8月的上海之行,为纠正中共中央“二月来信”的错误认识,制定“九月来信”,使革命重新走上正确的轨道,立下了卓越功勋。然而,陈毅的这次上海之行充满了艰难险阻,其付出的辛劳,鲜为人知。  相似文献   

6.
汪鹏程  陶钧 《党史文苑》2011,(15):51-54
陈毅是著名的诗人元帅。在赣南三年游击战争期间,陈毅不但紧握枪杆杀敌,而且拿起笔杆战斗。陈毅记录赣南游击战况的军旅诗词,饱含赤诚质朴的真情,表达了对革命事业忠贞不渝的坚定立场,抒发了革命乐观主义的豪情,激荡着"旌旗十万斩阎罗"的怒吼,重现了赣南游击战争的历史画卷。游击诗词通俗易懂,充满了战斗  相似文献   

7.
陈毅元帅当年在江西大余梅山打游击时,留下了不计其数的惊险故事和许多壮丽诗篇。尤其是他因陈海叛变在梅山遇险一事以及他在梅山被围时写下的绝笔诗(梅岭三章),更是家喻户晓。恢岭三章)诗云: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此去泉台招旧部,旗旗十万斩阎罗。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失须向国门悬。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投身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在(梅岭三章)待前小序中,陈毅写道:“1936年冬,梅山被围。余伤病伏丛莽间20余日,虎不得脱,得诗三首留衣底。旋围解。”很显然,陈…  相似文献   

8.
1929年8月,新当选的红四军前委书记陈毅奉命赴上海向中共中央汇报红四军的工作情况,此行为纠正中共中央“二月来信”的错误认识,制定“九月来信”,恢复毛泽东的红四军前委书记职务,让革命重新走向正确轨道,立下了卓越功勋;陈毅的这次上海之行充满常人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从这两个意义上讲,陈毅的这次上海之行都是非同寻常的。  相似文献   

9.
陈毅1929年8月的上海之行,为纠正中共中央"二月来信"的错误认识,制定"九月来信",使革命重新走上正确的轨道,立下了卓越功勋。然而,陈毅的这次上海之行充满了艰难险阻,其付出的辛劳,鲜为人知。巧演"抓小偷"陈毅"被绑"入沪  相似文献   

10.
肖锋 《广东党史》2009,(5):27-29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1929年1月至1932年7月,毛泽东曾三次率领中国工农红军经过粤赣交界的梅岭,进入广东南雄进行革命活动,为南雄人民革命史增添了浓重的一笔。“毛泽东三到南雄”,成为南雄人的骄傲和谈资。  相似文献   

11.
<正>陈毅与彭雪枫的战斗情谊,早在土地革命时期就开始了。两人初次结识是在1931年第三次反“围剿”之际,当时彭雪枫在红3军团2师任政委,陈毅在赣南做地方工作。陈毅初见彭雪枫即留下“少年英气扑人眉宇”的印象。皖南事变后,陈毅任新四军代军长,彭雪枫任第4师师长。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级组织的主要创建者杨闇公,在大革命时期曾与朱德、刘伯承、陈毅三人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而并肩战斗、患难与共,结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杨闇公对这三位元帅的早期革命活动产生了积极、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今年 8月 26日,是陈毅元帅诞辰 100周年纪念,我这个曾在陈毅领导下南征北战几十年的老兵,此时心中充满了缅怀之情。陈毅虽已离开我们 20多年,但他那雄才大略和平易近人的光辉形象,仍时时激荡在胸,难以忘怀。他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所建立的丰功伟绩,永远铭刻在亿万人民心中。 1 战争年代,陈毅曾经担任过新四军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的统帅,我们习惯称他为陈老总。   1930年,我这个江西贫苦农民的儿子扛枪当了红军,在中央苏区时就知道陈毅这个名字,知道他曾经担任过我们江西省军区司令员,但当时我只闻其名,未见其人…  相似文献   

14.
陈毅同志离开我们已经十五周年了,他生前有诗曰:“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看今日,陈毅同志英灵已慰。汪大铭同志的这篇回忆文章,是在一九七五年初到一九七七年间写的,写得情真意切,读来令人唏嘘。由于种种原因,此文当时未能见于报刊。十年后我们予以发表,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5.
陈毅元帅一生光明磊落,襟怀坦荡,为了真理和正义敢于赴汤蹈火,不计小嫌。每当革命紧急关头,总能挺身而出,临危不乱。特别是在1929年红四军内部关于建军原则,两位主帅毛泽东、朱德出现分歧时,陈毅勇挑重担,发挥了重要作用,为解决矛盾,促进红四军团结作出了重要贡献。陈毅的老战友谭震林曾深情地回忆说,在革命战争年代,陈毅有三大贡献,第~次是在三河坝,保存了南昌起义部队,壮大了革命力量。第三次是黄桥战役,打开了华中抗日局面。而第二次就是在红四军七大到九大期间,这一段是中国革命很重要的关键时期,如果没有陈毅把中央…  相似文献   

16.
陈毅1929年8月的上海之行,为纠正中共中央"二月来信"的错误认识.制定"九月来信".使革命重新走上正确的轨道立下了卓越功勋.然而,陈毅的这次上海之行却充满艰难险阻,在这个复杂辗转的历险记中.其兄陈孟熙居功至伟.  相似文献   

17.
朱荣兰 《世纪桥》2013,(12):72-76
游击战是新民主主义革命主要的斗争形式。从井冈山的斗争到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开辟,我党许多领导人都积累了大量的关于游击战争的宝贵经验,除毛泽东外,陈毅等许多领导人,也在革命的实践中探索出了关于游击战争这方面或那方面的许多经验,对指导游击战争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理论贡献。陈毅对游击战争的理论认识不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这与陈毅长期从事游击战争密不可分,本文仅就陈毅在南昌起义至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期间的游击战争理论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朱荣兰 《世纪桥》2013,(9):72-76
游击战是新民主主义革命主要的斗争形式。从井冈山的斗争到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开辟,我党许多领导人都积累了大量的关于游击战争的宝贵经验,除毛泽东外,陈毅等许多领导人,也在革命的实践中探索出了关于游击战争这方面或那方面的许多经验,对指导游击战争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理论贡献。陈毅对游击战争的理论认识不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这与陈毅长期从事游击战争密不可分,本文仅就陈毅在南昌起义至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期间的游击战争理论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1960年,中国遭受特大自然灾害之际,苏联方面又因意识形态领域的分歧背信弃义,撕毁协定,撤走专家。在这内外交困的历史关头,陈毅感慨万端,提笔写下一首脍炙人口的诗《青松》: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此诗正是这位元帅诗人一生刚直不阿、襟怀坦白的生动写  相似文献   

20.
“一柱南天百战身 ,元帅本身是诗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陈毅是一位身经百战的元帅和豪情磅礴的诗人 ,在其戎马生涯中写下了大量壮丽的诗篇。他从少年时代起就爱好诗歌 ,参加中国早期的革命文艺运动 ,其后一手拿枪 ,一手握笔 ,既是伟大的战士 ,又是杰出的诗人。他的诗具有多方面的美 ,既有艰苦征战的壮歌 ,大雪压青松的豪情 ,也有花前月下的倾谈和慈亲至爱的叮咛。我们从陈毅元帅的家庭诗事中可以窥见诗人的真性情。“青海设帐启幼蒙”最早把陈毅引入中国古典诗词殿堂的是他的父亲。陈毅的父亲陈昌礼在 5兄弟中读书最多 ,诗词歌赋、琴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