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林生 《理论探讨》2004,1(4):120-122
新四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支重要抗战力量。第二次国共合作开始后,为了尽快促成红军南方游击队顺利地改编为新四军,叶剑英作为中共代表,一面积极参与有关改编问题的国共谈判,与国民党据理力争;一面为中央和南方红军充当桥梁与中介,提供决策依据,并出谋划策,对如何改编南方红军提出自己建议,为新四军的创建工作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2.
一九四○年六月下旬,新四军江北指挥部政治部所属的抗敌剧团驻在淮南路东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汊涧。为了庆祝中国共产党诞生十九周年,团里的同志都在紧张地排练节目。当时,部队里部分指战员对抗战时期的国共合作及党的民族统一战线政策不理解,思想上有模糊认识。针对这种情况,新四军江北指挥部政治部主任邓子恢建议剧团编一个话剧。他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讲了一个红军下山改编的故事。抗战初期,红军游击队中部分同志对统一战线政策不理解,情绪上有抵触,宁愿当山大王,也不愿下山改编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同志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非常重视红军的思想政治工作。早在红军时期,思想政治工作就已有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方针、原则和方法。其中,给我教育最深的就是,解决思想认识问题,只能采用疏导即耐心说服、反复教育的方法,把讲革命道理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把普遍教育与个别帮助结合起来,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以情感人。红军到达陕北后,我由团里下到连队当指导员。那时连里补充了很多陕北籍、东北籍的新战士。那些东北籍新战士,由于来自国民党东北军(直罗镇战斗中被俘后入伍),对红军的严明纪律、艰苦生活,很不习惯。他们或多或少地沾染了一些旧军队里的恶习。因而,打人骂人现象时有发生。怎样帮助他们迅速提高阶级觉悟,成为真正的红军战士,是摆在连队党支部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4.
正在长征途中召开的遵义会议上,毛泽东同志的实际领导地位缘何得以确立?某红军老战士一语中的:"军事顾问李德是没有本钱还想打洋仗,毛泽东同志则是有什么本钱打什么仗。"有多大本钱打多大仗,内中蕴含的哲理实在是今天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价值依归、行动指南。现实生活中,有的人主政一方,明明初来乍到,"两眼一抹黑",对什么情况都还不了解、不清楚,但心态  相似文献   

5.
1981年春,三年紧张的研究生生活即将结束,我独自一人跑到全国政协,毛遂自荐,要求毕业以后到政协搞文史资料搜集研究工作。 1981年,本科生缺,研究生更缺,自己去“跑”分配,算新鲜事;大学本科,我念的是中国人民大学的中共党史系,文史资料,似乎恰恰与中共党史不沾边。怪吗?其实也不怪。 我这个人从小喜欢历史。在人大中共党史系学习时,就对全国政协编辑的《文史资料选辑》产生了兴趣。红军打败了白军,共产党打败了国民党,红军的  相似文献   

6.
2016年10月21日,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80年前,中国共产党领导红军,以非凡的智慧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战胜千难万险,付出巨大牺牲,胜利完成了震撼世界、彪炳史册的长征。长征的胜利"宣告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图谋彻底失败,宣告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肩负着民族希望胜利实现了北上抗日的战略转移,实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事业从挫折走向胜利的伟大转折,开启了中国共产党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斗争的新的伟大进军"。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是一次理想信念的伟大远征,是一次检验真理的伟大远征,是一次唤醒民众的伟大远征,是一次开创新局面的伟大远征。长征的胜利推动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国共产党和红军战士用生命和热血铸就的长征精神跨越时空,直到今天依然激励着千千万万的中华儿女。本期"习近平用典"特摘编习近平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讲话中的经典名句,与读者学习共勉。  相似文献   

7.
一今年3月5日,是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号召向雷锋同志学习30周年。30年来空军广大干部战士始终把领袖的题词铭记在心。雷锋精神始终影响和鞭策着广大干部战士的思想和行动。近几年米,在党中央、中央军委的大力倡导下,空军部队在前几年开展学雷锋活动的基础上,有了新的发展和进步,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相似文献   

8.
1938年,我被分配到新四军游击支队(后改为六支队)二团一营三连任政治指导员。这个连是由睢(宁)杞(县)太(康)地方抗日游击队改编过来的,成员基本是贫农、雇农,本质很好,但是许多人有旧军人习气,对共产党、新四军的性质、政策不甚了解。我刚任指导员,缺乏工作经验,面对这样一种情况,感到工作比较困难。我们支队的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是彭雪枫同志。他善于治军,重视部队的政治工作。他多次要求政工人员一定要在各个方面起模范带头作用,善于做好每个战士的思想工作。当然,他自己在  相似文献   

9.
祁玉江 《各界》2014,(12):30-31
父亲是1934年参加革命的老红军。先加入谢子长领导的陕北红三团,后改编为刘志丹、宋任穷领导的红28军。1936年春随军东征。后回师陕北,转为地方游击队。1947年3月,国民党胡宗南部进犯延安,父亲所在的陕北游击队又改编为教二旅,在旅长罗荣发的直接指挥下,奉命南下到延安东南的官庄、临镇、麻洞川一带阻击敌人,掩护党中央、毛主席安全撤离延安。  相似文献   

10.
白光耀  袁国祥 《各界》2014,(9):21-24
我是1935年10月在安定县(今子长县)报名参加陕北红军的,当时还是个14岁的赤脚放羊娃。由于年龄小,个头低,又一字不识,所以组织照顾,把我分在红军后方第三医院,一边学习文化,一边学习护士业务。“七七事变”后,我所在的医院过了黄河,奔赴华北抗日前线,并改编为八路军晋察冀军区医院。我由卫生队分到手术队,并任护士长。  相似文献   

11.
继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又于一九三五年侵略华北,妄图变中国为它的殖民地.从此,中日民族矛盾已经上升为主要矛盾.为了挽救民族危机,党中央适时地提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并根据西北的形势,首先致力于争取围攻根据地的东北军.西北军的工作.(一)张学良的东北军和杨虎城的西北军,是蒋介石派来陕西围攻陕甘宁根据地的国民党所谓“杂牌”部队,与蒋介石及其嫡系部队有着深刻的矛盾.同时,两军在陕北进攻红军前线屡遭挫败,张,杨深知红军并不能用武力消灭,围攻红军不过是白自地销耗自己的实力,继续下去是没有出路的.因此,在民族敌人日益深入国土、广大群众抗日怒潮日益高涨的形势下,他们对蒋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日益表示不满,倾向抗日.根据这些情况,党便把争取东北军、西北军参加抗日作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一个重要环节,以便以西北地区的统一战线推动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以实现全国的对日抗战.  相似文献   

12.
张克 《瞭望》1984,(34)
这是将近半个世纪前的一张历史照片。照片左边那位穿着黑大衣的高个子,是红军青年将领王震同志,其他人员中最突出的,是那几个头上用木梳挽起高髻,衣服上装为大袖口,胸前嵌着四块瓦图案,下装为白麻布裤,脚穿长统牛皮靴的人。他们是黔西六寨苗家的代表。这张珍贵的历史照片,记载了一段令人难忘的历史史实——一九三六年二月,红二、六军团在长征途中进驻川黔滇边境的贵州黔(西)、大(定)、毕(节)地区,并在这里建立抗日救国军。大定县瓢井区八堡六寨的苗族同胞听说红军来了,就派了九位代表去找红军,要求参加抗日救国军。  相似文献   

13.
正长征路上的红军电讯员长征开始后,国民党的"固定位置作战"失去了作用。红军每天都在行军中,而当时国内还没有建立有线电话网络。蒋介石不得不借助无线电台来发送情报,下达作战命令。红军为了躲避国民党的围截、围攻和围剿,我红军电讯人员把主要精力放在了"破译敌人密码"上。每一次都能巧妙地化解蒋介石的围剿。红军电讯员是通过严格考核和选拔出  相似文献   

14.
张素我  周海滨 《各界》2013,(7):11-13
张学良2001年10月14日在美国檀香山逝世,享年10l岁。他是中国现代史上一位传奇人物。父亲觉得国民党实在是对不起张学良。他非常欣赏张学良,也非常心疼他,因为他是双十二事变(西安事变)的主谋者之一。他主要是要抗日,要逼着蒋介石抗日。其实蒋介石还是抗日的,不过张学良总是觉得,蒋介石应该全力以赴来抗日。  相似文献   

15.
《党政论坛》2010,(10):54-55
1940年底,我(即杨尚昆)到延安时,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情况十分困难,原因有三个:一是抗战初期,红军改编成八路军时,国民政府按4.5万人的编制拨发经费,3年后,八路军、新四军已发展到50万人,经费却分文没有增加,连外来的援助也常被国民党扣发;  相似文献   

16.
《学理论》2015,(35)
红军长征沿国民党统治的薄弱地带迂回行进,在避开敌人锋芒的同时,又遇到敏感的民族问题。藏族是我国历史上一支重要民族,也是民族风格极具个性的民族,宗教、习俗、文化以及生活方式等巨大差异,使历代统治者都要多加注意。红军长征时在藏区得到民众的理解和支持,得益于我党正确的民族政策及其有效的执行。  相似文献   

17.
忆林夫     
鲁迅先生晚年提倡木刻,有一张照片常被刊用,那是在茶座上,傍坐的有两三个青年木刻家。其中有一位穿长衫,分头斜搭前额,瘦,神情外静内秀。这是林夫。 林夫,浙江平阳鳌江人。1937年抗日军兴,他立刻结束上海艺专的学艺生活,回到家乡,投奔闽浙边的红军队伍。1938年,担任这个游击区的新四军抗日流动宣传队副队长。约在1940年,在鳌江被国民党逮捕,约1942年,牺牲在上饶集中营。那时候才是个20多岁的青年。  相似文献   

18.
黄振平 《理论导刊》2006,(11):67-68
陕西革命是中国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陕北革命根据地处于红军长征“北上抗日”的前沿位置;陕南商洛山区是红25军长征的途经地和转折点;陕南汉中、安康南部山区是红四方面军配合各路长征红军的转战地;陕北革命根据地是红军长征的落脚点。陕西与红军长征的关系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9.
“宁家沟路子”靠意志筑成 在费县的版图上,宁家沟不过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山村,当年曾以穷而出名。“瓜干吃半年,打兔换油盐”。1000多口人赖以生存的1206亩山岭薄地,瓢一块、碗一块地散挂在崎岖的山坡上。山里没路、没电、也没水。1978年,全村人均收入仅86元。 穷则思变。宁家沟人均山场有9亩。要想甩掉贫困的帽子,只能在山上作文章。 大干的第一炮就打响在黑山头上,要在那里建300亩果园。从当年农历十一月上旬到腊月二十五,整整  相似文献   

20.
卷首语     
《求知》2014,(5):1-1
<正>焦裕禄同志离开我们已经50年了,50年来,焦裕禄同志始终是广大干部的楷模。不管时代如何变幻,焦裕禄的精神始终在激励着广大干部为民、勤政、务实,始终鼓舞着广大干部群众不断开拓进取,成为我们干事创业的强大精神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省兰考县调研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再次提出并强调,要大力学习和弘扬焦裕禄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