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我行走在凤凰的夜色里,轻轻的脚步,小小的歌唱,生怕自己一身尘土,惊扰了古城的静谧和美好。我像是个忠贞的信徒,轻轻地抚摸这个城市的每缕风,每片灯光。抵达凤凰的时候,是黄昏。落幕的夕阳懒懒洒在清澈的沱江上,泛起藏银般柔和的波光。我下榻的地方是江边的吊脚楼,幸运的是阳台依江。我总觉得,整个古镇的精华都在盘旋绕城的沱江里,这里的水,凉得像泉,甜得入心。夜,慢慢地暗了。灯,渐渐开始亮了。整个城市,像凤凰涅槃般,在夜色中一点一点显露出她的迷人光环,如出水芙蓉,如蝴蝶破茧,如海市蜃楼,如天空之城。  相似文献   

2.
在一间咖啡厅内,我和晓雪初次见面,之前我们通过几次E-mail和电话。我到的时候,她已经坐下了。简洁随意的衣着透着时尚,显然对自己的外貌和打扮相当自信。她今年三十岁,但看起来年轻得多,我只能从她眼中偶尔闪过的一丝暗影看出她这个年龄没有的沧桑。简短的寒喧后,她开始叙述自己的故事。我们结婚了我出身于知识分子家庭,对婚姻抱着非常传统的观念。我和丈夫是我读大四那年的夏天认识的。那天下着大雨,我独自去人才招聘会,匆忙之际却将包落在了出租车上。正在着急,腰里的BP机响了。BP机上是他的留言,他正巧是那辆出租车的下一位乘客,无意…  相似文献   

3.
曾经让闽北建瓯市的城镇居民闻之色变的“蓝蝴蝶”——女贼梅萍终于被缉捕归案,送到位于福州郊区的福建省女子监狱来服刑,她将在这里度过8年的铁窗生活。由于“蓝蝴蝶”的“名声”不小,又是我的同乡,于是我决定前往省女子监狱对她进行采访。正当我准备出发时,遇见了在福州国华酒店当保安的建瓯老乡杨军,杨军特会讲故事而且讲得特神秘又很有悬念。  相似文献   

4.
不因我长在北京,不因我热恋法学,也不因我是政法战线上的一个新兵,全因为她的诞生使我成了一位“编外园丁”。我从心底里为大型综合性《法学杂志》在北京创刊唱着赞歌,她不愧是社会主义百花园中绽放的一朵风采别具、绚丽夺目的鲜花,我爱她爱得深沉。虽然,这朵鲜花在当今百业俱兴的时代里开得为时尚晚,但正由于她经历了一个吸收充足养料、水分和空气的花苞潜伏期,从而在奔放之际,显得更加饱满、丰润。她一经出世,就俨然象一位威严矗立  相似文献   

5.
王成 《检察风云》2010,(1):68-70
无可奈何的“隐婚族” 27岁结婚那年,周可欣没想过隐婚,婚礼办得很热闹。当时她完全沉浸在幸福之中,她以为有了爱就有了全世界。可结婚不到半年,她就体会到了已婚女人的落寞。婚前,男同事、男客户都对她殷勤热情。在她供职的网络研发公司,本来女孩就少,加上她又是最年轻漂亮的一个,工作上遇到麻烦,她想找谁帮忙都是有求必应。  相似文献   

6.
深圳,这个年轻有活力的城市,她带给了我们很多触动和惊喜。走在深圳大街小巷上,连空气里那种潮湿的气息,也含着甜甜的味道。我们喜欢这样的城市,可就是这样的一座城市,却给我们带来了一道道不知所措的难题。面对爱情,我退却了。今年28岁的吴萌是深圳小有名气的律师,两年前来到深圳。应该说她的外表不是很出众,但是在人民南路那间装修得很独特的小小咖啡厅里见面的时候,我强烈地被她那种高贵的气质所吸引。她的衣着打扮无可挑剔,言谈举止间流露着模仿不来的优雅。她在我面前用小勺慢慢地搅动着咖啡,她的故事也像热咖啡升腾的缕缕气息,轻轻地…  相似文献   

7.
苏蓉是一个苦命女孩:6岁那年,母亲死了;高考前夕,父亲撒手人寰。但她又是一个幸运的女孩:即将辍学之时,她意外地得到了一个“企业家”的赞助,得以完成学业。大学毕业那年,苏蓉才意外地知道,那个默默资助了她4年的“企业家”原来就是她的高中班主任。而此时,老师已经病入膏肓。她感动于老师的善良,深深地爱上了老师,但老师拒绝了,并且在自己最后的日子里,为她觅得了一份良缘……  相似文献   

8.
局长念白字     
韦名 《政府法制》2013,(24):31-31
局长是个八面玲珑的人,上上下下,左左右右,关系处理得滴水不漏. 局长也是个能力强、会办事,让人敬佩的领导,干什么成什么. 毕业到局里报到那天,在走廊里遇见一身材魁梧的中年男子,我问他人事股在哪里. 中年男子打量了我一下,一口标准的普通话,爽朗地问了我一句是不是新来的大学生.得到肯定回答后,中年男子亲切得就像邻家大哥,接过我的行李:"走,我带你到人事股报到!"  相似文献   

9.
豪赌误人生     
薛培 《西部法苑》2001,(8):28-29
徘徊在狭窄的监室内。望着铁窗外沉沉坠落的夕阳,冯瑶不禁满脸戚然。她明白自已将受到法律的严惩。但她没有想到,睿智的警官和检察官在短短两个月时间里。就使她自以为天衣无缝的犯罪事实暴露出来。  相似文献   

10.
奇迹的价格     
苔丝八岁那年就已经很懂事了.有一天,她听见爸爸妈妈在说她弟弟安德鲁的事.她只听到说弟弟病得很重,而家里一点钱也没有了.他们下个月就得搬到公寓楼去住,因为爸爸已经付不起医药费和房子的月供了.  相似文献   

11.
万没想到,1996年4月8日,我会在长沙市街头遇见高桃花。这是一个遭上下左右唾弃的女人,这是一个令我时刻牵挂的女人。我任湖南省宁乡县公安局副局长时,因侦办一起血案而认识了她。可以说.她是这起血案的酿造者,而我却千方百计放走了她,与她同时放走的还有3个年轻男人。  相似文献   

12.
晓红 《检察风云》2012,(1):29-31
妻子瘫痪,丈夫默默兑现当初的承诺 “我妻子在我最落魄的时候嫁给我,跟着我吃了很多苦,因此落下许多病根。我33岁那年,妻子瘫痪在床,生活完全需要人照顾。她病了,唯一能依靠的只有我,我曾答应过她,一定会治好她的病,让她重新站起来?——摘自王开健的“悔过书”。  相似文献   

13.
我的一个学生就要结婚了。似乎,一眨眼,日子过得那样快。但想想,24岁的姑娘了,也到了该结婚的年龄了。领完结婚证,她给我来了一封信。她在信上谈到了她刚刚开始的婚姻,她说得很有意思,她把婚姻比喻成一本书,这样写道:“婚姻对我而言,还刚刚翻开扉页,我不知道这一本书是不是温馨可人?如果让我选择,我一定会选择那种装祯素雅、内容平实的散文;而不是那种浪漫风雅的言情小说。” 她说得很对。婚姻,可以包含着爱情,但婚姻不仅仅等同于爱情。婚  相似文献   

14.
弟弟,不哭     
我上高三那年,有一次学校一定要我们买一种高考复习资料,我只好回家问母亲要钱,恰巧碰到弟弟从工厂里回来.  相似文献   

15.
二丫的初恋     
在老胡同里,我和二丫的关系最好.如今,人到中年,我们还是常常约在一起怀旧. 还记得二丫高中毕业那年,因为没有考上大学,她回了老家——河北省某贫困县.很久以后,二丫才给我讲了她在老家时的那段经历. 二丫回去时,正值秋收.第二天一早,四叔家的堂姐便拉起睡眼迷离的她,催促着:“生产队长敲钟了.快起来,下地干活儿啦!”村里男女老少都扛着农具,在老钟下集合.堂姐拉着二丫走过去,乡亲们的眼神齐刷刷地聚焦到二丫身上.  相似文献   

16.
幽默     
《政府法制》2013,(27):33-33
北京人 在国外遇见大雾,她走丢了,眼镜都掉了。这时,听到耳边柔和的普通话响起:“迷路了吧?想去哪儿?我带你。”  相似文献   

17.
夕阳有什么好看?我一向对夕阳有一种诚惶诚恐的心理,总以为她的出现,是一天中最黯淡的时刻,那样凄凉、孤独。 眼前,走过一位皓首银丝的老人。那挺直的身躯,不是老态龙钟的回光返照,而是刚正不阿、一身  相似文献   

18.
追随清风     
小时候,乍暖还寒的初春,从阳光和煦的田野,徐徐飘来油菜花的芬芳,伴着湿润的泥土味,带着青草嫩芽的清香。我惊喜得一把脱去沉甸甸的冬装,迎着春天的气息和进田野。于是,我第一次认识了清风,知道清风来自春天的田野上。酷暑的夏日,空气沉闷得令人窒息,我登上屋后高坡树荫里寻找清风,在丛林枝叶的微微颤动中,她来了,带着沁人心脾的清凉。于是,我看见了清风的颜色,她像嫩叶一般翠绿。走进课堂,在书本、老师那儿,我认识了朱自清、鲁迅,知道了李大钊、毛泽东,懂得文坛、政界有清风。怀着追随清风的期望,我走进工厂、走进军营…  相似文献   

19.
父子军营情     
转业到地方已有四五个年头了,但我一刻也没有忘记当兵的时候,没有忘记那处处充满生机的军营,我毕竟把一生中最宝贵的20余载青春岁月搁在了绿色的营垒里。穿上绿军装的那年,我刚满19岁。在我当民办教师的那所学校的老校长再三挽留声中,在乡亲们的鞭炮和锣鼓声中,我光荣入伍了。从没出过远门的我,一下子从高邮湖畔去了千里之外的浙西南。在新兵连的  相似文献   

20.
一件有关我弟弟的事让我走上了黑道 1966年1月24日,我出生在连云港郊区一个偏远村子里的军人家庭.父亲在我8岁那年因病去世了,撇下母亲一人拉扯着我们姐弟四人艰难度日.中学毕业后,我被照顾安排到镇政府工作.后来做过镇办企业的厂长,直到准备竞聘乡团委书记的那年,我的世界观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