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在当前讨论资本流动性过剩问题中,不能够忽略金融全球化的因素和本质.由于金融全球化的内在机制和影响,导致了虚拟资本过度膨胀,而虚拟资本过度膨胀又导致全球资本流动性过剩,进而导致发达国家虚拟经济与发展中国家实体经济之间的矛盾,从而引致全球经济的结构性失衡.这是困扰当前世界经济稳定发展的根本之所在,也是诱发世界经济危机的内在结构性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
金融产业空间格局是反映资本流动和集聚效应的重要载体。本研究基于功能性城市区域为空间管治单元的研究视角,对粤港澳大湾区金融产业空间格局进行研究,进而分析金融产业空间分异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粤港澳大湾区功能城市区域已形成以广州天河和深圳福田为主核心,广州越秀和深圳罗湖为次核心的金融产业空间格局。深圳前海、珠海横琴、东莞松山湖等地具有较强的发展潜力,将形成区域经济空间格局的重要支点。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区域竞合模式差异和区域管治模式差异形成对粤港澳大湾区金融产业空间分异的影响因素。在我国逐步放开外资负面清单的背景下,粤港澳大湾区金融产业将逐步与国际相衔接,形成服务于实体经济转型的空间格局。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基于2009—2018年中国36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面板联立方程模型和三阶段最小二乘法(3SLS),对中心城市金融集聚与区域制造业结构升级的交互影响进行了理论与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金融集聚与制造业结构升级存在显著的双向促进关系,其中前者对后者的影响程度要明显高于后者对前者的影响程度,理论机理在于资金导向、知识溢出、资本资金需求、产业链拉动等的演绎和作用。籍此,提出了建立金融集聚与制造业结构升级的产业协同发展机制,提升中心城市金融集聚质量及其辐射能力,增强城市信息基础设施水平以促进金融与制造业互动升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立足于经济韧性与城市经济韧性的内涵,本研究梳理了城市经济韧性的测度方法,分析了影响城市经济韧性的几大因素,提出了增强城市经济韧性所需要做好的几项经济金融工作。研究结果表明,产业集聚、政策环境、社会资本、金融发展都是影响城市经济韧性的重要因素。中国各个城市应当进一步加强建设“韧性城市”的前瞻意识,进一步加强产业集聚,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进一步优化各地城市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更好地发挥社会资本对城市经济韧性的正向影响以及引导金融业更好助力城市经济韧性。  相似文献   

5.
王曼怡  孙雅琳 《人民论坛》2011,(11):124-125
爆发于2008年的金融海啸冲击了全球各经济领域,特大城市金融业也无法独善其身。在金融危机中显现出来的就业问题、资金集聚问题、二级投资问题等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特大城市金融产业集聚发展的主要因素。对于处于困境中的我国金融业而言,应努力吸取和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努力探求适合中国国情的金融产业集聚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6.
梁琳  李勇 《求索》2013,(10):9-12
文章构建了金融产业集聚程度的双维度评价模型,从金融产业结构规模竞争力和相关产业关联度两个维度共同评价我国金融产业的发展态势和集聚趋势。分析表明:我国的金融产业已形成一定的集聚趋势。东部沿海、北部沿海和南部沿海地区的金融结构规模竞争力较强,但与国民经济相关产业的关联效应都不强。根据金融服务业的集聚趋势和关联效应,我国应发展多层次的金融中心,完善现代金融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7.
曹冰玉 《湖湘论坛》2018,(6):152-158
社会游资来源复杂,且流动性好、投机性强、可控性差,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剧烈,可通过扩大产业投资、长期储蓄和居民消费来吸纳,而价格是个关键因素。社会游资作为市场化程度较高的金融资源,既是信贷资金的重要来源,又能广泛渗透到实体产业、资本资产投资领域和借贷等市场。社会游资可选择自由度和收益率较高的民间金融贷款定价模式,并以产业资本平均利润率、官方金融资本收益率、社会游资供求与风险等作为重要的价格"参照系"。  相似文献   

8.
在美国爆发的次贷危机又称次级房贷危机,是由于美国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而引发的一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笔者认为,引发美国次贷危机的深层次原因,是由于美国的储蓄率长期过低.金融资源不足,整个美国的经济实际长期处于一种透支的状态,迟早会引发金融危机。另一方面,我国应加快金融创新的步伐,促进我国过剩的金融资源与产业发展的结合,把流动性过剩所带来的风险积极地转化为推动自主创新、产业升级、结构调整的强有力支持因素。  相似文献   

9.
该文首先界定辨析了产业金融的概念,梳理分析产业发展与金融集聚的互动机制,指出国内产业金融存在的一般性问题,最后立足于推助战略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的发展,着力探讨政府主导的“政产金”合作模式.  相似文献   

10.
俞颖 《求索》2010,(11):14-17
本文从跨境资本流动的宏观视角出发,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东亚金融一体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并对两类金融一体化程度不同的经济体进行了对比分析。结论是:在控制了财政政策、收入水平及金融发展的影响后,东亚金融一体化并未有效推动经济增长;完善内部基础条件、提高资本配置效率、金融体系效率及跨国风险分担水平、防范金融风险是推动东亚金融一体化与经济增长互促发展的必要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