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客观讲,近年来,文艺创作佳作频出,尤其主旋律影视作品屡有突破,人物形象深入人心。电影《我和我的祖国》《中国机长》《攀登者》等成为爆款,电视剧《觉醒年代》中的陈独秀、李大钊,《山海情》中的马得福、李水花,《跨过鸭绿江》中的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等革命领袖和一大批英雄人物,光彩照人,令人难以忘怀。  相似文献   

2.
不知道是2000年.还是2001年的某一天,我一如既往穿梭在办公室时.一缕陌生而又熟悉的音乐放慢了我的脚步。那是我第一次听到刘若英《为爱痴狂》的声音。就在当天下班后,我就去音像店,买了这张CD。 听完那张CD后,感觉刘若英的名字似乎在媒体逐渐熟悉起来。《人间四月天》中的张幼仪,《粉红女郎》中的结婚狂,《似水年华》中的英,《她从海上来》中的张爱玲.都成了媒体关注的焦点。她的歌《为爱痴狂》,《一辈子的孤单》,至今听来.仍是我珍藏于心的动人旋律。 今天.在我们面前的刘若英.是一个沉静而沉着的女人,浑身散发着一种很怀旧很忧愁的美。  相似文献   

3.
提起盖丽丽,人们立即就会想起电视连续剧《共和国往事》中的刘敢斗,《郭兰英》中的郭兰英,《爱你没商量》中的许童童,《超越感情》中的艾月,《围城》中的鲍小姐,《梦断紫禁城》中的长二姑等等。现实中的盖丽丽又是怎样的呢?……曾经“死”一回 我出生在山东青岛一个非常普通的家庭,父、母亲都是搞数字统计工作的。因为小时候没有其它的游戏和娱乐,妈妈抽空就给我讲故事,而我这个最忠实的小听众总是随着故事里人物的喜恕哀乐或哭或笑。  相似文献   

4.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快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意见》为残疾人的福利事业和教育事业指明了方向。我作为省政协委员中的一名残疾人代表,承担着反映残疾人愿望和心声的责任。我走访了许多残疾人家庭,了解到了残疾人的特殊困难和需求,因此,我更加急切的盼望着这两份文件中的各项条款能早日得以落实。  相似文献   

5.
编读往来     
《人民公安》2014,(10):4-4
<正>与《人民公安》杂志结缘,始于17年前的5月15日,这一天我终生难忘。那天我穿着橄榄绿警服,在办公室里第一次阅读了《人民公安》杂志。从那一天起,阅读和学习《人民公安》杂志成为我工作生活中的"规定动作"。今年57岁的我,始终从事公安宣传工作,在《人民公  相似文献   

6.
1989年11月27日,《贵州民族报》刊登了《彝族史研究中的又一重大发现——彝族呗勒大宗古遗址之谜被揭开》一文,继后。《贵州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及贵州电视台都报导了这一消息,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和争论。1990年4月18——20日,我应安顺县民委会和贵州省彝学研究会的邀请,参加了学术讨论会,并亲到现场考察了遗址,增加了不少感性认识,受到很大启发,更坚定了我在八年前所写《罗殿国非罗氏鬼国辩》中的观点,现就罗殿国与阿札遗址的关系谈谈我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何强宇 《半月谈》2020,(9):30-30
1994年,我还是云南省云县第一中学的一名高中学生。那一年,我获得了《半月谈》当年的“半月谈中学生奖学金”,是临沧市众多被推荐学生中唯一获奖者。收到奖学金证书时,我看到了上面有杨尚昆同志的题字“祝你成才”。这给了我极大的鞭策和激励。我立誓好好学习,时刻牢记一位革命先辈对我们的期望,牢记《半月谈》文章《为了鼓励中学生成才》中的那些诚挚祝愿。  相似文献   

8.
编读往来     
编辑同志: 我早年开始订阅《中国残疾人》杂志,从创刊至今几乎每册必读,她成了我生活中的一部分,无论是低谷的生活状态,还是热情的生活态度,都少不了这些精神食粮,总觉得其中的一些典范文章值得珍藏,我曾订购《中国残疾人》合订本弥补我收藏中的欠缺。时间久了,终不能了却我的心愿,因此,我试着把其中的一些文章摘录下来,收集在一  相似文献   

9.
韦光辉 《当代广西》2008,(24):57-57
2004年2月的一天,我在朋友的办公室里认识了《当代广西》.从此爱不释手。4年来,我一直自费订阅。后来,它成了我们一家3口的至爱。每次各种报刊摆在我们一家人的面前时,我总是情不自禁地先翻阅《当代广西》。每每看到刊中好的文章我都要摘录或剪裁下来,保存好,作为工作中的借鉴资料。4年来,我已摘抄、剪贴了厚厚的3大本子。这一在别人看来不起跟的本子,我却把它当成了宝贝。《当代广西》用她那独有的风采和务实的办刊风格吸引着我,鼓舞着我,成为我工作中的良师益友。  相似文献   

10.
孙西克 《政策》2009,(3):58-60
我与叶梅相识很久了。在我的印象里,叶梅是一位优秀的小说家。她送我的《花灯,像她那双眼睛》、《撒忧的龙船河》、《五月飞蛾》等小说集中的小说我几乎全部读过。我特别喜欢《回到恩施》。叶梅在这个中篇小说里显示出的感悟历史的能力、点化人物的能力、腾挪自如的叙事能力,让作为朋友的我感到震撼和惊喜。  相似文献   

11.
我用最快的速度看完了《网民的狂欢——关于互联网弊端的反思》这本书,书中的观点,99%我都赞同。我真希望这本书是我写的。  相似文献   

12.
1981年夏天当我第一次见到你的时候,我曾感到十分惊讶,因为你的外部形象,你的谈吐,你的直率的性格,都和我的想象太不相同了。在此之前,我读过你的小说《北望园的春天》、《寂寞》和《一个唯美派画家的日记》。这些作品,尤其是那篇《北望园的春天》,给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作品写的是抗战时期滞留在后方的一群知识分子的生活和憧憬,你那细腻的笔触,优美的文字,令我拍案叫绝。这样一来,不知怎么,我想象中的你就是一位面目清癯、谈吐幽雅、性格平和、  相似文献   

13.
《江泽民文选》第一至第三卷于今年8月10日起在全国发行.这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党中央专门作出了《关于学习(江泽民文选)的决定》,胡锦涛总书记也发表了重要讲话。这段时间我认真学习了中央的《决定》和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精神,以及《江泽民文选》中的部分篇章。通过学习,使我很受教育、很受启发。就此谈谈自己对学习《江泽民文选》的三点初步认识:  相似文献   

14.
我是思想宣传工作战线上普通的一员。《当代广西》2004年1月创刊以来,她陪伴着我一起走过了5个春秋。5年来,她成了我工作学习中的良师益友,伴随我不断进步成长。  相似文献   

15.
韩晔 《中国保安》2012,(17):52-52
《Pride and Prejudice》中文译为《傲慢与偏见》,一次偶然的机会,我读了这本书,书中的情节深深吸引了我。《傲慢与偏见》是简·奥斯汀的代表作,作品一反当时社会上流行的感伤小说的内容和矫揉造作的写作方法,生动地反映了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处于保守和闭塞状态下的英国乡镇生活和世态人情。  相似文献   

16.
一本有助于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的论著——读《时代风云变幻中的马克思主义》梅荣政我整整用一个多月的时间,用心地研读了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许征帆老师的近著:《时代风云变幻中的马克思主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6月第1版)。当我读完该著《编后...  相似文献   

17.
崔立伟 《乡音》2013,(10):50-50
今年是《乡音》创刊25周年,25年不短,《乡音》从无到有,历经变革,推陈出新,忠实记录了河北政协历史中的每一段;25年不长,《乡音》述说了政协事,描写了政协人,抒发了政协情,春华秋实,硕果丰存。从2002年到2008年,在我任省政协秘书长的这段时间里,我同时也兼任《乡音》杂志编委会主任。6年时间,作为编委会主任,我亲历并见证了《乡音》  相似文献   

18.
我是一名《两岸关系》杂志的基层发行员,同时,又是《两岸关系》杂志的忠实读者。从《两岸关系》创刊至今已有5年多,出版65期。由于工作关系,我几乎每期必看,可以说《两岸关系》是我工作上的助手,生活中的良师益友。  相似文献   

19.
陈辽 《江苏政协》2010,(2):56-57
曾担任省宗教事务局领导职务达11年之久的袁普泉先生,在他的《灵山缘》(作家出版社,2006年)出版3年之后,又将《灵山缘》(续)作为《灵山缘》的第二辑出版。其中重点选收了三篇纪实文学和若干韵文。我研读了《记忆中的朴老》、《长空鸟迹忆茗山法师》、《我与无相法师的佛教情缘》这三篇纪实文学,认为它们是难得的为佛教界三位高人写真的出色之作。  相似文献   

20.
我“触电”是从电影《天国逆子》开始的。这部故事片是根据我的长篇报告文学《苦海中的泅渡》改编而成,放映后得到一些好评,并在东京国际电影节获得两项金奖。由此使我对影视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便有了后来的《刑警本色》和《黑冰》《黑洞》《黑雾》。《刑警本色》的原作也是一部纪实作品,书出版后,在案发地曾被黑市炒到300元一本,改编成电视剧后,也有了较高的收视率,并获“金鹰奖”。这部作品的拍摄可谓困难重重,因为它涉及了当时还比较敏感的黑社会犯罪和公安内部的腐化变质及其他种种矛盾问题,最终我所在的安徽省公安厅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