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6月4日上午,记者驱车奔赴达县安仁乡,找到了达县安仁板凳龙的唯一传承人谭显均,现年59岁的他,黝黑健壮,脸上总是带着微笑。2007年安仁板凳龙被列入四川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谈起板凳龙,谭显均仿佛有说不完的话,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相似文献   

2.
6月4日上午,记者驱车奔赴达县安仁乡,找到了达县安仁板凳龙的唯一传承人谭显均,现年59岁的他,  相似文献   

3.
楚奇 《党课》2012,(22):72-73
一个人从小到大,可能都坐过小板凳。小板凳在农村更是普遍,是老百姓家中必备的,也是大家经常用的。因为常拿常见常用,人们不仅都认识小板凳,而且都喜欢用板凳来打比方。笔者认为,作为一名领导干部,更应该增强“板凳”意识,在日常工作、学习中用好用活用准“板凳”思想,坐正坐好“小板凳”。  相似文献   

4.
“板凳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字空”——记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研究所教授杨瑞龙本刊记者杜梅萍杨瑞龙清秀、儒雅,颇具学者风度,他说做学问就要耐得住寂寞,读书、教书、写书就是他生活的主要内容。都说南国人杰,潇湘地灵。1957年5月生于江苏昆山市的杨瑞龙上小学时...  相似文献   

5.
正脚上沾着泥土,心中装着民情,用身边事解说"十九大时光",接地气;哪里有群众,哪里有场所,就见缝插针在哪里宣讲,聚人气;讲关心的事,说爱听的理,生动感人,鼓士气。一些地方开展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宣讲,被群众称为"小板凳式"宣讲,宛如田野春日里的禾苗,地气一动,便呼出那一波又一波的绿色。小板凳正是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重要载体。遥想当年,搬着小板凳开会司空见惯。今天,"小板凳式"宣讲继承了革命传统、传承了红色基因,又  相似文献   

6.
索尔斯克亚,英国曼联足球队的一位球星,他曾为球队一统欧洲足坛立下过汗马功劳。可就是他这样的“星”级人才,却在球队当了10年的“超级替补”!但是,索尔斯克亚乐观向上,能充分认识“板凳”的重要性。他认为,“板凳”绝不是可有可无的摆设,好“板凳”往往比主力还重要。他目标远大,能坦然承受“冷板凳”的艰苦性,欣然面对“板凳”岗位付出多、回报少的现实,爱岗敬业,履职尽责,抓住有限的上场机会,为球队贡献了100多粒黄金般的入球。他能反躬自省,并积极挖掘“板凳”特有的优越性。“冷板凳”主要是能力有所欠缺,这就使…  相似文献   

7.
若要升职,先想接班人。在IBM公司有这样一个接班人培养计划——“长板凳计划”。它来源于棒球比赛。在棒球场旁,总是放着一张长板凳,替补队员按照上场顺序依次坐在板凳上。在IBM公司,  相似文献   

8.
刘霄 《廉政瞭望》2014,(14):12-12
上海媒体人宣克炅日前发布了一张城管围观瓜农的配图微博。l5个城管搬出板凳圈住瓜农的水果摊,瓜农在中心好似“领导”,翘着二郎腿淡定自若,仿佛在开一场座谈会,享受着众星拱月的注视,城管们交头接耳不知所措。  相似文献   

9.
蒋励 《学习导报》2011,(24):9-10
她没有双腿,却一路坚强前行:她是一名孤儿,却成了138个孩子的母亲;37年来,她用板凳当腿走出了一条特殊的人生路,她就是“板凳妈妈”许月华。  相似文献   

10.
正四年磨一剑,备受瞩目的省第十二届运动会于8月16日在遂宁开幕。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东明出席并宣布:四川省第十二届运动会开幕。开幕式上,来自遂宁各界的文体爱好者为来宾们奉献了一场主题为《同一个梦》的群众性文体活动展演。在《寻梦》《筑梦》《圆梦》三个篇章中,群众演员表演了群舞、太极拳以及独具四川民俗特色的板凳龙等文体活动。  相似文献   

11.
1937年1月间,在云南省威信县水田寨街头悬挂着一个血淋淋的人头。尽管寒风凛冽,又有反动军队把守,仍有成百上千的人怀着沉痛的心情,含着泪水,久久仰望着那张熟悉的面孔,默默悼念这位可爱可敬的人……他,就是中共川滇黔边特委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工农红军川滇黔边区游击纵队司令员龙厚生烈士。龙厚生,原名承桃,字辛桃,1891年6月27日出生在湖南省永兴县龙形市村。1926年冬,龙厚生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之后,他参加了南昌起义和湘南暴动。上井冈山后,在干部军事训练大队任教官。1929年9月,龙厚生从井冈山秘密返回永兴老家侦察敌情…  相似文献   

12.
说“龙”     
快乐大叔 《党课》2014,(19):96-98
在中国古代,皇帝称为“真龙天子”,皇帝的座椅称为“龙椅”,在皇宫各处都装饰着龙的形象。用“龙”字做姓名也很常见,如《三国演义》中的武将赵云,字子龙,称“常山赵子龙”。更有地名:龙口、龙山、龙海、龙岗,还有龙首山、龙首关、龙门山、龙虎山,等等。万里长城东起山海关“老龙头”,中国最长的界河是黑龙江。在民间,人们也喜欢在家里装饰龙。  相似文献   

13.
龙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五千年来已深深扎根于所有中国人的心中,形成了具有强大凝聚力的龙文化,龙文化在历史上曾为中国的统一和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今天,它仍为中国的统一和繁荣发挥着自己独有的作用。民族团结、和平统一的象征龙文化具有兼容并蓄性,使中华民族紧紧凝聚在一起,它作为中国和平统一的象征,在中国的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问题上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中国自秦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国家以来,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虽有分合离乱,但统一始终是主流。这是因为,中国各民族对龙都有一种强烈的认同感,形成了很强的民族凝聚力,促…  相似文献   

14.
搞廉政建设莫当“叶公”梁文渊,赵宇“叶公好龙”是大家熟悉的故事,传说中的叶公非常喜欢龙,家中器物上画着龙,房梁屋柱上刻着龙,然而当真龙真地来到叶公家时,叶公却吓得面如土色,拔腿就跑。值得注意的是,在廉政建设中,“叶公好龙”现象也不少见。有些人提及社会...  相似文献   

15.
健康文明新生活运动如何破题?凉山从看似不起眼的板凳开始,引导彝区群众"不坐地下坐板凳、不睡地下睡床铺、不用锅庄用灶台",不断提高着生活质量和文明素质。  相似文献   

16.
海涅情诗     
《党课》2011,(2):123-123
啊,我真愿变成一张小板凳,给我的心上人搁脚!任她怎样踏我、踩我,我也绝不抱怨、喊叫。  相似文献   

17.
“坐在屋头挣钱”,这句大实话出自西索村村民王军龙之口,村上一共7户县级示范户,他家就是其中之一。 2010年之前,王军龙全家还过着半牧半农的生活,那种来回折腾的日子既辛苦赚钱义少,一年下来全家收入才1万元。  相似文献   

18.
《天津支部生活》2011,(4):33-33
走近蓟县西龙虎峪镇龙北村食用菌种植基地,一座座整齐的大棚跃入眼帘,棚内农户正忙着采摘香菇,棚外前来收购的车辆往来穿梭,村民们数着卖蘑菇赚来的钞票,笑得合不拢嘴。仅仅两年时间,龙北村从一个搞传统种植的村子,发展成了小有名气的食用菌种植专业村。谈起龙北村的变迁,村民们都说:“这得感谢我们村‘两委’班子,是他们领着大伙儿走上了致富路。”  相似文献   

19.
近日,读到一则彭德怀元帅的轶事:有一次,彭老总到基层连队参加一个班的讨论会,一位干部搬来一把椅子,战士们又垫上一床被子请他坐,他却坐到了战士的矮凳上。在分析一些新独立国家老是闹政变时,他认为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的领导不愿意和大家一样坐矮板凳、硬板凳,可能原先他们也是坐矮板凳  相似文献   

20.
冯胜刚 《当代贵州》2010,(23):70-70
虽然布依族板凳拳与流传于中原地区的、明显具有汉民族传统武术特征的板凳拳,在使用的器具、基本步型步法、基本动作上,都具有较高的相似性,但两者在运动风格和套路结构上,也具有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