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糜鹿与大熊猫一样同属世界珍兽,原是我国特产,已有三百万年历史。因它角似鹿、面似马、蹄似牛、尾似驴,俗称"四不像",自古被称为吉祥之物。100年前,八国联军入侵,将仅存的麋鹿悉数俘掠。至此中国麋鹿在本土消失。一战中,散落于多国动物园的18头麋鹿被英国伦敦乌邦寺庄园主十一世贝福特公爵以重金购得,拯救这一物种免  相似文献   

2.
我国古典神话小说《封神榜》中大名鼎鼎的姜子牙的坐骑“四不像”倒是实有其物的,就是今天的麋鹿,因为它角似鹿但无眉叉,头似马但又多角;蹄像牛却又弱小;体像驴但又娇柔,因名之“四不像”。现在的“四不像”虽无神通,却是道道地地的宝贝,是世界上的珍稀动物,而今繁衍的麋鹿保护区,就在“黄海边上的一颗明珠”——我的故乡江苏大丰县。我在故乡工作已近廿年,保护区建立以来,也曾有过几次参观的机会,但终未成行,这次是专程来访,而  相似文献   

3.
走近麇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征途 《世纪行》2007,(9):37-39
“莫嫌憔悴无知己,别有麇鹿似弟兄”。“阳坡软草厚如织,困与鹿麇相伴眠”。“昨日年催白发新,身如麇鹿不知贫”。“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自古以来,不仅以麇鹿为参照物寄情咏志的诗词歌赋不绝于书,就连历朝历代的皇帝也倾力辟建园囿驯养,清代乾隆皇帝甚至潜心研究,御制《鹿角解说》,镌刻于麋鹿角上。  相似文献   

4.
“廌”字上半是鹿头下半是马腹,指的是头角似鹿而腹尾似马驴的动物——麋鹿。“法”是个描述自然水流的会意字。法是人观察自然物象,取法自然物象,所思所悟而洞察到的自然恒常的规则,是事物反复变化之中的不变规则。这类规则于日常习见于流水之形,或者说习见于流水之形和奔廌(麋鹿)之象,所以造字者取这样的日常习见的形象而构造成法(灋)字。人们见到“法”字犹如目睹流水之形,见到“灋”字则似同时观看到流水之形和奔廌(麋鹿)之象,从而明白法(灋)字所揭示的是事物变化之中的不变规则,是恒常的自然规则。  相似文献   

5.
英國倫敦的烏邦寺,對我早就不陌生了椭袊哪虾W右粯?是保存世間唯一的一羣麋鹿(在中國俗稱“四不像”)的特殊紀念地。麋鹿是世界上僅有的一種園囿動物巴獾镊缏菇^滅於何時,至今仍無定論,反正人們只能從文字記載和出土化石中去探尋它們的踪迹。而活着的麋鹿僅有園囿中的一羣,最早生活在中國北京的皇家獵苑——南海子,當時约有一百二十隻,由於戰禍與水災而滅絕。在這之前轉移到歐洲的一小部分,又僅剩下了烏邦寺的一羣。所以,現在全世界分散在约一百二十處的一千多頭麋  相似文献   

6.
巨龙神象龙究竟是什么?它来自何方?它现居何处?真是个说不清道不明的千古之谜 ,直到近年 ,还是聚讼纷纭 ,莫衷一是。据《尔雅翼·释龙》记载 :“龙 ,自首至膊 ,膊至腰 ,腰至尾 ,相停也……龙 ,角似鹿 ,头似驼 ,眼似兔 ,项似蛇 ,腹似蜃 ,鳞似鱼 ,爪似鹰 ,掌似虎 ,耳似牛。”而在中国民间关于龙形象的描述更详细具体 :龙 ,剑眉虎眼 ,狮鼻鲢口 ,鹿角牛耳 ,蛇身鲤甲 ,鹫脚鹰爪 ,马齿獠牙 ,腿上有火焰披毛 ,脊上有节梁 ,背上有椎刺 ,鼻侧有角须。另外这些形态还都具有特定的寓意 ,如鹿角表示社稷和长寿 ,牛耳表示名列魁首 ,虎眼表现威严 ,鹰爪…  相似文献   

7.
教学有感     
从教三年,心中有感。教学之初有似驴拉磨,前用一把青草吸引,后用一根鞭子催赶,最犟的驴也能让它去拉磨。再两年后,回思,自觉汗颜。如此教学,素质创新无从谈起。转而信“授人鱼,不如授之以渔”。又两年,再思,恍然大悟。“鱼”固然为末节,“渔”也不过是细枝,其根本在心。心动、心灵则能学、会学,“鱼”、“渔”岂能不可得?否则,为师者,纵然舌灿莲花,有无上妙方,心不动,无易于对牛弹琴,于人何益也?教学有感  相似文献   

8.
说驴     
《春秋》1996,(3)
驴,农家饲养的重要家畜之一。它的功绩不亚于牛,更非狗、猪、兔之类所能比。但,人们对它的印象不只不佳,简直可以说太坏了!说人蠢,谓之“蠢驴”;说遇到困难没有办法了,谓之“黔驴技穷”。十二生肖中,没有驴也就罢了,却无端的也将其拉扯进去,宛  相似文献   

9.
美丽富饶的黄海之滨有一个名闻遐迩的“麋鹿之乡”——大丰县。在这座县城的南郊,16个巨大的发酵罐和一排排高大的厂房巍然矗立。它,就是因生产“珍丰”啤酒和“麋鹿”牌麦芽而名扬省内外的大丰县麦芽啤酒总厂。1985年建厂以来,企业连年迈大步,年产值从105万元上升到8000多万元,利税从15.7万元上  相似文献   

10.
八岁儿童被驴咬驴的主人当被告程新青现实生活中农村饲养的猪、马、牛、驴、羊、狗等动物使受害人遭受人身或财物损害的,是否应该赔偿损失呢?由谁来承担赔偿损失呢?泌阳县人民法院最近审结的一件“驴咬人”损害赔偿纠纷案就回答了这个问题。1993年6月6日晚上7点...  相似文献   

11.
引言:驴是怎么死的最近,网上流传这样一个段子:驴耕田回来,躺在栏里,疲惫不堪地喘着粗气,狗跑过来看它。“唉,老朋友,我实在太累了。”驴诉苦道,“明儿个我真想歇一天。”驴的诉苦在动物间传递着,几经传递就变成了“驴不准备给主人干活儿了,它想去别的主人家看看”。最后传到主人那里,主人说:“对待背叛者,杀无赦!”  相似文献   

12.
《春秋》1994,(4)
牛,分黄牛、水牛、牦牛、瘤牛。黄牛,按地理分布又分蒙古牛、华北牛、华南牛三大类。其中鲁西牛、秦川牛、南阳牛属优良品种。水牛,生长在热带、亚热带。牦牛,亦称嫠牛、旄牛、髦牛,因其声似猪,故也称“猪声牛”,体矮身健,毛长,睡卧冰雪地亦不觉冷,适宜在高山峻岭空气稀薄间输运,号称“高原之舟”。瘤牛,瘠甲部有肌肉隆起如瘤似峰,又称“驼峰牛”,性极温顺,原产亚洲、非洲。以上这四种牛,虽体形、长相适应性各有长短,但就其于人类的作用来讲,生均可供人使役,死亦可肉供人食、皮制革、毛供人纺尼织毯,牛黄则是  相似文献   

13.
倪安和 《现代领导》2004,(11):13-13
与人谈话、交流思想,特别是领导干部做报告,切戒出现“博士卖驴,书券三纸,不见驴字”的现象。它的出典大概是这样的:晋朝有一博士,是个熟读五经的官员,他要卖掉一匹驴子,就起草了一份卖驴的契约。本来很简短就能说明的,他偏偏洋洋洒洒,一写就写满三张纸,可却连个驴字都没有提到。天哪,这样的契约谁有耐心来读完它呢?  相似文献   

14.
“叶公好龙而非龙”,却能使堪称万物精灵的龙为之感动,并虔诚地来到人间,空受一场戏耍。从这个意义上讲,把叶公好龙称为叶公“戏”龙,似未尝不可。叶公“好龙而非龙”,与其说是兴趣爱好,毋宁说是别有所求。可以说,“好龙而非龙”,正是其潜心钻研、猎取虚名借以达到某种目的的一种“学问”。遗憾的是,龙却不辨真伪,为表面现象所迷惑,轻信而导致盲动,盲  相似文献   

15.
《台声》2011,(8):31-31
在一路随行中,一个身材高挑、皮肤白皙、一双笑眯眯眼睛的男生(整体像大陆的小沈阳)引起了我的特别关注。因为无论是在室外活动还是在车上,他的身边总有一批男生和女生追随嬉闹着;他走路的姿势,永远不是那样的“中规中矩”,似摇摆不定;身材却又似女生的柔,甚至头发比起其他男生的也要稍长些,总体给人的印象是一种“柔性”的美,而非男子汉的那种“阳刚”之美;  相似文献   

16.
牛的趣闻     
今年是我国农历的丁丑年,俗称“牛年”。为此,笔者搜集了一组有关牛的趣闻,以飨读者。 灯牛:拉丁美洲圭亚那有一种“灯牛”,因其尾可制蜡烛、作灯用而得名。当地人将其宰杀后,在取下的牛尾巴中心钻个小洞,插入灯芯.便制成一支“牛尾烛”。这种烛光亮无烟,可点七、八个小时。 水花牛:卢旺达有一种与众不同的牛,它  相似文献   

17.
李立华 《乡音》2023,(1):54-55
<正>鹿,在中国古代一直被视为祥瑞之兽。古人借“鹿”与“禄”的谐音,象征福禄常在,官运亨通。至清代,吉祥双关含义的装饰图案日渐盛行,宫廷制作了各种以“鹿”为题材的器物,备受帝后喜爱,河北博物院收藏的百鹿尊便是一例。所谓“百鹿尊”,因器身绘有“百鹿”而得名,是专为清宫制作的陈设用瓷,也是乾隆皇帝直接督导设计瓷器的一个典型例证。因其寓意吉祥、装饰华丽、工艺精良,享有“千古第一瓷”之誉。  相似文献   

18.
张学良将军为吉林省东丰县的题词“中国梅花鹿之乡”,1995年11月2日寄到辽宁省辽源市台联。这是张学良将军专为东丰县人工养鹿100周年所作的。 东丰县是我国最早实行人工养鹿的地方,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清廷在这里建起我国第一个人工养鹿场,命名为“皇家鹿苑”。张学良将军年轻时,曾陪同父亲来这里视察过,并亲笔为鹿场写了一副楹联:“细考鹿茸如林皆隽品,品尝地精(人参)似人变奇珍。”现在,东丰县已拥有8个国营鹿场,养鹿上万只,年产鹿茸10万两左右,成为著名的“梅花鹿之乡”。为此,末代皇帝溥仪的胞弟溥杰提议,把昔日的“皇家  相似文献   

19.
“活色生香”这个词儿本来该是用在美女身上的,现在我把它拿来用在大男人身上了,而且这大男人的动作还是吻驴、吻猪吻出活色生香来,希望你不要觉得这是哗众取宠,或者是天方夜谭。先说吻驴。11月23日的《南方都市报》体育新闻版刊登了一张吻驴的照片,那个躬身低头把自己的大嘴巴吻在驴屁股上的  相似文献   

20.
河南龙凤农林科技示范苑区二期工程“农业科技观光示范苑”,总投资3000万元。本着“人无我有,人有我新、我奇、我特”的建苑发展理念,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