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2 毫秒
1.
关于司法会计鉴定及其对象存在不同观点,尚未形成较一致的认识,影响了司法会计鉴定工作的规范。对司法会计鉴定的内涵进行分析,将其界定为向委托人报告其委托的财务会计事项的财务、会计相关信息以及提供鉴定意见的一项社会专业活动;梳理并评价司法会计鉴定对象的不同观点,提出司法会计鉴定对象是法律事项中涉及的财务会计事实,财务会计事实分为财务事实和会计事实;并将会计学与法学结合起来分析财务事实与会计事实的构成。  相似文献   

2.
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审视,仅满足或停留于审计查账,是阻碍检察机关司法会计发展的主要瓶颈。我国司法会计的发展方向是以鉴定为主导,为诉讼提供有别于审计的涉案会计事实证明,我国诉讼证明制度发展的趋势是对涉案会计事实证明的要求日益严格。检察机关强化法律监督,必然要求涉案会计事实证明能够进一步体现严格的执法精神。检察机关司法会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好地为强化法律监督提供技术保障,就必须遵循适应我国司法会计的发展方向、诉讼证明制度的发展趋势和强化法律监督要求等三项主要原则。为此,应当加快以鉴定为主的理论研究和业务规范,建立推进理论研究和业务规范及人才培养的机制。  相似文献   

3.
司法会计鉴定检材是指司法会计鉴定中,司法会计鉴定人引以鉴别分析,据以作出鉴定结论的会计资料或相关资料。司法会计检验鉴定检材收集范围应该是会计核算资料、应纳未纳入会计核算的资料以及能与以上资料相核对的其他财务资料。检材的充分性应该体现在所收集的检材能够进行鉴定,从而得出解决问题所需要的正确结论。检材作为一种书证,其合法性应该符合有关法律的规定。如果涉案的会计资料少,可以采用复印的方式。涉案会计资料多,可采用摘抄的方式。  相似文献   

4.
本文提出了关于司法会计鉴定实践中三个前沿问题,司法会计鉴定提前介入(未立案)经济案件涉案会计资料的查账取证,是鉴侦不分,它与司法鉴定启动程序相悖.账外资产是滋生腐败的温床,亦是导致国家税金流失的渠道,对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和国有资产的安全构成巨大威胁,司法会计鉴定人可从其账外资产的来源、支出等方面提出查弊方法以及必须遵守的检验鉴定原则.司法会计鉴定结论应用务必注意认证审查主要内容,由此对结论证据及证据能力进行客观性判断,在诉讼活动中高度注意这种结论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5.
司法会计鉴定结论,是司法会计鉴定人根据司法会计鉴定标准和会计资料中反映出的财务事实,运用会计专门知识和技能,对诉讼过程中委托鉴定的财务会计专门事项作出的判断。司法会计鉴定结论作为一种诉讼证据,在诉讼活动中具有特殊的作用,是其它证据难以替代的,但是我们也应该知道这种作用不是万能的,所以我们要正确认识和理解司法会计鉴定结论。  相似文献   

6.
司法会计鉴定资料的主要部分是会计资料,认识和判断其真实性和完整性的途径和方法明显有别于其他类别鉴定,需紧密结合会计资料的固有特点进行。本文结合司法会计鉴定和会计资料的特点,探讨认识和判断司法会计鉴定资料真实性和完整性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中国司法鉴定》2011,(6):I0022-I0022
司法会计鉴定,是以查账(包括司法会计查账、审计查账和法务会计查账等)为业务基础,为诉讼提供严密证据的活动。所以,司法会计鉴定的属性应是“鉴定”,与司法会计查账、审计查账、法务会计查账等都有本质区别。为了探索司法会计鉴定规律,形成司法会计鉴定的理论共识,构建司法会计鉴定学科的理论体系.本刊从2012年起设置“司法会计鉴定”专栏,特请业内的专家、教授和司法会计鉴定的实务工作者,就司法会计鉴定的理论与实务及学科建设等问题多多赐稿。  相似文献   

8.
认识一事物,尤其是当一事物与另一事物界限模糊时,认识其本质特征是较为理想的方法.之所以各种形式的查账被混同于司法会计鉴定,可能就是因为对司法会计鉴定究竟是否该从查账开始起步、是否什么案件都需要并都能够鉴定、鉴定范围是否该向“财务”延伸、鉴定意见是否该有唯一性的特性和检材的真实有效性是否该由提供方声明保证等问题尚未理清,为此,从以上五个方面对司法会计鉴定的本质特征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9.
司法会计的工作职能。检察机关的司法会计工作,就是在办理经济案件的过程中,运用专门的方法,通过对案件资金及其运动规律的分析,从会计资料中收集会计证据,证明经济案件中与资金有关的案件事实的诉讼活动。司法会计工作的主要特点就是对案件涉及到会计资料中的资金进行分析、反映、核实,从中收集会计证据,证明案件事实。  相似文献   

10.
鉴定条件是鉴定理论与实务中的一个高频词,但什么是鉴定条件构成要件,或其基本属性、法律法规并未明确规定,理论界也尚未达成统一认识。结合司法会计鉴定业务缺乏具体指导标准的现状,本文探讨理论界司法会计鉴定条件的各种学说,关注因缺乏必要鉴定条件导致鉴定程序无法推进的情形,概括提出司法会计鉴定条件的三要件构成论,即鉴定事项属于财务会计法律事实、鉴定范围具体清晰、司法会计鉴定证据充分适当或可以获取。本文旨在完善司法会计鉴定条件理论,并为司法会计鉴定人事前控制承接鉴定业务提出风险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1.
司法鉴定事项具有专业性、规范性和特定性,也是制定司法会计鉴定技术标准时必须规范的基本内容。以司法鉴定的理论框架为基础,根据会计专门性问题的技术特征,结合司法会计鉴定实践,对司法会计鉴定事项进行理论探讨,是当前建构司法鉴定标准体系中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2.
之所以说不是所有涉案查账都是司法会计鉴定,是由于两者具有对象与方法不同等实质性差异。然而,说两者不同,并非是对涉案查账的排斥,也并非说司法会计鉴定就不需要查账了。它们各有所长,也各有用武之地。  相似文献   

13.
民事诉讼中司法会计鉴定意见及其质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司法会计鉴定意见虽然是一种法定的证据形式,但不具有天然的“权威性”,在民事诉讼中需要在法庭上经过质证才能确定其证明能力和证明力。从民事诉讼角度,论述司法会计鉴定意见及其质证问题,分析司法会计鉴定意见质证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完善司法会计鉴定意见质证的思考。  相似文献   

14.
司法会计鉴定是我国司法鉴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拥有自己的专业鉴定标准。我国尚未建立系统的专用司法会计鉴定标准,已严重影响了司法会计鉴定的质量,司法会计鉴定活动亟待规范。当前,有关司法会计鉴定标准的研究多见于具体司法会计鉴定标准,忽略了标准体系的构建,其结果易导致标准缺乏系统和全面,影响标准间的协调和对接。鉴于此,以标准化理论为依据,在系统分析我国司法会计鉴定活动本质的基础上,找出我国司法会计鉴定的标准化对象,构建起具有我国特色的司法会计鉴定标准体系,并提出其具体构成内容。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经济犯罪案件越来越多,对司法鉴定业务的需求也在迅速增长,社会中介司法鉴定机构越来越多地介入了各种诉讼案件中,司法会计鉴定更是近年来介入最迅速的鉴定类别之一。但是,因司法会计鉴定不完善而使经济犯罪案件错审、错判的现象屡屡出现,影响了司法的公正性和严肃性。本文就司法会计鉴定实务中的技术标准、鉴定程序、检材范围、专业资格和责任追究等问题发表意见。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经济自由程度不断深入的趋势下,司法会计尤其是司法会计鉴定在解决经济纠纷与案件中的作用就显得越来越突出了。这就要求我们的司法会计鉴定更加规范化、程序化,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提供必要的保障。本文重点讨论独立性在司法会计鉴定风险控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司法会计鉴定工作中需要注意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司法会计鉴定工作在我国发展的20多年来,得到了长足发展,但由于目前尚没有全国性的统一的司法会计鉴定执业标准,致使在司法会计鉴定工作中存在着许多这样那样的问题,影响着司法会计鉴定工作的深入发展。根据多年工作实践和理论思考,针对司法会计鉴定工作现状,从鉴定的受理、检验、鉴定书制作三个方面提出司法会计鉴定工作中应当注意的若干问题,以求在司法会计鉴定工作早日走上规范健康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因司法会计鉴定过错而使经济犯罪案件错审、错判、久审不决、超过诉讼期限审判的现象越来越多,严重地影响了司法的公正性和严肃性。以两份金额差异3千多万元的鉴定意见为例,分析当前司法会计鉴定的现状,并对规范司法会计鉴定体系提出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