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文化市场迅速崛起和发展,成为引人注目的文化经济.它的形成和发展,促进了各项文化事业的繁荣活跃,调动了全社会兴办文化事业的积极性,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投资者、经营者、竞争者跻身其中,开拓了发展文化事业的新途径.特别是新兴的文化娱乐活动进入市场以后,改变了过去那种传统单调、贫乏、落后的生活方式,为健康的、科学的、文化的新型现代生活方式的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满足了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推动了两个文明建设的发展.本文拟就我国文化市场的特点、现存问题和发展对策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2.
文化产品既具有意识形态属性,也具有产业属性,这种双重属性决定了既要抓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也要抓经营性文化产业发展,二者功能明确、互相联系、互相促进.由此,要促进文化产业大发展,必须通过深化文化体制改革释放文化生产力.山东文化资源丰厚,但文化产业发展与经济大省的地位不相称,其重要原因就在于文化体制改革相时落后.因而,促进山东文化产业发展就要通过改革建立新的宏观管理体制、塑造市场经营主体、促进文化市场发育、拓展投融资渠道、强化文化人力资本等.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乌海市在推进文化大区和特色文化城市建设的进程中,积极进行文化创新,专业文艺、群众文化、书法绘画、图书电影、文物保护、文化市场、文化交流等各项文化事业得到进一步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4.
丰坤武 《唯实》2004,(1):12-16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发达国家利用经济和技术优势在世界范围内大力推销它们的文化产品,文化资源和文化市场成为重要的争夺对象,而兼备这两方面优势的中国则成为争夺的首选之地.面对这种形势,我国应当实施公共事业型和市场产业型文化相结合的"双业型"文化发展模式.对这种模式的实施,本文提出了具体构想.  相似文献   

5.
论市场机制与文化、文化产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营性的大众消费文化适合于大规模生产和经营,能够实现规模效益并以市场为中介实现自负盈亏,因而可以通过市场和产业方式运作.而非经营性的公益性文化的相当一部分如反映基础学科研究成果的学术性书刊等严肃文化的消费对象,只属于一个有限的群体,同时,非经营性的公益性文化具有公共物品的性质,因而难以被纳入市场化、产业化轨道.据此,作者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与发展文化和文化产业,必须明确产业化以及市场化的界限,并遵循一个重要原则,即分类指导原则.  相似文献   

6.
新农村文化建设要从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两个方面来抓,精神文化主要是通过思想教育、舆论宣传、党员干部行为引导与感化、先进典型示范引导作用,促进农民群众提高文化知识水平.物质文化主要指加强文化设施建设,开发农村文化市场、创新农村文化活动形式.  相似文献   

7.
美国文化产业在全球市场上的主导地位形成了强大的文化霸权,它以柔性的手段,披着合法性的外衣,在对外输出文化产品的过程中,不遗余力地传播美国的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美国从中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政治及文化利益.中国文化在建设过程中,要高度警惕并积极反对美国文化产业中所蕴含的文化霸权,提升中国的文化力量和综合国力.  相似文献   

8.
万希平 《唯实》2008,(9):44-48
当前,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已经被国家提高到战略发展的高度,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因为中国文化建设在文化全球化和文化市场化过程中面临着双重压力,所以当以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为目标,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发展战略,充分发挥软实力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对中华民族未来发展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主流文化的困惑与自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众文化既是主流文化的营养基因,又是主流文化异化的力量.大众文化悄然走入你的视野,愉快地改变了你的精神世界,也动摇了主流文化的主流地位.主流文化必须走下神坛与"狼"共舞,把自己的核心价值观根植于大众文化,并在文化市场搏击中求得再生.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八大把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对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当前我国文化建设仍面临着诸多如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不平衡、文化市场不成熟、文化产业不发达、管理体制不健全等问题.当今世界处于大发展、大繁荣、大变革时期,文化软实力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势在必行,五千年的中华文化在传承与创新中不断发展,成为建立文化强国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