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赶时髦一把,借用《非诚勿扰2》中葛优的话,作为题目,因为深有同感。 修行的范围大了去了,有人以为能吃苦是修行,有人以为慈悲为怀是修行,也有人把不择手段达到目的当做修行。  相似文献   

2.
杨澜的成功或许是《一问一世界》的卖点,但是,书中讲得更多的是讲一个优秀的团队如何对新闻素材进行深度和广度挖掘,给受众提供更生动的更具有吸引力的节目。对我而言,这本书更像是亲切的新闻采访业务书,结合自己的工作,倒也有了几点收获。  相似文献   

3.
在北京市京都律师事务所一间小会客室,杨大民一边把他的律政实录《明星维权——我让宋祖德败诉》签名送给我,一边解释说,这本书无关娱乐,而事关法律。午餐中,他一边绘声绘色地讲他如何为毛泽东、周恩来特型演员配音的故事,一边和好朋友、中国律师观察网主编赵国君推杯换盏,谈笑风生。  相似文献   

4.
李小非 《政府法制》2008,(15):58-59
“编,编,编花篮,编个花篮上南山,南山开满红牡丹,朵朵花儿开得艳……”清爽朴实的歌词,欢快流畅的曲调,一曲脍炙人口的《编花篮》唱遍大江南北,也唱出国门,传唱了半个世纪,历久弥新。 《编花篮》是不是河南民歌?78岁的曲作者郭复善经过20年的奔波维权,终于将它还原成自己的原创作品。《编花篮》究竟有着怎样的身世之谜,为何会被误认为民歌,又怎么会在半个世纪后才被正名?  相似文献   

5.
小非 《法庭内外》2008,(8):14-17
“编,编,编花篮,编个花篮上南山,南山开满红牡丹,朵朵花儿开得艳……”清爽朴实的歌词,欢快流畅的曲调,一曲 炙人口的《编花篮》唱遍大江南北,也唱出国门,传唱了半个世纪,历久弥新。 《编花篮》是不是河南民歌?78岁的曲作者郭复善经过20年的奔波维权。终于将它还原成自己的原创作品。《编花篮》究竟有着怎样的身世之谜,为何会被误认为民歌,又怎么会在半个世纪后才被正名……  相似文献   

6.
我看了《中国监察》杂志第四期刊登的《陈书记撤稿》的小特写后,在称赞陈书记谦虚谨慎、严格要求自己同时,细细想来,产生了一个想法,那就是“该宣传的不宣传也不对”。眼下,在一些地方反腐倡廉典型的宣传是较难的,象陈书记撤稿的此类事情也常有耳闻,这给大张旗鼓地宣传先进典型带来不利影响。江泽民总书在中纪委第六次全会上讲话时指出:“要努力使正气上升,邪气下降,把党员干部、群众的积极性进一步调动起来,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而奋斗。”宣传先进典型就是提倡正气。被宣传的对象应看到不仅是宣传自己,而是点亮…  相似文献   

7.
周文 《检察风云》2010,(17):75-75
老郭在新段子里应的话更有调侃讽刺的味道:“今儿我徒弟打人了打就打了呗。过两天给他搞一专场,智斗歹徒民族英雄专场。”这让我想起了《叶问2》中甄子丹说的一句话,也可以作为回应郭德纲的话,那就是:”作为人家的师傅,我们是不是要先管教好自己的徒弟呢?”毕竟,走江湖不是这么走的,哥们义气也不是这么使的。  相似文献   

8.
备受瞩目的《劳动合同法》日前已正式出台,并于2008年1月1日起施行。这部被称为“我国自劳动法颁布实施以来,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律体系建设中的又一里程碑”的法律在劳动者权益保护方面的变化,给劳动者维权提供了新武器。  相似文献   

9.
《刑法》和《监狱法》是维护社会秩序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顺利发展的重要武器,同时也对监狱民警的职业道德和工作纪律提出了具体而严格的要求。当前我们应把学习《刑法》和《监狱法》结合起来,以增强监狱人民警察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增强其反腐倡廉意识。通过学习“两法”,促使监狱人民警察能以法律规范自己的行为,勤政廉政、秉公执法、文明执法。  相似文献   

10.
范静  李钦鹏 《法庭内外》2009,(11):61-61
"虽然我没有签约,但自己毕竟也是《龙的传人》一分子,给成龙先生带来了不好影响,我向他们道歉。"被告人胡洋在庭后接受采访时说道。2009年9月9日,大型选秀节目《龙的传人》八强选手之一胡洋被海淀区法院以贩卖毒品罪判处了有期徒刑6个月,罚金1000元。  相似文献   

11.
吴意 《中国律师》2002,(8):26-29
又是一个因《刑法》第306条而使律师协会奋起维权的案例,被侵害合法权益的是福建韩诚律师事务所的黄亚斌律师,维权者是福建省和宁德市两级律师协会。  相似文献   

12.
要不是由部队转业到纪检监察机关,当上了一名纪检监察干部,也许我至今还没有认识《中国监察》;要不是我从小就养成了一种爱看书学习的习惯和《中国监察》强大的吸引力,也许我不会喜欢上《中国监察》;要不是我在生活上、工作中有许多问题需要拜师求教,也许我不会如此“热恋”《中国监察》。人生是一本不断被自己改写的书,而《中国监察》就是一本不需要你付出多大代价却能启迪人生的好书。我的一位战友转业到一个事业单位工作,曾经因对社会上的一些腐败现象不满而有情绪,我就将《中国监察》推荐给他看。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与思考,使…  相似文献   

13.
首先问候《中国司法》杂志社的同仁和来自全国各地的通讯员同志们,连续八年,我每次开会都讲司法行政工作。我今年即将退休,离开《中国司法》,借着这次培训的机会,我想把自己多年来对于写文章特别是写调研报告的体会和大家交流一下,希望对大家有益。讲的过程中有什么意见也可以讨论,是一种体会性的东西,也不一定完全对,仅供同志们参考。  相似文献   

14.
1919年,弘一法师给好友夏丐尊写了一幅字“知止”。彼时,他在杭州虎跑寺出家已有一年零一个月了。 在事业和人生的转折点,一个人一定要懂得“知止”的含义。知止——知道停止世上有走不完的路,也有过不了的河过不了的河,掉头而回,也是一种智慧。  相似文献   

15.
袁吉富在《新视野》撰文认为.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一直把自己的事业看作正义的事业,就一直高举着公平正义的旗帜。公平正义是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的根本法宝。  相似文献   

16.
“骗到联合国”本来是句形容骗术高明的话,谁也不会想到,一个被开除的北大博士开创了中国人诈骗案例的先河。他不但骗遍中国的大江南北,骗了政府官员和企业老总,而且真的骗到了联合国,从联合国骗取了正式任命的“联合国专家”身份。2007年11月15日,让北京大学蒙羞的“北大博士”喻晓最终把自己送进了监狱。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对喻晓作出的一审宣判,按照《大话西游》的经典台词似乎更好玩:如果给喻晓的服刑时间加个期限的话,那就是无期徒刑。  相似文献   

17.
钟芳 《政府法制》2012,(17):49-49
作家林清玄写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在山中修行的禅师,夜晚散步返回住处时,在皎洁的月光下,他发现有小偷光顾他的茅屋。他知道小偷一定找不到值钱的东西,就把自己的外衣脱掉拿在手上,对小偷说:“你走老远的山路来探望我,总不能让你空手而回。夜凉了,你带着这件衣服走吧!”说完,他把衣服披在小偷身上。小偷不知所措,低着头溜走了。禅师看着小偷的背影消失在夜色中。不禁感叹道:“可怜的人呀!但愿我能送一轮明月给你。”第二天,禅师看到他披在小偷身上的那件外衣被整齐地叠好放在自己的屋门口,他非常高兴,说:“我终于送了他一轮明月。”  相似文献   

18.
编辑同志:  今天收到自费订阅的贵刊第7期,拜读了署名“芹夫”的《〈复转军人进法院〉风波》(以下简称《风波》)一文。从该文风格和文中提到的我寄给贺卫方先生未公开发表的有关材料推断,这篇文章应该是贺卫方自己以第三者的身份撰写的(也可能是我估计错了,不过这无关紧要)。贺卫方教授作为高人一等的“秀才”以旁观者的身份评说这场风波,难免不做偷梁换柱、断章取义的事情,给读者造成什么影响,看家都会清楚。如果此文确实非贺先生所为,那么,对我这个被贬斥、被戏弄的普通军人,又似乎太不公平了。因为,你既然是站在“裁判者”…  相似文献   

19.
杨立新 《中国审判》2013,(11):26-27
<正>《中国审判》杂志让我说说旅游消费者在旅游中遭遇到的尴尬的维权问题,并且要结合我自己的经历。说实话,我从不在节假日出去旅游,因为那个时候各个旅游点都是人满为患,去看到的都是人,哪里还有心情观赏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呢?况且那时的旅游环境是最不好的时候,旅游经营者的服务跟不上,去旅游是自找苦吃,干嘛受那个罪呢?不过,即使在不是节假日的平时旅游,特别是在国外旅游的时候,有时候也确实遭遇很多尴尬的事情,因为国内国外到处都是中国人在旅游,就好像不把钱都花出去就不算完、在家里  相似文献   

20.
《合同法》中契约自由的立法精神与十五届4中全会的《决定》中关于公证彻底与政府部门脱钩之规定,将给公证事业发展带来新的挑战和考验。要经得起考验和挑战,把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带入21世纪。切实加强公证队伍的创新素质培养和教育;具有时代意义和迫切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