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统文化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曾起过十分重要的作用,维系了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促进了社会的发展进步。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必须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才能使和谐社会奠基于坚实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2.
破除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乡二元社会结构是我国特有的、在特定时期形成的一种社会结构。在形成之初,这种社会结构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其弊端日益显现,而且这种弊端所带来的矛盾已经激化到非解决不可的地步,严重阻碍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必须彻底改变这种不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3.
和谐是人类社会不懈的理想追求,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统一战线作为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法宝,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大有可为。因此,在构建和谐许昌的进程中,我们充分发挥统一战线独特的优势和作用,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奋力推进许昌发展新跨越。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非公有制经济飞速发展,民营企业在县域经济发展中所占比重逐年上升,成为推动当地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民营企业家作为新出现的一个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建设者,在促进共同富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一定程度和空间影响和推动着社会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非公有制经济飞速发展,民营企业在县域经济发展中所占比重逐年上升,成为推动当地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民营企业家作为新出现的一个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建设者,在促进共同富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一定程度和空间影响和推动着社会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6.
公民社会不等于和谐社会,但公民社会的兴起对中国共产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念、目标、任务的提出,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实践发展都产生了重要作用。换言之,公民社会的客观存在与现实运动,是中国执政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基本动因。“在和谐社会构建的众多可能途径中,最具基础性的就是公民社会的成长。因为一个健全的公民社会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占据不容忽视的重要地位。”公民或市民社会,  相似文献   

7.
公民社会不等于和谐社会,但公民社会的兴起对中国共产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念、目标、任务的提出,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实践发展都产生了重要作用.换言之,公民社会的客观存在与现实运动,是中国执政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基本动因."在和谐社会构建的众多可能途径中,最具基础性的就是公民社会的成长.因为一个健全的公民社会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占据不容忽视的重要地位."公民或市民社会,作为一个外来词汇,在西方国家也是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和人们认识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变化的.  相似文献   

8.
学校是社会的细胞,它的发展不仅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而且还能够促进社会的变革和进步,促进人的个体意识发展和自我价值实现。因此,学校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肩负着重要使命。构建和谐校园,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也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孜孜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制度对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制度不是万能的,制度也存在白身的局限性、非理性和非中性甚至制度失灵等问题.有效规避这些同题所带来的剐作用,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公平正义一直是人类孜孜以求的。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要把促进社会的公平和正义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和重要目标,认为公平与正义是衡量社会文明与进步的重要尺度。从理论上,和谐社会的构建与社会公正的推进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现实情境中,公平失衡是和谐社会构建的瓶颈。为此,要通过多种路径选择,推进社会公正,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