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民生问题是一切文明社会所共同关注的问题,也是国家发展进程中的根本性问题。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政府必须承担的责任。要解决好现阶段的民生问题,必须把握正确的政府责任导向,建设一个集阳光政府、有限政府、法治政府、诚信政府、亲民政府、民主政府、自律政府、和谐政府、服务政府综合交叉的善治政府。  相似文献   

3.
民生型政府是指一种在关注民生、重视民生的理念指导下,在整个社会民主秩序的框架下,通过法定程序,按照公民意志组建起来,以改善民生为宗旨,实现着保障民生的重要职能并承担着相应责任的政府。民生型政府具有服务性、有限性、法治性、责任性等特征。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民生型政府的主要任务包括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4.
在实现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进程中,发展民生事业尤为重要;建设一个服务型的政府是发展民生事业对政府管理的新要求;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立服务型政府。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由于国内外的客观环境及改革开放进程中各种因素的影响和条件的制约,导致目前我国的责任政府建设还存在许多问题,这必将影响到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进程。因此加强和完善我国责任政府建设成为当前政府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6.
论民生型政府的公共投入机制建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生型政府的建立要求建立和健全以民生为本,保障民生和改善民生的公共投入体系。为了确保公共投入的民生取向,必须建构一系列公共投入机制,主要包括:公共投入的价值引导机制、利益表达机制、财权约束机制、公共投入的绩效评估机制和财政风险的防范机制。  相似文献   

7.
在构建服务型政府的宏观背景下,保障和改善民生越来越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问责制体现着现代政府的治理理念,健全的问责制是服务型政府必不可少的内容。文章分析了民生问责制对服务型政府的重要意义及我国当前民生问责制建设依然薄弱的基础上,提出构建民生问责制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在风险社会、市场转轨和政治民主化的时代主题下,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成为制约政府监管有效性的主要因素。如何在政府与市场之间有效地权衡,建立强有力的政府监管体制成为各级地方政府普遍遇到的问题。基于“大棒+胡萝卜”的政策安排可以成为政府监管制度创新的权衡方案,在有限垄断与竞争、激励与税收、权威与市场中实现动态平衡,从而实现经济有序、科学与可持续的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9.
民生问题向来就是一个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根本问题。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要从解决民生问题开始。保障与改善民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践之基。  相似文献   

10.
经济转型期应关注政府与市场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学研究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探讨资源配置的最佳方法和组织形式。由于我国当前仍然处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型阶段,清除走向市场经济道路中的体制性障碍,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仍需要我们付出极大的努力。市场与政府这两种不同的资源配置方式,在现实经济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及其之间的关系表明,应强调政府理性。  相似文献   

11.
公安工作与人民群众的工作、生活息息相关。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公安机关的重大责任和最大政治。公安机关如何找准结合点、切入点、着力点,真正把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作为公安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笔者认为:要深刻认识理解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性、紧迫性,进一步增强解决民生问题的责任感、紧迫感;要立足公安工作实际,充分发挥"维稳、打击、防范、管理、服务"的职能作用;要切实加强和改进自身建设,全面提升解决民生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各界对和谐理念的认同,人们也越来越认识到民生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核心作用。和谐民生的本质是利益公正,和谐社会建设中应还利益公正于民生。实现和谐民生,应构建包括利益表达的制度环境、组织化的弱势群体同强势群体进行博弈、政府作为公正的第三方介入协调的三位一体的利益公正机制。  相似文献   

13.
本文系统梳理了中国古代政治学中的“民生”观和“民心”观,总结了保障民生、倾听民意是实现社会稳定的基本方针,挖掘了邓小平的富民政策和思想解放主张与中国古代“民生”、“民心”思想的内在联系,为当下改善民生、推进民主两项国策的正确性提供了历史注脚。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民生思想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系统地回答了改革开放新时期必须解决的一系列重大民生问题和基本政策以及改善民生的根本途径和步骤。解决民生问题是贯穿邓小平理论的一条主线。这条主线首先从物质利益出发,从最简单的衣食住用行抓起,在解决绝大多数地区温饱后,民生的标杆更高了,它包括了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乃至公平正义、民主法制,涉及公民的受教育权、劳动权和发展权,是全方位、高层次的民生问题。学习和研究邓小平民生思想,对于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推进社会建设,促进社会和谐,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也将进一步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5.
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最终决定政府转型目标的实现。政府权力法定,政府权力与责任相辅相成。我国近年行政学界流行的“权力政府”向“责任政府”转变论,从法理、管理、哲理等角度看值得商榷。加大改革我国过分集权的领导体制,促使政府政治化权力转为法治化权力,才能从根本上增强政府的责任心。  相似文献   

16.
建设以民生警务为导向的开放型警务,是在现代开放社会环境下,贯彻落实上级公安机关指示精神、破解制约公安工作难题的必由之路。要努力打造警民共建的开放型警务,构建和谐的警民关系;要努力打造具有时代特征的开放型警务,顺应社会发展的新趋势;要努力打造与经济发展同向同步的开放型警务,为经济发展创造开放、宽松、安全的治安环境。  相似文献   

17.
法律援助是民生之依,完善的法律援助制度能够在实现司法公正的同时,保障人权,调和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中公务员的考核制度存在诸多问题:比如考核标准过于笼统;没有解决考核内容,缺乏针对性;激励不显著;考核打乱了组织中的权责配置关系等。只有加强平时考核的力度,建立以绩效为核心的定期考核指标体系,加强考核工作的监督,公务员考核制度才可能得到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