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邓小平是在法国期间开始读马克思的书,并接受马克思主义的。他说:我的入门老师是《共产党宣言》和《共产主义ABC》,我们讲了一辈子马克思主义,其实马克思主义是很朴实的道理;我读的书并不多,就是一条,相信毛主席讲的实事求是,懂得了实事求是,就大有希望;有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就会胜利。作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邓小平对马克思、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独到的认识和思考。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之  相似文献   

2.
正毛泽东敬仰马克思、信仰马克思主义。他读了《共产党宣言》后,坚信马克思主义从未动摇。他在通过各类学说、思想、主义比较后,坚定地说:马克思的学说最管用,一是中国社会需要,二是中国革命需要,三是一旦被中国马克思主义者掌握住了,在中国就发生大作用。毛泽东用一系列具体数字强调:中国要取得大胜利必须建立一支强大的马克思主义者队伍。他崇拜马克思、坚信马  相似文献   

3.
正今天,十九届中央政治局举行第五次集体学习,学习内容是《共产党宣言》及其时代意义。今年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也是《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党中央对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活动作出了安排,5月上旬将召开纪念大会。在这个时间节点上,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共产党宣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是共产党人的必修课。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多次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题,先后学习了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论。这次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共产党宣言》,目的是通过重温经典,  相似文献   

4.
美籍奥地利著名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在《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一书的第一编中分别从"先知马克思""社会学家马克思"论述了他对马克思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实际上,熊彼特这样的论述会让读者对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误解。因此,有必要结合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详细地分析熊彼特的观点,厘清熊彼特对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的真实态度,并明晰马克思主义不是宗教而是理论,马克思不是先知而是理论家;马克思的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先导;唯物史观不是熊彼特理解的"经济史观"。  相似文献   

5.
《德意志意识形态》与同时代其他思想家著作间、与马克思恩格斯不同时期著作间、与中国马克思主义者的著作间以及与研究、传播马克思主义的著作间存在明显的互文性特征。这种互文性体现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既对前人文本进行了批判吸收,又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及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的著作中得以发展,还在研究、传播马克思主义的著作中得以阐释。  相似文献   

6.
屈戎 《党史文汇》2003,(2):44-45
写下这个题目,不觉有点惶恐.因为在中国,很久以来,谈论马克思及其学说--马克思主义,从来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相似文献   

7.
《奋斗》2019,(22)
正今天,十九届中央政治局举行第五次集体学习,学习内容是《共产党宣言》及其时代意义。今年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也是《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党中央对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活动作出了安排,5月上旬将召开纪念大会。在这个时间节点上,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共产党宣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是共产党人的必修课。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多次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题,先后学习了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论。这次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共产党宣言》,目的是通过重温经典,感悟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追溯马克思主义政党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理论源头,提高全党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当代中国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在座的同志都读过《共产党宣言》,今天我们重温这一经典,依然深受教育、深受启  相似文献   

8.
读过马克思《致燕妮》的爱情诗,看过克鲁普斯卡娅写的《列宁回忆录》,翻过《恩格斯传》的人,总不会认为马克思主义者都是冷冰冰的吧。他们在爱情上,不仅具有崇高丰富的感情,而且有很多精辟深刻的见解。这就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的恋爱观。  相似文献   

9.
正同属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列宁为何要亲自为马克思写传略?毕竟十月革命前,列宁要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于艰苦卓绝的革命实践。更何况在《卡尔·马克思》之前,列宁已经发表了一批有关马克思及其主义的文章,比如《马克思主义和修正主义》《论马克思历史发展中的几个特点》《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等。这些文章从不同侧面阐释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  相似文献   

10.
《人类学笔记》是马克思阅读摩尔根等学者的史前史著作的读书笔记合集,由5篇长短不一、主旨各异、研究对象比较分散的文本构成。本文从《人类学笔记》的形成背景、文本群的主要特点等出发,论述《人类学笔记》研究及其当代价值,指出《人类学笔记》印证了马克思主义者的初心传承,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作了早期理论思考,发展并完善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有力驳斥了“两个马克思”的错误观点。  相似文献   

11.
通过《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学习,得益匪浅。尤其是邓小平同志根据马克思主义原则,密切结合中国实际,紧紧地围绕着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捍卫社会主义和如何发展社会主义等根本问题,进行了精辟的阐述,给人以深刻的教育和极大的鼓舞。邓小平同志指出:"如果我们不是马克思主义者,没有对马克思主义的充分信仰,或者不是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自己的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中国革命就搞不成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一种精神动力。"(《邓选》第三卷,第63页,以下只注页数)他还说:"中国搞资本主义不行,必须搞社会主义。如果不搞社会主义,而走资本主义道路,中国的混乱状态就  相似文献   

12.
恩格斯的马克思主义观主要表现在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和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问题的回答上。关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恩格斯着重从马克思主义的发生、出发点、基本特征、价值论等方面作了说明。关于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恩格斯主要强调:要科学地学习、研究、宣传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具体地应用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做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学会像马克思那样思考。恩格斯的马克思主义观,是他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条件;为后人确立并坚持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指明了方向;对于指导人们更好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是在同各种错误思潮的斗争中发展的。在“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问题上,历来有两种不同的立场和态度。早在1920年列宁就详细分析过当时存在于俄国马克思主义者中间的这种情况:“一派是想继续做彻底的马克思主义者,根据条件的改变和各国当地的特点去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进一步研究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和政治经济学学说;另一派是  相似文献   

14.
刘海飞 《唯实》2010,(6):25-29
《毛主席语录》是特殊历史背景下的产物,《语录》本身包含了许多为实践检验了的正确的毛泽东思想的内容。《毛主席语录》的编发有学习异化、教条化、庸俗化的消极作用,但也有武装全党、教育群众的积极作用,因而无疑是一个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考察《毛主席语录》的编发对于推动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着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江泽民同志“5·31”重要讲话的与时俱进的理论创新集中表现在以下七个方面: 一、把与时俱进精神上升为思想路线的哲学创新。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指导思想的问题,对于当代社会主义改革,特别是中国改革开放来说,实在是命运攸关的关键问题。对于这个问题,毛泽东当年的提法是:学习马克思,超过马克思;邓小平当年的提法是:不丢老祖宗,发展老祖宗;江泽民同志在此基础上作出了更富于哲学内涵的理论概  相似文献   

16.
德里达之箴言的马克思主义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亮 《探索》2001,3(4):77-78
德里达的<马克思的幽灵>引起了中国理论界的热烈反响.但它对于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启示并不在于它的政治批判,而在于它对马克思主义批判精神和批判方法的继承."回到马克思"是新世纪的马克思主义者的一个没有替代的正确选择.  相似文献   

17.
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邓小平,留给我们最珍贵的遗产和对党、对人民、对马克思主义的最大贡献,就是创立了邓小平理论。这一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反映了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新水平。著名的工人哲学家狄慈根曾写信给马克思说:我从您的《资本  相似文献   

18.
<正>11月16日出版的第22期《求是》杂志,发表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举行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就《共产党宣言》及其时代意义发表的重要讲话:《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是共产党人的必修课》。文章强调,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是共产党人的必修课。我们重温《共产党宣言》,就是要感悟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追溯马克思主义政党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理论源头,提  相似文献   

19.
王东  林锋 《新视野》2006,3(1):43-46
对于马克思的重要手稿——《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国内外学界曾流行两种观点。一是以前苏联学者为代表,他们主张将《批判》归入所谓“不成熟著作”之列;二是以一些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为代表,他们认为,《批判》是马克思哲学的开山之作,奠基之作。这两种观点,要么是过分贬低了《批判》的历史地位,要么是不恰当地拔高了其历史地位。我们认为,应以手稿本身为依据,联系手稿前后马克思思想的具体发展,并参照马克思本人对手稿的相关说明,实事求是地确定其历史地位。文章提出,《批判》是马克思世界观转变历程的第一座里程碑,是他迈向唯物史观、实现哲学创新的重要铺垫。  相似文献   

20.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精辟阐述了三个问题:马克思是谁,为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学他干什么。《讲话》概括起来是两句话:马克思主义是对的!高举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旗帜奋勇前进!怎么落实《讲话》?不断推进以人民为中心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伟大实践是对马克思的最好致敬!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皇冠上的珍珠。一部中国共产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