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刘稚  曲干年 《南亚研究季刊》2022,(4):114-133+159
印度作为二战后独立的新兴大国,其民族国家建构与边疆治理关系密切。其中,东北边疆治理因其特殊的敏感性,直接关系到印度民族国家建构的进程与成效。总体上,近年来印度政府将东北边疆地区纳入统一的国家体系中进行治理,采取了与民族国家建构相适应的治理措施,推进了政治整合、国家民族与国家认同建构及现代国家建设等有利于民族国家建构的进程,因此印度民族国家建构与其东北边疆治理有着深度关联的互动效应。从发展趋势上看,印度东北边疆治理将以确保稳定和发展为目标,寻求在民族国家建构与边疆治理的良性互动中有效应对风险,探寻可行路径,为国家的崛起提供支撑和保障。  相似文献   

2.
奥巴马在阿富汗战争问题上继承了布什的失误,将不具有连续性的恐怖主义和具有连续性的战争混为一谈,采取增兵阿富汗的方针,战争造成的死伤人数激增,美国已有半数以上的人反对这场战争。奥巴马又将战争扩大到巴基斯坦,遭到塔利班的疯狂报复,恐怖主义袭击遍及巴基斯坦各大城市,巴基斯坦形势恶化。在阿富汗启动和平进程,解决美国和北约撤军问题,成立联合政府,恢复阿富汗的和平与稳定,在巴基斯坦实现停战,是值得探索的出路。  相似文献   

3.
自古以来,就有多个民族在东北这片辽阔的大地上繁衍生息。而不同的历史时期,又有大批移民由于种种原因而迁入。土著民族满族与迁入民族朝鲜族在此相遇,固有传统与异族文化相互撞击、融合孕育出了具有多样性和兼容性特点的东北民俗文化。其生活民俗、宗教信仰等民俗文化都呈现出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展现了两族人民的精神风貌和社会人文环境的变迁。  相似文献   

4.
日俄战争是20世纪初沙皇俄国与日本为了争夺在中国东北及朝鲜的利益而在中国领土上展开的一场争夺战,战争以日本的胜利而告终。清政府虽然在战争中宣布中立,但这场非正义的战争不仅给中国东北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与破坏,而且也对20世纪初的中国政治、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5.
公元六世纪末,隋朝建立,从而结束了我国历史上自东晋以来约二百年的封建割据局面。618年李渊建立了唐王朝(618-907年),定都长安。唐王朝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空前繁盛时期。伴随着国家的统一和强盛。唐朝也开始不断加强同周边地区的国家和民族之间的联系。贝加尔湖和黑龙江流域与中原王朝的联系较以前各个历史时期更为密切了,唐朝对上述地区的管辖机构也进一步完善,因而唐代史书中对这一地区民族的叙述也更为详细。据记载:活动在贝加尔湖和黑龙江、乌苏里江一带的民族主要有突厥、薛延陀、回纥、黯戛斯、拔野古、骨利干、室韦、…  相似文献   

6.
我国壮民族和越南民族(主要是京族,也称越族)是历史上同一古越人后裔的两个民族。自秦始皇统一岭南后,在中原文化的逐渐影响下,这两个民族都先后借源汉字,并仿效汉字的结构创制了自己本民族语化的古文字。壮民族古文字今称古壮字(或称“土俗字”,壮语称为Sawndip);越南民族古文字称作字喃(越南语称  相似文献   

7.
苏联的解体同它的建立一样,是20世纪最重大的历史事件之一。对于苏联解体的原因人们众说纷坛,但有一点是公认的,即民族政策的失误是促使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民族问题历来是困扰苏联当局的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而某一时期苏联民族政策的失误则直接导致民族问题的尖锐化。30年代下半期至50年代初苏联当局强制迁移少数民族,就是这样的一个失误。它造成的危害甚至在苏联解体后仍然感觉得到,车臣危机就是证明。8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戈尔巴乔夫“公开性”政策的实施,苏联党和政府的一些绝密文件陆续解密,其中包括斯大林时期强制迁移少数民…  相似文献   

8.
十月革命使俄罗斯北方小民族从原始社会跨越几种社会形态而直接进入现代社会。他们与其他民族一样获得了平等的政治权利,建立了各级自治机构。苏维埃政府帮助他们发展经济和文化,对传统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进行改造。苏联的北方小民族政策的出发点是好的,民族工作也取得了很大成就,但也有失误。北方小民族面临着丧失民族性的危险,民族生存出现危机。  相似文献   

9.
1664年(清顺治元年)九月,清世祖从沈阳到北京,十月,在北京即皇帝位。从此,偏居东北一隅的清朝入主中原,成为统治全国的封建王朝。1681年(康熙二十年),康熙皇帝平定三藩之乱继而统一台湾,实现全国空前的统一。经过康熙、雍正两代的休养生息,到乾隆年间,清王朝达到鼎盛时期。当时,中国幅员广阔,经济繁荣,文化发达,人口由清初的五千三百万迅速增加到两亿多人,成为当时亚洲东部最强大的封建国家。因此,中国与琉球、暹罗、安南、苏禄、南掌等周边国家的传统友好关系迅速恢复与发展,其中中国与暹罗友好关系的发展尤其…  相似文献   

10.
在朝鲜战争期间,美国的政策与战争之间存在互动关系。“三八线”的划定导致朝鲜半岛分裂为意识形态互相敌对的南北双方是朝鲜战争爆发的远因。在战争过程中,美军仁川登陆的成功。使美国曾一度想帮助李承晚统一朝鲜,中国介入后,美国政府内部一直存在着是将战争扩大为与中国的全面战争还是局限于朝鲜半岛的政策分歧,最终美国看到了战场上处于对峙的僵局,加之出于以欧洲为战略重点的考虑,还是将战略限制在了朝鲜半岛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11.
伊拉克战争前后贯穿着复杂的民族、宗教因素。就美国而言 ,一方面布什把伊拉克战争看成是捍卫以美国为代表的基督教文化和美国式民主的战争 ,另一方面美利坚民族也将伊拉克战争视为“改造世界”的宏伟计划的步骤之一。而伊拉克国内宗教派别与民族间的矛盾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伊拉克难以共同对敌 ,在战争中速败。除伊拉克之外的中东国家则由于伊斯兰教传统观念而在伊拉克战争的立场问题上陷入两难境地。对伊拉克战争中民族、宗教因素的分析也给予我们颇多启示。  相似文献   

12.
满铁是日本政府在中国东北设立的国家垄断资本殖民企业。满铁以其数十年侵略中国东北积累的雄厚实力,竭尽全力支持日军全面侵华战争。本档案史料即是日军全面侵华之初,满铁产业部整理的苏联对“七.七”事变的报道、评论以及与事变有关的苏联动向和国际关系,其根本目的是为日本政府制定下一步侵华政策以及制定对苏政策提供参考。本史料能够使我们真实地感受到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无尽灾难,同时也看到勇敢的中国人民对日军侵略进行的顽强抵抗。  相似文献   

13.
与殖民地时期相比,东南亚国家在独立后都在不同程度上出现了相对的政治不稳定。在过去压倒一切的宗主国与殖民地的矛盾退居次要地位以后,各国内部不同种族、阶级和政治集团之间的矛盾表面化、尖锐化,各种政治纷争和政权的更迭不断发生。究其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一、争取民族独立过程中形成的党派统一阵线缺乏新的凝聚力抗日、反殖的共同目标曾经是东南亚各国一度出现的各阶层、各党派联合的政治基础。获得独立以后,各新华民族国家面临的是如何治理受到战争和殖民统治创伤的问题。但是,除了越南民主共和国政府和柬埔寨政府在…  相似文献   

14.
2011年爆发的利比亚战争是当前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严重失衡的必然产物。目前,这场战争已经结束,但其影响和由之引发的问题逐步显现。其中最突出的是利比亚很可能成为西方体系中的附庸和跟班,阿拉伯民族复兴之梦日趋渺茫。战争的非正义性使西方赢得眼前,却可能失掉长远。  相似文献   

15.
进入21世纪以来,武装无人机成为新军事技术的象征,理解其军事和战略影响成为重要的课题。在既有的讨论中,支持者沿着功能本位论证无人机让战争变成了精确的外科手术,质疑者从价值本位批评它将战争变成了暗杀。两派在争论中各执一端,但都共享了将无人机器物化和静止化的预设。这些技术预设限制了我们对无人机变革与战争关系的思考,为此,引入技术社会学的“社会-技术系统”的概念。该概念认为技术不是静止的,一直处在变革中,技术变革不是器物的变革,是与器物相关的系统变革,是技术与社会的共同演化。以此观之,无人机不是单独的器物,而是一个与社会无缝连接的系统,其演化的动力是技术利基、客观环境和社会制度三者相互作用,它经历了诞生、发展和制度化三个阶段。当前,无人机系统正处在制度化阶段,它与既有制度在资源分配、独立建制和价值观念上存在冲突和融合。如果没有技术突破和战略环境的剧变,这种冲突和融合将会长时间存在,这决定了当前无人机战争的含混性和复杂性。社会-技术系统的视角有利于思考技术变革和战争变迁的复杂性,并为应对未来的无人机战争提供新的思路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
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空袭南联盟刚结束,克林顿就以“战争胜利者”和“受迫害民族拯救者”的姿态于6月16日—23日前往欧洲访问,并在斯洛文尼亚一个阿族难民营发表演讲,宣称北约空袭南联盟,是为制止民族清洗行为而进行的军事干预,是一场正义的、合法的战争,这种军事...  相似文献   

17.
位于印度东北边境的那加民族自印度独立以来,一直寻求建立自己单独的家园。这种对族群自身独立性的追求与印度联邦政府努力寻求建立统一的印度国家有着难解的矛盾与冲突。虽然从1993年起印度政府重开与那加各政治组织的谈判,并且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那联邦政府与那加人这间的矛盾,然而由于历史与实现的种种难以调和的因素,那加民族与印度联邦之间的最终和解仍具有相当的难度。  相似文献   

18.
融合之奇     
阜新所在的地理位置决定了阜新大气包容的性格,可以说,是经历了持久而惊心动魄的融合之旅方才造就今日之阜新人。人类与自然的融合、民族的融合、草原文明与农耕文明的融合、宗教与比间信仰的融合、煤电大开发的移民融合,乃至血胆玛瑙复杂的物理结构及其万般奥妙的形成之谜,无不塑造了并塑造着今日阜新的多元与宽容。  相似文献   

19.
以敬神崇祖为内容的神道是日本民族固有的原始宗教,也是日本民族的主要生活方式;以忠诚勇武为内容的武士道是日本封建武士阶级的意识形态,是一种战争道德,经七百年武士统治的积累,已积淀为日本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神道以其特有的信仰和祭祀形式,为武士道提供了宗教基础。  相似文献   

20.
协和会是在关东军操纵和控制下的对东北人民进行思想奴化教育的政治团体。其本质是打着“民族协和”的招牌,行民族离间和种族灭绝之实。协和会在维护日本殖民统治过程中,进行了大量反动活动。在东北农村主要以“随军宣抚”、搜集情报、反共防共、插手基层政权、“国民动员”,奴役、毒害青少年等活动为工作重点。它不仅是日本法西斯殖民统治的工具,而且还是日本帝国主义推行对外侵略的别动队组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