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受属地管理体制、地方保护主义和宏观治理情境等因素制约,地方政府间协商存在一定程度的议而不决、决而不行和行而不果等责任转化难题。针对地方政府间协商的责任困境,现有研究多围绕横向府际关系进行分析,较少关注纵向治理体系对地方政府间协商的规范价值与约束作用。运用案例比较法,通过对纵向介入促进地方政府间协商合作的责任转化机理进行探讨,研究发现:上级政府的介入选择和干预力度,显著影响地方政府间协商的文化情境、制度架构与行动过程,对破解地方政府间协商的责任困境具有积极意义,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上级政府通过政策文件、领导参与等方式开展话语建构,引导地方政府在协商合作中树立收益共享、风险共担的集体负责观念;二是上级政府凭借组织权威完善地方政府间协商的制度架构,以制度化的方式明确地方行政主体在集体行动中承担的差异化治理职责;三是上级政府的绩效考核与过程监督,能够有效约束地方行政主体的治理实践,增强地方政府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职责履行效力。  相似文献   

2.
中国地方政府管理创新的悖论分析:动力与困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地方政府管理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但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全球化的要求,近年来,地方政府积极探索政府管理创新。在这一过程中,政治环境、文化环境、经济环境、国际环境的变化即社会生态环境的变化构成了其外部动力,地方政府及其官员谋求地区经济的发展和自身利益的实现构成了其直接的动力。同时,地方政府管理创新也面临着阻力和困境,是在动力与阻力的矛盾互动中进行和发展的。  相似文献   

3.
李静 《理论导刊》2013,(7):52-54
网络治理是一种新的治理模式,它结合了第三方政府和协同政府的优点,强调在服务过程中公民应该拥有更多的选择权。网络治理强调主体由一元化转向多元化,公共利益成为各个行动主体的共同追求,充分体现出民主、平等和自由的政治价值。但"理性经济人"的存在不可避免会出现合作困境,"搭便车"效应也可能会导致参与困境,职责难以划分会出现责任困境,而公民直接参与则会危及代议制政府、政府空心化从而出现合法性危机。  相似文献   

4.
福利供给,究其本质体现为政府主导下的利益配置的过程,意味着政府担当的具有直接助益性的积极义务,蕴含着责任主体、参与供给主体以及社会成员之间动态、复杂的利益关系。作为福利供给的责任主体——政府必须面对福利供给变迁的客观趋势,思考政府福利供给责任的具体内容及其实现方式。而有效的法律制度设计将促使其在衡平社会成员——福利供给需求者的权利享有与义务承担的基础上,有机协调与非政府部门——福利供给参与主体之间的关系,进而共同增进社会公共利益,实现利益的均衡配置。  相似文献   

5.
当前,日益恶化的环境状况使得许多农民陷入环境抗争之中。由于农民群体的特性以及环境污染问题的复杂化,导致农民在环境抗争中的集体行动产生了困境。作为维护公平正义的地方政府由于治理能力缺陷以及利益因素的困扰,并没有扮演好保护环境、维护弱势群体利益的职责,使得农民的环境抗争由体制内的利益诉求转向体制外的方式,甚至通过暴力手段去维护自身权益,对象也由污染企业转向地方政府,导致治理危机在一些地方出现。解决农民环境抗争问题的根本途径是通过制度化的方式打破地方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利益联盟,使得地方政府能够中立地去解决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6.
政府(或国家)与经济(或市场)之间的关系是一个老话题。以往有关二者关系的研究大多着眼于这一关系对经济的影响。本文从政府责任的角度论述二者的关系,实际上是试图揭示这一关系对政府的影响,即政府在经济领域中发挥了怎样的功能和作用才算是一个负责任的政府。政府在经济领域主要是通过对所有权的界定、在国际市场上维护本国利益、促进一些伦理价值与目标的实现等途径和方式来履行其职责的  相似文献   

7.
政府利益客观存在但并不等同于公共利益,政府作为公共利益的主要供给主体在现实中很容易将其自身利益等同于公共利益和国家利益。政府代表公共利益是它的本质所在,是其法定义务,政府代表公共利益并不意味着政府利益和公共利益之间不存在任何隶属关系。必须明确辨析政府利益和公共利益的区别,从而有效地限制政府利益之扩张。  相似文献   

8.
公共服务的运行效果受到主体角色履行状况的影响和制约,而后者与主体角色认知和角色期待之间的一致性密切相关。主体的角色期待和角色认知主要围绕着责任和利益两个方面展开。对于大多数公共服务而言,主体角色认知和角色期待总是部分一致的。责任和利益任何一个方面的不一致,都会造成角色期待和角色认知之间的角色差距。角色履行正是不断调试两者差距的动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角色混淆和角色冲突时有发生。因此,角色认知与角色期待是影响主体履行角色的两个重要的因变量,责任和利益则是影响主体履行角色的两个重要的自变量。理性分析政府、生产机构和公民不同的角色期待、角色认知和角色履行,可以为改善公共服务质量和效果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跨区域行政合作是地方政府对社会资源进行跨地区配置并对公共事务进行跨地区治理的一种新型府际关系模式,在现实中形成了"资源整合、利益共享","互通有无、优势互补","吸纳辐射、强弱共进","责任分担、利益补偿","区域压力、共同回应"等合作类型,取得了一定的合作效益,但同时面临着集体行动逻辑影响、政府体制障碍、信任危机考验、官员政绩博弈、监督奖惩机制缺乏等多重困境。为此,需要加快中央政府层面的主导机制、地方政府自身的内驱机制、地方政府合作的保障机制以及区域社会力量的推动机制等合力机制等建设,才能突破当前困境,推动跨区域行政合作的良性和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互联网公司掌控着重要的互联网基础设施以及几乎全部的互联网应用服务,然而,互联网公司在互联网治理框架中的职责问题尚待确认。文章总结关涉互联网公司职责定位的人权问题,分析互联网公司履行人权责任的现实困境,依据关于定位互联网公司人权责任的指导原则,提出了互联网公司职责定位的建议性方案:互联网公司应当在切实尊重主权国家的政府所设定的法规与行政命令的基础上,向网民及其组织开放网络治理过程,与政府、网民及其组织建立顺畅的合作与沟通机制,独自或协助政府救济网民的权利,尽职尽力地履行相关人权责任。  相似文献   

11.
失地农民的利益保障:农村和谐社会构建的切入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政府的不断征地过程就是政府与农民之间利益博弈的过程。政府为了非公共利益目的征地造成大量土地征而不用,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使得农民最根本的物质保障———土地大量缺失。同时,由于征地制度存在的缺陷以及城乡二元分割结构的存在,失地农民的基本社会权益得不到有效的保障。因此,一方面,政府要以公利性作为自身的本质属性,摆正自己的公益人的角色,不能把征地作为手段,以自身利益和寻租作为最终目的;另一方面,政府作为制度创新的主体,必须针对征地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制度上安排和创新,化解政府与农民之间的矛盾,维护好失地农民的利益。  相似文献   

12.
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形成、发展对应于不同的经济社会形态发展阶段。从直接的资本生产过程解析政府与市场现实行为,发现政府利益的多元主体与市场利益的双主体间的不同排列组合,导致政府与市场间存在多重复杂利益关联。不同政府间的最大差异,应在于政府利益与市场利益的结合点不同。在中国政府与市场关系深化改革的当下,对于二者关系的改革不能简单地以利益平衡、共赢为最优目标,而应于不同利益关联场合,进行不同方向和程度的改革。  相似文献   

13.
论政策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超 《理论探讨》2004,(4):96-97
当前,我国政府正面临着角色的转型,在角色转型的过程中,负责任的政府观念已成为人们普遍的共识。政府实现其角色的最主要方式是通过制定和执行公共政策来实现的,因此,对政府政策责任的探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广义的政策责任,是指政策主体在制定或执行政策过程中,所应履行的全部社会义务的总称。狭义的政策责任,是指政策主体在政策制定或政策执行过程中,没有履行好应尽的政策义务,所应受到的谴责和制裁。政策责任具体表现为四种形式:道义责任、政治责任、行政责任和法律责任。政策责任的实现有赖于以下几个方面的条件:确定公共政策伦理;明确政策责任主体;培养政策责任能力;提高政策透明度,鼓励公众参与;完善政策绩效评估体系。  相似文献   

14.
政府行为是一种行使公共权力的行为,其行为结果涉及到所有人的利益,不仅要求政府在其行为中遵守道德原则规范,而且要求政府不断地根据现实社会生活的变化来合理地调整其应该履行的职责,主动地承担相应的道德责任,并通过履行自己应尽的道德责任来积极地满足人们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方俊 《理论探索》2020,(1):92-97
药品安全协同治理的本质是一种合作治理,要求多元利益主体在厘清责任和明确分工的基础上进行协调与配合。通过运用多案例分析法考察我国典型药害事件的治理责任落实情况,发现各主体责任彼此孤立、整体责任落实呈碎片化特征。基于多主体责任分析框架,可从四个方面落实协同治理的多主体责任路径:重视全方位监管,健全政府责任体系;外部规范与内部自律同时作用,强化企业第一责任意识;整合外部协同力量,提升社会履责能力;建立政府、企业与社会联动监管机制,进一步规范药品监管工作的内容和程序,明确各责任主体在工作协调联动过程中的有关职责。  相似文献   

16.
政府信用是指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公共权力的过程中恪守并有效履行其法定职责或对公众的承诺而赢得公众的信任。政府信用之本质在于政府恪守职责,以有限的公共权力谋求公众利益的最大化。转型期我国地方政府信用堪忧,政府职能缺位、越位和错位现象屡见不鲜。这与政府集权化、政府系统内部权力配置失衡、制约与监督的缺失与低效有着重要关系。转型期政府信用重塑,必须注重加强民主制度建设,通过建立以制约为主、监督为辅的权力约束机制和完善政府及官员的责任追究机制等来规范权力,从而确保权力为民所用,服务人民。  相似文献   

17.
服务型政府的制度创新实质上是打破原有管理型政府模式下权力结构、重塑利益结构的过程.在这一制度变迁过程中,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会以不同的博弈策略参与进来,成为权力博弈的局中人.地方政府在制度变迁中具有相对独立利益目标和资源配置权的双重角色,从而成为服务型政府创新的主体.但由于地方政府对自身利益的特别考量,致使地方政府在服务型政府构建中存在"惰性"思维,缺乏制度创新的动力.应从制度创新环境、利益分配等多种角度,消除地方政府的"惰性",增强其创新动力.  相似文献   

18.
当代中国地方政府职能的配置与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赋予地方政府哪些职能,如何实现“职责、权力、利益的统一”?科学配置地方政府的职能是统一的关键。职能配置是分职责、分责任,权力配置是分权,利益分配是明利。地方政府职能配置合理科学,履行得力有效,转变与时俱进,是衡量地方政府改革成效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9.
企业环境责任来源于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利益负责的同时对环境承担的责任.企业承担环境责任是社会发展与企业自身发展的现实需要,同时具有理论上、法律制度层面上依据.我国企业在承担环境责任方面,无论是实践现状和法律规定层面均存在着一些缺陷,必须采取相应的完善对策  相似文献   

20.
在利益相关者管理视角下,食品安全实质是食品企业满足消费者的利益要求——诚实履行对消费者的社会责任的问题。食品企业是否履行社会责任从而供给安全食品是权衡股东利益和消费者利益的决策结果。短期来看,其行为决策依赖股东和消费者两大利益主体力量的对比,长期而言,则取决于企业是否具有长期战略从而使得消费者利益与股东利益相容。制度环境的不同维度对企业食品安全行为的作用机理存在差异。我国社会转型期制度环境的不稳定是诱发食品企业短期行为、导致食品安全恶性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因而,规范食品安全监管秩序并发挥社会监督的作用是激励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从而保障食品安全的长久之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