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过去4年,发生在几个独联体国家的“颜色革命”,曾经被西方国家看成是推翻一个国家政权的“香饽饽”。但现在,上演了“玫瑰革命”的格鲁吉亚、.“橙色革命”的乌克兰和“郁金香革命”的吉尔吉斯斯坦国内的矛盾并没有见少,相反,曾经积极参与“颜色革命”的一些人又成了新的现政权的反对派。  相似文献   

2.
独联体国家发生"颜色革命"的成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独联体国家发生"颜色革命"的内因主要有一是国家贫困和严重贫富不均,破坏了国家社会稳定的基础;二是官僚腐败严重破坏了政府权力的合法性和政府权威的公信力;三是缺少适应经济生活转型的国家意识形态,使国家转型过程出现比较混乱的现象,人民群众对执政政府的良性预期大打折扣;四是世界民族分立主义泛滥,为"颜色革命"火上浇油.发生"颜色革命"的外因主要有一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经济、政治、文化和思想领域的全面渗透,大力输出"民主"的结果;二是国际宗教政治势力大力渗透,为"颜色革命"推波助澜;三是国际暴力恐怖势力、宗教极端势力在"颜色革命"中扮演了冲锋陷阵的角色.认真研究独联体国家发生"颜色革命"的成因,对于我们抵御和平演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耀龙 《党政论坛》2010,(10):45-45
“颜色革命”又称花朵革命,是近十年来国际政治中出现的~个新名词,专指以某种花卉或物品颜色为代表、亲西方特别是亲美国的政权变更行动。颜色革命大多发生在中欧、东欧独联体国家,以和平或非暴力方式进行政权变更。目前,有以下国家发生过颜色革命。  相似文献   

4.
过去4年,发生在几个独联体国家的"颜色革命",曾经被西方国家看成是推翻一个国家政权的"香饽饽"。但现在,上演了"玫瑰革命"的格鲁吉亚、"橙色革命"的乌克  相似文献   

5.
<正>20世纪末21世纪初,中亚、中东北非以及独联体国家接连发生了旨在推翻当权的颜色革命。如2003年格鲁吉亚玫瑰革命、伊拉克的紫色革命、黎巴嫩的"香柏"革命。2011年突尼斯的"茉莉花革命"及其所引发的"阿拉伯之春",2014年春乌克兰的"二次颜色革命"等等。这些国家公众抗议都采用了一种颜色或花朵,作为一种标识来辨认他们的支持者并代表运动的特征,故称颜色革命。颜色革命的运动有一个共同点,即,都试图引进"来自底层的民主"以实现他们所倡导的社会政治转型。尽管在内容上有所不同,但它们拥有共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发生在独联体国家的"颜色革命"给世人带来巨大震撼,影响深远,而且发展趋势很难预测.作为美国的战略对手加上地缘政治的影响,俄罗斯与中国自然不能置身事外.这些革命的发生有其内在与外在的客观背景.中俄两国从各自的战略利益角度来考虑,都需要认真对待这些革命,认真思考美国的战略,制定切实可行的战略决策.  相似文献   

7.
独立国家联合体成立已近4年.今年,独联体各国继续经历了程度不同的艰难和曲折.一体化进程虽有所推进,但总的看,并没有出现转折性的突破.独联体依然是一种联而不紧的特殊形态的国家联合组织.今年,独联体在军事上的一些举动引人注目.5月,独联体国家首脑在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举行会议,讨论的重要议题之一便是军事间题.由于俄罗斯全力  相似文献   

8.
在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市中心基洛夫大街,矗立着一座浅灰色4层小楼.其漂亮的圆顶上,一面蓝色的、饰有8根白柱和1个地球的独联体旗帜迎风飘扬——这就是15年前苏联解体后成立的“独立国家联合体”(简称独联体)的总部。独联体总部设有82个委员会,其中执委会、外长委员会、经济委员会、常驻代表委员会、新闻出版委员  相似文献   

9.
独联体不平静的三月俱孟军今年3月,独联体国家政治形势复杂多变,是个不平静的月份。俄罗斯著名电视节日主持人利斯季耶夫遭暗杀、阿塞拜疆特种警察部队的叛乱、哈萨克斯坦议会被解散、乌克兰议会废除克里米亚宪法、白俄罗斯总统与议会的冲突、摩尔字瓦德涅斯特河沿岸的...  相似文献   

10.
独联体将成为“灰色区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志新 《瞭望》2005,(35)
随着西方力量大规模进入独联体,将形成多种势力并存的格局,独联体各国的国际政治立场将因此变得模糊不清。8月26日,独联体成员国首脑聚首俄罗斯历史名城喀山,讨论如何加强经济、安全和人文领域合作等问题。然而就在此次峰会前夕,乌克兰、格鲁吉亚领导人呼吁波罗的海、里海、黑海区域内的“民主国家”建立“民主选择共同体”。这使独联体一体化前景及其存亡的议论再度成为人们关心的话题。  相似文献   

11.
“颜色革命”在经过了四五年的狂热之后终现原形,“变色国家”的老百姓在走过了“从失望到激动,从激动到希望,从希望到等待,从等待到忍耐,从忍耐再到失望”的全过程后,也得出了一个心酸的结论——“颜色革命”并不能创造神话。  相似文献   

12.
国际要闻     
《瞭望》1994,(30)
卢卡申科当选白俄罗斯首任总统 7月10日举行的白俄罗斯共和国总统第二轮选举11日揭晓。据初步统计,40岁的议员亚历山大·格里戈里耶维奇·卢卡申科以80.1%的选票当选,从而成为白俄罗斯共和国历史上的首任总统。卢卡申科1990年当选为白俄罗斯人民代表。他是唯一投票反对苏联解体的白俄罗斯最高苏维埃代表。 卢卡申科在竞选纲领中提出了三项主要指标:解决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制止物价上涨和居民贫困化,把社会引向稳定和进步;反对贪污受贿,粉粹黑手党组织;在平等互利基础上恢复同前苏联各共和国,首先是同俄罗斯和乌克兰的联系。 卢卡申科在12日的记者招待会上阐述其内外政策时说,恢复与俄国和独联体国家的经济关系是白俄罗斯对外政策优先考虑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明斯克专电 2月14日,初春的明斯克雨雪交加。独立国家联合体成员国的首脑聚会这里,决策关系重大的军事问题。会议一直开到深夜才结束,签署了20个大大小小的文件。 明斯克不仅是白俄罗斯的首都,也是独联体的诞生地。去年12月8日俄罗斯、乌克兰和白俄罗斯三个共和国的领导人率先在这里签署了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休的协议。自12月21日阿拉木图会晤使独联体扩大到11个成员国以来,这已是第四次独联体首脑会议了。  相似文献   

14.
独联体是由原苏联除波罗的海三国外的其他12个加盟共和国组成的地区国家集团。自1991年12月21日关于成立独联体的阿拉木图联合声明发表以来,独联体已走过近8年历程。这期间,独联体走的是一条曲折的发展道路,虽然一体化的基本方向早已确定,但“独”与‘联”始终是它的一对基本矛盾,这使其一体化未能取揭预想成果,一些潜在危机也日益表面化。独联体一体化现状目前的独联体正在成为政治辩论俱乐部和矛盾混合体独联体内部的重重矛盾表现在复杂的双边和多边关系方面,大国与中小国家之间、斯拉夫主体国家之间、外高加索各国和中亚国家内部…  相似文献   

15.
中亚大国乌兹别克斯坦曾是前苏联最贫困的地区之一。独立后,该国领导人根据本国国情,参考许多国家的改革经验,勾勒出一幅独具特色的发展蓝图。经过5年的建设,国内政治稳定,生产逐步复苏,居民的生活有基本保障,社会秩序并然,已成为“率先走出危机”的独联体国家。1996年,在独联体平均国内生产总值下降的情况下,乌兹别克斯坦却比1995年增长了1%以上,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1997年还将增长2-3%。乌兹别克斯坦缘何能够“一枝独秀”,成为独联体中经济与社会最稳定的国家?  相似文献   

16.
“自由”是孙中山“革命之学问”中的重要基石,是革命正当性的重要依据。孙氏的“自由”观由两个互相矛盾的内容构成:一是“自由”是人民不可剥夺的政治权利;二是在中国当时的革命环境中,要国家团体有自由就必须牺牲国民的个体自由权利。孙氏在这个问题上实际上是混淆了古代“自由”与近代“自由”的区别。  相似文献   

17.
莫斯科专电独联体10个国家首脑5月14日在莫斯科举行会议。最后,除土库曼斯坦以外的9国首脑达成了成立独联体国家第一个常设行政机构——协调协商委员会和执行秘书处的协议,并签署了一项同意成立独联体经济联盟的宣言。这被认为是独联体加强经济合作的重大事件,叶利钦总统甚至称这是独联体活动中的“转折点”。关于成立经济联盟的宣言称,将在独联体国家范围内建立统一的市场,使商品、服务、资金、劳动力等在共同的经济空间  相似文献   

18.
独联体集体安全条约成员国六国总统5月14日在莫斯科召开理事会会议,并通过决议将“独联体集体安全条约”改组为“独联体集体安全条约组织”。这个独联体框架内的集体安全机制将如何应对世界地缘政治形势的变化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9.
发生在东欧和中亚的“颜色革命”与10多年前苏东剧变的“第一波”相比,有不少相似之处。 但这次“颜色革命”背后的“美国化”手段,又有许多新特点。 近一时期,格鲁吉亚、乌克兰、 吉尔吉斯斯坦等国先后爆发“颜色革 命”,形成了继上世纪80年代末90 年代初苏东剧变之后的第二波“美国 化”浪潮;通过这种方式,美国实现 了对这些国家进行政权更迭和政权改 造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党政论坛》2009,(16):23-23
“颜色革命”表面上看是调动民众各方力量的革命,实为吏具有国家政变特征的政权更迭,其目的并非改变社会结构,而是用新的精英政权替代原有政权,执行有利于美国的经济和外交政策。德黑兰的“绿色革命”正是一系列“颜色革命”的最新例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