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邹小军  吴鸣 《湖湘论坛》2006,19(6):15-17
新农村建设是农村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高度统一。目前,对新农村建设强调更多物质支持,但是新农村建设仅靠对新农村建设的物质支持是不够的,智力反哺才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实现新农村建设目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本文针对经济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的现状,深入诠释了农村金融与新农村建设的内在关系,理性分析了农村金融在支持经济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同时提出了与之相应的对策建议,力图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金融的改革和新农村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提供一些有价值参考.  相似文献   

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破解"三农"问题的一个突破口,是"十二五"乃至更长时间中国农村发展的总目标、总思路,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实践中,如何贯彻中央精神探寻一条适合当地实际的新农村建设道路,是各地新农村建设的首要问题。7月下旬,我们利用暑期到山东省一些地区的农村进行了专题调查,深入农村进行实地查看,对当地农村的现状和新农村建设开展情况有了较为深入了解。以文登市为例,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人  相似文献   

4.
前几天在农村采访,与村民们聊起建设新农村的问题时,大伙儿笑言:"不就是厕所贴瓷砖、门前建喷泉、贷款建洋房、扛着锄头乘电梯、打着领带喂猪、开着小轿车浇地吗?"这虽是戏言,但也说明,我们对如何建设新农村在宣传上还是不够全面,甚至有所误导.在村民们看来,"靓"就是新农村.  相似文献   

5.
在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中,结合分管经济办公室工作实际,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展开思考。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方针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方针把"生产发  相似文献   

6.
楼存根 《今日浙江》2007,(13):51-51
去年以来,婺城区实行新农村建设"经济顾问"制度,引导和组织条件具备且热心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民营企业与农村行政村结对,开展产业扶贫活动,全区委派新农村"经济顾问"83名,扶持各类项目108个.  相似文献   

7.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基础工程,是党的建设理论和实践的一个重大创新,但一些地方和部门也存在思想认识不够到位、学风不够端正、学习方法比较单一、学习制度机制不健全等制约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深入推进的"瓶颈"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深入推进,必须高度重视并采取一系列举措,着力强化党员干部对学习的正确认识,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和吸引力,为深入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创造良好条件。  相似文献   

8.
2005年9月22-25日,由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南方农村报>、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社会问题研究中心和乡镇论坛杂志联合主办的"后农业税时代如何建设新农村"主题研讨会在广州召开.会议主题是"农业财政"终结后,农村面临哪些新问题?如何解决?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相似文献   

9.
甘肃新农村建设的现实困境与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在"十一五"期间中央对"三农"问题的重大决策,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举措.本文在分析了甘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存在的主要困难和突出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是甘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心.  相似文献   

10.
与发达地区相比,欠发达地区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面临着更多深层次的矛盾和困难.加快推进欠发达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是进一步解放思想,勇于创新;二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三是加快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培养造就高素质的新型农民;四是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切实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五是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增强"反哺"农业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中央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为我国农村勾画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蓝图.全国各地积极响应中央的号召,涌现出许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先进典型.其中后石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经验,对于我们当前的新农村建设具有很大借鉴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蔡雪莉 《传承》2007,(8):56-57
在大力开展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忽视与农村经济建设和发展极不适宜的农村文化的贫乏。由于农村缺少优质文化的引导,农民的思想极易出现困惑和迷茫。以致使得农村出现不良社会风气,有的甚至演变成为社会问题。新农村文化建设,应"以人为本",关注民生;农民广泛参与,突出"实效",建立长效机制;与时俱进,注重开发。  相似文献   

13.
今年是全面落实十七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推进"创业富民、创新强市"的重要之年。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创业富民、创新强农"为主题,以提升城乡统筹"十网"建设水平为载体,以解决农民群众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为重点,全面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相似文献   

14.
王堃 《北京观察》2006,(7):45-46
如何改进农村金融运作环境?如何盘活政府卫生投入?如何改善农村基层政治文明建设?如何避免新农村建设的政绩工程?5月16日,九三学社北京市委举办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论坛”,这些敏感、现实、具体的问题在论坛上得到了深入的分析和解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十一五”规划的重要内容,九三学社北京市委结合市政府工作的重点,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问题确定为2006年参政议政工作的重点;并与新农村建设的相关政府部门紧密接触,瞄准北京市的新农村建设土地规划等热点、难点问题,集九三成员的集体智慧,开展深入地调查研究。这里发表的是部分九三成员结合本职工作,对调研成果的思考,以及颇具针对性的建议。九三市委“关于北京市新农村建设中土地利用规划的若干建议”课题已被中共北京市委确定为2006年的重点调研课题。——编者  相似文献   

15.
当前,以“五新一好”为目标的新农村建设已经由一个新鲜的名词演绎成为了一场席卷赣南大地的轰轰烈烈的实际行动,新农村建设的深入推进和建设成果的日益丰硕,不仅被越来越多的农民所谈论、所期盼、所欢迎,而且被越来越多的农民所参与、所实践、所感悟,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作用正逐步得到广大村民的认同和称道。但是,新农村建设在深入推进的进程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只有正确面对和切实解决好这些问题,才能将新农村建设引向深入,取得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16.
赣州从2004年9月率先开展新农村建设以来,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以"五新一好"(建设新村镇、发展新产业、培育新农民、组建新经济组织、塑造新风貌、创建好班子)为总抓手,坚持"政府主导、农民主体、干部服务、社会参与"的原则,在实践中切实尊重和突出农民的主体地位,围绕着如何提高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进行了有效实践,彰显了农民新农村建设主人翁的地位,使新农村建设从"要我建"变为"我要建",农村面貌得到了明显改变,党群、干群关系也得到了密切和加强.赣州的做法和经验被理论界和实践界称为"赣州模式",其中最重要的一条经验,是赣州在新农村建设中始终注重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17.
新农村思想道德建设中的政府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炳义 《前沿》2010,(22):61-63
新农村思想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关系到国民素质、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富强.但是从当前的新农村建设的实践来看,目前新农村思想道德建设不尽如人意.本文分析了社会主义新农村思想道德建设面临的问题和我国基层政府管理的现状,提出了政府在新农村思想道德建设中的责任和作用:加一投入,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加强农村公共服务,办好农村教育;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加强政府自身道德建设,增强基层党组织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相似文献   

18.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是什么,应通过什么路径走向目标?从资源基础和产业选择的路径出发,新农村建设的经济逻辑及循环机理可以概括为"三化":一个是"异化",即城市化,农村变成城市;一个是"进化",即农业现代化,传统的小农业变成现代化大农业;一个是"退化",即生态与环保化.为推动"三化"的转变,需要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9.
湖南农业发展面临着耕地资源短缺、农村基础设施薄弱、农村劳动者科技素质低下、农业产业规模小且结构链不长、农业科技转化率低等问题,任何问题如果没有得到妥善解决和协调发展都会成为制约湖南新农村建设的瓶颈.诸多"三农"问题中最急待解决和最能推动新农村建设的是农民科技素质教育问题.加强农民科技素质教育,提高农村劳动者劳动素质是湖南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进行跨越式发展,建设新农村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飞速发展,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严重影响了新农村建设的前进步伐.针对目前我国农村存在的严重的生态问题,我们应采取必要的生态保护措施来确保农村经济建设和环保工作的双赢,以实现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