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猪水泡病     
曾从受意大利猪水泡病1/66号毒株感染的猪的咽腔—扁桃体以及直肠拭子分离出病毒达11天之久。试图于感染后5至9星期从康复猪的粪便中分离病毒末获成功。患临床疾病的和曾与临床病例接触的猪能产生高滴度的中和抗体,维持至少4月之久。在一次试验中,接种的猪仅发生亚临床感染,未查出其有病毒排出,产生的抗体滴度也低得多,并且迅速下降。  相似文献   

2.
猪水泡病     
曾从受意大利猪水泡病1/66号毒株感染的猪的咽腔—扁桃体以及直肠拭子分离出病毒达11天之久。试图于感染后5至9星期从康复猪的粪便中分离病毒末获成功。患临床疾病的和曾与临床病例接触的猪能产生高滴度的中和抗体,维持至少4月之久。在一次试验中,接种的猪仅发生亚临床感染,未查出其有病毒排出,产生的抗体滴度也低得多,并且迅速下降。  相似文献   

3.
猪水泡病——《Virology Abstracts》,1976,9,№4,102 猪水泡病是一种感染猪的病毒性疾病,以猪的鼠蹊部、口和蹄部出现水泡为特征。病因是一种直径为30毫微米的RNA肠道病毒,其特征已简略研究。接触是最主要的感染方式,并注意了带毒者和疫病的传播。描述了急性型的临床症状和水泡及病变的发生。根据补体结合反应(CF)、组织培养和免疫萤光研究作出诊断。预防是以确诊或可疑病例的扑杀、消毒和卫生措施为基础。  相似文献   

4.
猪急性细颈囊尾蚴病的诊治大量细颈囊尾蚴同时侵袭猪肝、肺组织引起的急性感染病例较少见,笔者对余杭县陆某饲养的50头猪出现急性病例进行临床检查、病理剖检和虫体鉴定,并用吡喹酮治愈。发病情况1995年12月30日,陆某从嘉兴市交易市场购入仔猪50头分别在6...  相似文献   

5.
1997年以来,西藏农牧学院教学实习牧场的仔猪发生一种以消瘦、腹泻、偶尔便血、食欲废绝而衰竭死亡为特征的疾病,用多种药物治疗无效,先后死亡仔猪62头,死亡率达10.7%。经系统检查,确诊为猪微球菌病(猪孢囊菌病),并依据药敏试验选用消炎王、558、土霉素、硫酸卡那霉素等药物治疗,获得较好疗效,至今再未见新发病例。1 临床症状发病主要是2月龄以内的仔猪。青年猪和母猪很少发病,即使发病,也只表现拉稀,经治疗后均痊愈,有的1周左右也可自愈,未见死亡病例。仔猪发病最急的基本上看不到任何临床症状而突然死…  相似文献   

6.
有关旋毛虫幼虫在宿主体内的分布,国内仅见于对实验鼠,兔和自然感染病例的观察。本试验通过对人工感染猪的临床症状观察和各内脏组织、各部位肌肉的系统检查,以了解我国主要疫区流行的旋毛虫虫株大剂量感染对猪的影响和次代包囊幻虫在猪体内的分布状态。 (一)材料和方法 1.试验动物和人工感染:10头苏白杂种猪,体重3.75~12kg,用鼠传代保存的旋毛虫幼虫以不同剂量经口感染。试验猪分为4组,第1~3组各3头,分别以800~1000条/kg、1200~2000条/kg、2200~3000条/kg剂量1次感染;第4组1头,以4200条/kg剂量感染2次。  相似文献   

7.
引言猪的直肠脱出多发生在6~12周龄的育成猪。原因不详,但是当寒冷,潮湿天气时,病例数就增多。同时有的猪群不发病,而另外的猪群可以有1~10%的发病率。曾有报道说,与直肠狭窄合并症实质上是分开的。  相似文献   

8.
对猪水肿病的治疗,目前尚缺乏较为满意的药物。为此,我们同有关单位进行了治疗药物筛选试验。现报告如下。 材料和方法 (一)试验用猪 选用临床症状较明显的自然发病猪168头,体重一般在20~50市斤,营养良好,分为17个治疗组。凡症状不明显或病情已极度恶化,处于濒死状态以及治疗过的病  相似文献   

9.
伪狂犬病病毒对不同年龄猪的致病作用不同,多数成年猪感染该病毒后不会表现临床症状。因此,猪群感染伪狂犬病,除用血清学方法检测外,病毒分离是诊断该病的重要依据。本试验用地塞米松处理获得免疫的种猪,进行病毒分离试验,旨在提高获得免疫种猪的病毒分离率,进一步分析健康带毒猪的流行病学特点。 (一)材料与方法 1.试验猪:试验种猪来自美国北卡罗来纳州某猪育种公司的14个种猪场。这些猪场经常发生猪伪狂犬病,并多次免疫接种过猪伪狂犬病灭活疫苗(14个猪场使用的PRV灭活疫苗均为美国Nordon实验室生产出售的商品苗)。从每场随机抽取1.5~4岁的兰特瑞斯与大白的杂种猪4头,共56头,按猪场的顺序分为14个组。  相似文献   

10.
猪马杜拉霉素中毒病例临床较少见 ,山东省章丘市某养殖户的 8头生长肥育猪 ,由于采食了含较高浓度马杜拉霉素的肉用鸡饲料而引起中毒。发病情况  2 0 0 0年 7月 3日 ,章丘市明水镇某养殖户饲养的 2 1日龄肉用杂种鸡发生球虫病 ,用马杜拉霉素拌料进行防治。由于计算错误 ,用药量扩大了 10倍 (含马杜拉霉素达 5 0mg/kg) ,第 2d造成大批鸡中毒死亡。畜主觉得将剩余的拌药饲料扔掉可惜 ,遂将含药饲料加入 10 %的草粉后饲喂给自养的8头生长肥育猪 ,次日晨发现猪全部中毒 ,3日内死亡 6头。临床症状 病猪侧卧于圈舍中 ,精神沉郁 ,反应迟钝 ,…  相似文献   

11.
从我国部分地区21个养猪场1081头份猪鼻腔分泌物和病死猪肺脏材料分离猪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Bb)661株,平均阳性检出率为61.1%,个别猪场最高检出率为93.3%。分离产毒素多杀性巴氏杆菌(Pm)99株(D型95株,A型4株),总平均阳性检出率为9.2%。99株是在3省10个养猪场264头份病料中分离到的,阳性率为37.5%。调查结果表明,Bb污染甚广,本菌感染的猪场多为非临床型猪场。产毒素Pm虽然仅在3省、市10个猪场分离到,但其中有9个猪场是猪萎缩性鼻炎临床型猪场。说明临床型猪萎缩性鼻炎与产毒素Pm混合感染有关。Bb感染和不良的饲养管理、地理环境都有助于产毒素Pm在猪鼻腔中定居繁殖及传播,从而使病情发展加速。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目的,在于明了口蹄疫与猪传染性水泡病之体温、心脏病理有否不同,以求在区别二种猪的水泡症候之传染病时有所借鉴,故做此试验。现将初步试验结果报告于后。 一、体温变化、临床症状及心肌肉眼病变观察 (一)试验材料: 1.动物:猪18只(6月左右浙江猪12只,1~2月龄临洮猪6只)。 2.病毒品系: (1)A型牛源毒阿克陶系44代毒(1:10倍)。 (2)A型兔化弱毒363代毒(1:10倍)。 (3)上海龙华猪水泡皮毒(1:10倍)。  相似文献   

13.
为了给临床检测猪库布病毒(PKV)提供更加准确便捷的检测方法,本试验设计了1对特异性引物,扩增PKV基因组的VP0区域。在传统PCR反应体系中添加纳米金颗粒材料,优化后建立了一种方便快捷且特异检测PKV的nano-PCR方法。结果显示,该方法能特异性扩增猪库布病毒,与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猪丁型冠状病毒、猪轮状病毒、猪札幌病毒均无交叉反应。nano-PCR相对于普通PCR表现出更高的敏感性,普通PCR的最低核酸检测浓度为5.61×10-7ng/μL,而nano-PCR的最低核酸检测浓度为5.61×10-10ng/μL,敏感性提高了1 000倍。对来自不同发病猪场30份腹泻猪的粪便和血液临床样本的检测结果显示,nano-PCR阳性检出率为23.33%(7/30),普通PCR阳性检出率为16.66%(5/30)。结果表明,本试验建立的nano-PCR方法在猪库布病毒的检测中表现出更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对猪库布病毒的快速诊断和检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猪黄、白痢是哺乳仔猪最常见的传染病之一 ,往往导致成群仔猪发病 ,大量死亡 ,耐过猪生长缓慢 ,发育受阻 ,甚至形成僵猪。为有效地防治本病 ,笔者在某专业养猪场进行了泻痢王、痢菌净、环丙沙星、氯霉素等药物对仔猪黄、白痢治疗的比较试验 ,以探讨其临床应用效果。1 材料与方法1.1 药物 泻痢王 :系加味白头翁汤的浓缩制剂 ,江西中兽药厂生产 ;痢菌净 :汉川市兽药厂生产 ;氯霉素 :华中农业大学兽药厂生产 ;环丙沙星 :天门市兽药厂生产。1.2 动物 试验猪为某养猪场发生仔猪黄、白痢的 1— 3 0日龄仔猪 2 6 4头。1.3 分组 试验分为 4组…  相似文献   

15.
从临床病例中分离到1株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变异株HBR,经细胞传代和蚀斑克隆获得了1株增殖性能稳定的传代毒株。为了检测该毒株在Marc-145细胞传代过程中毒力的变化,用PRRSV-HBR株第125代培养物(毒价为107.5 TCID50/mL)经肌肉注射和滴鼻途径接种18头35日龄PRRSV抗体阴性猪,同时设未接种对照组。结果试验猪未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用RT-PCR法检测试验猪血清,从第3天开始出现阳性,第7~14天达到高峰,第28天后转为阴性。对同一时间迫杀的试验猪检测各脏器组织中的病毒抗原分布情况,结果表明,感染后第7~14天试验猪多数脏器呈阳性反应,第21~42天病毒集中在脾、腹股沟淋巴结、颌下淋巴结等组织。病理学观察发现,第7~14天试验猪淋巴结及肺出现轻度病变。动物感染试验表明,尽管试验猪未显示明显的临床症状,但从病毒血症、病毒体内分布、病理变化等方面看,该毒株仍然具有一定的毒力,用于弱毒疫苗的研制还有待进一步驯化致弱。  相似文献   

16.
临床症状 [猪]自然感染潜伏期3~7天。人工感染则视虫体毒力及剂量而异,一般为3~5天。病初体温升高40.5~42.0℃,呈稽留热。初食欲减退,进而废绝。精神萎顿,皮毛粗乱,幼猪以下痢多见,成年猪多见便秘。稍后出现呼吸困难,流水样或粘性鼻液。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后肢软弱。末期耳端、吻突、四肢下部及腹下部出现紫红色瘀斑。人工感染病例此时多突然降温死亡。一般病程为4~7天。  相似文献   

17.
1998年5~6月,我场连续发生4例猪膈肌破裂穿孔的病例,都是在猪运动或饲喂时争抢碰撞过程中突然发病。表现为强力嚎叫,剧烈颤抖,呼吸极度困难,胸部疼痛反应明显,病猪终因缺氧而死,病程1~3min。据公司所属其它猪场反映也有类似病例发生。剖检病变主要为...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用成年健康猪脾制造转移因子应用于兽医临床的治疗已有报道。为了进一步探讨其对家禽病毒性疾病的治疗效果,我们于1986年4月用猪脾转移因子对自然发生的小鹅瘟病雏鹅及人工感染小鹅瘟病雏鹅进行了对比治疗试验。 (一)材料和方法 1.材料:①猪脾转移因子:为作者从健康成年猪脾脏中用超滤法提取的转移因子,批号兽TF—850604;②小鹅瘟强毒:由江苏农学院畜牧兽医系微生物教研组提供;③小鹅瘟高免血清:自制,批号850606;④小鹅瘟病雏鹅:来源于本县金南乡某养鹅户饲养的发生小鹅瘟的鹅群,品种属太湖鹅种的本地小白鹅,体重0.1~0.2kg,12日龄,共86只,其中初发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用约8万个以上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Ⅰ相活菌滴鼻感染1周龄仔猪,产生了严重的鼻甲骨萎缩,但不发展成持续性临床型萎缩性鼻炎。相反,仔猪先用致中等度鼻腔病变(约6万个活菌)甚至肉眼不明显病变(约5千个活菌)以下的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滴鼻感染后,再接种产毒素多杀巴氏杆菌,则产生严重至完全的鼻甲骨萎缩,并有临床型病例出现,与自然感染发病相同,实验结果证实,产毒素多杀巴氏杆菌可以起到加剧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引起的猪萎缩性鼻炎病演过程的作用。结论认为,这两种细菌在猪鼻腔的混合感染是持续性临床型萎缩性鼻炎的病因。  相似文献   

20.
胃溃疡是猪的一种较为常见的胃部疾患。通常包括胃粘膜上皮的溃疡、糜烂及角化等一系列的病理变化。大多数病例在临床上无明显症候,呈一种隐性的病理过程。故临床发病率的统计很难反映真实的发病情况。但在屠宰或死后剖检则往往可以较多地发现这一疾病。世界各地均有本病发生,且随着集约养猪业的发展及浓厚饲料快速育肥的推广,本病的发生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