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和宽广眼光观察世界而作出的重大理论创新,是时代精神的科学反映,是对党的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飞跃。  相似文献   

2.
如何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主义的关系,是如何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的首要的理论问题。本文围绕16大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这个论断做文章,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过程,阐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所包含的两层科学含义;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放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去考察,着力阐明继承什么和发展什么的问题;从理论上加深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大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题中之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 ,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这一重要思想 ,以科学解决共产党的执政问题为核心 ,以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为基本内容 ,以两大方略 (治党和治国 )在执政兴国中的有机统一为特征 ,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目标 ,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方面取得的重大理论成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 ,表明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  相似文献   

4.
十六大以来,中央印发“纲要”.胡锦涛同志发表“七一”讲话.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了进一步阐述。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要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历史地位的认识达到新高度.“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个系统的科学理论,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是对邓小平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是面向21世纪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5.
唐昌黎 《理论学刊》2004,2(6):10-14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最初起源于建党理论 ,从建党理论起步后即向执政理论扩展。由于党经历了 5 0年到 70年的执政实践 ,积累了丰富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理论 ,厚积薄发 ,迅速形成了以”三个代表”思想为核心的执政学说。”三个代表”思想的本质是”立党为公 ,执政为民” ,从法理上回答了共产党如何执政的问题。这套理论体系的真谛就是执政学说。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这是我们党长期执政的一条宝贵历史经验。从理论上讲这既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化 ,对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学说的重大完善 ,也是对社会主义发展理论的丰富和扩展。作为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最新成果 ,“第一要务”论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一整套发展思路 ,体现出了鲜明的创新性、科学性和时代性特征。创新性 :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是在邓小平“发展是硬道理”思想基础上的重大理论创新 ,是党在思想上、理论上、实践上与时…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者一直在探索和努力解决共产党执政规律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根本上总结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经验,是共产党人不断深化对执政规律认识的新成果,把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水平。坚持“三个代表”,就要深刻认识“三个代表”的时代要求,领会“三个代表”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自觉以“三个代表”的要求指导、检验思想和行动。  相似文献   

8.
2006年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要全面贯彻中央要求,坚定不移地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武装头脑,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作为首要任务,紧密结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紧密结合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紧密结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不断提高运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在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上取得新成效。一、要深入学习贯彻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是关系党和国家事…  相似文献   

9.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党的先进性理论的发展和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桓 《新视野》2003,(5):4-7
本文立足于时代发展变化对党的先进性提出的挑战,阐释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这一重大问题的回答,进而分析如何认识“三个代表”的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10.
"三个代表"思想不仅是对邓小平理论的继承与坚持,更是对邓小平理论的发展与创新.对邓小平理论的发展与创新主要体现在理论内容上、理论形式上和实践认识上三个方面.正确理解和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邓小平理论的发展与创新,对于继续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积极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1.
12.
“善”积“人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时下人脉一词常被人使用.何谓人脉?人脉即人际关系、人际网络,体现人的人缘、社会关系.  相似文献   

13.
李永忠 《党史纵横》2004,(10):21-21
今 年是 邓小 平 百 年 诞辰 ,又值 中 华 人民共 和 国建 国 55 周 年 。 从 报刊 、广 播、电视 、网 络 大 量 的 文 章 节 目 中 ,从 人 们 对 他的 真 切 怀 念 中 ,我 感 到 ,作 为 改 革 开 放 总设计 师 的邓 小平 同 志 ,似 乎 从 来就 没 有 离去,他其 实一 直 就在 我们 中 间。 25 年 的 改 革 开 放 ,使 “中 国 式 ”的 社会主 义 ,从横 向 看,既 不 同于 世 界 别 国;从纵向 看 ,也有 别 于自 己过 去 。 中 国特 色社 会 主 义 之所 以 成 功 ,我 以为得 力 于总 设计 师 邓 小 平 “做 模 型 ”、“建样板 间 ”的方 法 …  相似文献   

14.
说"诚"道"信"     
"诚",是儒家哲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是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中庸》中说:"至诚无息,不息则久,久则征,征则悠远,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博厚所以载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悠久所以成物也.博厚配地,高明配天,悠久无疆."古代的思想家从天地生养万物的自然过程中,看到了天地真实无妄、自强不息的特征,就把这种特征称作"诚",并由此推出人的行为准则:"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宋代理学大师程颐曾提出:"修学不以诚,则学杂;为事不以诚,则事败;自谋不以诚,则是欺自心而自弃其忠;与人不以诚,则是丧其德而增人之怨."曾国藩也说:"天地之所以不息,国之所以立,圣贤之德业,所以可大可久,皆诚为也.故曰: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精诚所至,金石亦开,鬼神亦避,此在己之诚也".所有这些都对人的本性、人的价值、人的使命提出崇高的要求,并激发人们用"至诚"的标准来规范自己,协调人与人的关系,推动整个社会的道德进步.  相似文献   

15.
年轻时,他首创亩产皮棉超百斤纪录,是远近闻明的"棉花刘,离休后,他带领农民科技致富,使老百姓的腰包鼓了起来,村民们争着抢着让他去讲课搞培训,人们又开始叫他"抢手刘",他就是彰武县离休老干部刘承福.  相似文献   

16.
1992年,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谈话中提出了"三个有利于",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成为我们各项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判断标准.世纪之交,江泽民同志在广东考察工作时提出"三个代表",解决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不仅对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性质和任务作出新的理论概括,也成为衡量我党的先进性和战斗力的根本标准.党的两代领导核心,分别在不同的历史时刻,从不同角度,对当代中国的同一历史性课题--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提出了判断标准,其思想内涵和精神实质是一致的,两者相互联系,互为条件,互为因果,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相似文献   

17.
“三个代表”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在我们认真学习和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要着重把握“三个代表”的科学内涵、根本要求和历史地位等。为此,需要回答“三个代表”与“两个先锋队”的关系。“两股进步潮流”与“两个先锋队”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使中国没有按照马克思恩格斯论述的“五种社会形态”的顺序进入资本主义社会,而是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此开始,中华民族面临着两大历史课题:…  相似文献   

18.
“历史周期律”作为反映历史、社会、国家、民族、政党、政权的兴盛衰亡的一种历史现象,始终是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集体思考和探索的共同课题。胡锦涛总书记在西柏坡学习考察时,重温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号召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要牢记毛泽东同志当年倡导的“两个务必”,牢  相似文献   

19.
“三个代表”的重大意义和生命力在于对“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一现实问题,对“三个考验”的挑战作出了适时而有力的回答。  相似文献   

20.
~~“三山计划”与“南进政策”@李海涛 @张成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