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党的十六大提出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方针,这是国防建设方针的重大转折,认识这一转折的必要性,明确国防建设转折后对军队建设提出的新要求,克服在转折中出现的错误观念,并在行动上坚决贯彻执行这一方针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军队建设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2.
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是中国共产党一贯坚持的根本方针,而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则为贯彻落实这一方针提供了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3.
礼乐最早是一套国家管理制度,周公“制礼作乐”为的是维护周代封建的宗法制社会。周代刚建立时以有德者自居,废弃商代残酷的奴隶制刑法制度,宗教观念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周初的统治者建立了一套以“德”为核心的统治秩序,即“礼乐文明”。孔子继承了周代的礼乐制度,将其运用于国家管理中,试图恢复周初礼乐之治的政治状态。当然,这目标带有很大的理想主义色彩,但是孔子的这种“托古改制”的思想还是具有进步意义的,他充分发掘礼乐文化在国家管理中的积极作用,提出了很多有益的见解,这同样为后代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和遗产。《论语》中很多关于礼乐…  相似文献   

4.
坚持、完善和建设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就必须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这一方针是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各项工作的指导方针。这个方针的完整提出经历了一个历史渐进的过程,它是中国共产党对一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提升;是对新时期统一战线理论和政策的高度概括;是不断扩大民主和健全法制的需要。方针反映了统一战线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深化和发展。正确理解、把握“十六字方针”的内涵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为本校科研服务是高校学报的办刊方向,这一定位的缺陷是“以本校为主”和“综合性”,由此涉及学报的编辑方针并延伸出“内、外稿”的选稿标准问题。淡化这一“标准”是学报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6.
性善论构成了贯穿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始终的一个主导旋律并一再支配着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品格与风貌及其发展方向。人性论———对人之为人自我的认识是无论东西方哲学的一个基本命题,同时也是无论东西方涵化形成其法文化信念的一个基本逻辑前提和理论前提。中国古代人性论哲学滥觞于周初道德人文精神之跃动。“人类文化,都是从宗教开始,中国也不例外。但是文化形成一种明确而合理的观念,因而与人类行为以提高向上的影响力量,则须发展到某种程度的自觉性。”在古代中国,这种自觉最早地表现在周初人文精神的初曙上。周人代兴之初其宗教改革最大…  相似文献   

7.
共产国际七大确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政策后,中共代表团随即在《八一宣言》中提出了"反蒋抗日"的统一战线思想。这一思想传达到中共中央后,中共不失时机召开瓦窑堡会议灵活地接受了上述思想,及时巩固与发展了《八一宣言》的重要思想与精神成果。与此同时,共产国际和中共代表团又对这一方针进行了细微的修订。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十四大以后,我们党确定了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方针.在这一方针的指引下,我国的个体、私营、外资等非公有制经济有了较快的发展,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必要补充,成为国民经济的一个新的增长点.实践证明,我们党提出的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方针是我们改革开放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一条基本经验,符合社会主义制度和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在最近召开的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上,江泽民总书记再一次强调,只有坚持这条方针,才能使我国经济充满生机和活力,促进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长期共同发展的方针,是进了宪法的、上了党章的、载入党的代表大会文献的、见之于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讲话的,更被实践证明是完全符合我国国情的.对这一方针,我们一定会长期坚持,决不动摇.  相似文献   

9.
论“理论联系实际”的层次─—兼议理论研究的规范化李小兵理论联系实际,是我们党的理论工作的重要指导方针。多年来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成就证明,这一方针在总体上是必要的、有效的。然而,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深入和改革开放的纵深发展,这一方针作为一种“理论”,...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为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也是干部培训的理论基础。认真学习掌握并应用好这一科学理论体系,是搞好干部培训中必须坚持的方针和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1.
实行行为终了与否的判断标准问题,不仅直接关系到中止行为类型的划分,而且还间接影响到不同类型中止犯的认定标准。在德国,关于实行行为终了与否的判断标准,存在行为计划说、个别行为说以及全部行为说等学说。在日本,则存在主观说、修正的主观说、客观说、遮断说以及折衷说等不同见解。其中,全部行为说和折衷说较为可取。在我国,对行为是否实行终了的判断也应采折衷说,即应与是否需要采取积极措施防止犯罪结果发生以及行为人的主观认识内容联系起来作出判断。  相似文献   

12.
共产党人的先进性,从整体上说就是党的先进性,因此永葆党的先进性,对强化军魂意识具有着根本性价值,包括认同价值和促进价值;共产党人的先进性,从个体上说就是党员的先进性,因此永葆每一个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对强化军魂意识具有着主体性价值,包括中介价值、示范价值和保证价值;党的先进性和党员先进性是高度统一的,因此新形势下深入开展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是永葆共产党人先进性的现实基础,对我们强化军魂意识有着重要的发展性价值,包括基础价值和着力价值等。  相似文献   

13.
党的先进性源于党的阶级性,但先进性并不等于阶级性。党的先进性体现在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的统一中,体现着时代特征。党的先进性需要通过制定正确政治路线和具体纲领来体现。党的组织路线服从、服务于政治路线。不同历史时期党员的标准、党员的成分体现出不同的时代特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纲领决定了必须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必须将思想建设置于党的建设首位,正确认识妥善处理吸收新社会阶层中优秀分子入党问题。  相似文献   

14.
委托作品著作权归属约定的性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著作权归属是委托创作合同的重要条款。著作权归属约定的性质关系到委托人著作权的取得、受托人义务的履行以及双方利益的平衡。在债权形式主义的背景下,委托人通过委托创作合同取得著作权属于继受取得。由于作品的无形性和著作权登记制度的缺失,受托人移转著作权依赖法律推定。著作权从创作完成之日开始移转,委托创作合同的书面形式往往成为著作权移转的公示手段。但是委托人支付报酬的义务与受托人移转著作权的义务构成对价,并对法律推定的著作权的移转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5.
婚生否认之诉是人事诉讼程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我国大陆社会伦理观念较为相近的台湾地区,其民法亲属编经过十余次修正,其亲属法日益与世界亲属法的潮流相融合。反观我国亲属法和民事诉讼法,仅就婚生否认之诉中适格原告问题仍无法达成一致。而适格原告是成功构建婚生否认之诉的前提。借鉴德国及我国台湾地区等成功立法经验和结合我国现状,论证我国婚生否认之诉的诉讼主体不仅限于夫、妻及子女,还应有条件的包括第三人。  相似文献   

16.
试论我国土地使用权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原有的民法物权内容已不能适应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与现代民法相衔接的<物权法>的制订已经提上了议事日程,广大学者对此各抒已见,而其中土地使用权制度的完善也是学者们争论的焦点之一.本文从我国现行土地使用权制度的现状出发,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从而提出完善我国土地使用权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实现社会主义革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奠定社会主义的制度基础离不开中国共产党艰辛探索和坚强领导。中国共产党坚持与时俱进,适时和科学地为共和国的发展选择道路,提供理论指导,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战胜千难万险,使共和国在社会主义康庄大道上不断由胜利走向辉煌。引领共和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不断取得新的成就,需要中国共产党居安思危,不断加强自身建设。  相似文献   

18.
浅析电子商务对企业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了网络中电子商务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及其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 ;适合发展电子商务企业具备的特征和当前电子商务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为了保证地方立法机关在地方立法中更科学合理地设定法律责任 ,立法者在拟定法律责任条款时 ,首先要体现地方立法的目的 ,同时 ,其内容的设定 ,还要体现出科学精神 ,具有可操作性 ,考虑该法在施行中的要求。但从我国现行地方立法法律责任条款来看 ,仍存在法律责任条款不协调、缺乏衔接 ,法律责任条款过于原则 ,法律责任条款有明显空白漏洞等方面的问题 ,直接影响了地方立法的有效实施。针对地方立法法律责任条款存在的问题 ,应采取加强法律责任条款的衔接和协调、加强法律责任条款的量化、避免法律责任条款的空白漏洞等措施 ,完善地方立法法律责任的设定  相似文献   

20.
权利失效原则是大陆法系一项重要的司法判例原则,它有助于补充现有相关制度的不足,维护正常的社会交易秩序。权利失效原则适用的客体广泛,包括形成权、请求权和抗辩权等。适用于形成权,其法律效力是使权利本体归于消灭;适用于请求权,其法律效力是产生相对人的抗辩权。我国应在立法中体现权利失效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