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乡村社会治理呼唤基层协商民主创新,乡贤参事会作为一种新型乡村协商民主形式,具有重要的价值。通过对浙江省嵊州市竹溪乡乡贤参事会组织结构、职能、协商途径等方面的分析,发现其具有搭建协商平台、优化协商主体、促进政治参与、提升协商实效等正向价值,同时也具有代表性不强、精英民主挤压大众民主、规范化欠缺等负向价值。  相似文献   

2.
协商民主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正在经历着从一种民主理念向社会治理实践的转换。辽阳市"两代表一委员"工作室集协商民主与基层社会治理功能于一体,按照利益诉求平台、矛盾化解平台、协商对话平台的框架对社会基层协商治理做出了重大创新。工作室的创立将协商民主在基层进行了制度化的尝试、实现了多元主体参与的网络型协商治理体系、实现了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从"会议代表"向"民意代表"的转变。对于社会基层协商治理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体系中,基层协商民主作为基层民主建设的方式之一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基层协商民主的根本价值取向是人民的民主,在关乎民利、关乎民权、关乎决策的民主实践中,基层协商民主表达了基层民生诉求、深化了基层民主内涵,为党和政府执政的稳定奠定了基础。在新时期政府需要构建符合时代发展的服务型政府,这对基层协商民主不仅是一种推动和促进,同时有助于政府运用更完善的机制通过基层协商加强与公民的沟通,形成政府与社会的良性运行,以促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4.
新世纪以来,基层协商民主逐步成长,出现了层级推进的温岭民主恳谈会、机制融合的邓州市"4+2"工作法、"三委"并行的邛崃新村发展议事会、权力下沉的山东日照农村社区自治协商清单制度等协商民主实践形式。基层协商民主的发展推动了社会治理主体由一元转向多元,社会治理方式由单一转向多样,社会治理过程由单向度管理转向多方互动,实现了政府行政管理机制与社会自治机制由相互排除转向有效衔接。要创新协商民主实践形式,加强资源整合与利用,提高协商的赋权性,培育基层协商主体,加快协商民主制度化建设,助力基层社会治理创新。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国也在经历着国家角色和政府改革的变化,尤其是公民社会的兴起、非政府组织的崛起,这些变化已经或者正在改变传统的政治管理格局,治理越来越广泛地运用于各个领域,如,中国的基层治理就是最为典型的代表。协商民主作为一种新的民主范式,其运行的主体、对象、过程以及目标等与治理理论有着惊人的共同价值取向。因此,本文以成都农村新型基层治理机制为个案,分析研究了协商民主与基层治理内在联系,说明协商民主其实也是一种有效的治理机制,协商民主将会更加广泛地运用到国家治理、政府治理和基层治理之中,充分发挥其有效的政治作用。  相似文献   

6.
从阐述"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室的内涵及对基层社会治理的影响入手,总结近年来"有事好商量"基层社会治理取得的实践成果,构建了"党委领导、政府支持、政协搭台、各方参与、服务群众"新格局,建立了"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的新机制。分析了当前"有事好商量"基层社会治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有事好商量"基层社会治理的措施: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协商民主领导力;坚守人民立场,发挥协商民主凝聚力;发挥政协作用,强化协商民主组织力;突出社会治理,凸显协商民主融合力;坚持问题导向,提升协商民主品质力;创新体制机制,筑牢协商民主保障力。  相似文献   

7.
以协商促治理,是浙江基层治理特别是乡村治理最鲜明的特色和优势,先后创出了温岭民主恳谈和新枫桥经验、武义村务监督、桐乡"三治"融合等做法,其中大部分已从治村之计上升为治国之策。村级治理既不能一"选"了之,同样不能一"商"了之。面对当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基于浙江省村级治理集成创新的考察,这一演进路径可以概括为:村级小微权力规范体系+村民说事+乡贤参事+文化礼堂+乡贤馆——在党建引领下稳步向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方向迈进。这样环环相扣、层层补位,使得治理的靶向更为精准,治理体系更具系统性、明确性和有效性,基层协商在有效推进乡村善治中不断得到优化和升级。其中,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既是目标也是路径。统一战线在乡村协商治理中找准定位不越位,就一定能发挥独到的积极作用,有效破解基层统战工作边缘化、空心化、碎片化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统一战线曾经在中国共产党执政前和执政后的协商民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开展基层协商民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着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今天,统一战线能够再接再厉,继续推动政治协商和社会协商的实践,进而拓展新时期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广阔空间。从温岭市的民主恳谈实践来看,基层协商民主的开展主要由市委宣传部在牵头和推动,但并不排斥统战部门的作用发挥,而且非常重视统一战线以社会组织的身份参与到基层协商民主中来,尤其在基层协商民主的起步阶段,必须依靠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做到协同联动、共同探索,方可谈及其发展与壮大;再者统一战线是由众多党外、体制外、海外的社会组织及其精英组成,是加强社会治理的中间力量,他们的参与可以促进基层协商民主更顺利、更广泛、更深入地开展。  相似文献   

9.
乡镇"中心工作"机制深刻影响农村基层协商民主的实际效能。"中心工作"机制形塑乡村治理主体之间的命令与服从关系,弱化协商民主赖以发展的平等机制,其结果导向的考核机制,对过程导向的协商民主产生消极影响。基于"规划式"治理的"中心工作"机制,削弱了基层协商民主的社会基础,其运动式治理的路径已成为公众参与民主协商的制度化空间的桎梏。新时代要从国家与农村社会关系调整、乡镇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创新等方面优化"中心工作"机制,推动农村基层协商民主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0.
积极开展基层协商民主是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具体体现,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要发挥民主政治的独特优势就得积极开展基层民主协商,而基层民主协商为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提供了有效保障,加快了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进程。当前,基层民主协商存在着协商主体参与能力低下、协商形式单一、协商程序随意和民主发扬不够、协商成果运用和反馈效果不佳等问题。要积极推进基层民主协商、提高基层民主协商能力,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存在的问题为导向,以"公正为民、公开透明、公平利民"为价值取向,遵循"系统性、层次性、可操作性"原则,不断完善并优化基层协商民主精神培育、协商制度体系创新、协商主体能力提升、协商质量提升等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