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王普丰 《求贤》2006,(9):23-23
各路红军在长征途中有多次会师,主要的有:1934年10月.红军第二、第六军团在木黄会师;1935年6月,红军第一、第四方面军在懋功会师;1935年9月,红军第二十五军与陕北红军在永坪镇会师,并合编为红军第十五军团;1935年10月。红军第一方面军与第十五军团在陕北会师,第十五军团编入红一方面军建制;1936年7月,红军第二、第四方面军在甘孜会师;1936年10月,红军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在会宁、将台堡会师。  相似文献   

2.
正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红军(红一方面军)为了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他们辗转大半个中国,行程约二万五千里,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同中央红军会师,标志着长征的胜利结束。漫漫长征路,  相似文献   

3.
正木黄会师:1934年10月24日,红六军团与红三军在贵州印江县木黄胜利会师。懋功会师:1935年6月中旬,中央红军与红四方面军在四川懋功胜利会师。永坪会师:1935年9月中旬,红二十五军与西北红军及红二十六军、红二十七军在陕西延川县永坪镇胜利会师。甘泉会师:1935年11月初,陕甘支队与红十五军团在陕西甘泉胜利会师。甘孜会师:1936年6、7月,红二、红六军团与红四方面军在四川甘孜胜利会师。  相似文献   

4.
林木 《党史博览》2006,(10):28-29
在中国工农红军的战史上,曾有四支红军队伍进行了长征,即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和红二十五军。其中,最早到达陕北的是红二十五军。1934年10月,红一方面军从江西出发,在历时一年的艰苦转战中,长驱二万五千里,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吴起镇,与红十五军团胜利会师。途中,曾与红四方面军在四川懋功会师。1934年11月,红二十五军从河南罗山县出发,历时10个月,转战近万里,于1935年9月到达陕北延川县永坪镇,与陕甘红军会师,并组成红十五军团。1935年11月,红二、红六军团从湖南桑植出发,开始长征。1936年7月,与红四方面军会师于四川甘孜。…  相似文献   

5.
汤雄 《世纪风采》2014,(5):9-10
1935年9月16日,红二十五军驰骋陇东南,飞越六盘山,到达陕北,在永坪镇同陕北红军胜利会师;次日成立了红十五军团。为了粉碎敌人对陕北的第三次“围剿”,迎接党中央、毛主席,10月1日,取得了著名的劳山战役的胜利:歼灭敌一一。师两个团和师部,击毙敌师长何中立。这不但是红十五军团成立后打的第一个大胜仗,从此我军还拥有了第一部在战斗中缴获的完整的电台。  相似文献   

6.
甘孜会师     
《党课》2006,(10):92-92
红二十五军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鄂豫皖革命根据地领导发展起来的一支工农红军。红四方面军主力西移后,中共鄂豫皖省委即以留下的第二十五军军部及其第七十五师、第九军第二十七师以及部分地方武装,于1932年11月重新组建了第二十五军。1934年4月与红二十八军合编,仍名为红二十五军,主要领导人为程子华、吴焕先、徐海东等。1934年11月,红二十五军开始长征。经湖北北部、河南西部,击破国民党军的前堵后追,于12月胜利到达陕西南部。随后,粉碎了敌人两次“围剿”,创立了鄂豫陕游击根据地。1935年7月为配合红军主力北上行动,挺进甘肃。9月进入陕北革命根据地,同陕北红军在永坪会师。两军合编为红十五军团,徐海东为军团长,程子华为政委,刘志丹为副军团长兼参谋长。  相似文献   

7.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次年到达陕北.1936年10月,第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长征结束.长征期间及以后的几年中,有关的报道、回忆录见诸于众多的中外书刊.那么,孰为红军长征的最早报道文章?据笔者所知,大致有以下诸说:  相似文献   

8.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是三大主力红军之一,长征中人数最多力量最强的一支红军队伍。1935年3月,红四方面军十万大军西渡嘉陵江开始长征,6月在懋功与红一方面军套师。但张国焘反对中央北上方针,坚持南下,使四方面军遭受重大损失,处境维艰,被迫退守甘孜。1936年7月与红二方面军共同北上,直至1936年10月在将台堡三军胜利会师。红四方面军的长征,是在张国焘分裂党、分裂红军的错误干扰和破坏下进行的,它经历了更加艰难曲折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1935年11月初,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即红一方面军主力)与红十五军团在陕北胜利会师。随后,中国工农红军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宣告成立,毛泽东任主席,周恩来、彭德怀任副主席,统一领导和指挥红军作战。与此同时,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布命令,宣布恢复红军第一方面军番号,彭德怀任司令员,毛泽东任政治委员,辖第一军团和第十五军团。我在红一军团担任教育科长。  相似文献   

10.
70年前的金秋,即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省的会宁、将台堡会师,胜利结束举世闻名的伟大长征。三大主力红军会师西北,是党中央北上方针的胜利,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历史启示。一、三大主力红军会师是党中央北上方针的胜利长征,是指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间,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等部队,自长江南北各革命根据地向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大规模战略转移。中央  相似文献   

11.
红军过陇     
挥师入陇 红军从1934年10月开始长征,到1936年10月,三大主力会师,历时两年,经过11个省份,在到达甘肃时,党中央先后召开了俄界会议和榜罗镇会议,作出了把陕北作为红军长征的落脚点和领导中国革命大本营的战略决策;并进行了腊子口、山城堡等重要战斗,组织了岷洮西、成徽康战役,击败了数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实现了红一、二、四方面军在会宁、静宁胜利会师。在甘肃,从甘南草原到北部山区,从陇东高原到河西走廊的祁连山脉,都留下了红军指战员英勇战斗的足迹和斑斑血迹。1935年9月,红一方面军,在毛泽东和周恩来等同志的领导下,由…  相似文献   

12.
1936年10月,经过艰苦卓绝的长途跋涉和无数次的生死考验,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地区胜利会师,标志着举世闻名的红军长征胜利结束。  相似文献   

13.
1936年5月14日,中共中央在陕北延川县大相寺村召开了团以上干部会议(即"大相寺会议"),总结抗日先锋军"东征战役"的经验.同时,为了巩固陕甘根据地,向西发展,扩大红军和抗日根据地,并向南打通同红四方面军和红二方面军的联系,实现红军三大主力会师,5月18日,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根据当时的政治、军事形势,决定以红一方面军第一、第十五军团和第二十八军、第二十九军、第八十一师以及骑兵团共15000余人,组成西方野战军,由彭德怀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聂鹤亭任参谋长,刘晓任政治部主任,率部西  相似文献   

14.
<正>早在1936年10月15日,在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三大主力即将胜利会师的喜悦日子里,毛泽东给时任红军第二方面军红6军团(也称红6军),年仅26岁的军团长陈伯钧一封亲笔信。信中说:伯钧同志:闻你在六军,为红军庆得干才!你的身体好否?同志都相念的。我们都好,相见之期不远,愿共努力!此致革命的敬礼!  相似文献   

15.
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和红二十五军分别从各苏区向陕甘苏区进行战略转移,这就是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地区胜利会师,是长征胜利的标志,也是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转折点。  相似文献   

16.
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地点的完整说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是举世闻名的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红一方面军、红二方万面军、红四方面军)长征胜利会师60周年。那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的地点究竟在哪里呢?在现今出版的一些有关书籍中,大都只说是在甘肃会宁地区。如现行的高级中学历史课本《中国近现代史手册》(必修)第20页上说:“1935年10月,中央红军与刘志丹等领导的陕北红军胜利会师。第二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红二方面、红四方面军同红一方面军在甘肃会宁地区会师,宣告红军的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胜利结束。」然而笔者要指出,这种说法并不完整,会师的地点实为两处。《辞海》*1989年…  相似文献   

17.
红军三大主力会师与长征胜利结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1936年夏,红一方面军东征胜利,回师陕北后,中共中央审时度势,作出了三大主力红军会合的战略决策。5月中旬,红一方面军主力改编为西方野战军,由司令员兼政委彭德怀率领挥师西征,迎接二、四方面军;7月初,红二、四方面军在甘孜会师后并肩北上,挺进甘肃,向一方面军靠拢。7月底,西征战役胜利结束,西征红军根据中央指示精神,在进占宁夏一部之后即行休整,并于8月和9月初相继向西,向南挺进,有目的地向西(安)兰(州)公路延伸,以便策应红二、四方面军北上,并预防敌以西兰公路为界,隔断西方野战军与红二、四方面军的会合。9月…  相似文献   

18.
正1936年10月底,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海原(今属宁夏)、打拉池一带歼敌的海打战役宣告流产。历年来海打战役的研究多聚焦于政治层面,有意无意间掩盖了其他因素的影响。本文从通信与情报角度出发,探讨海打战役流产的客观因素,换个角度读历史。一、红军总部与前敌指挥部联络不畅1936年10月,红军第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境内与红一方面军会师,为时两年的长征宣告结束。在中革军委统一部署下,红二、四方面军随即在西(安)兰  相似文献   

19.
红军三大主力会师西北1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是参加长征的红军三大主力之一。1930年3月,由黄麻起义、商南起义、六霍武装起义建成的红军第十一军改编为红军第一军,开辟了广阔的鄂豫皖革命根据地。1931年1月,红一军与鄂东南地区的红十五军组成红军第四军,随后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又建立了红二十五军。11月,红四军与红二十五军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徐向前任总指挥,陈昌浩任政治委员,全军约3万人,在鄂豫皖地区赢得了多次大规模战役、战斗的胜利。1932年10月,红四方面军在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进行的第四次反“围剿”失败,被迫向西转移。19…  相似文献   

20.
《湘潮》2020,(6)
正在中国革命史上,长征犹如一座丰碑,始终熠熠生辉。2016年10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从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红军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和第二十五军进行了伟大的长征。我们党领导红军,以非凡的智慧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战胜千难万险,付出巨大牺牲,胜利完成震撼世界、彪炳史册的长征,宣告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图谋彻底失败,宣告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肩负着民族希望胜利实现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