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贵州省委结合贵州民族文化传统、“两欠”省情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在十届二次全会上提出要大力弘扬和塑造“自强自信、开放创新、能快则快、团结和谐”的新时期贵州精神,准确地定位了新时期贵州人应当具备的性格特点和形象特征,极大地提升了贵州的地域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心,从而为实现贵州经济社会的历史性跨越奠定了坚实的精神基础,这不仅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更具有深远的历史影响。  相似文献   

2.
黔风 《当代贵州》2008,(11):3-3
省委十届二次全会提出要大力塑造“自强自信、开放创新、能快则快、团结和谐”的新时期贵州精神。在今年年初的抗雪凝斗争中,全省人民用实际行动对新时期贵州精神作出了生动诠释,灾害面前,新时期贵州精神经受了检验,接受了洗礼,得到了新的升华。  相似文献   

3.
如果说“开放创新”是本质特征,“能快则快”是实践需要.“团结和谐”是目标状态,那么,“自强自信”则是基础和核心,是贵州精神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4.
彭勇 《当代贵州》2008,(1):10-12
精神的张扬可以引发观念变革,激昂思想活力、行为活力,推动社会的发展。美国学者英格尔斯指出,观念的现代化是人的现代化和社会现代化的前提。 实现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首先要实现精神上观念上的跨越,首先要挺直胸膛亮出贵州精神来。 省委十届二次全体(扩大)会议以及刚召开不久的全省经济工作会都提出了要“大力塑造‘自强自信、开放创新、能快则快、团结和谐’的新时期贵州精神”。这是贵州第一次对本土地域精神进行较为系统的概括和描述,必将在我省经济社会生活中形成持久的话题和影响力,具有深远而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彭勇 《当代贵州》2009,(8):38-38
形成谈资引起关注选题准,多角度全方位解读策划精. 省委十届二次全体(扩大)会议明确提出要"大力塑造'自强自信、开放创新、能快则快、团结和谐'的新时期贵州精神",要求"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进一步培育和增强贵州地域文化认同感和民族文化自信心","使人民群众的精神面貌更加昂扬向上".  相似文献   

6.
<正>"冷洞村的实践彰显了一种‘不怕困难、艰苦奋斗、攻坚克难、永不退缩'的精神,这就是贵州精神。这种精神比创造的财富还要宝贵、还要长远。无论是抗旱救灾,还是改变贵州贫穷落后的面貌,都需要这种精神。"  相似文献   

7.
省第九次党代会报告明确提出:“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弘扬遵义会议精神,激励广大干部群众热爱贵州、建设贵州、振兴贵州,积极投身到改革和发展实践中去,勤奋敬业,扎实工作,塑造新世纪贵州人的新形象:”认真学习和贯彻这一重要精神,对于加快贵州今后5年的发展,推进富民兴黔新长征,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针对当前现实需要提振精神而精神又面临疲软失落的现状,迫切需要把构筑"精神高地"作为贵州走出"经济洼地"的"核动力"。当前,贵州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需要抢抓机遇、建设新贵州的精神动力。但目前贵州仍然存在  相似文献   

9.
这一次蕴含了经济活力、生态环境、文化底蕴、精神品格、价值向导,长时段、高密度、广覆盖、高层次的贵州整体形象传播。奋进、开放、文明、和谐的贵州新形象得到了综合呈现。  相似文献   

10.
杨兴举 《当代贵州》2008,(10):29-29
培育和弘扬“自强自信”的贵州精神,必须增强改革意识、开放意识、竞争意识、责任意识与效益意识。自强自信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规范,也是中华民族精神贯穿古今的优良传统。省委十届二次全会提出,要大力塑造“自强自信、开放创新、能快则快、团结和谐”的新时期贵州精神。这既是对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和时代精神的继承和发扬.又是从升华贵州人精神境界的层面,把胡锦涛总书记对“贵州的同志要有志气、有信心,  相似文献   

11.
正牢记嘱托、感恩奋进,走新路、谋发展、塑形象、共繁荣。新时代贵州精神作为一种精神伟力,是激励贵州各族人民干事创业、勇往直前的精神指引,是塑造新时代贵州形象的精神气质,是提升贵州文化自信,助力贵州经济社会文化高质量发展的价值引领。  相似文献   

12.
《当代贵州》2012,(30):9
构筑"精神高地"、冲出"经济洼地"——这句贵州人耳熟能详的话语,如今已成为贵州的时代标志。绚烂的精神之花绽放在贵州大地,精神的强大力量正在引领着贵州创造科学发展、后发赶超的优异成绩。 贵州大地上,革命先辈曾经以"乌蒙磅礴走泥丸"的大气魄,坚定地走出了"长征精神"和"遵义会议精神";  相似文献   

13.
《当代贵州》2008,(4):64-66
一个民族、一个地区、一个人,都需要一种精神。在灾害来临的危急关头,尤其如此。 在雪凝灾害的危急关头,"贵州精神"的力量凸显得更加清晰,体现得更加充分,广大党员、人民群众、部队官兵都以各自抗灾救险的实际行动诠释了"贵州精神"的真谛  相似文献   

14.
徐朝 《奋斗》2012,(9):23-30
开篇语:一个阁家需要拥有伟大的民族精神,一个地域、一座城市同样需要有自己的地域精神、城市精神。她如“一面旗帜,凝聚着地域的思想灵魂,代表着一个地域的整体形象,  相似文献   

15.
殷文霞 《当代贵州》2012,(35):26-26
作为一名来自基层的党代表,我感到非常荣幸,同时也深感责任重大。我一定会履行代表职责,把大会的精神领会好传达好。胡锦涛同志在报告中多次提到文化强国战略,这让我深受鼓舞。这几年,贵州的对外宣传水平迈上了新台阶,我们贵州民族歌舞剧院着重打造多彩贵州风文化系列活动,就是在大力宣传贵州形象和文化,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相似文献   

16.
一、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乡村振兴的作用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了贵州人民的经济需求、社会关系和文化意义,具有赋予社会文明特性的多重价值。在乡村振兴中,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起到丰富乡村文化内涵、促进乡村经济发展及丰富乡村民众精神文化生活等重要作用。(一)丰富乡村文化内涵,提升乡村文化形象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贵州各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具有浓郁的乡村生活气息与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17.
今天的贵州是昨天贵州的继续,新时期贵州精神是不同时代的贵州精神现象在21世纪的升华。  相似文献   

18.
刚刚召开不久的省委十届二次全体(扩大)会议明确提出,要“大力塑造‘自强自信、开放创新、能快则快、团结和谐’的新时期贵州精神”,要求“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进一步培育和增强贵州地域文化认同感和民族文化自信心”,“使人民群众的精神面貌更加昂扬向上”。新时期贵州精神的提出,  相似文献   

19.
1月15日,全省宣传部长会议在贵阳召开。会议总结了过去一年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并对2013年的工作进行安排部署。会议提出,新的一年里,全省宣传思想文化战线要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为主线,立足新起点、适应新形势,对内凝聚"贵州力量"、对外展示"贵州形象",让海内外听到更多的贵州好声音。要在理论武装上有新成果,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不断引向深入,深入  相似文献   

20.
贵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要改变贵州"经济洼地"的面貌,必须首先构筑贵州人民的"精神高地"。根据这一重要论述并结合贵州发展实际,构筑"精神高地"无疑成了未来五年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最为急迫的任务。如何构筑文化的"精神高地"?地处黔北腹地的湄潭将做怎样的思考和回应成为全县人民尤其是文化工作者需要破解的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