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多样性的宽容--论云南民族关系的历史经验之一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伍雄武 《思想战线》2005,31(6):63-67
民族的多样性及和谐并存,是云南的突出特点.云南各民族传承和保持文化多样性的历史经验就是宽容对文化多样性的宽容,对民族差异的宽容.云南各民族之所以能宽容,一是在既定的自然、历史条件下不得不宽容,同时也是根据自己的民族精神选择了宽容.多样性的宽容和多样性的并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花泽飞 《创造》2004,(4):19-20
文化多样性是历史留给云南的重要遗产,但这只能作为既有基础,而不可当作最终目标.就云南21世纪的社会发展前景而言,仅仅注重文化多样性的保护还远远不够.云南要建设民族文化大省,促使文化多样性的历史成果得以保持和发展,尤其需要强调符合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体现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实现文化多样性基础上新的整合发展;基于文化多样性的和谐统一,平衡发展和优化创新.  相似文献   

3.
郭山 《创造》2021,29(9):33-38
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BD COP15)定于2021年10月在中国云南昆明举办.COP15在中国举办,是国际社会对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成就的认可,举办地落地昆明,是云南生物多样性、气候条件等综合因素的胜出.  相似文献   

4.
云南民族文化发展报告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 ,作者对近年来云南民族文化发展的成就与经验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总结 ,分析了云南民族文化发展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文章认为 ,民族文化多样性是云南在全球化和可持续发展进程中具有突出的比较优势的宝贵资源 ,是云南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并最终能够在西部乃至全国后来居上的坚实基础。社会主义时期是民族文化多样性发展繁荣的时期 ,发展繁荣民族文化多样性是建设中国先进文化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民族地区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5.
陈眉江  张辉 《创造》2007,(10):50-51
城市遗产承载着人类社会的文明,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体现.云南特色城镇所蕴含的地缘特征、文化意识、思维方式、想象力和创造力,是维护云南独特文化身份的根本.从云南省现阶段特点来看,云南城市遗产保护工作应包含以下两方面内容:建立城市遗产信息库,建立名城名镇保护体系.当下,尤其是云南省的情况是其保护体系有名录而弱内容;因此,对其相关信息库进行构建,是我们这些珍贵的城市遗产有效而系统保护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文化魅力和生态环境,是当代国家形象和软实力中举足轻重的构成部分,对我国的对外交流与合作至关重要。以文化多样性和生物多样性而论,云南在我国具有独特的优势和魅力,在国际上也有很好的声誉。  相似文献   

7.
生态环境的多样性,生物资源的多样性,民族文化的多样性,造就了云南别具一格的秀美山川和绚丽斑斓的人文环境。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立体气候和地质特色,培植了植物王国、动物王国、有色金属王国的美称。  相似文献   

8.
各州、市人民政府,省直各委、办、厅、局:滇西北是世界重要的生物资源宝库,生物物种丰富而独特,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建设工作日益受到重视。新的历史时期,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速度加快,生物多样性保护任务更加繁重。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实施七彩云南保护行  相似文献   

9.
王睿 《创造》2015,(7):56-57
<正>用环境质量倒逼环境管理转型,引导和督促基层政府真正履行其生态环境保护的公共职责。生态多样性,一直是云南最闪亮的名片之一。地处青藏高原与云贵高原之间的云南西北地区是中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富集区和物种基因宝库,也是亚洲4条大江上游生态功能极为重要且脆弱的地区,被列入全球25个优先重点保护的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地位十分突出。这里有中国三分之一以上的高等植物和动物种数,也是全球景观类型、生态系统类型和生物物种最丰富、特有物种最集中、民族文化丰富多样的地区。  相似文献   

10.
民族博物馆保护传承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践与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尊重、传承和保护各民族文化遗产,促进民族文化多样性共存,实现民族文化多样性共享,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一项重要内容。民族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两者共同构成了璀璨夺目的民族文化大观园。云南是世界罕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蕴藏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因此,保护任务十分艰巨。云南民族博物馆作为保护民族文化遗产的专业机构,不仅重视对云南各民族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相似文献   

11.
江仕敏 《创造》2015,(5):29-32
<正>"神奇的红土高原"、"多样的气候"和"丰富的资源",是云南农耕文化诞生的客观环境。云南是古人类发祥地和水稻起源地之一,拥有悠长久远的农耕文明史,是全国农耕文化资源最富集、多样性特征最鲜明的地区之一。作为云南各族人民传统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的基础和母体,云南传统农耕文化孕育、哺育和养育了云南数千年的文明历史与多彩文化。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农耕文化,就没有云南的历史发展和文明进步。  相似文献   

12.
人类文明的多样性不仅造就了不同的种族和文化,而且造就了不同的历史和国家,不同的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而人类政治文明的多样性造就了世界政党制度的多样性.我国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建立和发展正是这种多样性特征的集中体现.我们应认识到人类政治文明的多样性是世界多样性法则的反映,应认识、理解和善待世界不同的文明,抱有一种宽容的态度去对待任何一种社会制度、政党制度和发展模式,在竞争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3.
黄颖琼 《创造》2021,29(12):24-27,36
云南被誉为"动物王国""植物王国""世界花园""物种基因库",以极其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而闻名于世.《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选择在云南召开,并圆满完成第一阶段会议的各项议程,在昆明闭幕.会议的召开,进一步展示了云南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取得的进展和成就,充分说明了云南在全国率先出台生物多样性保护地方性法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显著的实施成效.  相似文献   

14.
中华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同一性与互补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华民族文化既具有多样性的特征,同时也具有同一性和互补性的特性.中华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与同一性的关系是一般与个别、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多样性是各民族文化认同的基础,同一性是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基础.我们既要保护文化多样性,同时也要增强同一性或共同性,以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加强各民族对国家的认同.每一个中华民族成员都具有双重认同:既认同中华民族,也认同本民族.中华民族是最高层次的认同,也是最基本的认同;本民族是第二层次的认同.中华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不是冲突的根源,而是互补的基础.不同民族文化在互动中取长补短,互通有无,从而使中华各民族文化在互补中得到繁荣和发展.多样性、同一性和互补性并行不悖的历史经验,为人类社会多元文化的和平发展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5.
江泽民根据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结合冷战后国际形势的新特点,提出维护世界多样性思想.维护世界多样性是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国际战略思想的重要内容,是对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的新发展.维护世界多样性,对于促进世界多级化进程,反对霸权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各国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文明是一个与野蛮、愚昧和无知相对应的概念,标志着人类社会进步的程度和开化的状态.文明的多样性是指各地区、各民族和各国社会进步所达到的程度和水平,体现了各地区、各民族和各国社会进步的特点和方式,也反映了人类社会生活的丰富性和多样性,这是一种客观现实.正是基于对这一事实的认识和尊重,中央提出了"和谐世界"这一具有全球视野的新理念.文明多样性是构建"和谐世界"的基石,"和谐世界"也是对多样性文明的内在诉求和应然结果,在本质上,二者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7.
木子 《今日民族》2016,(3):16-19
鲜切花、香蕉、葡萄、蔬菜……七彩云南的高原立体气候,带来了丰富多样的经济作物,也催生了难以估量的农产品消费热浪。不知何时,农业这一古老又新鲜的行业,成为引领云南新一轮快速发展的“火车头”,而在这背后,是超过千亿的高原特色农业蛋糕。  相似文献   

18.
廖乐焕  赵新国 《前沿》2010,(20):180-182
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的边疆省份,民族的多样性决定了其文化的多样性。云南民族及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不仅是中国多民族状况的缩影,聚集着中国民族文化的多样性,而且可以说是整个亚洲民族和民族文化多样性的聚焦和汇集。保护和发展民族文化多样性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本文对现阶段保护和发展云南民族文化多样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进行了深入探讨、分析和解释,并从民族文化工作的角度提出解决问题、实现民族文化繁荣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文化多样性"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和最普遍的一种存在.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对文化多样性的保护已引起世人瞩目.文章分析了文化多样性之与民族院校的价值与启示,为民族院校在文化多样性背景下如何走特色发展之路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中国减灾》2004,(10):12-12
树木森林能够净化大气、调节气候、滋养水源、保持土壤、美化环境,这是识字课本中都会涉及到的常识,包括小学生都懂得树木通过光合作用生产人们赖以生存的氧气。其实,森林的功能不只这些。它还保护着生物多样性,为人类发展提供资源。自8000年前大规模农业开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