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率俊 《学习与实践》2008,(3):161-164
三峡文化与我国其他地域性文化迥然有别的内涵与特征充分显示了其自身的独特性、丰富性与无穷魅力。自长江上的第一个水电枢纽工程——葛洲坝工程问世以后,尤其是跨世纪工程——三峡水电枢纽工程动工以来,伴随着地域文化在学术界的升温,三峡文化逐渐为世人瞩目,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认同,长江三峡学正是在三峡文化研究基础上所进行的学术整合与提升。  相似文献   

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令2003年第6号《长江三峡水利枢纽水上交通管制区域通航安全管理办法》已于2003年5月14日经第5次部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3年6月15日起施行。部长张春贤二○○三年五月十六日  相似文献   

3.
发展三峡文化产业,构建长江三峡文化产业体系,就是要采取多种措施,把长江三峡文化的资源优势转换成现实的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建立起与本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协调同步、布局结构合理、重点特色突出的文化产业体系,使之成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4.
梦里三峡     
新一 《中国减灾》2005,(8):51-51
长江三峡兼有山奇与水险,两岸树木葱茏,云雾缭绕,峰峦急流间,充满诗情与梦幻。绵延千古的浩淼江水里,留着前人的梦,刘备白帝城的托孤梦,寇准巴东的廉吏梦,屈原秭归的忧愤梦,王昭君大漠荒原的思乡梦,而我的梦始于刘白羽的《长江三日》。中学语文课本上的《长江三日》是一篇以日记形式写成的游记散文。刘白羽于1960年11月中旬,乘“江津号”顺流而下,从重庆到武汉。一路上,写下了连续三天在长江航  相似文献   

5.
三峡文化与三峡旅游业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分析了三峡文化与三峡旅游业之间的密切关系,说明了研究三峡文化对促进三峡旅游业发展的重要现实意义,提出了三峡文化旅游开发的战略性对策。  相似文献   

6.
张琴 《半月谈》2003,(20):57-59
“十一”黄金周期间,三峡旅游再现热潮。然而,记者以一名普通游客的身份随团游览三峡时却发现,不时发生的一些怪现象和荒唐事让游客的心情蒙上了一层阴影。  相似文献   

7.
长江三峡作为世界公认的中国三大黄金旅游线路之一,不仅承载着流域经济发展的使命,更肩负着三峡库区百万移民脱贫致富的重托。从急流险滩到高峡平湖,新三峡风光同样令人荡气回肠。然而,蓄水前后一度红火的三峡旅游业却很快跌入了低谷。  相似文献   

8.
桂慧樵 《小康》2007,(3):69-71
为每月仅有一万多辆三峡翻坝转运的滚装车辆,破坏脆弱的自然生态环境,投资38亿元修专用翻坝公路,劳民伤财。  相似文献   

9.
156块三峡石     
张双山 《公民导刊》2006,(12):48-49
一群风华正茂的大学生队型整齐地站在长江边,凝望着远方,声情并茂地唱起了《三峡情》。他们眼前平缓地流淌着长江水,身边静卧着漂亮的三峡石,在他们身后的山坡上,是三峡移民搬迁后留下的美好家园。三峡再次蓄水上涨至156米水位后,  相似文献   

10.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安全保卫工作,维护长江三峡水利枢纽的安全和秩序,制定本条例。第二条国家设立长江三峡水利枢纽(以下简称三峡枢纽)安全保卫区,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对三峡枢纽实施保护。  相似文献   

11.
《半月谈》2003,(24):51-51
《半月谈》2003年第20期刊发《别让旅游“顽疾”脏了长江三峡的“脸”》一文后,引起了重庆市领导和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2.
2008年10月,我趁与夫人李翠英去南京、无锡参加友城活动之际,特别安排行程,于10月15日重游江城武汉。武昌、汉阳、汉口真是建设的比我想像还好,新旧建设的长江大桥南北贯通,交通繁忙,一片繁荣景象。尤其更让我难忘的是,经由湖北省海外联谊会副会长周挺先生及湖北省黄埔同学会安排,由省委统战部杨振及省同学会才彦等陪同,去游览了我多年来梦牵魂绕的长江三峡。想不到耄耋之年的我还能从大洋彼岸回归故乡,亲眼目睹三峡雄伟的工程,真是太荣幸了!  相似文献   

13.
14.
这是一段尘封的历史,虽然岁月的年轮辗过了近60个春秋,但三峡的涛声仿佛还讲述着1958年3月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乘坐"江峡"轮考察长江三峡的故事——  相似文献   

15.
黄昌富 《理论月刊》2002,(12):124-125
城市是当代社会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高密度载体;文化是城市建设的灵魂,影响着城市的规划、功能、风格、持续发展能力;要提升三峡区域城市形象、优化其功能、美化其景观、增强其持续发展能力,必须加强三峡文化研究。  相似文献   

16.
三峡,集长江灵秀于一身,犹如壮丽的山水画廊。千古悠悠,李白曾为之快意,杜甫曾为之吟咏,屈原曾在此诞生,昭君曾在此离别……今天,正在兴建的“世界第一坝”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将于年内第二次大江截流,2003年6月,库区蓄水至135米,2009年工程竣工后升到175米,这将对美丽  相似文献   

17.
北京老人李裕善近15年来六次赴三峡采风写生,创作出高1.2米、长458米的“长江三峡神游图”长卷,长卷在北京及各地多次展出,受到国家领导人及诸多名家的高度评价并题字赞赏。他的许多单幅作品被港澳台同胞及国际友人收藏。李裕善1938年生于湖北沙市,按他的话说就是“自小长在长江边,听惯了艄公的号子,看惯了船上的白帆”的长江边上的人。他自幼受楚文化熏陶,  相似文献   

18.
谭爱军 《政策》2012,(1):98-98
<正>~~  相似文献   

19.
《重庆行政》2013,(6):I0016-I0021
云阳县位于长江三峡国际黄金旅游腹心地带,是一座被山水与人文浸润的美丽城市。  相似文献   

20.
一苇  吕闻 《今日浙江》2010,(3):56-57
在中国科学界,他被看作一位旗帜性的人物;在中国水利水电行业,他被公认为灵魂般的人物,许多人称他为中国水利水电界当之无愧的权威。他就是我国少数几位拥有双院士称号的潘家铮先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