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谈家长素质对家庭教育的制约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家长与子女接触的时间要比教师与学生接触的时间多,因此,家庭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这样,家长的自身素质对家庭教育的好与坏就直接起着制约作用。下面就家长素质对家庭教育起制约作用谈几点看法:一、家长的思想品德素质对子女思...  相似文献   

2.
根据抽样调查的结果,分析探讨了流动人口子女在城市公立学校中的社会心态。研究发现,流动人口子女的社会心态是积极向上的,但也有相当部分流动人口存在相对剥夺感、社会差异感、社会距离感、模糊的身分认同和不满情绪。最后从打破各种制度束缚、城市公立学校教师应该转变观念与增强社会责任感、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等角度提出了调整流动人口子女社会心态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较大规模问卷抽样调查结果,从家庭教育资本、家庭教育期望、家庭教育行为、家庭与学校的互动、家庭教育的主观评价五个方面对"流动子女"与"留守子女"的家庭教育状况进行了比较分析。比较分析结果一致表明,"流动子女"家庭教育要优于"留守子女"。文章最后认为"流动家庭"较之"留守家庭"的家庭教育比较优势,正是促成农民工外出家庭化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
流动人口家庭化是社会转型期出现的一种社会现象。这种特定形态的家庭对子女的教育受家庭内部、社区环境和社会政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面临许多现实问题和困惑,妨碍了流动儿童及其家庭和谐地融入流入地社区。为此,需要流入地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家庭教育指导,提高流动儿童及其家庭的城市适应性;还应建立和完善家庭教育指导的社会工作系统,让流动儿童及其家庭及时、就近得到社会支持和帮助。  相似文献   

5.
<正>日前,常州市武进区委区政府正式出台了《武进区流动人口子女积分入学管理暂行办法(试行)》,全面启动流动人口子女积分制入学管理,全区流动人口将按积分排名,享受子女入读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小学待遇。区政协委员们关注多年的流动人口子女入学难题终于得到解决。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受到武进区政协委员的持续关注,政协委员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为了更好地了解流动人口子女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采用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周步成等主修的《心理健康诊断测验》及自编的人口统计学量表,对流动人口子女较集中的某初级中学的257名学生进行了心理健康测验。测验及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流动人口子女在心理健康状况总分及恐怖倾向、学习焦虑、身体症状和过敏倾向上得分均显著高于非流动人口子女,尤其是学习焦虑和身体症状方面。(2)女生在恐怖倾向上得分显著高于男生。(3)父母职业、文化程度、期望与是否流动人口子女无显著交互作用。针对上述研究结果,我们从学校、教师、家长和社会四个方面提出了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7.
流动人口子女在流入地的受教育问题是流动人口的迅速增加和中国城镇化发展的伴生物,是影响到中国教育目标的实现、中国的城镇化进程和经济发展、中国的社会公平的大问题,已日益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必须予以妥善解决。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问题产生的根源是户籍制度和与之相关的教育经费拨款制度。因此,解决流动人口子女的受教育问题,首先必须改革以户籍制度为基础的现行义务教育体制和义务教育经费的分配方式,其次是要用政策法规保障流动人口子女的受教育权利。  相似文献   

8.
我国的家庭教育已从旧有的家庭施教的模式转变为现今的家庭教育投资的模式;并构成一种流行的时尚。据有关研究报告显示,在城镇居民的储蓄动机和目的中,为子女将来教育而储蓄的位居第一。家庭教育投资之风盛行,并在一定程度上步入一种“唯大学是从”的误区,使家庭教育投资风险聚增。具体表现为:1.家庭教育投资盲目性。由于缺乏对社会人才需求的深刻理解,以及社会发展趋势及其相应的个人能力要素需求的变化的准确把握,家庭教育投资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如缺少个性化,不注重与子女的优势的结合与开发,其表现为投资行为的盲目趋从,以…  相似文献   

9.
家庭道德教育行为偏差与矫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是子女成才的源头。家庭教育是个非常古老的话题,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中国古代把“齐家”作为“治国”的重要前提条件。家庭具有重要的教育职能,家庭教育、家庭道德状况如何对子女的健康成长有着极大的影响。如何在家庭教育中发挥家长的主导作用,已成为需要认真研究的课题。一、家庭教育偏差种种1.家长对子女包办代替。由于中国特有的独生子女现象的出现,以及传统的家庭观念,子女“成龙”、“成凤”是家长的共同心愿。他们对子女的期望值往往过高,急于求成思想严重,很多家长对子女的生活、学习包办…  相似文献   

10.
本文根据抽样调查的结果,分析公立学校教师接纳流动人口子女入学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明确表示愿意接纳流动人口子女入学的教师只是少数.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对学校资源空间的判断、对两类少年儿童素质的判断以及对现行流动人口子女教育政策的认同度是影响教师接纳意愿的三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论流动人口子女的社会融入问题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孙璐 《理论月刊》2006,(11):35-38
近年来,我国流动人口的结构呈“家庭化”趋势,由于制度建构、资源配置等多方面的原因,流动人口子女的社会融入呈边缘化状况。这一问题的解决,有赖于整个社会从身份制向公民社会的转变、城乡壁垒的拆除,有赖于人们从根本上重视流动人口及其子女的公民权利。  相似文献   

12.
从概念来说,流动人口子女不仅包括流入城市的流动儿童,而且,也应该包括留底在乡村的"留守儿童".因此,讨论"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的问题,也相应需要从这两个方面着眼.作为一个社会性的问题,是整个社会而不仅是流动人口子女的家长要对这个问题负责.  相似文献   

13.
流动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问题,被一些专家称为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第一难题。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人大常委会认为,外来民工子女作为新出现的就学群体,已成为国民教育体系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妥善解决他们的就学问题,保证每一个流动人口子女都  相似文献   

14.
本文使用国家人口计生委2011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采用倾向值匹配的分析方法,研究了随迁子女人园状况对其母亲参与劳动力市场以及就业概率的影响。研究发现,约四成学龄前流动儿童没有入园,而随迁子女难以进入幼儿园对流动女性就业带来显著的负面影响,限制了流动女性参与和成功就业。文章进一步提出了促进流动人口学龄前随迁子女人园状况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广东外来工子女犯罪原因分析及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锡涛 《前沿》2009,(1):136-138
广东外来工子女犯罪问题近年来日益明显,引起人们的关注。作为一个在生活、教育环境相对特殊的群体,其犯罪主要有机制的缺陷、教育的不足、不良环境的影响,又有家庭教育的缺位等。如何预防和减少外来工子女的犯罪,既需要进行体制上的改革,又需要根据现实情况对外来工子女的管理、服务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6.
《协商论坛》2015,(1):34
随着整个社会的快速进步,教育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然而,通过审视整个基础教育各学段的现状,我们不难发现,当前教育工作的着力点和聚焦点仍然局限在学校教育上,对于社会教育资源,特别是对家庭教育资源的挖掘和利用还非常不够。社会上虽然不乏成功的家庭教育案例,但就整体而言,家长普遍缺乏对子女进行有效家庭教育的知识和能力,家庭教育资源的利用率极低。根据《家长心理健康对子女健康成长的影响》课题中的一项调查显示:孩子在进入青春期  相似文献   

17.
家庭关怀的缺失和学校教育的不当、社会有效管理机制的缺失以及个人心理的不成熟,是未成年流动人口犯罪的主要原因,我们应从建立城市流动人口社会保障体系、强化家庭教育、促进流动人口身份认同和社会融合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对未成年人权益的保障,预防未成年流动人口犯罪的发生,为和谐社会构建及社会稳定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8.
本文根据抽样调查的结果,分析探讨城市公立学校流动人口子女学校主观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本研究发现,城市公立学校流动人口子女对学校主观生活质量评价很好.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年级、自评家庭经济条件、传媒接触、学校活动参与、相对剥夺感对其学校主观生活质量评价有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19.
父亲角色对家庭教育影响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庭教育是家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家风与社会和谐稳定密切相关。长期以来,对子女的教育更多地被视为是母亲的责任,对于父亲在子女教育中的作用重视不够。本文通过对两千余户子女年龄在18周岁以下的家庭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家庭教育中的性别差异明显,仅有四分之一的家庭由父亲作为家庭教育的主要承担者,父亲的角色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缺失。实证分析通过控制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和经济资本等变量,进一步发现了父亲是否为家庭教育的主要承担者对家庭教育重要性的认知和对子女教育的满意度具有显著影响。分析发现,与不是由父亲作为家庭教育主要承担者的家庭相比,父亲是家庭教育主要承担者的家庭对家庭教育重要性的认知高出1.56倍,对子女教育的满意度高出28.79%。因此,应通过培育社会性别观念,将家庭教育纳入公共服务体系;倡导父亲更多地承担家庭教育,营造良好家风和家庭教育实施环境;建立健全相关法规等手段切实有效提高家庭教育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博涵  博彦 《前沿》2012,(19):134-137
在我国城乡之间,每天流动着上亿农民,农民工已经成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存在于城市的各个角落.而在这些农民工身后,有着数量庞大且不断增加的数千万未成年子女.与农民工问题相连最为紧密的一个焦点就是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解决不好将影响几代人的整体素质.本文通过对呼和浩特市农民工家庭的走访,了解了目前呼和浩特市农民工子女家庭教育的现状,并找出了家庭教育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提出了改善农民工家庭教育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