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帆 《理论学刊》2005,(4):88-90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公民的财产权和人身权联系日益密切,人们愈来愈注重对自身价值和尊严的追求,出现了精神利益财产化的趋势。合同作为社会关系的一个经常性的载体,正越来越多地涉及到精神利益,而由于我国只承认和救济侵权领域的精神损害,对违约责任中的精神损害赔偿一直持怀疑和否定态度,使得公民的精神权益得不到全面保护。因此,重新审视违约精神损害赔偿之争,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2.
精神损害赔偿问题是我国民法中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目前理论界存在很大分歧,立法上也还不完善,实践中故难以操作。针对此问题,加强这方面的立法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3.
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和人们法制观念的增强,人们越发注重对个人权利的保护,尤其是精神利益的自我保护意识呈越来越强化之势.本文拟对精神损害赔偿的涵义、适用范围以及精神损害赔偿在法律实践中面临的有关问题进行探讨,由此提出健全和完善我国精神损害赔偿之立法对策.  相似文献   

4.
关于产品责任的精神损害赔偿问题,学者间争议颇多。本文通过对国外立法与司法实践的分析,指出了我国相关立法中有关产品责任精神损害赔偿的成就与不足,在探讨其精神损害赔偿的范围和数额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5.
综观当代各国民法或侵权行为法,几乎所有国家(地区)都规定了作为侵权行为后果之一的精神损害赔偿问题。人的人格利益和身份利益虽然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也不是用金钱可以交换的,但是一旦侵权行为发生之后,一定数额的金钱赔偿也许是我们迄今为止的法律智慧所能找到的最  相似文献   

6.
精神损害赔偿的权利主体是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基础,也是确定精神损害赔偿范围、赔偿数额等相关内容的基础。精神损害赔偿的权利主体只能是自然人,是人格权益遭受不法侵害的人,并且是依法律规定有权请求赔偿的人。  相似文献   

7.
在调整国际航空承运人责任的"华沙体系"中,找不到关于对旅客能否获得精神损害赔偿的明确规定。这缘于《华沙公约》第17条"其他身体伤害"的模糊性措辞。围绕着《华沙公约》是否支持精神损害赔偿的问题,各国的法律实践给出了截然不同的解决办法。以法国、德国为代表的一些国家认为公约的措辞中已经包括旅客的精神损害,然而美国的判例法却始终认为单纯的精神损害不能依公约获得赔偿。1999年制定的《蒙特利尔公约》依然使用了"身体伤害"这一概括性的表述,它的具体含义有待于各国国内司法实践的进一步解读。从社会发展来看,对旅客的精神损害予以赔偿是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8.
借鉴国外立法司法经验,结合我国实际,加强民法理论尤其是违约精神损害赔偿理论的研究,探索构建违约精神损害赔偿适用制度体系,对于弥补立法上的不足,排除司法上的疑义与空白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一、精神损害赔偿的规定我国关于精神损害赔偿的法律始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120条,该条规定:“公民的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受到侵害的,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可以要求赔偿损失。”从该法条来看,我国精神损害赔偿的范围较窄,仅限于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受到侵犯时可以适用,而其他权利受到侵害时则无法要求精神损害赔偿。为加强对民事权益的司法保护,抚慰受害人,引导公民尊重他人权利,提高公民的法制意识,保护司法公正,2001年,最高人民法院公布实施了《关于确认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  相似文献   

10.
从《民法通则》确立我国的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到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我国的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经历了由否定到肯定,并在立法上由具体人格权发展到一般人格权,由精神性人格权发展到物质性人格权。我们在肯定其进步的同时,也应看到其存在的缺陷,并探索其完善的途径,使其与现实的发展相适应。  相似文献   

11.
正精神损害赔偿制度是侵权责任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但是,我国的精神损害赔偿制度仍存在赔偿原则模糊、赔偿范围狭窄及赔偿数额计算标准瑕疵等缺陷,导致其不能很好地指导具体案件审判,经常出现赔偿数额的同罪异罚现象,有悖于司法公正。要解决上述问题,须明确精神损害赔偿原则,调整精神损害赔偿范围,规范精神损害赔偿金的计算标准。  相似文献   

12.
曾庆金 《世纪桥》2008,(1):67-68
我国法律对刑事被害人损害赔偿的规定还很不完善,这直接影响着社会公正和正常的社会秩序。因此,必须尽快增加对刑事被害人精神损害赔偿的规定;将物质损害赔偿和精神损害赔偿落到实处;建立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为无法获得赔偿的无辜被害人提供经济补偿。  相似文献   

13.
我国刑事法律没有规定受害者及其近亲属可以提起精神损害赔偿,而民事法律却有这样的规定。这样,既导致了刑法、民法在这方面的立法不平等;同时也不利于安抚、补偿受害者及其近亲属,在经济上惩罚犯罪分子和教育其他人。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从立法保护上取得突破和司法实践上的不断进步。  相似文献   

14.
预期违约是荚美现代合同法的重要制度,该制度最初起源于英国的合同判例,经过长期的发展已相当成熟和完善.我国的新合同法也吸纳了这一制度,但是条文过于简单,因此在实践中如何具体的运用还有待不断的归纳和总结.  相似文献   

15.
预期违约是英美现代合同法的重要制度,该制度最初起源于英国的合同判例,经过长期的发展已相当成熟和完善。我国的新合同法也吸纳了这一制度,但是条文过于简单,因此在实践中如何具体的运用还有待不断的归纳和总结。  相似文献   

16.
2013年,铜仁市万山区将更加注重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更加注重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更加注重统筹城乡发展,更加注重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更加注重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更加注重生态文明建设,为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牢固的基础。党的十八大确立的到2020年全国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工作目标,是硬任务,是总要求。为此,贵州省、铜仁市相继出台了贯彻落实的《决定》和《意见》。铜仁市万山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  相似文献   

17.
文章论述了司法侵权适用精神损害赔偿的法理依据;对司法侵权精神损害赔偿的构成、范围、方式及数额的计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张敏婕 《唯实》2006,(7):43-45
随着债权不可侵性的提出以及侵害债权理论的发展,引诱违约作为第三人侵害债权的侵权行为中的一个常见类型,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大陆法系和英关法系的诸多国家的立法和判例中都对其予以确认。在我国,至今尚未建立完整的侵害债权制度,也就没有有关引诱违约的具体规定。因此,有必要对此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9.
离婚案中的精神损害赔偿有四个构成要件:违法行为、损害事实、主观过错、因果关系.进一步探讨离婚案中的精神损害赔偿问题有助于对<婚姻法>的理解.  相似文献   

20.
国家侵权精神损害赔偿制度是衡量一个国家民主法治水平的重要尺度之一。完善国家赔偿中精神损害赔偿是维护宪法权威、建立法治社会的需要,是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是融入世界潮流、适应历史发展的需要。实践中,构建精神损害国家赔偿制度必须从赔偿的范围、方式、标准、程度等方面入手,切实保证国家赔偿渠道通畅,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