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东亚地区一体化中的中-日-东盟三角关系之互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张锡镇 《东南亚研究》2003,(5):31-36,42
东亚地区一体化,特别是东亚自由贸易的目标之所以迟迟未能实现,其原因在于该地区现存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区外大国势力的牵制、国家利益和地区利益的处理失当以及不能正确对待和处理历史问题与现实威胁而导致的民族隔阂和互不信任.而作为核心大国的中、日两国之间互不谅解和不合作是东亚一体化主要的障碍.在东亚一体化的缓慢进程中,东盟发挥了倡导和牵头人的作用.中国采取了迂回战术,以东盟促日本,带动了日本的积极参与和合作.中-日-东盟三角互动关系成为东亚一体化过程的一大特色.  相似文献   

2.
日本志怪小说《青头巾》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和宗教意义,其"青巾"、"证道得脱"的主题有明晰的佛教文化传承谱系,是日本江户时代的中日两国民间传说、市井文化和佛教思想交汇融合的集中体现;通过对"佛法与情欲的冲突"、"禅密冲突"等既有观点的进一步反思,在回答大谷雅夫教授三个诘问的基础上,认为该小说是以"佛魔一如"思想为核心,以教人不断破除欲执、语执、法执为根本旨归的"佛教叙事"。  相似文献   

3.
中日异文化接受态度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不同文明类型、不同文化模式相互传播和影响时对外来异文化与本土民族的主要文化难免发生冲撞,这种冲撞的激烈程度,及以后的交融程度,受到各种错综复杂的因素的制约,其中包括本土民族对外来异文化的接受态度。同样受异文化的辐射和影响,中日两个民族的接受态度不尽相同。不同态度的不同效果,这在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那里表现得最为明显。洋务运动并没有使中国摆脱殖民地的命运,更谈不上实现近代化。而明治维新却使落后于中国,通过全面学习西方经济、政治态  相似文献   

4.
20世纪80年代,日本社会广泛形成的丝绸之路文化认同与中日交往密切相关。这种文化认同的内涵在于佛教文化以及日本文化的中国溯源,其形成机制则是以《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的签订为前提,以日本现代化发展成熟时期的文化消费方式的革新和文化消费需求的增长为条件,通过电视、电影这类新媒体传播途径,以中国佛教传入、融入日本并成为日本固有文化传统的中日古代文化交流为基础,以对传统和文化记忆的重新阐释为方式等不同机制的相互作用而促成的文化现象。从中日交往的时效来看,彼时的中日外交关系产生了即时性的效果,为这一文化现象的产生打开了局面,而中日古代文化交往的结果却早已历时性地为此做好了铺垫。  相似文献   

5.
中日茶文化都渗透了儒道释三家思想.虽然三家思想的共同点是以天人合一作为最高的境界,但三者之间并非毫无区别.中国茶文化崇尚道家的天人合一,日本茶道崇尚禅宗的天人合一.本文从中日两国茶事活动中各要素的比较出发,探讨天人合一思想在两国茶文化中的不同体现.  相似文献   

6.
韩国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韩国语教学应突破传统的以语言技能为主的理念,探索建立将语言技能和文化知识相互交融、相互促进的教学模式。韩国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可以巩固学习动机、提高学习效率、增强语言应用能力。文化导入要遵循内容的关联性和方法的科学性原则。韩国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内容可采用语构文化、语义文化、语用文化的分类方法来构建。文化导入的模式应从教学计划的调整、课堂教学的融入、课外活动的引导来构建。文化比较法、启发诱导法、交际实践法等方法是韩国语课堂教学中文化导入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徐虹 《新民周刊》2012,(14):89-89
中日当代美术交流展以上海大学为中心,辐射至整个上海,以福岛为中心,辐射至日本,使两国艺术家共同聚集在一起,以艺术家身份开展对国际交流展的必要性的探讨,通过相互的表现实现中日两国的理解以及今后更深入的交流为目的,同时展望今后的亚洲文化发展。  相似文献   

8.
中日两国的教育文化交流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国的古代教育对日本教育的思想、制度及方法给予了巨大的影响。然而清朝的闭关锁国束缚了中国教育的发展。近代日本教育在中国的教育发展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试从历史的角度出发,结合文化发展的四个阶段,分析各阶段日本教育在中国教育发展中的作用及其所扮演的角色。  相似文献   

9.
10.
日本传统文化不仅揭示了日本的历史变迁、社会风貌与生活艺术,更渗透着日本人的思想体系与价值观念。"和"是日本社会价值体系中最重要的价值观。它根植于日本传统文化,是贯穿于日本传统文化的主旋律。纵观日本传统文化,追求和谐的理念与境界不断缔造着"和"之韵与美,更构建着日本人的和谐观。  相似文献   

11.
日韩两国拥有相近的习俗和文化,但又各具鲜明特色.本文分析了日韩两国文化的共性与个性,并剖析了两国文化差异的根源.  相似文献   

12.
日本国风文化的特征与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风文化是产生于平安时代中期以后的独具日本风韵的文化。其主要表现为净土信仰的流行、造型艺术的繁荣以及国文学的隆盛。以贵族为中心、以和风为主体的国风文化,对后世日本文化的发展与繁荣给予了深远而持久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14.
模因论是基于新达尔文进化论观点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为解释语言发展规律提供了新视角。从模因论点的角度探究汉语中日语借词的产生途径以及发展现状,可以发现:日语借词中传播能力强的模因在汉语中得以保留,不符合汉民族文化心理和汉语发展规律的日语借词模因,则由于复制和传播较少而在模因竞争中被淘汰。文章从模因论入手,分析了汉语中日语借词的模因形式及成因,并从强弱模因论的角度对日语借词的流行和消亡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日本妈祖文化的传播,呈现出或是传承中国民间的文化信仰,或是融会佛教文化的习合文化,或是被标榜为日本本土化的信仰等特征,即带有了中国文化与日本本土文化相互融合、彼此分离的特征。这样一个具有“共生文化”性格、且根植于日常生活的“生活文化”的妈祖文化,为构思21世纪东亚文化的框架建设与未来模式提供了有利的借鉴。  相似文献   

16.
隐喻是人类认识、加工客观世界的一种基本模式。通过隐喻的跨语言对比研究能揭示出不同语言理解事物时不同的思维方式。以日语「流れ/流れる」的用法为例,从隐喻广度和隐喻深度两个维度,研究、透视日语和汉语在名词概念化方式上的差异,会发现:虽然汉语也能够通过流体思维对时间等名词进行表征,但在日语里这种思维模式是一种基本认知模式,因此,日语对政治故事比赛沉默等抽象名词的理解均建基于流体隐喻思维。通过跨语言对比不难发现,借助流体隐喻思维对外部事物进行理解是日语的一大显著特征。  相似文献   

17.
通过日本大和民族的自身特征来分析近代以来其侵略思想如何生成并演变为一种民族特性。日本岛国上产生的神话传说被统治者利用并被改造为日本的神国史,强化了神道信仰和皇道思想,再加上后来幕府时代政治理念,即武士道精神,造成了大和民族对外侵略扩张的政治文化特性。明治维新后,这一政治文化同西方列强的殖民侵略和扩张主义相结合,进而演变为国家神道信仰与资本主义天皇制政体,最后变种为天皇统治下的靖国神社思想和军国法西斯专政体制。总之,日本岛国地理环境、神道信仰、神国皇道思想、武士道精神在漫长的历史中融为一体,演变成了近代日本大和民族侵略扩张的思想文化和政治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