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迪 《新民周刊》2013,(12):23-23
进入本世纪后,日本出现了一种新型民族主义,其特点是拒绝反省战前外交,谴责中国、韩国,专注于历史认识、领土等问题。不久前,日本庆应大学教授小熊英二编撰的《平成史》出版。这部著作论述了1989年以来日本的政治、社会构造及社会意识的变化。他认为,在平成时代,1975年前后成立的"日本型工业社会"暴露出各种"功能缺陷"。尽管如此。  相似文献   

2.
阿根廷小说家、诗人、评论家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是20世纪后半期拉丁美洲乃至世界现代文学的代表性作家。他敢于打破现有文学的旧框框,宣称要与最普遍的现实性大众小说断绝关系,进行所谓幻想文学的文学体裁可能性的实验。这不是对经验世界或历史世界,而是对关于观念性、思想性、虚构性世界的文学讨论,对韩国和中国的文坛或作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博尔赫斯才开始正式受到韩国和中国文坛的关注,在他的影响下,韩中作家在小说创作中运用了"迷宫式叙事"和"迷宫式时间",展现出显著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平成30年间,日本经济发展停滞,税收低迷,社会保障支出迅速膨胀。财政出现了极为严重的"寅吃卯粮"现象。赤字国债的发行数额剧增,国债占比急剧上升,债务危机凸显。由于日本国内储蓄剩余丰厚,债务的外债依存比率较低,发行的国债基本上可在国内全部消化。虽然日本不会立刻出现类似于希腊等国的债务危机,但这种"寅吃卯粮"的现象显然是不可持续的。文章回顾平成30年间日本的政府财政状况发生的变化,并对此间日本政府曾经尝试过的几次重大财政改革加以探讨,最后从财政的角度展望"令和"。  相似文献   

4.
安部公房是日本二战后有代表性的现代派文学大家,他将现代派文学的手法和主题自如地运用于日本的土壤和现实。其代表作《砂女》将超现实主义的手法和存在主义的主题融为一体,运用"美比乌斯圈"这一象征塑造了不分表里的现实与超现实的两个世界,通过这两个世界的相互投射揭示了人的异化及存在的荒谬,探寻人之存在意义。  相似文献   

5.
引言 著名的文学评论家阿拉贡称昆德拉为"本世纪最伟大的小说家". 为什么一个东欧小国移民到法国的作家能在百花齐放文学世界中获得如此青睐与成功?其独特之处莫过于小说作品形式和思想方面创新:一方面,独树一帜作品形式让人拍案叫绝.突破传统,绕过叙事窠臼,另辟蹊径,以冷静和睿智思想为作品打造血肉.以"复调"为主要特色的创作手法,为新颖的"道路小说"创作竖起了旗帜,引起文坛的某种倾向,使其小说带有浓重的前卫色彩;另一方面,昆德拉认为思想是他探索存在和揭露存在的必经之路.将哲学思考与小说结合是他的雄心.他对现实强烈关注与对存在理念不懈追求,展现给现代社会一个思想家的远扩眼光和艺术干预生活的先锋意识,让人耳目一新的同时而又为其深刻而震撼.本文将就昆德拉对小说艺术存在的可能性的挖掘,即作品的形式特色,做一个简单的回顾和介绍.  相似文献   

6.
本文是作者学士论文的精华部分,论述了意大利著名作家布扎蒂的小说代表作《鞑靼人的荒漠》的主要艺术特色。论文由文学时间、叙事方式和艺术聚焦三部分组成。布扎蒂的小说构思奇特,情节怪诞,手法夸张,意在说明恐惧和死亡是无法摆脱的种秘力量,多少曲折地表现了资本主义的社会现实。  相似文献   

7.
在写作《娜嘉》时,布勒东意在创作一部透明的、"像大门一样敞开"的作品。他为此而在创作中使用了如下三种手法:自动写作、动词时态的非常规变换以及图像对描写的替代。借助这三种手法,布勒东得以搭建起自己的"玻璃屋"并将自己切身经历的世界置于文本的中心,从而使文学本身退居其次了。从这个意义上说,布勒东成功地削弱了《娜嘉》的文学性,达到了"反文学"的目的。他想让读者从作品中读到的并不是文字和虚构,而是藏于书本之后的生活本身。  相似文献   

8.
"公爵同志"米尔斯基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欧美和苏联文学界、知识界的重要人物之一,他充满突转的生活经历和坚忍不拔的文学活动构成文坛的一段传奇,甚或那一代俄国知识分子之命运的缩影和象征。他用英文撰写的《俄国文学史》被纳博科夫称为"用包括俄语在内的所有语言写就的最好一部俄国文学史",所谓"米尔斯基文学史"因其"折中主义"的文学史观、主客观统一的批评手法和极富个性的话语风格而独树一帜,被视为西方俄国文学研究的奠基之作,长期被欧美高校斯拉夫系用作俄国文学史教材,其影响历久不衰。  相似文献   

9.
《竹取物语》是日本最早的物语作品,它诞生于日本从"唐风文化"向"国风文化"的转型时期。在《竹取物语》的叙事风格和思想内容中,既包含许多中国的传统文化元素,同时也具有日本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特征。研究《竹取物语》不仅有助于了解日本物语文学的叙事特点,还能进一步认识平安时期日本文化转型的一些特征。  相似文献   

10.
正2016年3月出版/128.00元ISBN 978-7-5097-7311-6本书对20世纪80年代末期到21世纪初期的日本宏观经济进行了系统和全面的分析,试图用经济增长和周期波动来总括日本平成时期最初十几年的宏观经济发展情况,从泡沫经济时期到平成景气时期倒泡沫破灭引发的平成萧条这一经济周期波动的开始,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