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任浡 《世纪桥》2009,(15):75-76
社会转型的关键期,上海青年群体的分化出现了多种趋势,按照不同需求和追求而成立的青年自组织也应运而生,吸引了大量青年加入,给政府的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就上海青年自组织的基本特点、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因素等方面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就如何推进上海青年自组织的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正> 香港、澳门相继回归祖国后,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已进入了新阶段。特别是“一国两制”在香港、澳门的成功实践,将为我们最终解决台湾问题发挥重要的示范作用。中国领导人曾多次表示,台湾问题同香港、澳门问题的性质不同,不是恢复行使主权  相似文献   

3.
中国经济圈是一个以中国大陆、台湾、香港和澳门联为一体的经济联合体。中国经济圈的形成对祖国的完整统一十分有利。1997年7月1日,香港这个亚太地区的金融、贸易、航运、信息和旅游中心及最大的出口、转口贸易基地已回归中国;1999年澳门也将回归中国;海峡两岸的统一也是大势所趋。大陆的人力、物力加上台湾、香港、澳门雄厚的资金和技术,统一的中国一定会是一个世界经济巨人。中国在未来的亚太区域经济合作中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为促进世界经济繁荣作出更大贡献。近们多年来,中国大陆、台湾、香港、澳门之间的经贸关系发展非常迅速,…  相似文献   

4.
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是全中国人民包括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的共同愿望。反对分裂、坚持统一,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的传统,也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作为邓小平战略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国两制”是邓小平为和平解决台湾、香港和澳门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而提出的一项具有远见卓识的战略决策和方针。随着香港、澳门的顺利回归, “一国两制”构想已变成了活生生的现实。“一国两制”构想,最早是针对台湾问题而提出来的。台湾问题的性质与香港、澳门问题性质不同,是中国内战遗留下来的问题,纯…  相似文献   

5.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十里洋场的上海,曾经活跃着一群台湾爱国青年,他们在这里学习祖国文化,并在参与大陆风起云涌的反帝运动实践中成长为一代革命者。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他们组织革命团体,学习马列主义,开展反日斗争。这些斗争活动溶入了中华民族争取独立与解放的新民主主义  相似文献   

6.
与解决香港问题一样,解决澳门问题一开始也是在邓小平亲自领导下进行的。在解决澳门问题的过程中,邓小平倾注了大量的心血。1984年以前,邓小平在谈到祖国统一任务时,更多的是针对台湾问题和香港问题讲的。由于澳门问题和香港问题属于同一性质,都是要收回被外国殖民主义者所占领的中国领土,而且澳门问题又没有香港问题那样引人注目,所以,邓小平当时没有再单独提出澳门问题。但实际上,邓小平在构思祖国统一的新方略时,是把台、港、澳回归祖国问题统筹考虑的。在他看来,在大政方针上,台湾、香港问题解决了,澳门问题也就迎刃而…  相似文献   

7.
一国两制是中国为和平统一祖国而确定的方针,全称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即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其具体内容是:1中国必须统一,这是全中国人民的愿望,是大势所趋。2中国只能统一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国际卜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3争取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武力方式实现统~_4和平统一后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5.和平统一后,香港、澳门、台湾设特别行政区,实行高度自治台湾还可以保留军队。1毛泽东、周恩来为这一方针的提出奠定了基…  相似文献   

8.
香港、澳门、台湾自古属于中国。1840年鸦片战争中,英帝国主义以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迫使满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准将”香港割让。在此之前,葡萄牙利用明王朝的颟顸无知,亦商亦盗逐步占领了澳门。鸦片战争后,葡萄牙趁火打劫,驱赶澳门的清政府官衙,霸占了澳门。与港澳被西方列强强占而脱离祖国所不同的是,台湾在1949年后被在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中失败的国民党政权所盘踞,而与祖国大陆分离近五十年之久。统一祖国,是中华民族的神圣意愿,是历史赋予中国人民的崇高使命。在香港即将回归祖国的历史时刻,新华社澳门分社副…  相似文献   

9.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其中,张国焘和刘仁静代表北京共产党早期组织参加了这次会议。北京党的早期组织由李大钊一手创建,成立于1920年10月。党的一大前夕,已发展了十几名党员,多是北京大学学生。1921年6月,上海党的早期组织来信通知北京,速派两名代表参加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此时,正值大学暑假期间。当时北京早期组织在西城租了一所房子,开办暑期补习学校,为报考大学的青年学生补课。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关于“一国两制”,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伟大构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一、“一国两制”的基本内容。“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是: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部分,它们作为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一内容突出表现为以下几点: 第一,“一国两制”必须坚持一个中国。这就是香港、澳门、台湾都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要坚持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原则。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即中  相似文献   

11.
大陆与台湾本就属于同根同脉,加强两岸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交流对促进两岸友好关系的发展有重要意义,也有利于构建"两岸命运共同体"。吸引台湾青年赴大陆就业创业,参与中国大陆的改革与建设,与大陆共同分享改革开放的成果与合作双赢的成果,符合两岸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构建"两岸命运共同体"的题中之义。本文参考了对台湾高校学生的相关调查数据,着重分析台湾青年赴大陆就业创业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以及从多个层面分析台湾青年来大陆就业创业的意愿,包括各地区的区域意愿等。通过分析给出关于大陆促进台湾青年赴大陆就业创业的若干对策与建议,望两岸青年加强来往、加深合作。  相似文献   

12.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被侵略、被宰割、被凌辱的历史,也 是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而斗 争的历史。香港、澳门和台湾问题的产生与发展,都与这段 历史有紧密的联系。由于种种原因,中国迄今尚未实现统一, 这是中华民族巨大的精神创伤。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我们的 目标。"一国两制"在香港、澳门的实践并初显成功已充分说 明这种制度是可行的。然而,台湾问题的解决却面临复杂的 环境,受到各种国际国内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一国两制"提出的历史背景  相似文献   

13.
香港、澳门与内地《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的签署和实施,标志着香港、澳门与内地的经贸关系从民间自发合作迈向政府之间制度性合作安排的新阶段。CEPA的实施是大陆与香港、澳门经贸关系的一种重新调整,并对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福州作为与台湾一水之隔的海峡西岸经济区省会中心城市,是对台贸易的前沿和重点区域。本文通过分析CEPA框架下香港与内地经贸合作体制及其对榕台经贸关系的影响,探讨福州与台湾(即榕台)经贸互动合作的前景,提出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4.
韩雪 《先锋队》2012,(35):53-54
青年始终是社会中最活跃的力量。当今时代,中国青年作为薪火相传的火炬手,以不墨守成规,敢闯、敢试,敢为思想先、敢为天下先的鲜明特点,代表着国家和民族的希望与未来。因此,必须加强对青年成长、成才的正确引导,鼓励其在人生的广阔舞台上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尽情展现人生价值,让青春因磨砺而闪光。当前,随着我国对国有企业改革脱困政策的实施,部分老职工提前退出工作岗位,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在多年调研实践中形成的系统青年人才思想,是完整的邓小平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在 育才、聚才、用才方面的理论与实践,构成了其青年人才思想的基本内容:育才上,他呼吁快出多出、教育为本; 聚才上,他倡导尊重青年、唯才是举;用才上,他主张人尽其才、才尽其用。邓小平光辉的青年人才思想,不仅有 利于青年成才,有利于青年人才成长,而且对中国各项事业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6.
青年自组织     
《党课》2011,(19):119-119
它是指青年自发成立、自主发展、自行运作和自我治理,具备一定规模、拥有组织章程和框架的青年非政府组织。  相似文献   

17.
澳门位于广东省珠江口西侧,距香港20公里,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神圣领土的一部分。近代以来,西方殖民者对这块地方一直竞相争夺。最早觊觎澳门、向澳门伸出侵略魔爪的是葡萄牙殖民主义者。1514年,葡萄牙国王组织了欧维士为代表的所谓“官方旅行团”到广东海岸,被拒...  相似文献   

18.
习近平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观回答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青年成长应有的价值取向及发展方向等重大问题,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关于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对习近平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观的主要内容、价值取向、话语特色进行探究,有助于加强和改进新时期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9.
列宁青年思想是列宁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主要从四个方面科学论述了青年理论,即青年的主要任务是学习、青年的成长进步必须参加社会实践、重视青年组织的发展、鼓励青年批判地继承人类文化遗产。这些精辟而深刻的论述,对我国当代青年大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以及辩证分析能力等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健康成长成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徐明  李珮 《学习论坛》2023,(3):101-108
在数字技术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双重背景下,如何借助互联网新兴技术及多媒体手段更好地将青年公益组织团结起来、组织起来、动员起来,是政府面对中国青年运动和青年工作必须回答的重大课题。为剖析当前青年公益组织的互联网使用与传播能力,研究借助资源依赖理论,在调研679家青年公益组织的实证问卷调查基础之上,从资源获取、信息获取、知识管理、互联网协作、数据分析、宣传倡导和公信力提升等七方面对青年公益组织互联网使用与传播能力进行评估,发现青年公益组织在原材料资源、信息资源以及合法性支持资源等层面存在困境,由此进一步提出政府应引导合理运用数字技术服务社会建设、聚合社会多样资源参与公益场景合作和强化资源共享完善公益事业管理制度等治理路径提升青年公益组织的数字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