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潇洁 《工友》2012,(6):22-22
案例回放:张某于2007年5月7日入职某信息技术公司(以下简称信息公司),担任项目经理,双方签订的最后一份劳动合同的期限为2009年4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约定张某工作地点为武汉分公司。2  相似文献   

2.
互动信箱     
《时代风采》2012,(2):21
开除员工决定网上公示无效问:我于2010年6月12日被某快递公司录用,2010年9月1日签订劳动合同,合同期限为两年。约定基本工资为每天60元还有补贴。2011年11月,快递公司称,我拒绝公司合理的人事安排,带领社会人员到公司滋事,属于劳动合同中约定的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为严肃公司的规章制度,公司于2011年11月7日作出了单方解除劳动关系的决定,发  相似文献   

3.
余军 《工友》2009,(4):29-29
案例回放: 1996年6月至2009年2月,王某在武汉市某公司从事司机工作。其间,公司没有为其缴纳社会保险费,劳动合同也只是从2005年才开始签订,一年一签。2009年1月中旬,公司要求王某与某劳务派遣公司签订劳动合同,并继续在该公司从事司机一职,否则将与其解除劳动关系。  相似文献   

4.
杨霜 《工友》2012,(5):26-26
案例回放:2009年3月,赵某应聘至某汽车公司担任项目助理一职,双方签订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同年6月,汽车公司安排其至美国某公司进行为期两年的培训,双方就此签订了培训协议一份。协议约定,赵某回国后需为汽车公司服务三年,如未满三年而提前离职,需按比例返还汽车公司为其支出的培训费用。  相似文献   

5.
方慧 《工友》2010,(1):35-35
案情回放:2007年8月1日,叶先生与某纸业有限公司签订2年期劳动合同,约定叶先生任保安,劳动报酬不低于最低工资。叶先生每天轮流值早班或夜班,出勤时间为晨7:30~晚11:50(早班),晚11:50~晨7:30(晚班)。公司未为其办理社会保险。2009年7月20日,公司通知叶先生解除劳动合同,但解除通知书既没盖章亦无领导签字。  相似文献   

6.
杨某于2002年11月进入某机械公司工作,双方签订了劳动合同。2007年12月24日,杨某与公司又签订了期限为2008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的劳动合同。2008年1月22日,公司向杨某发出辞退处理意见:认定杨某与同宿舍员工熊某发生口角,并且先动手引发肢体冲突,其行为已严重影响了公司的正常管理  相似文献   

7.
简宇 《工友》2010,(9):27-27
案例回放: 王某于2009年10月21日进入某公司工作。2009年10月30日,该公司以电子邮件形式向王某发送了一份《劳动合同》,合同中对双方的权利义务作了详细规定。当日王某以电子邮件形式回复公司,表示同意《劳动合同》的条款。前不久,王某以公司未与其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为由,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公司支付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差额。  相似文献   

8.
《工会法》作为我国基本法律,不仅在确定工会权利义务,保障工会在政治、经济和社会活动中的地位,调整与工会发生关系的各种主体行为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同时,在处理劳动争议,特别是处理涉及工会干部劳动争议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日前,南京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运用《工会法》、《劳动法》成功裁决了一起企业解除工会主席劳动合同争议案。案情祁某1993年6月到某台资公司工作,末期劳动合同自2002年6月10日至2003年8月31日止,劳动合同中约定:祁某在管理岗位从事物资采购工作,同时约定合同一方解除劳动合同不当,应付给对方违约金300元。祁…  相似文献   

9.
《工友》2010,(2):44-45
《工友》编辑部: 我公司于2002年聘用了2名司机,用工合同明确约定了工资标准,但没有约定合同期限。近期,公司全员续签劳动合同时,聘用人员称用工合同仍在有效期内,只能变更。如确须续签,原合同没有约定合同期限应视为无固定期限,续订合同就应签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并要求补齐与其他同工种员工工资的差额,实行同工同酬。请问:1.是否必须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相似文献   

10.
当事人基本情况: 申诉人:任某,男 被诉人:某食品公司 案情简介:任某于1995年1月1日到北京某食品公司工作,历任行政部总务主任、采购主任、人力资源部及行政部助理等职。双方于1996年第一次签订劳动合同,合同期限为1年。该劳动合同到期后双方每年续订劳动合同,最后一份劳动合同有效期自2007年1月1日起至2008年6月30日止。此期间任某每月工资调整为4806元。2007年12月,该公司与任某协商解除劳动合同。公司于2007年12月29日向任某开具《离职证明》,任某办理离职手续,在解除劳动合同协议书和离职结算单中签字并领取工资及相应经济补偿金。但任某在领到养老保险转移单时发现2007年养老保险缴费基数为2464元,与其当时的月工资4806元相差甚远,为此任某提出异议。公司解释说,2007年公司曾经扣发过任某的工资,所以公司会计是按照当时扣工资以后的数额作为基数为其缴纳的养老保险。任某不予认可,几经交涉,公司答应任某在《离职证明》中作如下说明:“任某2007年养老保险以月基数为2464元缴纳,因当时核基数时出现失误,导致其基数错误,其月基数应为4806元。公司在与任某协商解除劳动合同时曾向其多发两个月工资,实际已折抵少缴的养老保险,特此证明。”任某以该离职证明为证据将食品公司诉至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要求公司为其补缴2007年全年养老保险差额部分。  相似文献   

11.
刘锴 《工友》2009,(12):30-30
案情回放: 余某从银行“内退”后,于2008年1月进入武汉某房地产公司,从事档案管理工作,双方签订了为期3个月的试用期合同,至2008年9月被辞退,公司一直未与余某签订劳动合同。余某不服,提起劳动仲裁,申请裁令:支付2008年1月至9月双倍工资;约定的试用期无效,约定的试用期应按正常的劳动合同期限计发工资。  相似文献   

12.
赵晓杰 《中国工运》2006,(11):49-49
案情:曹某2005年3月8日经人介绍到秦皇岛某后勤服务公司从事面点工作,双方约定每月工资600元,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当日下午,曹某身穿公司工作服正在压面条时,手被电动压面机绞了进去。后被同事送到医院。临去医院时公司为其拿了500元钱作为治疗费,治疗期间,公司又另外支付其1000  相似文献   

13.
白建军 《工友》2007,(9):35-35
案情回放张先生于2006年6月20日经人介绍到武汉某电线电缆公司工作,任厂部会计,每月工资1200元,双方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该公司也没有替张先生办理城镇职工医疗保险。2006年8  相似文献   

14.
白建军 《工友》2007,(5):37-37
案情回放:2005年12月18日,武汉某电梯安装公司与麻城来汉务工农民杨某签订了一份劳动合同。合同特别约定杨某的工种为“电梯安装工”,经培训合格后由公司统一申办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杨某在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后至少应在安装公司工作五年。2006年1月3日,电梯安装公司承接的某大厦电梯安装工程因赶工期,项目经理戴某要求公司增派工人,公司就将正在参加培训的杨某派到工地参与施工作业。  相似文献   

15.
杨永奇 《工友》2012,(8):26-26
案例回放:小罗等人被某轮胎厂录用,双方签订期限为3年的劳动合同,约定工作时间为标准工时制,每天工作8小时。在劳动合同履行过程中,经公司申请,劳动行政部门许可公司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制,公司随即要求小罗等人签订变更劳动合同协议书,变更劳动合同中的标准工时制为  相似文献   

16.
白许 《工友》2010,(6):38-38
〔案例回放〕 某公司与员工张某签订了一份为期3年的劳动合同,合同期限自2006年9月1日至2009年8月31日。2009年9月底,公司发现张某的劳动合同已经过期,便要求张某续订劳动合同,被张某拒绝。  相似文献   

17.
《中国工运》2014,(10):55-55
【案例】陈先生2011年3月入职福州一电子公司,双方签订了一份为期3年的劳动合同,合同中特别约定:如违反公司规章制度,情节严重,公司有权提前解除劳动合同,且无需支付经济补偿金。2012年6月10日,陈先生接到公司的一份解雇通知,解雇理由是陈先生上班时间经常上网聊天,根据公司规章制度,  相似文献   

18.
余军 《工友》2009,(11):23-23
案例回放:刘某于2007年7月20日到湖北某汽车销售公司工作,在售后服务部任机修工。其每月工资为1400元。双方没有签定书面劳动合同,也没有为刘某办理各项社会保险。2009年1月23日,刘某以单位拖欠工资、未办理社会保险为由,向单位提出书面辞职申请。2009年2月,刘某向湖北省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劳动争议仲裁申请,  相似文献   

19.
《工友》2010,(5):44-44
去年我公司招聘了一个做销售工作的员工,双方在劳动合同中约定:此员工的年薪为8万元人民币,公司根据考核按年支付工资,支付年薪的日期为每年的12月30日。可一年后,该员工突然向公司提出要求:支付以前未付的工资,以后的工资不再按年支付,改为按月支付。我公司与该员工已在劳动合同约定了根据考核按年支付工资,因此打算拒绝该员工的要求。请问我公司如果这么做是否存在法律风险。薛丽  相似文献   

20.
《工友》2010,(8):47-47
《工友》编辑部:A公司一直是为D公司提供劳务派遣服务的合作商。2008年6月,A公司向D公司派遣了一名专业技术人员王某,派遣期限一年。2009年5月,D公司认为王某的工作并不能起到预期的作用,恰好公司和他的劳务协议也即将到期,决定把王某退回派遣公司A。但王某与A公司的劳动合同期限尚未截止,而王某又是A公司特地为D公司选聘的,其余客户都不具有对这种特殊行业人才的需求,于是,A公司决定解除与王某的劳动合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