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恺 《学理论》2009,(12):207-208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实践表明:了解和解决教育对象——大学生的思想实际问题是高校教育永恒的主题。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内国际环境的转变,大学生的价值观从价值主体、价值目标到价值评价标准等多方面发生了重大变迁,而西方文化的渗透、社会转型和经济结构的深刻变革以及高校教育改革则是影响大学生价值观变迁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当代大学生忧患意识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忧患意识,具体内涵包括当代大学生应该具备的正确的、积极的危机感、忧虑感、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当代大学生忧患意识的主流是积极健康的,但是也存在众多问题,主要表现为积极忧患意识的缺乏和消极忧患意识的出现两个方面。而产生以上问题的原因则要从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个方面来分析。  相似文献   

3.
《学理论》2015,(10)
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它不仅关系着大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而且还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和完善,使我国与外国的文化交流日趋增多,西方各类文化思潮扑面而来,使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存在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在发现存在问题的同时探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旨在进一步提高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更好地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何晶 《学理论》2012,(6):124-126
大学生挫折教育是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教育工作者所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通过对大学生挫折表现形式及其产生原因进行分析,探索大学生挫折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黄晓燕 《学理论》2012,(11):16-17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民族主义情绪的新发展让我们意识到:要想在世界之林中稳健的屹立,就需要发挥整体力量,推动全民族共同发展。当今世界,经济与文化、政治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但只有经济的发展是不够的,必须伴之以强大的政治认同感和具有凝聚力的文化认同力量,而这种凝聚人民、动员人民、激发人民创造力的力量就是积极向上的民族主义情绪。  相似文献   

6.
中国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近年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结构调整力度的加大,城镇就业矛盾突出。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也越来越为世人所注目。大学生就业难的客观原因在于我国人口多,大量过剩人口的存在;大学毕业生供求不平衡;人才培养的结构不合理;用人单位用人存在盲目性和高消费;就业渠道不畅通等。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观原因在于部分大学生整体素质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就业观念陈旧,缺乏竞争意识。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在总体上必须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创造更多的岗位,扩大就业总量,积极发展城镇非国有经济,鼓励非正规部门就业,高校要积极推进教育改革,按市场需求调整专业结构,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学校要搞好就业服务,加强就业指导。大学生自身要转变就业观念,增强竞争意识,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努力学好专业知识,加强实践锻炼,提高综合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  相似文献   

7.
美国是一个由多民族、多种族构成的国家。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黑人已经成为美国社会人口最多的少数族裔。通过分析当代美国黑人的不同家庭结构以及形成的原因,可以看到美国黑人的家庭结构正在从传统的家庭模式向美国主流的家庭模式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8.
吉建辰 《学理论》2013,(9):266-267
让更多的人上大学,让更多的人上得起大学,保证大学生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事关数以百万计的青年学生及其家庭的切身利益,是科学发展观在高等教育系统最具体、最实在的体现。但在大学生资助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不少问题,主要关乎大学生的诚信,或是骗取奖助学金,或是对奖助学金的随意支配,过度消费,这就必然涉及资助过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  相似文献   

9.
《学理论》2015,(11)
目前,大学生就业率普遍偏低,失业率偏高,大学生就业困难已成为中国现代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高校大学生是中国现代人才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国家未来的建设和发展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应对高校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对策如下:转变观念和调整心态;提高自身的就业能力;政府的举措;用人单位的思想革新。  相似文献   

10.
孙琳  肖兰英 《学理论》2011,(2):269-270
经调查,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在人文基础知识方面呈现三多一少的明显特征,在人文精神方面更偏向于自我拥有更多的自我意识,在人文修养方面有些同学显然做的不如说的多。针对此现状,高校应从转变教学理念、营造校园人文环境、寓人文教育于日常生活、提高教师人文修养等方面共同努力,促进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城市随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产生和进步,是人类文明的体现,又是人类社会生活的载体,了解城市内涵,对城市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梳理,并找产生诸多问题的根本原因,对于社会和谐稳定,国家长治久安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2.
无处不在的网络使学生享受着便捷的资讯服务,开阔了大学生的知识视野,拓展了大学生求知手段和交往时空。但不正确的使用网络习惯,可以使有些大学生对于网络产生强烈的依赖感,形成网瘾,从而给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因此,深入研究大学生网瘾问题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3.
课堂问题行为作为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的课堂现象,受到越来越多的教师及教育心理学专家的关注.产生课堂问题行为的原因有学生自己的因素,也有客观原因,客观原因既有教师因素也有环境因素.对小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进行分析;探索,控制问题行为的有效措施有:信号暗示;语言提示:开展活动:有意忽视:转移分心物品:转移注意;行为干预;提醒规则;正面批评;利用惩罚.  相似文献   

14.
阳艳 《各界》2008,17(4)
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大学教育的培养目标开始由知识传授向全面素质培养发展.要重视大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改革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实行教育过程的整体优化,大力加强人文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5.
万宁宁 《学理论》2011,(1):313-314
青年大学生的价值观如何,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以及全面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实现。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分析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现状以及形成原因并思考如何进一步加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独立学院大学生常见就业心理问题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莹 《学理论》2010,(16):180-180,183
独立学院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文章归纳了独立学院大学生主要的就业心理问题及其表现,并从多方面对其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刘颖 《学理论》2009,(15):264-265
当前,我国正处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关键时期,在我国高校部分学生中出现了德育感知能力弱化等现象,本文就德育感知能力的内涵及作用、当代大学生德育感知能力弱化的表现、原因、对策等问题进行分析,进而增强大学生德育感知能力,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18.
《学理论》2015,(23)
大学生逃课已然成为大学校园里一道"不和谐"的风景,大学生逃课盛行,甚至在学生中产生逃课是一种"时尚",不逃课反而显得"格格不入"的观念。近年来,学校老师普遍意识到这个问题,便各出奇招,抑制学生隐性逃课的对策如下:校方加强软性手段遏制隐性逃课;激发大学生的听课兴趣;提升大学生的听课动力。  相似文献   

19.
沙靖宇 《学理论》2013,(9):68-69
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问题日益突出,主要表现为:感官享受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倾向严重;网络中的双重人格的倾向;价值观呈现多元取向;传统美德受到严重挑战。其原因在于:文化原因——网络生活缺少网络文化价值理性的关照;社会原因——法规不健全与监管制度缺失;高校原因——高校网络道德教育的缺位;个体原因——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困境。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分析。  相似文献   

20.
樊丽娟 《学理论》2012,(8):203-204
大学生的知识素养由科学知识素养、人文知识素养和社会学科知识素养等多个方面构成。当下社会,由于各种外界因素的诱惑及大学生自身的问题,使得大学生良好知识素养的养成受到极大地威胁和挑战。我们要通过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找出相应的对策,努力使大学生的知识素养更趋于合理和完善,力争让大学生在未来的社会建设中发挥更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