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望着张贴在社区公告栏中的大红喜报,听着社区党员、群众的声声祝贺,经历过下岗阵痛而今已成为预备党员的我,内心无比激动。万万没有想到,已经年近五旬,在离开企业多年之后,我的入党夙愿还能在社区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2.
胡双庆 《廉政瞭望》2010,(13):65-65
父亲干了一辈子,临退休还是个普通工人,一官半职都没混到。跟他一届的老牌大学生,哪个不是做了厅长、处长的,而且都将自己的子女们安排得妥妥当当、风风光光,他倒好,就在我即将下岗的紧要关头,也没肯站出来帮我说半句话。我下岗后,父亲也没去找过任何同学、朋友拉拉关系,开个后门。还是我自己在一家小工厂找了份临时的工作。  相似文献   

3.
一、加强思想教育,帮助下岗职工转变择业观念。目前,由于旧择业观念的存在,使得企业在安排下岗职工再就业时陷入两难境地:一方面是一部分职工下岗无事干,另一方面有些岗位的事又无人干。针对这一现象,要加强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宣传教育。要组织下岗职工认真学习党的十五大文件精神和九届人大政府工作报告,要正确宣传下岗分流的目的意义,正确引导职工以实际行动参与和支持企业改革。教育下岗职工充分认识到下岗是深化企业改革、进行结构调整过程中出现的必然现象,也是下岗职工寻找新的舞台、实现自我价值的良好机遇。通过宣传…  相似文献   

4.
汪书 《党建文汇》2009,(11):53-53
我在单位兢兢业业干了十多年,几乎每年都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可谓劳苦功高。行政机构精简裁员之初,曾有同事私下里和我开玩笑,说如果像我这样的优秀人才也下岗的话,除非骡子产仔公鸡下蛋。一语成谶,骡子没产仔,公鸡也没下蛋,而我的名字却被列入下岗人员的名单。  相似文献   

5.
薄老是我崇敬已久的老一代革命家。我在中央档案馆工作期间,曾经接触过一些牺盟会、决死队的历史档案,看过以后,薄老在我心目中,又增添了一层传奇的色彩。万万没有想到,1993年,在我64岁以后,居然有幸到这位传奇老人的写作班子里工作,一干就干了将近10年。这10年,在薄老的亲切关怀和严格训迪下,我得到的教益是终生难忘的。  相似文献   

6.
《新长征》2013,(5):10-11
<正>我原是通化钢铁公司的一名正式职工,1992年因病下岗。那个年代,下岗就意味着没有工作、没有收入、没有面子。面对命运的无情打击,我几近崩溃。但痛定思痛后,我毅然走上了创业之路,创业的过程中我痛苦过、彷徨过,有泪水、有哭泣,但百折而不弯腰,硬是靠着坚韧不拔的毅力,把企业从只有8名职工发展到现在拥有2000多名职工;从原来只能干零散装卸的服务队,发展  相似文献   

7.
蒋某在某厂职工食堂干了20多年下手工,去年下岗。一同下岗的工友大都练有一手红案或白案手艺,下岗后都有谋生的路子,而她因从未上过灶,炒焖蒸煮一样不会,下岗后,只好呆在家里。一天,邻居家闹矛盾,蒋某过去劝解,原来男主人因嫌绞肉机绞的肉末不好吃,要妻子用刀剁肉末,女方嫌累不愿干,争吵由此而起。邻居家这一吵,倒使蒋某茅塞顿开:既然有人不喜欢用绞肉机打末,又嫌手工剁太费事,而目前市面上尚没有专门替人用手工加工肉丝肉末的,那我何不来干这一行呢?她确实很适合做此营生。她在烹调方面虽无长技,但刀工在食堂倒是鼎鼎有名,切的肉片薄如蝉翼…  相似文献   

8.
肖舟 《廉政瞭望》2009,(8):30-31
许迈永倒下了,他对杭州官场之震动才刚刚开始或许,在城市开发的过程中,政府“只有想不到要干的事,没有想到而干不成的事”,正成为过去时的神话。  相似文献   

9.
不论从报上看,还是听去过温州的人讲,那里尽管职工下岗率高于全国平均数,但他们却平静地走上了市场,不断“转”上了新岗,故而获得了“温州无下岗”的美誉。在全国各地普遍为职工下岗问题感到挠头时,这着实让人振奋。温州人的方言,将“下岗”说成“站起”,只要“站起”,就能“迈步”。这显然是一种自强自立的精神体现。学习温州经验,首先要学习这种精神。当然,精神也要有一个科学的着力点,盲目蛮干,不仅于事无补,还会“雪上加霜”。温州人率先进行的市场取向改革和所有制结构调整,就是非常聪慧的开创。正因为他们抓住了这两点…  相似文献   

10.
当前下岗分流、减员增效是许多国企职工关注的热门话题。“下岗”问题牵动着千千万万职工和家庭,也使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面临一些十分尖锐而又复杂的问题。笔者近期在一些企业采访调研中,接触了一些企业干部,也接触了不少生产一线职工及部分下岗分流职工。他们大多数对减员增效、下岗分流作为国有企业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表示理解。同时,大家对当前国企下岗分流中思想政治工作出现的一些问题也提出了意见和看法。 一、下岗分流中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难题 1.某些舆论误导,对下岗分流的必然性和必要性宣传、解释不够,有些片面性的宣传引起负面效应。职工对近一段时期一些企业领导及有的新闻媒介关于下岗的宣传很不满意。有的企业领导既不向职工讲清下岗是经济建设和经营机制裸层次矛盾多年积累的结果,也不向职工宣传下岗分流、减员增效的意义和目的,而是把下岗当成管理、约束、处罚工人的大棒子、三句话不离下岗。扬言谁不好好干,谁不听话就下岗。一位下岗老工人说,我参加工作30年了,勤勤恳恳为企业干、现在企业效益不  相似文献   

11.
这是一次别开生面的座谈会。北辰区老干部局把在各镇街、委局担任志趣协会负责人的20多名老干部请到了“老干部之家”,让他们给北辰区的老干部工作提一提意见和建议。令主办者没有想到的是,老同志们你一言我一语,表达的全是感激之情——“感谢区领导对我们在政治上和生活上的关心照顾”,“我们现在是衣食无忧,晚年生活丰富多彩”,“我的孩子再就业后干得不错,让领导费心了”……  相似文献   

12.
本刊讯近日,自治区党委召开常委会议,认真传达学习朱基总理在我区视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研究制定贯彻落实的具体措施。会上,自治区党委书记刘明祖就学习贯彻朱基总理的重要讲话,提出了重要意见。关于抓好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以及离退休职工养老保险金发放问题,刘明祖指出:这个问题,既是个经济发展问题,也是个社会安定问题。如果国有企业职工不下岗,国有企业就没有希望;如果下岗后安置不好,社会就不稳定。因此,职工下岗后,我们要给他们基本生活费,要让他们活得下去,但也不能老养着,要促使他们去再就业。下…  相似文献   

13.
朱健国 《唯实》2006,(12):63-63
近日,我在网上搜索“下岗领导”一词,结果令人发笑:中国没有“下岗领导”,有的只是“私带旅客过海船员下岗领导受罚”,“球迷支持祥福差点下岗领导怒吼:你不要来了”……好不容易搜到一条“下岗领导”,却是:“美国下岗领导中国人民的老友”,似乎只有美国才有“下岗领导”,中国唯产“下岗工人”。  相似文献   

14.
1998年4月,拥有700多名职工的吉林市矿山机械厂停产了。职工们下岗放假。就在这时,头一年就已下岗的共产党员孙世辉站了出来,毅然挑起了重振企业雄风的重任。只要认干就不会没有出路熟悉孙世辉的人都说他有股子韧劲儿,想干的事就非要干成不可。1997年6月,厂里第一次减员,孙世辉就下岗了。经过了一段苦闷仿惶后,他振作精神,不等不靠,领着十几个人租用了厂里闲置的车间和设备,打出了江城矿机配件厂的牌子。万事开头难,更何况这是个一无资金、二无产品、三无活源的个体小厂。孙世辉不泄气,把眼光盯在了早被矿机厂丢弃…  相似文献   

15.
夜读小记     
述隆 《求贤》2006,(1):25-25
自2000年妻子经历了一次“下岗”后,我全家的情绪都被笼罩在她工作动荡的余波里。有几次面试挫折后,她曾大发感慨:现如今像我这年近40岁的普通人,就像是大白菜——垫底了。意思是说,只有市场上娇贵的菜品断了档,人们才会把目光转到大白菜身上。  相似文献   

16.
“今天是我永生难忘的日子,也是我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刻。”抚松县二参场下岗职工邴守发在发展新党员的党支部大会上道出了肺腑之言。下岗两年后,邴守发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这在下岗职工中引起很大的反响。一些朋友、熟人问他:“都下岗了,还入党干啥?”“你能挣出饭钱吗?还得交党费”各种各样的询问、议论都有,他们不理解邴守发。邴守发说:“入党,是我多年来对党敬仰崇拜的情感最完美的体现,做个好党员也是我一生追求的目标。”早在1986年,邴守发刚参加工作不久就交了第一份入党申请书,他写道:生命的长短用时间来计算,生…  相似文献   

17.
声啻     
《廉政瞭望》2013,(16):6-6
增值税的85%全部上交了,你说我不去卖地我千嘛?现在房地产市场不行了,不准卖地了,那就干多少算多少,最好不当这县长。——贵州省龙里县县长罗俊  相似文献   

18.
咨询台     
《先锋队》2003,(2)
党员被另一单位聘用,组织关系要不要转?太原读者李向明问:我是一名党务工作者。我们单位由于某种原因,精减了一部分职工。这些职工下岗后,其中有些党员被另外一些单位聘用,但这些下岗后又被另外一些单位聘用的党员多数均未转移组织关系。请问党员被另一单位聘用,组织关系要不要转?本刊编辑答:企业的党员职工下岗后又被另外一些单位聘用,他们的组织关系是否需要转,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党员本人要问清应聘单位有没有党组织,能否接收组织关系。在应聘单位具备接收组织关系时,还要看被聘的时间长短。按规定:党员因工作单位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9.
沐着清晨第一缕阳光,“的哥”任延梁驾驶心爱的“轿的”,在妻子温情的目光注视中,汇入了如梭的车流,开始了一天的奔忙……有着18年党龄、43岁的老任人生经历颇有些坎坷—— 1983年,带着军人的豪情,任延梁转业到济南第一机床厂工作,敬业和忘我让他的人生又进入了一段辉煌,历任政工科长、分厂党支部书记、车间主任。 1995年,效益开始走“下坡路”的工厂实行富余人员下岗。也是为了给职工带个好头,没有下岗之虞的老任主动提出了下岗申请。他的决定在亲朋好友中引起轩然大波,要知道,他可一直是全家人的骄傲呀——第一个参军,第一个入党,第一个提干!而如今却成了全家第一个下岗的。“肯定是犯了错误,不然谁会这么傻!”周围不解的人纷纷做着各种猜测。面对这一切,老任默默无语,只是在心里暗暗较劲:非干出个样子来! 下岗之初的老任并没有感到失落。他雄心勃勃,一心要干出一番自己的事业。然而,现实渐渐让他感到,下岗原来不轻松。  相似文献   

20.
轶名 《党课》2012,(20):90-91
几年前,我下岗后,没有什么技术,又没什么本钱,就只有在武汉市花楼街摆了个水果摊,卖起了水果。 前年的夏天,天气比较热,我一次进了几吨西瓜。卖了还不到一半,天气预报就预报第二天要下大雨。卖瓜的最怕。下雨,一下雨,瓜就卖不动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