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永康 《政策瞭望》2013,(10):14-16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人口超负荷,交通拥挤、堵塞,城市空间狭小等问题,给城市建设和发展带来了巨大压力,开发和利用地下空间,是未来城市建设的必然选择。丽水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要求,超前谋划、科学规划、狠抓落实,在开发利用地下空间方面取得阶段性成效。截至今年9月底,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空间拥挤、交通堵塞、环境污染、生态失衡、资源匮乏等问题日趋严重。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已成为增强城市功能、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城市土地资源利用率、实施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但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仍处于初级阶段,存在认识不足、缺乏统一科学的规划、法律法规不健全等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正>北京市作为国际化大都市,伴随着城市建设和经济的高速发展,其地下空间得到了快速开发和利用。地下空间(包括普通地下室和人防工程)为首都的防空防灾一体化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也为缓解城市扩张用地的限制及人口居住压力、繁荣首都经济做出了突出贡献。但从目前的使用情况来看,还有很大的可发展利用空间。截至2013年9月的数据显示,全市地下空间的使用率较低,尤其是作为地下空间之一的人防工程,共有12217处,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城市管理的内容、体制都发生了巨大的历史性变化。30年中北京城市管理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80年到2000年,这一阶段北京的发展主要以城市大规模建设为主,管理制度的架构相对滞后,造成建设与管理之间局部失衡;第二个阶段是从2001年到2004年,城市建设进入与管理初步结合的阶段.  相似文献   

5.
向地下讨空间 上海世博园和虹桥商务区,是两个正在开发的“城市综合体”,两处都把拓展地下空间摆在了很突出的位置。  相似文献   

6.
市人大常委会审议《上海市地下空间规划建设管理条例(草案)》土地资源日益匮乏是大中型城市发展中的难题,在地表开发建设饱和之后,城市建设向地下延伸成为必然趋势,地下空间成为了城市的重要资源。合理有序地开发利用地下空间,不仅能有效拓展城市空间,而且还可以缓解交通拥堵、优化城市环境、加强城市防灾避灾能力、提高土地资源的使用效益。早在19世纪,巴黎、伦敦等城市就开始建设地铁、下水道系统、敷设地下管线。1982年,联合国自然资源委员会将地下空间列为"潜在而丰富的自然资源"。地下空间以其良好的隐蔽性、  相似文献   

7.
<正>作为城市基础设施及城市公共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地下管网资源是发挥城市功能的重要基础和保障,相较发展迅速的地上建设,各类地下管网等地下基础设施建设与城镇化推进程度严重不相适应。目前,本市地下管网建设在法规制度、建设标准、规划理念等方面均严重滞后,缺乏前瞻性和系统性,管理效率和系统运作程度较低,同时现有管网改造升级难度较大,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制约着城市承载能力的提升,而且也蕴含了潜在的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8.
《天津政协公报》2014,(1):37-37
<正>针对我市地下空间利用率低等问题,市政协委员、民盟市委会副主委、天津大学图书馆馆长张琪昌在代表民盟天津市委会发言中提出:1.启动中心城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现状调查。摸清家底,心中有数,才能为后续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建议市政府组织相关部门启动中心城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现状调查工作,并逐步向全市推广,掌握我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现状并建立档案。2.尽快出台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总体规划。借鉴发达地区成功经验,尽快编制中心城区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总体规划,特别是在编制新建城区总体规划时,要将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纳入其中,与地上建设规划摆到同等重要的位置。  相似文献   

9.
1 全断面行星掘进机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由于城市规模的局限 ,现代化城市对发展地下空间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北京申办 2 0 0 8年奥运会的成功 ,加快了地下铁道的建设步伐。从国外引进的盾构在地铁 5号线施工试运行已获成功。盾构技术在国外已应用了近百年 ,由于其结构庞大、系统复杂、投资费用高 ,给盾构的应用带来了困难。发挥我们的聪明才智 ,研究开发高效、经济的盾构技术 ,对少投资、高效率发展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纵观盾构技术的发展 ,对于盾构如何提高速度 ,简化结构的研究显得有某些不足。传统的…  相似文献   

10.
随着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地上资源越来越少,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已成为热点,如何做好地下空间的使用管理,使其更好地服务机关事务工作,服务干部职工的工作和生活,是摆在每个地下空间管理人面前的头等大事。但由于工程结构、安全意识等各方面因素制约,地下空间存在较多火灾隐患,因此,分析地下空间安全隐患和研究防火措施对地下空间安全运营具有积极的意义。一、地下空间火灾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11.
地下管线是保障城市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和"生命线"。李克强总理指出,"我们的城市亮丽光鲜,但地下基础设施仍是短板,‘面子’是城市的风貌,而‘里子’则是城市的良心,只有筑牢‘里子’,才能撑起‘面子’。"2014年6月3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4〕27号),要求"适应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需要,把加强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作为履行政府职能的重要内容,统筹地下管线规划建设、管理维护、应急防灾等全过程,综合运用各项政策措施,提高创新能力,全面加强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近年来,国内一些城市相继发生地下管线安全事故,加强地下管线管理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北京作为首善之区在地下管线管理方面进行探索并取得一定成效。特刊此文,与广大城市管理者共同交流学习。  相似文献   

12.
北京成功申办第29届奥运会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大大加快。城市地下管线作为承担人民生活、社会生产、城市运转重要支撑的基础设施,具有重要作用。加强地下管线综合协调管理也作为一个重要课题纳入到现代化城市运行管理中。地下管线是指燃气、供热、供水、雨水、污水、中水、电力、输油、照明、通信信息、广播电视、公安交通等城市基础设施地下管线,被称为“城市生命线”。  相似文献   

13.
城市滨水区是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构成部分。由于人类有逐水而居的传统,因此,城市滨水区一般也是城市的发源地,折射出一个城市的文化、历史内涵、市民精神、社会审美与意识形态等等。上世纪90年代后期,我国城市扩张与城市更新进入高潮,各大城市均掀起了滨水区开发与重建的热潮,1998年城市房地产市场化改革以后,滨水空间更加成为政府经营城市的宝贵资源,然而,人们过度致力于城市物质环境的建设和经济效益的提升,自然环境的保护、用地功能的协调、公共设施的完善等受到了忽视,如何平衡公共与私人利益是滨水空间开发的主要难题。  相似文献   

14.
现代化的城市给人们带来了快捷和方便,特别是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利用,诸如城市地铁、快速交通隧道、地下商场、库房、停车设施、给排水工程、电力隧道、南水北调水利工程等,正在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不断提升着城市的综合功能,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5.
深圳市地下管线的规划建设与管理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下管线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重要基础信息.对于深圳市来说,地下管线主要包括给水、污水、雨水、燃气、通信、电力等六大类,它就像人体内的"神经"和"血管",日夜担负着传递信息和输送能量的工作,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城市的"生命线".因此,规划、建设和管理好地下管线是未来充分利用地下空间的重要的基础工作,是现代化城市可持续发展和有效应对突发灾害的保证.  相似文献   

16.
张岷 《青年论坛》2005,(5):33-34
青年中心的建设工作已进入全面推进阶段,城市青年中心在建设过程中,应该对其项目的遴选、可持续发展空间及项目的包装和宣传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行了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城市更新和城市改造,城市的内涵不断被重新界定,城市的功能不断完善,城市的历史沿革、建筑风格、生态环境、文化品格、整体布局等等,都成为衡量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城市开放空间,作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那么,究竟什么是城市开放空间?严格地说,城市开放空间是指在建筑基地内,为社会公众提供的广场、绿地、通道等室内外空间。本文所论及的城市开放空间系统主要指市民容易到达和使用、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空间,比如市民广场,开放式绿地和公园等等。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  相似文献   

18.
近年,随着北京经济的发展,城市建设明显加快,各级财政在旧城改造、城市建设、新城开发和奥运场馆的建设方面加大了投资力度,加快了建设速度。各级政府在以上项目中对能看得见的地上文物给予了妥善保护,但对于看不见的大量的地下文物未引起足够的重视,致使一些珍贵的地下文物和文化遗迹没有得到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许多遭到了毁灭性破坏,北京市政府需要采取切实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9.
董军 《中国减灾》2011,(8):17-17
现代化的城市给人们带来了快捷和方便,特别是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利用,诸如城市地铁、快速交通隧道、地下商场、库房、停车设施、给排水工程、电力隧道、南水北调水利工程等,正在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不断提升着城市的综合功能,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20.
龚强  ;蒋涤非 《求索》2014,(5):178-182
我国正处于城市建设高速发展期,新城市空间开发建设始终是一个复杂的、多维度的价值体系,诸多城市问题对营造良好的新城市空间提出了新的挑战。通过对现代新城市空间发展现状的分析,以及推动其发展演进过程影响因素的分析研究,以城市设计思考的角度,分析讨论了营造良好城市形态的设计策略,旨在通过这些设计策略在新城市空间中形成富有活力且具有优质公共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