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作为喷施宝公司的董事长兼总经理,王祥林拥有很多让人羡慕的荣誉。王祥林是八届、九届全国政协委员,广西区民建常委、北海市民建常委、全国工商联执委、广西工商联副会长,个人也获得了110多项奖励,荣获“全国优秀企业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全国十佳民营企业家”等称号,先后受到朱基、李瑞环、田纪云、李铁映等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和好评。“我知道农民的甘苦”,这话语道出了王祥林一生刻骨铭心的感受和多年寻求致富路子的思索。正是因为知道农民的甘苦,王祥林才能凭借企业的丰厚利润,在社会公益…  相似文献   

2.
“妈妈,爸爸睡在这里好久了,还不起来,叫他起来呀!”“天哪,让我替他去吧!”“我要我的好丈夫哇!”  相似文献   

3.
失明的“立法委员”郑龙水,在“立院”质询失业问题时,泪流满面。他说,他从不曾为自己的遭遇哭泣,但深为那些失业的同胞难过。 政治人物本有很多作秀的机会,但郑龙水那天看得出是真情流露。同属“弱势族群”中的人,他对别人的不幸也许更容易“感同身受”。   其实,任何人都不难以同理心,去体会失业的滋味:一家老小要吃要喝,房子要缴贷款,生病要看医生,孩子上学要付学费、制服费、午餐费……至于全家人内心的煎熬,那就更不在话下了。   “行政院长”张俊雄答覆郑龙水说,如果他去职能挽救失业,他绝不恋栈。我们相信张“院…  相似文献   

4.
漫画与幽默     
“穷”画家   一位贵族带着女儿在湖边散步,不远处有位画家在埋头作画。女儿跑过去看画家画画。   贵族悄悄对女儿说:“瞧,这个叔叔多可怜,穷得连相机都买不起。” 歌唱家   甲:昨天我听见你唱歌了。   乙:是吗?我可是花了 100万来学唱歌。   甲:那我想介绍你认识我的哥哥。   乙:怎么?他也是歌唱家?   甲:噢,不,他是律师。他能帮你把钱要回来。 喂,我是老板   在非洲,白人家里的佣人一般称呼男主人为“老板”或“先生”,称女主人为“太太”,从不直呼姓名。老板说一不二,佣人理解的要执行,不理解的也要…  相似文献   

5.
为岳飞平反     
岳飞短促而悲壮的一生事迹,800多年来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不管什么时代,只要国家有难,大家就会想起岳飞来。记得七七事变、抗日军兴后,我所认识的亲友,几乎家家都模仿岳飞所写的“还我河山”四个字,写来挂在墙上。在当时的抗日歌曲中,古诗词唯有岳飞的《满江红》响彻云霄。然而,遗憾的是,长期以来,我们对于这样一位英雄人物却产生了不少误解。岳飞被当成封建社会“愚忠”的典型,只知道有皇帝,不知道有国家,一举一动唯皇帝要他退兵,他就退兵;要收他的兵权,他就交出兵权;皇帝要他死,则“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于是,“…  相似文献   

6.
如何是孝?     
孔子的学生曾参是著名的孝子。有一次,曾参有了过失,他的父亲曾皙拿棍子打他。曾参休克倒地,一会儿才渐渐苏醒过来,站起来就问他的父亲:“您受伤了吗?”鲁国人都赞扬曾参,并将这件事告诉孔子。孔子对守门的人说:“曾参来,不要让他进门。”曾参自己以为没有罪过,派人去问孔子为什么不让曾参进门。孔子说:“你难道没听说过去舜的事吗?舜作为儿子,用小捶打,他就站着不动,用大棍打,他就逃走。要找他干活,他没有不在父亲身边的,要想杀他,父亲无论如何也找不到他。现在,曾参在父亲暴怒的时候,不逃走,任父亲用大棍打,这就不…  相似文献   

7.
魏巨兵的家乡在中国内地小城,他说那里的人们不知道“比萨”(pizza)为何物,他们对财富的憧憬就是“等我有钱了,一定要吃一顿比萨”。但现在,对于已经拥有自己一家公司的魏巨兵来说,他心中的“比萨”已经涨到了7位数了,和成千上万在中关村创业的年轻人一样,他在等待机会。  相似文献   

8.
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出发点、根本点。陈云说过:“在延安的时候,我曾经仔细研究过毛主席起草的文件、电报。当我全部读了毛主席起草的文件、电报之后,感到里面贯穿着一个基本指导思想,就是实事求是。”(游云文选》第三卷,第371页)怎样做到实事求是?这是陈云反复考虑的问题。他曾讲,在延安的时候,听了毛泽东同志做的整风报告,看了毛泽东同志给党校题了“实事求是”四个大字,他就反复考虑,怎样才能做到实事求是。他在延安时就讲过,为了做到实事求是,要做到“交换、比较、反复”6个字;后来又归纳了“不唯上,不唯书,要唯…  相似文献   

9.
最不像警察的警察   户丑只说,如果谁要选一个最不像警察的警察,他有信心“光荣当选”。   户丑只的确不是在夸“海口”,他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他有三个“硬条件”:一是名字老土;二是成年累月的着装打扮跟警察根本就不沾边;三是一天到晚灰头土脸的净往人多的地方挤,一点儿都没个警察的样子。有一次,在公交车上,老户曾专门为自己做了一次“民意测验”——请车上的乘客猜猜他的职业。有人说他像个机关门卫,有人说他像个炸油条的,有个小伙子显然想夸他,说他“怎么看怎么像个退休的工人师傅”,一车人硬是没有一个人说他像警察…  相似文献   

10.
一位区市政局局长,在一次偶然的机会,结识了一位周易研究会的理事、副研究员,从此摇身一变成为一个“能掐会算”的“神人”,每逢局里制定工作计划、对外发包工程、人事调动等大大小小的事情,事先他都虔诚地“预测”一番,并美其名曰“趋利避害”。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为了实现自己向往已久的“发财梦”,他竟然别出心裁地把这种荒唐的“避险术”用于大肆收受贿赂上。每一次受贿之前他都要进行“预测”,并以此来决定是否收受。案发后,他在接受检察机关的审讯时说道:“每一次受贿之前,我都要‘预测’一番,多年来几乎成了习惯。不这…  相似文献   

11.
同在飞机上     
记得第一次坐飞机的时候,“大哥大”这东西还很稀有,为大款和权贵们专用。转眼之间,满世界都是了。“大哥大”也不叫“大哥大”而叫手机了。可见改革开放发展之快。特别是一走进机场这种让人底气十足的地方,手持手机仰着头打电话“通风报信”的人就更多了。似乎单单买一张机票上飞机还不叫坐飞机,要吆五喝六得让亲朋好友都知道他要坐飞机才叫坐飞机。等到上了飞机,手机的嘀嘀声依然此伏彼起,这是“引狼入室”;还有打出的,大声吆喝着不知道他和谁讲话。这时候漂亮的空中小姐笑容可掬地走来了:请大家坐好,飞机就要起飞了,请各位关…  相似文献   

12.
鲍鹏山 《现代领导》2010,(12):40-40
求才诏与自荐信 讲东方朔之前,先说说汉武帝刘彻。刘彻一生干了不少大事,是历史上最有作为的君主之一。但他一生又干了不少荒唐事。他个性太丰富,生命力太强大。以至于森严的体制并不能约束他,反倒是他给森严的体制带来了一丝活人的气息。他一生浪漫、好奇、好色、好才。他好才不拘一格,且不求全责备。他要立“非常之功”,所以便求“非常之人”,哪怕这样的人有这样或那样的人生污点。他不大喜欢规规矩矩的人,他的长子“仁恕温谨”,他就不满意。  相似文献   

13.
唐朝“贞观之治”的空前盛世与唐太宗的用人思想是分不开的,那么唐太宗用人思想的高明之处究竟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一)为政之要,惟在得人 唐太宗非常重视用人,他把进用善人作为自己终身奉行不渝的三件大事之一。他说:“朕今勤行三事,……一则鉴前代成败事以为元龟;二则进用善人共成政道;三则自弃群小不听谗言。吾能守之,终不转也。”他认为只有依靠大批有才干的官吏,才能稳定、巩固自己的统治。他也已明察到能否得才、用人乃李唐王朝的安危所系。因而,他反复强调:“为政之要,惟在得人,非用其人,必难致治”。唐太宗把“为官…  相似文献   

14.
我的一位商界朋友,45岁的时候,移居去了美国。他到美国后三个月,就去移民局申请绿卡。一位比他早先到美国的朋友好心地提醒他:“你要有耐心等。我申请都快一年了,还没有批下来。”他笑笑说:“不需要那么久,三个月就可以了。”三个月后,他去移民局,果然获得批准。他的朋友知道后,十分不解:“你年龄比我大,钱没有我多,申请比我晚,凭什么比我先拿绿卡?”他微微一笑,说:“因为钱。”“你来美国带了多少钱?”“10万美元。”“可是我带了100万美元,为什么不给我批反而给你批呢?”“我的10万美元,在我到美国的三个月…  相似文献   

15.
吴昌华 《黄埔》2007,(2):40-43
1927年8月14日,蒋介石离京赴沪,发表“辞职宣言”后,率卫队及亲信200多人返回奉化溪口老家。他深知,若恋栈不下野,就会成为众矢之的。他要在此关键时刻“急流勇退”,让汪精卫、唐生智、张发奎这些新军阀互相拆台、互相残杀,他坐山观虎斗,到了定火候,再出山收拾“残局”。  相似文献   

16.
“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这句古人的名言说明一个道理:‘志商’对一个人的智慧具有重要的影响。在商界尤其如此,要成就出色的事业,就得要有高‘志商’。李健原来是山东临沂市农家的一个穷小子。短短十几年后,他不仅成为青岛每日汇源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还拥有一家独立的投资公司,成了名副其实的千万富翁。谈及他的“发家史”,很多了解他的人都说:“这小子的成功是从敢于拦下汇源老总赊下一车果汁开始的,他有着超乎常人的高‘志商’。”  相似文献   

17.
慎初     
做过兵部尚书的明代哲学家王延相在接见新任尚书时说,他昨天乘轿进城遇雨,轿夫穿了双新鞋,开始还小心翼翼地循着干净地面落脚,后来,一不小心踩在泥水坑里,从此便“不复顾借”,不管什么地方都敢踩下去了。这位尚书听后惊然而惊,说他“终生未敢或忘”。因为他从这件事领悟了一个重要的人生哲理:守身如玉要慎初。事实证明,不少人违法犯罪,无一不与当初不“慎”的“第一次”直接相关,一旦有了第一次,接着便会有第二次、第三次……而这些人身陷囹圄之时,又都无一例外地发出海叹之声,但罪已铸成,法,“不相信眼泪”。尽管如此,在…  相似文献   

18.
一个上了年纪的磨刀人,常出现在宿舍门外,久而久之,我对他有了些许印象。后来知道:他叫“向大爷”。再后来,听人介绍:“要磨刀嗦,那要等向大爷来,他磨得好,人也好,是个好老头。”过了两天,“向大爷”来了,果然他的技术不错,待人亲切,实在厚道。出于热衷“关注小人物"的我,对地产生了兴趣,交谈中我认识了地。。‘向大爷"名叫向安子,今年70岁了。说到年龄,地用有点自豪、也有点无奈的D气对我说:“我是这里磨刀人中岁数最大的”。我问他年纪这样大了,为什么还出来做事,他说:“我们农村人,不做就没有生活,两个儿子都…  相似文献   

19.
做官与做人     
沈醉在记述他接受党和人民改造过程的《我这三十年》一书中,几次提到他的母亲告诫他的一句话:“一个人可以不做官,但要做人。”按沈醉的话说,解放前,他为蒋介石的忠实走狗戴笠效劳,做了官,但是失去了人性,做了许多愧对人民的事,回忆起来,痛心疾首。解放后,他接受思想改造,没有做官,但通过改造,他渐渐脱胎换骨,成了一个真正的人,他感到聊以自慰。沈醉的这番话,很引人深思。一个不做官的人尚且要成为一个真正的人,那么做官的人就更要成为一个真正的人了,否则就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官。为官者如何做人?我看主要是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陈云同志的“唯实论”探要王继荣陈云同志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成员,曾经为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形成作出过重要贡献,特别是他对毛泽东哲学思想有过许多独到而精辟的理解和阐发。他在延安整风运动后期提出的著名的“唯实论”(即“不唯上、不唯书、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