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956年9月召开的党的八大,是一次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大会。它的重大历史功绩之一,是提出了我国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关于国内主要矛盾问题的科学论断。次年9月,在八届三中全会上,毛泽东率先改变了八大关于国内主要矛盾的提法,重提:“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毫无疑问,这是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  相似文献   

2.
正近日,笔者在翻阅《毛泽东年谱(一八九三—一九四九)》时,看到1926年1月1日记载:"在《中国农民》第一期发表《中国农民中各阶级的分析及其对于革命的态度》一文。""文章将中国农村分为八个阶级和阶层:大地主、小地主、自耕农、半自耕农、半益农、贫农、雇农及乡村手工业者、游民。"对于其中提到的"半益农"一词,笔者甚感迷惑,虽从上下文也能推  相似文献   

3.
当前,学术界对毛泽东和我们党为什么会改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法,在理解上出现了很大的分歧。绝大多数学者认为当时之所以改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法是在外在压力之下所作的一个被动选择,也有一些学者认为当时之所以改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法是由于这个提法不够准确科学。因此,系统考察毛泽东和我们党改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法的原因,弄清毛泽东和我们党当时在这一问题上的考虑,对于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精神实质,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事业的深入发展无疑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改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需要加以全面的考察.毛泽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不仅与反对教条主义有关,同时也与抗战时期"中国化"思潮有着密切的关系."中国化"内涵的不同解释及其变迁对于毛泽东改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法有着直接的影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概念具有工具价值,当着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后,被改变提法是自然的.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法与毛泽东1938年的命题既有继承关系,同时也有着新的时代内涵.  相似文献   

5.
中共八大召开前夕,毛泽东对中国共产党所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进行了思考。这些思考和探索,丰富了他对中国独特社会主义道路的认识,为八大顺利召开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湘潮》1991,(6)
龚育之在《中共党史研究》著文《再谈研究毛泽东思想的新起点》,不赞成在群众的政治生活中提出和使用“毛泽东晚期思想”这一概念。其理由主要有二: 第一,“晚期”只是一个时间划分。从逻辑上讲,以时间划分的“毛泽东晚期思想”这个局部概念,不能同“毛泽东思想”这个整体概念在内涵  相似文献   

7.
中共八大召开前夕,毛泽东对中国共产党所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进行了思考。这些思考和探索,丰富了他对中国独特社会主义道路的认识,为八大顺利召开奠定了基础。集中精力研究赫鲁晓  相似文献   

8.
党的八大是新中国成立后我党召开的一次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大会,它提出了我党在三大改造完成后的新的历史任务,形成了八大路线.这次大会的一个突出贡献在于它对当时我国主要矛盾的论述,主要矛盾论断的提出是我党理论探索的新成果,由于种种原因,它并没有真正成为党的指导理论,但对于它的存废及其理论实践价值仍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经过半个世纪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曲折发展的风雨洗礼,都从不同方面说明了党的八大路线的正确及其深远的历史意义。八大是在我国历史处在一个重大转折时期召开的,它依据新的历史要求,及时地向全党全国人民提出了新的任务,制定了新的路线和方针。八大是作为我们党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伟大开端的标志,载入党的史册。由于八大路线的正确性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也由于毛泽东晚年离开了八大路线,于是有人就在八大问题上做文章,把毛泽东同八大路线割裂开来甚至对立起来,编造所谓正确与错误的路线斗争。这是一种歪曲历史的不负责任的言论。…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恩格斯、列宁关于社会主义社会改革的论述出发,探讨了八大前后毛泽东对社会主义条件下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长期性、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等方面的探索。毛泽东的有关探索成果为邓小平创立社会主义改革理论铺垫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1850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中央委员会告共产主义者同盟书》中指出:无产阶级政党“应该使自己的每一个支部变成工人联合会的中心和核心.在这种联合会中,无产阶级的立场和利益问题应该能够进行独立讨论而不受资产阶级影响。”1928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六次代表大会通过的《组织问题决议案提纲》中指出:“支部是群众中的核心,党团是受支部指导在群众中发生核心作用的组织。”在六大关于《苏维埃政权组织问题决议案》中还指出:“党应预先保障其在苏维埃领导机关中的领导作  相似文献   

12.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过渡时期作为一个特定历史时期已经结束,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但是,党的八大并没有明确宣布过渡时期的结束,毛泽东在1957年至1958年上半年,也多次使用"过渡时期"这一概念。他使用这一概念有三大理论内涵:将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不断丰富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为工业化和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需要一个历史过程;根据生产力发展要求不断调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需要一个历史过程;社会主义社会初步建立后,在意识形态上与资本主义的斗争不断取得胜利,需要一个历史过程。毛泽东实际上提出了我们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面临的三大问题。他的理论探索对于我们今天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不断完善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坚持做好意识形态这项极端重要的工作,都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1976年9月9日零时10分,83岁的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在北京逝世,这位当年出席中共"一大"很少发言的代表,后来被视为是现代世界历史中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关于他的研究资料可谓是汗牛充栋,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让我们重温历史,揭开这位中共"一大"代表与中共"一大"的一系列研究中的历史谜团。  相似文献   

14.
施拉姆说:“毛泽东在20世纪30年代末提出的种种概念中,最直率、最大胆地体现了他关于中国革命的独特性以及中国人需要以他们自己的方式解决他们自己问题的信念的,莫过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了。实际上,中国共产党只在一段相对而言并不很长的时期内使用了这一口号”,但“精确地说出‘中国化’在1938年对毛泽东意味着什么,是个相当复杂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正>1945年,毛泽东在延安自己住的窑洞里,对著名民主人士黄炎培提出的共产党如何跳出历史周期率问题给出了答案,史称“窑洞对”。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上重提“窑洞对”,可见此事对我们党影响之深。那么,何为“窑洞对”?毛泽东“窑洞对”的历史底气何在?让我们从历史中寻找解答。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王光美对一则有关八大史实的回忆作为立足点,重新探讨了八大前后毛泽东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脉络,认为毛泽东自始就不同意八大政治决议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观点,但由于理论和历史条件的限制,他不可能在八大政治决议通过前重新把阶级斗争确立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八大结束后,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毛泽东逐步在理论上提出"政治和思想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和"修正主义比教条主义更有害"的观点,经过1957年整风反右的实践,最终在八届三中全会上公开改变了八大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论断.这标志着20世纪50年代中期毛泽东提出的"以苏为鉴",开始向斯大林的社会主义模式复归.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上山”实践的历史启示□罗惠兰1927年10月,毛泽东率秋收起义部队“上山”,创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最早实现了伟大的战略转变。这一转变最终决定了中国革命的命运,使古老沉闷的中国大地演出了一幕威武雄壮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大话剧。作为导...  相似文献   

18.
反对"宗派主义"是无产阶级政党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中共历史上,毛泽东首先展开了对"宗派主义"的批判,其间经历了大革命失败后"宗派主义"概念的形成、党内整风期间对"宗派主义"内涵的阐释、胡风事件中对"宗派主义"的政治定性、以及"文革"中对"派性"问题的态度转向等几个阶段。尽管毛泽东反对"宗派主义"思想也存在某些时代的局限,但它在中共历史上的积极作用仍然是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9.
正2012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与驻广州部队师以上领导干部合影后说了这样一段话:"前不久我参观了《复兴之路》展览,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我想说,这个伟大的梦想,就是强国梦,对于军队来讲,也是强军梦。"~([1]p13)习总书记提出的"强军梦"本质上与毛泽东的"强军梦"是一致的,也是一脉相承的。因此,  相似文献   

20.
1992年 ,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 ,把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进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在今天 ,“南方谈话”的思想内容早已脍炙人口 ,深入人心。但邓小平为什么要在当时发表“南方谈话” ?为什么要把谈话的地点选择在南方 ?因此 ,要全面理解“南方谈话”的精神 ,还必须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