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态德育"是指教育者从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睦相处的观点出发,引导受教育者为了人类的潜在利益和长远利益,更好地享用自然和享受生活的教育。中国传统文化中内含丰富的生态德育思想:天人观体现了以自然为导向的生态德育思想;义利观体现了人品识别和利益分配的生态德育思想;和同观体现了知人善任的生态德育思想;荣辱观体现了知耻奋进的生态德育思想;身令观体现了为人处世的生态德育思想;上下观体现了因材施教的生态德育思想。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德育思想对于我们今天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刘鑫淼 《学理论》2013,(20):160-161
中国传统文化曾一度领先世界,创造了几千年精粹思想文化的文明古国保留的文化思想依然受用于今天的科技发展,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面对现代科技迅猛发展带来的文化困境以及随之而来的科技发展窘境,我们或许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找到出路,值得长久借鉴。  相似文献   

3.
行政文化是行政体系的深层结构,是政府管理活的灵魂。一方面,中国传统行政文化与西方行政文化相互渗透,另一方面,两者在行政观念、行政方式上又存在着四大冲突。  相似文献   

4.
《学理论》2013,(35)
传统文化自然观的主要内容:天人合一和万物一体论的思想内涵。传统文化自然观对今天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和启示如下:运用整体的思维方式,以整体观来认识自然;要培养全民族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观;要在全社会大力倡导尊重自然、善待自然的观念;建立生态建设机制。  相似文献   

5.
科学发展观与中国传统文化二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文明蕴涵着朴素而丰富的发展理念。科学发展观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继承和创新了中国传统文化。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选择。科学发展观的确立,适应了人类社会生产方式演变的必然趋势,既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现实需要,同时也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  相似文献   

6.
软实力包含的诸多理念,大多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相吻合。中国传统文化软实力的价值在于:有助于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增强,有助于中华文明亲和力的提升,有助于和谐世界的当代建构,有助于生态文明的全球实现。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丰富的大一统思想,它自孔子首倡,经世代相承,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形成了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国家分裂的优良传统.邓小平的"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理论,不仅继承了中国传统大一统思想追求统一、维护统一的思想精华,而且超越了传统大一统思想一般靠武力实现统一的模式,主张用和平的方式实现统一,超越了传统大一统思想一方吃掉另一方的思维模式,主张两种社会制度共生并存,超越了传统大一统思想追求整齐划一的思维模式,主张在社会制度、生活方式等方面实行尊重现实的政策,对维护国家的统一和领土完整,发挥了巨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唐敦双 《理论导刊》2007,2(7):101-103
在中国几千年的悠久历史中,勤劳的中国人民和社会的有识之士在追求完美的理想社会的过程中形成了一种社会和谐的思想。这种社会和谐思想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宝贵财富,对于今天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一国两制"构想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大一统"的爱国主义思想、和合文化及民本思想等有着深度契合.深入分析和研究这种契合,从中可以领会中央在处理港澳台事务上的新思维和新举措,领悟"一国两制"构想对21世纪人类文化发展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0.
周丽萍 《学理论》2013,(15):187-188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稳定形态的文化,有着特定的精神内涵和主导思想。着眼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着重从安土重迁大陆型文化、德性修养伦理型文化、中庸之道和谐型文化三个角度论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1.
《学理论》2015,(34)
多元文化伴随经济、政治全球化冲击我国当代大学生传统文化认同,部分大学生群体出现传统文化认同危机。"中国梦"具有内涵丰富的传统文化思想底蕴,它赋予传统文化认同新鲜活力,并通过中华民族共圆中国梦的实践活动为当代大学生传统文化认同注入正能量。用"中国梦"引领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塑造新型媒体,复兴优秀传统文化,可有效消融大学生传统文化认同危机。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是重大的理论问题.在马克思诞辰200周年、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真正传播开来逾百年之际,有必要深化认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会通”现象和问题.“会通说”是三十多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文化之谜”的主要解答模式,有合理性,也有局限性.从内在机理上看,“会通说”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解谜是不彻底的,文化客体间的“会通”只是基础,文化主体的“接受”才是关键.从文化观角度看,立足于狭义文化观立场的“会通说”,并不能完整系统地反映和建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逻辑.从广义即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可见,由文化的“会通”进到实践的“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矛盾运动展开的两个基本环节,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文化逻辑的主客体辩证法.“主体接受论”是对“会通说”的合理继承和深化,它更全面完整地展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辩证法.  相似文献   

13.
文常明  王倩 《学理论》2009,(18):95-95,132
文化是一个民族风俗习惯、风土人情和价值观的高度概括和核心体现。文化是融入百姓生活中的,是民族特点、民族气质的生动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今天仍然可以成为当代人安身立命、成就事功、和谐相处的智慧。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体现中医药本质与特色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总和。中医药文化属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理所当然也是植根于这片古老的土地,带有诸多传统文化特有的内核。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农村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传统道德、风俗习惯、民间信仰、家规宗法"等传统文化对维持乡村社会生态的有序运转起到了重要的"软控制"作用。但随着城乡交流的深化,中国乡村社会的转型不断加速,乡村社会原有的传统文化生态链受到破坏,对乡村社会的约束力也越来越趋于弱化。文章从文化生态学的视角,运用生态学系统性和动态发展性等相关理论分析了传统文化对乡村社会"软控制"的历史作用和在新形势下其对乡村社会"软控制"的生态缺失,并提出构建传统文化乡村社会"软控制"生态链结构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王帅 《理论探索》2015,(3):33-37
绵延千年的中国古代社会中,士农工商四民等级秩序构成了历代封建王朝的统治之基,其中位于四民等级之末的商人一直在大田谷作的小农经济和专制皇权的高压之间浮沉,饱受各类抑商政策与文化的压迫和歧视,境遇相当悲惨。然而在宋明之后,中国传统社会的商业开始了真正的勃兴,抑商观念开始松动。中国社会内在的渐变是传统社会后期商业大发展和商人地位显著提升的重要内在依据,而催生这种渐变的内在文化因素有三:其一是来源于传统文化中的富民、恤商思想得到了后世思想家们的深度阐发;其二是传统儒学逐渐向"治生"、"人伦日用"这些方向转型,最终实现了近代儒学对商业的包容;其三是商人阶层自身觉醒,有了自己的文化追求,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儒商"文化。  相似文献   

16.
楚庄 《民主》2006,(8):40-41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有许多世代传承的积极的进步的成份,是值得我们认真汲取并和时代精神结合发扬光大的思想。“和”、“和为贵”、“和而不同”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经过几千年的世代传承和发展,“和而不同”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伦理观念和社会理想,是民族智慧、民族精神和民族气度的重要标志。“和而不同”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不仅深刻影响中国历史文化的发展进程,也影响中国历史上的政治行为和政治方式。最早在八卦、五行思想基础上提出“和”是春秋的史伯(周太史)。他把多种…  相似文献   

17.
文化是一个民族风俗习惯、风土人情和价值观的高度概括和核心体现。文化是融入百姓生活中的,是民族特点、民族气质的生动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今天仍然可以成为当代人安身立命、成就事功、和谐相处的智慧。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体现中医药本质与特色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总和。中医药文化属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理所当然也是植根于这片古老的土地,带有诸多传统文化特有的内核。  相似文献   

18.
构建当代生态文化,必须发掘、转化中国传统生态文化思想资源。由此出发,本文从自然本体思想、生态伦理思想、生态保护思想和环境管理思想四个方面阐述了中国传统生态文化的主要内容,论述这些思想为生态文化建设所提供的宝贵而深刻的启示。最后,本文指出了中国传统生态文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当代价值,作为古典形态的理论,其当代运用还需要结合现实进行必要的改造。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幸福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儒家所倡导的幸福观在中国传统伦理文化中占有统治地位,对中国人追求幸福生活的影响最为深远。  相似文献   

20.
《学理论》2017,(5)
"性善论"作为传统儒家文化的一个重要的哲学基础,其对皇权伦理思想的强化、人的道德意识的无限夸大以及对社会成员的义利曲解是造成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民主缺失的重要原因。逐步消除这些因素的负面影响,对于我国民主政治的快速发展,实现政治文明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