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沈亚平  阎章荟 《求知》2009,(10):9-11
建国以来.我国的中央和地方行政体制走过了一条曲折的发展道路。在新中国建国60年之际,总结60年来中央与地方行政体制调整的经验和教训.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结合当前国内建设的需要.探讨未来中央与地方行政体制调整的发展趋势,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2.
十八大对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作出了新的部署。未来一段时期,中央和地方政府将有哪些可以作为的空间?  相似文献   

3.
谭波 《理论参考》2010,(8):28-30
目前,我国的行政信访体制采取的是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模式,这种体制不适合当前社会矛盾多样化的形势,也不符合权责一致、管理重心适当下移的治理原则,需要进一步完善。我国的行政信访体制改革应采取中央信访机构巡回制度、省级信访机构垂直管理的模式,并结合其他各项制度改革对信访分权制度改革的推进,借鉴国外经验,使我国中央与地方信访分权机制得到有效完善。  相似文献   

4.
中央与地方权限划分的理论误区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中央与地方的权限划分,历来是国家政治管理和行政管理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长期以来,我国在这一问题上存在着诸多理论上的误区。本文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阐述了权力下放的价值取向、地方自主权的科学含义、中央集权制与中央高度集权制的本质区别等几个基本理论问题,试图澄清在这些问题上的理论误解  相似文献   

5.
论民族自治地方的行政环境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行政环境是指围绕行政活动直接或间接地作用和影响行政管理行政行为以及行政效果的各种因素的总和 ,主要是指足以影响行政活动、政府管理的各种环境。民族自治地方作为一个特殊的行政单元 ,其行政环境与其他行政单元相比 ,既有共性 ,又有特殊性。对民族自治地方行政影响较大的一般行政环境主要包括自然地理环境、经济环境、政治环境和文化环境。充分认识这些环境对行政活动产生的影响 ,趋利避害 ,是民族自治地方行政活动顺利运行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6.
垂直管理由于其在组织结构、领导体制、平衡分权以及加强中央集权方面所发挥的重要职能,从而在我国国家治理过程中发挥了积极的无可替代的作用。然而,由于垂直管理部门组织内部缺乏有效的考核制度、外部缺乏有力的监督机制,导致垂直管理部门与地方政府间矛盾重重,垂直管理混乱。因此,为了进一步深化我国行政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应建立有效的垂直管理部门内部考核机制与外部保障机制,合理界定中央与地方的事权范围,规范垂直管理部门与地方政府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营造良好的地方政府间关系:基于和谐社会视野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良好的地方政府间关系对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它关系到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关系到行政效率的提高,是政府适应日益复杂行政环境的需求。建设和谐社会需要用府际管理的模式来治理地方政府间关系,营造出适合和谐社会的新型府际关系。为此要解决和处理好府际冲突、利益补偿和中央与地方关系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改革以来,我国中央与地方关系已由传统的以行政组织为基础的行政服从关系,转向以相对经济实体为基础的对策博弈关系。在中央与地方的博弈中,地方政府优势明显,往往相机采取诸如讨价还价、曲解规则、改头换面和公开抗衡等对策以谋求地方利益最大化。而上述博弈行为易导致中央宏观调控能力弱化、地方保护主义、经济行为短视以及“政治创租”和“抽租”等负面效应。笔者认为要有效解决中央与地方关系,不是回归到集权的旧体制下,或者简化为“放权让利”的改革路线,而是应该进行制度创新,建立新的博弈规则,提高双方的博弈水平,力求在满足地方利益的前提下达到全局利益均衡。  相似文献   

9.
地方政府执行力:现存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当前我国地方政府在执行力方面存在着政令不畅、地方规则胜过中央政策、行政成本居高不下、一些公务员的隐形不作为等突出问题.在对上述问题及其成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应树立大局意识,提高政府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水平,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行行政问责制度和政府绩效管理制度等方面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对地方政府行政管理创新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经济全球化、中国即将加入WTO和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大背景下 ,现行的地方行政管理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其中首当其冲的是政府管理体制。我们只有顺应潮流 ,争取主动 ,加大地方政府行政管理创新、构建新型地方行政管理体系的力度 ,才能为我们更好地参与WTO多边贸易活动 ,在经济全球化和参与国际竞争和分工中趋利避害 ,发展自己。  相似文献   

11.
"省管县"改革、大部制改革、行政执法体制改革、乡镇体制改革是目前我国地方行政体制改革的主要形式。各地推行的行政体制改革缺乏统一目标和部署,改革未纳入法治轨道,改革措施缺乏针对性,导致对解决现行行政体制弊端的意义不大。建立公众导向型行政体制是我国地方行政体制改革的目标。推进地方行政体制改革,需要将改革纳入法治轨道,出台地方行政体制改革法,明确地方行政体制改革推进者、实施程序及改革内容。  相似文献   

12.
地方政府创新是当今世界范围内政治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对我国地方政府来说,地方政府的管理创新主要着眼于政治改革、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这三方面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实现地方政府管理系统的整体优化和更新。其中,革新行政理念是创新的基础和先导,改革行政体制是创新的主要途径,转变政府职能是创新的本质内容,绩效评估是创新的制度保障,电子政务是创新的技术手段。只有对系统相关要素进行整体创新,才能提升地方政府管理的整体功效。  相似文献   

13.
《行政论坛》2020,(3):5-10
马克思主义国家行政管理思想主要由两个部分构成:一是对资本主义国家行政体制与行政管理的批判;二是关于未来社会主义国家行政体制和行政管理的设想。它对于当代中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其一,随着社会主义国家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行政管理的公共性质将愈加明显突出,成为主体部分;其二,必须通过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行政管理制度体系;其三,实行中央统一领导和地方自治相结合的管理体制,既要加强中央政府治理,又要扩大地方治理,形成协同、合作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14.
政府间伙伴关系是多元政府出于共同目标联合行事,实现行政主体间的跨区域跨部门合作。当前多元地方政府、中央部委及垂直管理机构、地方部门之间交流不畅,阻滞了行政系统整体合力的发挥。  相似文献   

15.
在行政管理实践呼唤改革创新的大背景下,许多地方政府机关大胆尝试创新行政管理机制和方式。通过增加透明度、增强规范性、提高效率、强化服务意识等手段,着力打造高效、廉洁的新型服务型政府。作者以第三人的眼光粗略审视并肯定了成都市建设服务型政府和阳光政府所做努力,以期其经验能够在地方政府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发挥示范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6.
改革的核心取向均指向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与完善,在扩大公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方面迈出了重要步伐 2008年大事频发。在政治领域,各种焦点集中在科学发展观的实践上来,以科学发展观为标尺反复考验执政行为,成为各级各地施政主线。这一年,人们经历了以大部制为核心的第六次国务院机构改革;观察着旨在理顺中央与地方权责关系、平衡中央和地方财权事权、推行省直管县模式的新一轮地方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步伐;感受着《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正式实施所带来的政府行政生态的变化,及社会声音的  相似文献   

17.
基于Christopher Hood公共管理三重价值的视角,选取元以降(元、明、清、民国)四个历史单元为案例,审视和比较其地方行政的演化轨迹、横纵架构和运行成效。尝试一个“西方当代公共管理理论”和“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实践”相结合的独特研究路径,结合“管理模型”和“史料分析”,构建一个地方行政价值实现的框架模型(LAVAM),探究地方行政的纵向组织层级、横向权力统分与公共管理三重价值——公正、效率、稳健之间的联系与规律,以现代公共管理理论和研究方法剖析元以降地方行政历史演化的客观规律和内在逻辑,启迪地方行政改革与央地关系探索“,以今审古”“、以古鉴今”。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地方政府治理作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行政管理的中间和基础环节。然而,推进地方政府治理现代化还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为此,立足推进地方政府治理现代化的动力机制,通过再造地方政府治理体系、提升地方政府治理能力、大力发展公民组织和加强地方电子政府建设,以期实现地方政府治理现代化。  相似文献   

19.
对民族地区的行政管理历来是中国行政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形成了皇权统治下独具特色的中国民族地区多元行政管理制度.随着少数民族社会的发展,以及民族区域自治行政管理制度的实施,少数民族传统多元结构的行政管理模式已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多元行政管理制度模式已为民族区域自治行政管理制度所代替.当前,在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换的过程中,在政治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入的背景下,把民族自治地方传统行政制度与现行行政管理模式有机结合起来,处理好现代化与民族化的关系,实现民族自治地方现代化与民族化的有机统一,是民族自治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改革的基本特点和发展走向.  相似文献   

20.
简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阶段的政府职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认为 ,“小康社会”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具有一系列“新质”的特定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中 ,我国政府管理的环境将发生重大变化。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 ,(1)我国政府必须实现从“全能政府”向“公共政府”转变 ,(2 )要加强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 ,建立公共财政体制 ;(3)应进一步理顺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关系。文章认为 ,划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职能的总原则应当是 :“事关全局”的权力属于中央 ,“因地制宜”的权力属于地方。就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协调模式而言 ,可以从两个层次作不同的考虑 :就经济关系而言 ,应采取“市场关系为主、行政关系为辅”的模式 ;就政治关系而言 ,应采取以“条”的集权为主、“块”上的自治为辅的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