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社会规则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作为一个整体,有其共同的发展目标,因此也必须有共同的规则,以维护整个社会的秩序.社会规则中以道德规则、管理规则和法律规则最为主要,而且三者是相辅相成的,任何偏废均对社会发展产生不可弥补的损失.社会规则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在深化改革和加入世界经济贸易组织的环境下,我们应当注意社会规则发展的趋势,继续完善管理规则和法律规则,弥补道德规则的缺失.  相似文献   

2.
市民社会既是政治文明进步的成果和标志,也是政治文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它在现代政治文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市民社会孕育了资本主义政治文明,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分离推进了资本主义政治文明的形成和发展.建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民社会,实现市民社会和政治国家的良性互动,是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发展的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3.
赵莹 《法制与社会》2012,(28):188-189
社会管理创新是一个复杂的、综合的系统,最终要实现的是从理念到制度的创新,而发展社会组织是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内容之一.各类社会组织能够广泛的调动社会资源,有效地激活社会的自我治理功能.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上看,社会组织的健康发展都将助力于社会管理创新.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各种社会矛盾不断凸显,如何化解社会矛盾,已成为发展中要解决的一项重要问题.公证制度在化解社会纠纷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若能充分发挥其作用,将为维护社会稳定,国家和谐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5.
和谐是发展着的有机过程.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和社会有机体理论以实践为基础,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相结合的方法,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同时,系统全面地为和谐社会思想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6.
我国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不协调,主要表现为社会发展落后于经济发展.这一问题是由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以及政绩考核体系、政府财税体制、市场发育程度、社会组织力量共同作用所导致的.在新的发展阶段,要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就必须完善政绩考核体系和政府财税体制,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增强社会组织力量,通过政府调控、市场调节、公众参与的有效结合,继续加大对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社会发展薄弱环节的投入力度,以期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7.
在法治方略下寻求社会管理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北庚 《河北法学》2012,30(6):9-10,11,12,13,14,15
社会管理创新是我国社会建设事业推进过程中回应现阶段经济政治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法治方面成为国家根本治国方略的当代,在法治方略下寻求社会管理创新具有现实正当性和优越性;依法适度培植社会组织和规范引导社会组织发展、在立法模式上改过去的行政主导立法为博弈立法、完善税收法制、立法中更多地吸收社会生活中形成的习惯和惯例、构建政府与社会分工合作各司其职的适法格局等是法治方略下寻求社会管理创新的根本性举措.社会管理法治化是人类社会发展和法治发展之逻辑必然.  相似文献   

8.
"共同富裕"是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核心内容,也是中国人自古以来对理想社会的不懈追求.如何把深入人心的"共同富裕"思想与改革以来社会急剧分化的客观现实统一起来,正确认识当代中国社会中理论与现实的巨大反差,引导社会实践朝着理论指引的目标前进,是当前中国理论界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当代中国社会的发展在总体方向上仍然符合邓小平"共同富裕"的发展思路.不容忽视的是,社会的贫富分化正日趋严重,地区差别越来越大,一部分人通过非法途径暴富,等等.但是这种消极现象主要是由社会转型期的结构扭曲造成的,属于发展中的问题,可以通过进一步的改革和发展加以控制与解决.  相似文献   

9.
企业作为社会生产的最基本单位,总是处在由一定的要素组成的社会环境之中,企业要依赖社会,从社会上谋取利益,也要反哺回报社会,主动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和社会道义.社会责任是企业发展的通行证,企业道德是企业发展的生命线.企业社会责任体现在把产品做好,确保产品的品质合格和安全;体现在企业既要注重经济效益,又要注重社会效益.市场经济在本质上是道德经济、诚信经济;企业道德也出生产力,出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近代以来,由于国家与社会的分化,政府已经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实体,它相时于社会而存在,又反作用于社会.对社会实施管理并引导着社会的发展.或者说,在政府与社会的关系中.政府越来越以自己的行动证明它不是消极地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而是能动地、积极地作用于社会.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过程中,政府也将发挥着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少年司法固有的福利模式和刑事模式均无法单一地解决少年犯罪的问题,因而受到学界的批评.同时,以恢复社会关系,促进罪错少年回归社会为目标的恢复性少年司法似乎正在成为少年司法的“第三条道路”.从社会变迁的角度看,社会、社群和社区的发展变化对少年司法制度的发展具有巨大的影响力.我国的城市化和市民社会正处于迅速发展的阶段,社会、社群、社区的发展驱动了具有恢复性少年司法因素的少年司法的发展,这体现了社群主义的价值底蕴.我国不少地方的司法机关进行了恢复性少年司法的探索,其各个阶段均具有社区参与的因素.从社会发展的趋势看,城市化和市民社会的发展使恢复性少年司法的社区参与具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却严重失衡,居民收入差距逐渐扩大,社会矛盾日益突出.同时,广大社会成员对社会公平、正义的要求也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为迫切和强烈.要解决这些问题,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换言之,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已经成为我国当前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内容和重要目标,具有重大意义.但是,在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不可能一蹴而就,应实施"同步推进,分步实现"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3.
2010年3月14日上午,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胜利闭幕.会后,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我们国家的发展不仅是要搞好经济建设.而且要推进社会的公平正义,促进人的全面和自由的发展,这三者不可偏废.集中精力发展生产.其根本目的是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而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稳定的基础.我认为,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有光辉."  相似文献   

14.
张力 《行政与法》2002,(12):57-58
吉林省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作为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既有其自身发展的内在规律,同时又与外部因素-经济社会的发展有着必然的联系.在向社会化和系统化演变的过程中,不同经济所有制单位、不同学科的专业技术人才,纵分横连构成了一个与科技、经济、社会发展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开放人才系统.加入WTO后,世界政治、经济、社会格局的一系列变化,必将为我们带来不可多得的发展机遇.如何抓隹机遇,全面提高我省人才队伍整体素质,使其迅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值得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5.
律师职业本质属性的发挥与社会环境有着密切关系,更确切地说是与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密切相关的.国家与社会的力量对比以及相互包容程度决定了律师职业的兴衰.长期以来,人们认为国家与公民社会呈现你强我弱的零和博弈关系,公民社会自主性的提高会有损于国家的施政.但是,最近十年来国家比较发展和公共管理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表明,国家与社会可以协同发展、相得益彰.从我国目前的情况看,国家与律师在法律援助中既存在博弈,又保持均衡,即达成了博弈均衡.上海市法律援助中心的调查表明,国家与律师关系的未来发展路向将是两者的协同发展,这也是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可能图景.  相似文献   

16.
人的现代化与法治是辩证统一的,人的现代化与法治应协调统一地发展.人的现代化与法治互为前提和基础.法治社会是由人构成的社会,离开了人的现代化就谈不上法治社会的现代化;而没有法治社会各方面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人的现代化也只能是一句空话.  相似文献   

17.
诚信是一个国家经济繁荣与社会发展的基础,也是市场经济秩序的基本内容.诚信危机,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我国社会发展的当务之急是必须加快诚信立法.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社会、经济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快速发展的社会经济也使得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因此,不少大学生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之中都面临着失业的危险.由此可见,建立健全大学生失业保险法律制度是必须的.在此,本文主要就建立健全大学生失业保险法律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发表了相关见解.  相似文献   

19.
包容性发展与排徐性发展或歧视性发展相对,它的本质就是指全体社会成员都能平等地参与社会发展的过程,公平地共享社会发展的权利、机会和成果的一种发展.包容性发展包括社会包容、经济包容、政治包容、文化包容等多个方面.包容性发展与经济法的本质、理念和价值有着密切的联系,是天然耦合的,包容性发展是经济法本质的核心要求,与经济法理念内在统一,是经济法价值的重要体现.实现包容性发展,离不开经济法治保障,因为建立健康有序的市场秩序是包容性发展的基础,而法治的宏观调控是包容性发展的保障.  相似文献   

20.
苏东剧变之后,经过近20年的发展,匈牙利逐步建立了保障结社权和促进公民社会组织健康发展的制度规范,依靠政策和法律机制及其有效运作来推动公民社会的多元化发展.本文从数量和组织形式、活动类型、地区分布、收入来源和人力资源等各个角度详细论述了匈牙利公民社会组织发展的情况,并分析了其存在和发展的政策、法律环境,从中试图探求对中国公民社会组织发展有益的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