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沂蒙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红色革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群众路线实践中结出的硕果,是军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铸就的。切实转变思想观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紧密结合工作实际,以更高的境界和姿态,弘扬沂蒙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将沂蒙精神进一步融入到新时代的群众路线之中,更好地服务人民、团结人民、造福人民,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更是我们收获民心、赢得民心、做好群众工作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2.
以"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为基本内涵的沂蒙精神,是沂蒙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培育下,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升华优秀民族文化品质,逐步砥砺形成的一种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优秀群体意识和革命精神.它秉承沂蒙优秀思想文化和优良革命传统,根植沂蒙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沃土,在沂蒙山区这片英雄的土地上逐渐生根、发芽直至成长壮大,不断焕发出耀眼的光辉,显示出巨大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3.
纳蒙山之魂魄,汲沂水之膏泽,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沂蒙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精心培育下,创造和铸就了力量无穷的沂蒙精神: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沂蒙精神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半个多世纪以来,临沂人民坚持不懈地弘扬和实践沂蒙精神,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率先实现整体脱贫,实现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跨越,谱写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4.
纳蒙山之魂魄,汲沂水之膏泽,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沂蒙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精心培育下,创造和铸就了力量无穷的沂蒙精神: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沂蒙精神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半个多世纪以来,临沂人民坚持不懈地弘扬和实践沂蒙精神,艰苦奋斗,开  相似文献   

5.
习近平总书记把沂蒙精神的特质高度概括为“水乳交融、生死与共”。作为“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沂蒙精神是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的辩证统一,其多维精神内涵彰显着马克思主义理论品格的科学性、人民性、实践性、开放性。当前,要深刻领会和把握沂蒙精神中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品格,在新时代将沂蒙精神不断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6.
沂蒙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广大沂蒙儿女在不同历史时期下创造出来的伟大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宝贵的精神财富。沂蒙精神诞生于上世纪40年代,丰富于改革开放之后,并在新的历史时期下得以继承弘扬。作为中国革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沂蒙精神与其他红色精神一样都是中国革命谱系的一部分,它们之间具有内在的逻辑传承。从其自身而言,沂蒙精神从萌芽、发展到如今的再创新,无论是产生的历史基础、哲学内涵还是时代价值都与群众工作密切相关,存在着高度的内在契合性。这种一致性为我们新时期党群关系的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以及伟大中国梦的实现都提供着精神动力,是我们可以挖掘的精神素材。  相似文献   

7.
沂蒙精神植根于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诞生于革命战争年代,发展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是山东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具有浓郁地方色彩的时代民族精神。沂蒙精神集中体现了山东人民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精神风貌,生动展现了我们党、军队同人民群众的鱼水情谊和血肉联系,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的历史征程上,大力弘扬沂蒙精神,对于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沂蒙精神是沂蒙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为了争取民族独立和实现国家富强所形成的独具地方特色的强大精神力量。不忘初心,坚持沂蒙精神中人民的主体性,是保持沂蒙精神生命力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只有坚持人民的历史主体地位,才能更好地传承与弘扬沂蒙精神,才能更好地彰显我党执政条件下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9.
沂蒙精神,是沂蒙山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底蕴,以“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为基本特征,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而形成的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优秀群体意识和可贵革命精神。沂蒙精神,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都是伟大民族精神的具体表现,更是党的群众路线的鲜明写照。因此,大力弘扬沂蒙精神,加强群众路线教育,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50多年来,焦裕禄精神与时俱进,不断闪耀着时代光芒,激励着一代义一代人为人民的事业奋斗不止。习近平总书记高度概括出焦裕禄四种精神,反映了共产党人亲民爱民的本质特征。弘扬焦裕禄精神,各行各业都应该立足于行动,紧密结合岗位职能,细照镜子找标杆,灵魂深处起风暴。就党委办公室而言,学习焦裕禄精神重在六个方面狠下工夫,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凝结与升华,是党星火燎原,从胜利走向更大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红色歌曲作为我国先进文化的传递载体和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产生并不断发展,记录着中国共产党由弱到强的光辉历程,蕴含着宝贵的革命精神财富,是分析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重要文本和视角。  相似文献   

12.
先进文化就是能够反映和支撑社会历史前进方向的文化,它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代表未来的发展方向,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推动人类社会前进的精神动力。"与时俱进"是先进文化的基本特征。从整个人类文化的角度看,人类文明的前进方向就是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生态文明是继工业文明之后的一种新的生存和发展理念。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建设应反映生态文明的理念和要求。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是沂蒙精神的引领者、主导者和组织创造者,人民群众是沂蒙精神的参与实践者、无私奉献者和发扬光大者。沂蒙精神既具有人民性,又具有鲜明的党性,是党群关系建设的实践结晶。沂蒙精神的这一本质内涵,对于新形势下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定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示价值。  相似文献   

14.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共产党人要为人民利益而奋斗,必须使党的理论、党的事业、党的建设与时俱进。奋发有为是一种精神,体现着一个民族、一个地区、一个领导者昂扬向上,不断进取的时代风貌;奋发有为是一种追求,反映着创业者为实现宏伟目标,孜孜追求,不懈奋斗的远大志向;奋发有为是一种品质,是不畏艰难,百折不挠的崇高境界;奋发有为是一种实践,它要求知行统一,埋头苦干,不断创造新的业绩。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与时俱进、奋发有为的创业史,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经过艰苦卓…  相似文献   

15.
沂蒙精神根植于沂蒙大地的山山水水,渊源于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凝结着历届党中央领导集体的心血,归功于沂蒙人民长期的革命与建设实践,孕育诞生于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那血与火的岁月,并随着历史进步与社会发展不断丰富和完善。沂蒙精神的本质内涵就是保持党、人民军队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相似文献   

16.
包容并蓄、勇于创新是中国共产党特有的精神品质,它在无形中决定着这个政党的动力之源和发展轨迹。中国共产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始终坚持学习和借鉴世界上不同国家的先进理论和经验,并能够结合中国的国情,按照实事求是的原则,不断推进其中国化的进程,不断突破自己,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勇于创新,为开创党的事业新局面注入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7.
开拓创新是沂蒙精神发展的不竭动力 ,它贯穿于沂蒙精神形成、发展的全过程。沂蒙精神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形成 ,在发展市场经济中升华 ,伴随时代步伐前进。  相似文献   

18.
沂蒙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一个范例,是党群血肉联系的经典体现。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弘扬沂蒙精神,让沂蒙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沂蒙精神是党和国家的一笔珍贵的精神财富。它是一种包括沂蒙人特有的性格文化;中国传统而又富有地域色彩的齐鲁文化;以及在革命实践中形成的红色文化;建国以后和平时期开拓进取、艰苦创业的时代特色的复合文化。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视角来看:沂蒙精神体现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体现了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唯物史观;体现了辩证的认识论、实践观。  相似文献   

20.
文化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逐步形成的知识体系、价值观念、生存方式等构成的观念形态复合体,既是一种社会生活,又是一种精神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要与时俱进,就是要用先进文化占领人们的思想世界,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水平。要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处理好继承与创新、民族性与全球性、一元化指导思想与多样性表现、文化建设与人的全面发展以及阵地建设与引导群众文化需求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