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九龙  ;李海波 《前线》2014,(10):94-96
今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北京工作时,明确提出北京要坚持和强化首都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功能。这是科技创新中心作为首都的核心功能首次予以明确。建设科技创新中心亟待大量资金投入,离不开金融的大力支持。 北京金融业发展与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具有共生基础 北京金融业优势明显,能够为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提供资金保障。北京金融业优势主要体现在:一是规模优势明显。2013年末,北京存款余额为9.17万亿元,位居全国第二,仅低于广东省;贷款余额为4.79万亿元,位居全国第五。二是服务水平较高。  相似文献   

2.
正北京作为首都,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有得天独厚的基础条件和资源优势。2016年9月11日,国务院印发实施《北京加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总体方案》,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2017年2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视察北京,对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提出新要求:北京最大的优势在科技和人才,要以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为引领,抓好中关村科学城、怀柔科学城、未来科学城和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三城一区"建设,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努力打造成北  相似文献   

3.
正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是中央赋予北京的光荣使命,是北京支撑我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责任担当。按照《北京加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总体方案》确立的"三步走"目标,北京已迈出稳健的第一步,创新发展动能显著增强,"三城一区"建设呈现新格局,创新创业生态引领全国,全球创新网络地位不断提升。推进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北京面临哪些短板约束?未来应抓住哪些关键问题予以突破?本文通过北京与全球公认的科技创新中心纽约、伦敦、东京等城市对比分析,研  相似文献   

4.
任晓刚 《前线》2023,(10):52-55
集聚科技创新要素是北京建设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的重要条件,是积极构建创新高地的重要基础,是加快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创新生态的重要保障,是持续提升科技创新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抓手。坚持激发首都科技创新要素的活力动力,发挥整体效能,通过加速推进机制建设,完善科技创新政策、聚用科创人才、打造核心产业、加强国际科创协作,能更好地促进全球科技创新关键要素汇聚北京,为北京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正杨文良(北京市政协常委、北京亦庄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总经理):亦庄如何高精尖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思想是强国之魂。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是国家战略、首都职责、北京使命、工作担当,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重要思想在京华大地落地生根的生动实践。2014年和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视察北京并发表重要讲话,明确北京"四个中心"城市战略定位。他强调,北京最大的优势在科技和人才,要以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为引领,抓好"三城一区"建设,努力打造北京经济发展新高地,为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  相似文献   

6.
《前线》2016,(10)
正日前,国务院印发了《北京加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总体方案》。《方案》明确了北京加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全市上下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根据京津冀协同发展总体要求,以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主要载体、以构建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体系为强大支撑,把北京建设成全球科技创新引领者、高端经济增长极、创新人才首选地、文化创新先行区和生态建设示范  相似文献   

7.
翟立新 《前线》2017,(9):72-75
<正>201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时明确了"四个中心"的首都城市战略定位。2016年9月,国务院印发《北京加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总体方案》,提出要发挥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主要载体作用。北京市第十二次党代会进一步指出,要以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为引领,着力打造北京发展新高地,中关村肩负更大责任和使命。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北京加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8.
陈志楣 《前线》2014,(5):123-124
新中国成立以来,北京市紧紧围绕国家建设和发展要求,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先后提出、制定七次城市发展规划,通过65年的建设与发展,完成了从消费型城市到生产型城市转型、从建设现代化工业基地和科学技术中心的发展理念到坚持和强化首都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战略定位的重大转变,确立了深入实施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战略和把北京建成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9.
正新中国成立以来,北京市紧紧围绕国家建设和发展要求,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先后提出、制定7次城市发展规划,通过65年的建设与发展,完成了从消费型城市到生产型城市转型、从建设现代化工业基地和科学技术中心的发展理念到坚持和强化首都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战略定位的重大转变,确立了深入实施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战略,努力把北京建成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0.
正为深入贯彻中央《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和《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等文件精神,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进一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着力加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充分发挥北京全面创新改革在全国创新驱动发展中的示范引领作用,市科委、市发展改革委、中关村管委会、海淀区政府等部门和单  相似文献   

11.
《前线》2018,(12)
正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向科技创新要增量,向服务提升要潜力,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推进北京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要以"三城一区"建设为抓手。2017年,北京市批准北京经济技术投资开发总公司改制,由全民所有制企业变为国有独资企业,更名为北京亦庄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亦庄控股"),定位为产业新城运营商,承担服务升级版开发区建设和北京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重要职  相似文献   

12.
戴彬彬 《前线》2021,(2):70-73
怀柔区是首都功能重要承载地和生态涵养区,是北京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主平台之一,承担着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国家实验室建设重任,“十四五”明确科学城统领“1+3”融合发展的思路布局。要发扬“科学一百年、奋斗每一天”的怀柔精神,聚焦突破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系统推进“五态”建设,加快形成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全力打造世界级原始创新承载区,为北京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3.
徐舟 《前线》2014,(12):90-92
<正>当前,首都正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期,科学决策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决策研究部门作为政策研究、决策选择的"智库",在科学决策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进一步加强首都智库建设,既是科学决策的重要保障,也是落实改革任务、实现转型发展的战略举措。当前决策研究智库建设的成效作为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北京的决策研究资源非常丰富。  相似文献   

14.
《北京支部生活》2016,(4):38-38
3月22日,市政府常务会审议《北京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加快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方案》,包括5方面重点发展任务和7类全面创新重大改革举措:主动服务国家重大创新战略,强化央地共建共享,鼓励和支持在京科研机构开展量子计算、第三代半导体等重大基础和前沿科学探索研究。  相似文献   

15.
李曦辉  阿列夫 《前线》2016,(2):50-52
正在世界进入信息化社会的今天,从我国经济未来发展轨迹和趋势的要求来看,需要加大科技与文化的双渠道输出。2014年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随后党中央、国务院将北京定位为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为北京未来的发展确定了方向。北京作为我国的首都,具有先天的文化产业优势,而且又拥有诸多的科技创新优势,只要结合好国家战略,将科技与文化进一步融合,就一定会走出自己的特色之路,对全  相似文献   

16.
白津夫 《前线》2015,(2):87-89
当前,在全球创新的大时代,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正处在关键时点上,倾力打造国家创新平台,加快首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对于全面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引领全国的创新发展具有突出的战略意义。要站在国家战略全局的高度,从更深层次上谋划首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以打造"国家创新平台"为重点,全面提升能力和水平,努力建成全球有影响力的创新中心。正确定位首都科技创新中心首都科技创新中心是一个大概念的中心。不限于科技本身,而是科技与经济一体化、技术与金融相  相似文献   

17.
李星洲 《前线》2017,(5):92-94
<正>北京市海淀区作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对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具有引领示范和核心支撑作用。建设核心区面临科技创新创业成本总体较高、科技创新治理体系尚不完善、治理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空间布局约束凸显等制约因素和挑战。要将海淀建设成为全国科技创新核心引领者、高端经济主要增长极和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全球知名科学中心,应系统谋划、突出重点、综合施策。深化市场导向改革加快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就是要调整一  相似文献   

18.
《前线》2014,(10):1-1
<正>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是首都北京新的战略定位,全市上下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统领,全力以赴推进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党的十八大作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上强调,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坚持需求导向和产业化方向,  相似文献   

19.
赵弘 《前线》2014,(10):88-90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党的十八大作出的重大部署,是在新一轮全球科技经济竞争中我国由“跟跑者”向“并行者”、“领跑者”转变的必然选择。北京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既是履行“全国科技创新中心”职能、引领京津冀及全国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的战略需要,也是率先转变发展方式、解决“大城市病”问题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20.
北京城市副中心应该成为四个中心城市功能建设,特别是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重要承载空间。要确定城市副中心与中心城区的"同城化"协同创新模式,加快形成体现城市副中心特色的高质量创新集群,推动文化科技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和科技金融服务业,吸引创新型企业形成新的创新集群,加速形成科技服务集聚区。要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大力发展众创空间,构建高精尖产业结构,强化城市副中心支撑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