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辛亥革命期间 ,中国资本主义经济还比较微弱 ,辛亥革命虽然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但它不同于西方国家的资产阶级革命 ,它的一批领导人不是在资本主义经济基础上烘托出来的人物 ,而是受到西方民主、共和思想的影响、觉悟到以革命手段挽救民族危机的共和知识分子。孙中山为代表的共和知识分子发动革命时 ,国内资产阶级既缺乏雄厚的阶级力量 ,也缺乏推翻清政府的阶级觉悟。当时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主要阶级基础不在国内 ,而在海外华侨中。领导辛亥革命的共和知识分子 ,首先并没有得到国内资产阶级的支持 ,而是首先得到了海外华侨的支持 ,他们以…  相似文献   

2.
党性是某一政党所代表的利益和阶级意志的集中的体现,一切政党都要求自己的新闻事业体现出自己所代表的阶级利益和阶级意志.资产阶级报刊在欧洲资产阶级革命中坚持宣传其革命思想,揭露和批判封建专制制度,反映和捍卫了资产阶级利益,体现了其鲜明的党性立场.资产阶级取得政权后,极力回避自己的党性立场,标榜“超阶级”、“超党派性”、“独立性”.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他们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指出:“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支配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资料”.显然,统治阶级以自己所拥有的政治、经济权力,制约着作为从属于精神的新闻事业,决不允许它脱离自己思想和利益的轨道.美国的本·巴格迪坎在1983年出版的《传播媒介的垄断》一书中披露:50家大公司几乎控制了全美国的新闻  相似文献   

3.
"左派"与"右派"这两个政治名词的来源,严格地讲是"舶来品",可溯源到18世纪的资产阶级革命.1789年7月14日,象征法国封建统治堡垒的巴士底狱被巴黎人民和起义士兵攻陷,政权被第三等级的代表掌握.而第三等级中包括资产阶级、市民、农民,由于阶级利益和各自的要求不同,领导层开始分化.在1791年的立宪议会中,代表大资产阶级利益的米拉波等人,在议会中提出了比较温和的改良主张,要求保留国王,反对共和;而代表比较  相似文献   

4.
我国的多党合作具有牢固的政治基础,而中国共产党坚强正确的领导则为多党合作的形成发展提供了最根本的保证。阐述多党合作形成发展的这两个重要原因,有助于认识在中国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历史必然性。中国的具体国情决定了中国各政党的政治取向。在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其阶级结构是“两头小中间大”,即领导革命的无产阶级和反动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这两个根本对立阶级的人数都只占少数,农民和其他中间阶级,主要是民族资产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及其所联系的知识分子和其他爱国分子占人口的多数。民族资…  相似文献   

5.
西方资产阶级学者对政党的各种解释揭示了西方政党现象的某些属性和关系,但是忽视了政党的阶级属性。马克思主义将政党与阶级联系起来考察,科学地揭示了政党的阶级本质和内涵。政党形成的基础是阶级,同时必须具备一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价值观念等条件。政党是在欧洲和北美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中逐渐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并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从欧美向世界其它国家逐步扩展,变成一种全球性的政治现象。政党在当代政治生活中日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功能和作用,主要有利益聚集、表达和协调,培养和输送政治精英,政治社会化和政治动员,组织、监督政府和领导国家政治生活,促进社会全面发展和稳定,参与国际政治等。  相似文献   

6.
1924年1月改组后的国民党,已不是单纯的资产阶级政党,而是各阶级合作的统一战线组织,是“各阶级联盟的政党”。其基本成分是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同时还有一部分地主、买办、官僚、政客、军阀等反动分子。国民党阶级构成的复杂性,决定了随着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各阶级必因其利害关系出现斗争,从而使国民党分化出不同的政  相似文献   

7.
“三个代表”中排在首位的是“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这是我们党的阶级本质所决定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每当旧的生产关系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甚至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时候,就必须打破旧的生产关系。在阶级社会中,这种革命性的变革,要靠代表先进生产力的新兴阶级推翻代表旧的生产关系的反动阶级的统治来实现。无产阶级是现代大机器生产的代表,是代表先进生产力的新兴阶级,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使人类社会从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到社会主义社会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  相似文献   

8.
三、近现代西方的德育环境论十七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德育环境:十七世纪时英国发生了资产阶级革命。新兴的资产阶级集中反对以禁欲主义为核心的宗教神学道德观,坚持人道主义的以自我为中心的人性论,提倡人性至上、个人至上和理性至上,以人性和理性反对神性和蒙昧主义,以人道主义反对神道主义,以个性解放反对封建等级制度。资产阶级把道德从上  相似文献   

9.
任何一种革命都不会一蹴而就,任何一个政权的建立都不会一帆风顺。法国资产阶级政权的建立和巩固就经历了一个长期的曲折的斗争过程。1789年7月14日,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1792年9月22日,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共和国。但在巩固政权的道路上,法国资产阶级历尽坎坷。直到1958年第五共和国的建  相似文献   

10.
大国沙文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都是资产阶级民族主义的具体表现。资产阶级民族主义是资产阶级的民族观,即资产阶级对于民族的看法及其处理民族问题的纲领和政策。它是从资产阶级一阶级的狭隘利益出发的。“从这样的阶级基础出发,资产阶级民族主义关于民族问题的纲领和  相似文献   

11.
什么是“中产阶级”?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在封建社会,它是相对于封建贵族特权阶级而言的“市民阶级”即资产阶级;在资本主义社会,它是相对于大资产阶级或垄断资产阶级而言的中等资产阶级;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它是相对于官僚买办资产阶级而言的民族资产阶级。毛泽东同志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中指出:“中产阶级。这个阶级代表  相似文献   

12.

1894年11月,在孙中山先生的倡导下,中国最早的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在檀香山成立了.从这一天开始,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便走上了武装推翻清廷、创建资产阶级共和国的道路.从1894年兴中会成立到1911年武昌起义,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发动了十数次武装起义,付出了血和生命的代价,对中国社会产生了重大的积极影响,也为武昌起义最终推翻清王朝、结束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帝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金怡顺 《党史纵览》2005,(12):40-41
陈独秀出生于1879年。青年时代的陈独秀即接触了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系统地研究了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力求以法、美为师,实现中国的民主共和,而且几乎参加了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全过程。诸如拒俄运动、辛亥革命、反袁斗争等等;参加过励志会、青年会、暗杀团(光复会的前身)、亚洲和亲会、欧事研究会等资产阶级革命小团体和宣传民主主义思想的刊物《国民日报》、《甲寅杂志》等的编写;  相似文献   

14.
国家的本质是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的专政,但不同阶级的专政,性质是根本不同的。资产阶级专政同其他剥削阶级专政一样,是少数剥削者对广大劳动群众的专政。它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保护资本主义制度。与此相反,无产阶级专政是无  相似文献   

15.
会党是秘密社会的重要组织,在辛亥革命时期,会党成为一支非常活跃的政治力量。他们与资产阶级革命派之间有联合有分裂,对革命的进程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但由于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阶级局限性和会党自身弱点的相互渗透,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辛亥革命的失败。  相似文献   

16.
什么是幸福?无产阶级有无产阶级的看法;资产阶级有资产阶级的看法。两种看法是根本对立的。冯定同志在讲幸福问题的时候,抹煞这个对立,宣扬资产阶级的幸福观。必须批判这种反动  相似文献   

17.
汝信 《前线》1962,(23)
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美国资本主义社会开始进入了它的最后阶段——帝国主义阶段。为了适合垄断资产阶级需要,美国的哲学思想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以前,美国资产阶级哲学家们主要致力于贩卖欧洲资产阶级哲学思想,如康德的先验论哲学、黑格尔的绝对唯心主义等等。到了垂死、腐朽的帝国主义阶段,这样做已不再能充分满足垄断资产阶级的新的要求,于是一些带着独特的美国商标的新的反动哲学流  相似文献   

18.
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上海工人为了配合国民革命军北伐,打倒封建军阀的反动统治,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短短的5个月时间里,先后举行了3次武装起义。第一次发动于1926年10月23日,由于准备不充分和资产阶级的动摇而失败;第二次发动于1927年2月21日,由于蒋介石的军队按兵不动,坐视反动军阀对起义工人的残酷  相似文献   

19.
三权分立是现代资产阶级国家政权结构的基本原则。尽管各个资产阶级国家由于历史条件、传统习惯和阶级力量对比的差异,形成了在具体的政体形式和政权结构上各不相同,但不论是君主立宪制,还是民主共和制;不论是采用内阁制,还是采用总统制,资产阶级总是标榜着三权分立的原则。按照这个原则,资产阶级把国家  相似文献   

20.
杨静水 《党建文汇》2007,(12):43-43
1917年11月,布尔什维克领导俄国人民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建立了无产阶级政权。当时,不甘心失败的资产阶级分子和沙俄旧军官们发动一系列叛乱,试图将红色政权扼杀在襁褓中,然而,正如列宁所言:“这帮反动顽固的蠢人,是注定要彻底失败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