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事业单位管办分离若干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管办分离是政府监管者与举办者职能的分离。各国政府均存在管办职能及管办关系,但管办关系的处理不存在统一的标准模式。虽然我国管办分离改革取得进展并形成六种模式,但是,理念、体制、运作等深层次障碍依然存在。应理顺管办职能关系,探寻有效实现形式,加快推进事业单位管办分离。  相似文献   

2.
管办分开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原则,我国改革中已经形成六种模式并取得一定实效.推进管办分开依然面临一系列有待解决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应以理顺管办职能关系为基础,选择管办分开的有效实现方式.  相似文献   

3.
由于教育领域一直以来政府包揽管办评大权,高职院校在自主办学方面存在着诸多障碍。教育管办评分离,这使得高职院校获得难得的自主发展机遇。在管办评分离框架下,高职院校应进一步突出其办学主体地位,积极探索建设现代职业院校制度、转变校内管理部门职能、推进集团化办学、加强行业指导、评价和服务等自主发展路径,在新一轮职业教育大变革大发展中走在前列。  相似文献   

4.
企业办社会是我国国有大中型企业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 ,分离企业办社会的职能 ,切实减轻国有企业的社会负担 ,已成为当前国有企业改革的一项重要工作。在分离煤炭企业办社会职能时 ,应按照一切从实际出发、把握政策、平衡过渡、分步实行的原则 ,通过移交、分离、推向社会等三种途径推进工作。  相似文献   

5.
余祖雄 《学习月刊》2010,(4):149-150
2004年,根据国务院有关精神,江汉油田基础教育从油田分离出来,成建制整体移交地方。移交地方管理5年以来,江汉油田教育集团组织开展了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实践,探索形成了"管办分离、法人治理、全员聘用、社会统筹、校财团管"的区域教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为油田区域基础教育科学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6.
<正>2015年以来,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的决策部署,万山区紧紧抓住被列为全省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基地契机,以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为目标,以"管办评"分离为突破口,全力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充分激发了校长办学、教师教学、学生自学的活力,初步形成了权责一致、管办分开、评聘独立的"区管、校办、社评"教育治理格局,实现了政府、学校、社会良性互动。一、创新五种机制放活政府  相似文献   

7.
程行仑 《前线》2022,(9):72-75
未诉先办是接诉即办特定语境下的主动治理,标志着接诉即办改革进入新阶段。基层治理中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高阶形态,系统治理、源头治理的生动实践,砥砺干部作风的新场景,是其治理特征和创新价值所在。未诉先办是首都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重要制度创新,也是基层治理改革的重要目标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李文华  吴嘉 《学习月刊》2012,(12):52-53
民航广州医院建院至今25年,现有编制床位110张,在职员工210余人。20多年来民航广州医院一直是在企业办社会的大环境下成长,员工已习惯于上级拨款,靠计划经济政策吃饭的运作模式,存在着市场意识和危机意识薄弱,成本意识粗放,忧患意识和服务意识缺乏等陋习。近几年,民航广州医院面临着企业分离办社会职能,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和医疗卫生制度改革由过渡期进入相对成熟期的新形势,在国企改革和医改的两个交汇点之中,员工队伍中暴露出来的思想问题日益凸现,  相似文献   

9.
关于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七届二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提出:按照政事分开、事企分开和管办分离的原则,对现有事业单位分三类进行改革.虽然分类改革已被确定为事业单位改革的基本战略,但分类改革的一些重大原则性、战略性问题依然有待明确.政事分开、事企分开是改革的基本原则,管办分离主要是为了深化政事分开、创新管理体制;改革方向是转为企业、回归政府,保留事业单位体系、向非营利组织转化;分类改革的战略推进应明确改革目标模式,科学设计战略框架和路径.  相似文献   

10.
《湘潮》2013,(7):F0002-F0002
2013年5月23日,湖南省农村应急广播“村村响”工程建设现场会在汨罗市召开。会上传出振奋人心的消息,湖南省将用5年时间在伞省88个县全面完成农村应急广播“村村响”工程。这是湖南省厂‘电局近年大力推进广电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又一重大举措。2010年管办分离、局台分设以来,特别是近两年以杨金鸢为班长的新一届局党组上任以来,湖南省广电局将构建广电公共服务体系作为转变职能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