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进程中 ,暴力犯罪尤其是抢劫抢夺案件的频发对经济发展产生很大影响 ,其负面效应严重阻碍了地区经济的繁荣 ,因此 ,开展打击双抢案件的专项斗争 ,遏制此类暴力犯罪案件的发生 ,是一项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省农村社会治安问题主要表现在:1.邪教组织活动和宗教非法活动较为突出;2.一些地区流氓恶势力犯罪猖獗;3.群体性事件增多;4.因民间纠纷激化酿成的杀人、伤害、爆炸等严重暴力犯罪案件突出;5.种植制贩毒品违法犯罪增多;6,部分地区盗掘、走私文物犯罪严重。  相似文献   

3.
随着改革开放事业的不断深入,暴力犯罪已经成为一个较为突出的社会问题,严重影响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暴力犯罪是专指某些特定形式的犯罪,同其他犯罪一样具有自身的特点及规律.暴力犯罪成因既有社会原因,也有个体原因.在充分认识其犯罪原因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打击和防范对策,对于减少暴力犯罪案件的发生具有鲜明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关于暴力犯罪原因研究中的几个问题周振想,许华暴力犯罪是最古老的犯罪类型之一,是指使用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胁等手段,非法侵犯他人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的行为。从70年代末以来,我国的暴力犯罪案件一直非常突出,发案率一直很高并且处于上升趋势,据有关部门对故意杀人...  相似文献   

5.
当前以爆炸手段进行严重暴力犯罪在严暴案件中十分突出,占的比重仅次于涉枪犯罪案件,居第二位,而且犯罪气焰十分嚣张,在社会上造成了极坏的影响,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带来了巨大的损失。是一种不可低估的犯罪势力。一、严重暴力爆炸犯罪现状与趋势1985年至1989年5年间,全省立严重暴力爆炸案件56起,破获51起,占全部严  相似文献   

6.
严重暴力犯罪,包括涉枪、绑架、劫持交通工具、爆炸等各类案件,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构成极大危害.同严重暴力犯罪作斗争,要一手抓打击,一手抓预防.如何抓好预防应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要加强对重点单位、重点人的预防保卫工作,预防工作中的重点包括刑嫌分子、重点要害部位,社会复杂场所、交通工具等.二要大力缓解各种矛盾,以减少或避免严重暴力犯罪--特别是爆炸案的发生.三要大力消除作案条件,严格枪支弹药的管理,严密金融财会部门的防护,加强对公共复杂场所的监控、坚持对重点地区巡逻制度.四要积极侦破预谋案件.  相似文献   

7.
为了对付暴力犯罪,美国在联邦调查局内设立了暴力犯罪研究中心。这一研究中心是研究、鉴定和积极制止、预防各种凶杀等暴力犯罪活动的专门机构。它通过对普通暴力犯罪和特殊暴力犯罪案件的研究,概括出同暴力犯罪作斗争的一般理  相似文献   

8.
进入90年代以来,我国的严重暴力犯罪日趋突出,已经成为当前刑事犯罪活动中最凶恶、最危险的犯罪行为。 今天,严重暴力案件依然呈上升趋势,程度上也更加恶化。有的不法分子盗窃、抢劫枪支弹药,有的持枪杀人、抢劫、强奸、绑架,有的使用恐怖手段进行劫机、劫船、劫持人质,有的驾驶机动车杀人,也有的在要害部门和人多繁华的公共场所疯狂地进行爆  相似文献   

9.
从近几年数据统计与调查结果来看,江西省中学生刑事犯罪呈恶化趋势,犯罪总数逐年上升,且在未成年人犯罪中所占比例也逐年上升。在违法犯罪主体构成方面,呈现出犯罪年龄下降,由高中生转向初中生的趋势;在犯罪类型方面,涉财案件多,其中以盗窃、抢劫案件最为突出;在犯罪组织形式方面,表现为团伙斗殴现象严重突出,带黑社会性质的帮派侵入校园,帮派团伙活动呈蔓延趋势;从违法犯罪手段上看表现为作案手段多样化、智能化;在犯罪的危害程度方面,中学生实施的暴力犯罪日趋突出,危害结果严重。  相似文献   

10.
2003年4月2日,乌鲁木齐市北郊发生了一起严重暴力犯罪案件。4名犯罪嫌疑人携带匕首和仿真手枪,绑架2名人质,劫持一辆轿车逃离案发现场。此案经公安机关成功处置,4名犯罪嫌疑人全部落网,2名人质成功获救。回顾我们处置这起严重暴力犯罪案件的全过程,既有非常成功的一面,也有在今后的侦查工作中引以为鉴的地方,现分析如下:一、案件基本情况高某、曹某等4名犯罪嫌疑人经长期预谋策划,于2003年4月2日凌晨4时许,携带匕首、仿真手枪、胶带等作案工具,攀爬阳台进入“一心家私城”董事长徐某住宅实施抢劫。犯罪嫌疑人进入徐宅后,迅速控制了徐某、其…  相似文献   

11.
一、依法严厉打击严重刑事 犯罪,全力维护社会稳定 一年来,共受理公安、国家安 全机关移送审查批捕案件3957件 6220人,经审查批准逮捕3601件 5452人;受理移送审查起诉案件 4040件6032人,经审查提起公诉 3610件5266人。各级检察院坚持 把黑恶势力犯罪、严重暴力犯罪、 多发性犯罪和毒品犯罪作为打击  相似文献   

12.
暴力犯罪严重危害社会安全。在人口流动和体制转轨过程中,城市游民阶层中有些人员疯狂地进行严重暴力犯罪。城市严重暴力犯罪的规律、特点主要有:(1)作案时间的相近性;(2)犯罪地点的同类性;(3)侵害对象的特定性;(4)犯罪行为的预谋性;(5)作案手段的复杂性;(6)组织形式的团伙性。当前,此类犯罪呈上升趋势。究其原因,我们感到:经济因素是严重暴力犯罪产生的根本因素;政治因素也使严重暴力犯罪增长;社会因素对严重暴力犯罪有重大影响;思想文化因素对严重暴力犯罪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我们必须强化基础,协同作战,快速反应,有力打击,有效防范城市严重暴力犯罪。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本市凶杀、抢劫、强奸等暴力犯罪一直较突出,1990年本市发生的凶杀、抢劫、强奸案件,除凶杀案件比1989年下降了1.4%外,抢劫、强奸案件分别比1989年上升了35.3%和38%。最近我们调查分析了这三类案件中已查获的152起案件中210名被害人的情况。基本情况如下:凶杀案件56起,涉及被害人67人,其中男性37人,女性30人。从被害人的年龄看,  相似文献   

14.
侦破暴力犯罪案件,危险、伤亡最大。因此,在反暴临战处置、查辑严重暴力犯罪分子时应遵循以下三个基本原则:即,统一指挥、协同作战,快速反应,因案施策;确保群众安全,相机制服犯罪分子。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出租车营运行业也飞速成长起来,同时以出租车司机为侵害对象的抢劫案件急剧上升。抢劫出租车犯罪案件已成为我国城市里严重暴力犯罪案件中发案率高的一类案件。为了掌握当前抢劫出租车犯罪案件的特点和规律,更好地开展打击和防范工作,必须就此类案件的特点和防范策略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6.
近些年,全国各地个人极端暴力犯罪案件频发,以侵害对象不特定的泄愤型个人极端暴力犯罪更为猖獗。根据泄愤型个人极端暴力犯罪人的自身特征、社会属性及心理特征,认为其作案的原因主要是精神或身体上具有某些障碍或缺陷,长期存在负面情绪,法律意识淡薄,反社会人格突出。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完备,人民群众的合理诉求经常无法通过正常途径表达和解决,也容易引发泄愤型个人极端暴力犯罪。公安机关的应对措施应以控制、打击、防范为主,以避免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相似文献   

17.
自杀性暴力犯罪已成为影响我国社会治安的一个敏感而重大的问题,由于此类犯罪的危害后果非常严重,因此,在研究如何侦查此类案件的同时,应当着重探索此类犯罪的基本特征和发生规律,在防范对策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8.
暴力犯罪是我国当前刑事犯罪活动中十分突出的犯罪现象.只有充分认清暴力犯罪的特点及其产生的社会原因,才能制定出有效的法律对策,更好的预防和遏制暴力犯罪活动.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严重暴力犯罪已成为危害我国社会治安的一个突出问题。一方面,严重暴力犯罪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伤亡损失;另一方面,犯罪分子对抗人民警察的缉捕,杀伤人民警察,造成其伤亡现象的严重性震憾了社会,据公安部门统计,1985年至1992年8月间,人民警察在缉捕犯罪分子中,牺牲×××名,负伤××××名;时隔两年,到  相似文献   

20.
论暴力犯罪     
暴力犯是采用暴力手段实施犯罪而被判处刑罚的人。这一概念是以非暴力犯为对照,用犯罪手段来界定的。但从犯罪与改造科学的本意出发,分析二者的异同,不应局限于犯罪手段、牵涉罪名、社会影响上的表面区分,而要做社会背景、社会心理的深层分析,这样才能把握暴力犯罪的科学内涵,寻找其深层的制约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