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为西湖而醉     
西湖的文章,做得太多太多了。来到西湖已不知多少次,可每次到西湖边,见到如此美景,总禁不住浮想联翩,很想写下些什么。西湖是如此的熟悉,许多景点倒背如流,西湖是如此的美丽,令人流连忘返。倘若再一一细看,又感到有点陌生,有了新貌,让人再想细细看看。凡山水亭台,与历史有如此多的牵连;遗迹又如此密布,秀丽的山水间散落着才子、隐士、忠臣、义士,埋藏着生前的孤傲和身后的英名。只要走几步,到处是名人古迹。  相似文献   

2.
素负盛名的西湖龙井茶是杭州旅游的窗口,是茶区经济的主导产业,更是杭州乃至国家的无形资产和民族精品。前几年土地征用导致龙井茶园面积锐减,假冒龙井茶使西湖龙井茶声誉严重受损,龙井茶基地保护和品牌保护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2001年,杭州市西湖区政府广泛发动茶区乡镇和有关部门,对西湖龙井茶的保护迈出实质性的三大步,对西湖龙井茶这一著名品牌的保护有了历史性转变。  相似文献   

3.
淡之美     
淡 ,是一种至美的境界。苏东坡写西湖 ,曾经有一句“淡装浓抹总相宜” ,但他这首诗所赞美的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也是大自然的西湖。虽然苏东坡时代的西湖 ,并不是现在这种样子的 ,但真正欣赏西湖的游客 ,对那些大红大绿的、人工雕琢的、车水马龙的浓丽景色 ,未必多么感到兴趣的。识得西湖的人 ,都知道只有在那早春时节 ,在那细雨、碧水、微风 ,柳枝、桨声、船影、淡雾、山岚之中的西湖 ,像一幅淡淡的水墨画 ,展现在你眼前的西湖 ,才是最美的西湖。水墨画 ,就是深得淡之美的一种艺术。在中国画中 ,浓得化不开的工笔重彩 ,…  相似文献   

4.
彭昆 《瞭望》1997,(19)
郁达夫在30年代写过一篇随笔《里西湖的一角落》,知道的人很少。因为发表时正是全面抗战爆发前夕,人们已面临时代风云的大动荡了;加以刊载此文的是杭州《越风》杂志增刊《西湖》,它的印数不大,知名度不高,发行范围也仅限于江南地区。也正为此,《里西湖的一角落》一度成为若干郁达夫文集失收的佚文。 笔者藏有这本已成为罕见物的《越风增刊》第一集《西湖》,近日翻阅一过,发现《越风》编者黄萍荪虽颇遭鲁迅先生讥评,但他的拉稿功夫却不差。《西湖》所刊之文即颇多名人佳作,除郁达夫的那一篇外,如弘一法师(李叔同)《我在西湖出家的经过》、胡适《烟霞洞小住》、许宝驹《西湖梅品》、姜丹书《雷峰塔始末记》、张其昀《东坡先生在杭事迹》诸文,均是与西湖有关的耐读之作。  相似文献   

5.
古今为官者都想留下政绩, 但究竟留什么样的政绩,却 是大不相同的。在杭州的西湖,有一条苏堤,那是苏东坡52岁担任杭州太守时留下的政绩。据史书记载,当时西湖淤泥很深,淤泥中长满杂草。苏东坡动员民众铲杂草,挖污泥,既疏浚西湖,又筑成长堤,使之横跨湖面,绵延数里,夹道种  相似文献   

6.
林蔚 《瞭望》2007,(13)
因为王兴东等政协委员多年来执着地提案,“电影分级”的话题近期再度热了起来。中国电影究竟该不该分级?笔者以为,从理论上说,这几乎是一个无需讨论的问题。在一个已经如此开放、价值取向和审美观念都日益多元的中国,主持着这个世界的成年人应当负起责任——以明确的标识告诉孩子们,哪些影片是他们不该看、看了会受伤害的。但是,“应该”的事情太多了。实践中,应该做的事情,常常不见得就是现在能够做、或者说现在做最合适的事情。  相似文献   

7.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教育介体的主要因素之一。方法得当、就会事半功倍;方法不科学,就会事倍功半。理论界以往关注的是“诉诸感性”、“潜移默化”、“能动性”等特点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上面的意义,所谓“寓教于美”、“以美怡情”、“化性起伪”。我们无力在前人的研究上做太多超越,也难于对如此宏大的问题在此一一解析。然而总地来说,  相似文献   

8.
力平 《瞭望》1992,(13)
“借得西湖水一圈,更移阳朔七堆山。”这是叶剑英咏星湖七星岩诗中的一句,道的是这里水似西湖之清,山似桂林之秀,碧水蓝天,山川如画。 星湖七星岩在广东肇庆市。肇庆是历史名城,以佳山丽水、胜迹众多著称,秦时置南海郡,汉为苍  相似文献   

9.
洋洋 《侨园》2013,(4):47-47
<正>宋词作为中华文学中一个极有代表性的文学样式,在泱泱历史长河中,如同瑰宝,熠熠生辉。词,特别是宋词,宛如文苑中的一朵奇葩,至今仍然馥郁满园。因词擢升。当时作为太学生的俞国宝,在西湖一酒肆屏风上题写了一首《风入松》的词,这首"西湖游乐图"的题词,被当时作为太上皇帝的宋高宗偶见,"称赏久之"并把"明月重携残酒"句  相似文献   

10.
怎么说呢?可以说“0”是没有,也可以说很大,也可以说很小;比它大的太多太多,比它小的也太多太多。有多少比它大,就有多少比它小。自然界中处处有“0”的概念。  相似文献   

11.
第一个重要原因是政府的行政管制太多,制度成本太高了。第二个是国家财政税收太多,特别是最近几十年,政府在整个国民收入的大馅饼中分到的国民收入越来越大。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国有资产的产值都转移到了国家手中,却没到老百姓口袋里。  相似文献   

12.
朱敏 《党政论坛》2010,(18):5-5
第一个重要原因是政府的行政管制太多,制度成本太高了。第二个是国家财政税收太多,特别是最近几十年,政府在整个国民收入的大馅饼中分到的国民收入越来越大。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国有资产的产值都转移到了国家手中,  相似文献   

13.
杭州以北20公里处,有一座小镇,叫良渚镇,属余杭市。良渚镇西边有一座山,叫莫角山。山的面积有31万平方米,呈长方形。说它是山,其实也仅比周围农田高出四、五米,只能算是一个大土堆。从50年代初,便已辟为果园,成了杭州市的一个水蜜桃生产基地。年复一年,花开花落,谁也没有感觉到它有什么异常之处,倒是周围的种田人,常在自己的田头屋角,发现一些奇形怪状的玉器和破损的黑陶。这情形从清代就是如此。破陶没人要,玉器则被认为是汉代的,时常有人来收购。直到1939年,家在良渚镇的杭州西湖博物馆工作人员施昕更先生,发表了题为《良渚》的报告,人们才吃惊地知道良渚遗迹属于新石器时代。可惜他的研究因抗日战争而中断了。  相似文献   

14.
改革中等教育结构,举办职工技术学校,是符合经济发展需要和教育事业发展需要的“利民利国”的大事,是四化建设和教育事业本身向我们提出的要求,也是广大工农群众、干部、教师、学生的殷切希望。正因为如此,党的十二大明确提出要“加强中等职工教育”。邓小平同志早在一九七八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讲话中就指出,教育要适合国民经济的发展,教育的结构要改革……要扩大职业技术教育的比例。赵紫阳总理一九八二年五届四次人大会议的报告中指出:“在中学教育方面要逐步改变普通中学太多,职业中学太少的状况。”  相似文献   

15.
莫如 《瞭望》1987,(41)
“欲速则不达”,这是一句老话了。但是,历史的实践证明,这却是大有道理。那意思是说,脱离开实际可能,脱离开事物发展的规律,只按主观愿望办事,目标非但不能达到,而且还会把事情办坏。 这样的教训,实在是太多太多了:中国革命史上有过,中国三十多年建设史上也有过,不可谓不惨痛、深刻。但是,却不能说现在人人都已经记住了这教训。  相似文献   

16.
从维熙 《民主》2005,(9):42-42
写下这个题目,觉得正是时辰,因为国情需要以诚信为本的儒商。时尚中的包装实在太多太多了,不仅给假货以炫目的外表,连许多与儒商相距十万八千里、乘改革东风而起的暴发户,也纷纷把自己装扮成儒商,就有点倒人的胃口了。殊不知,儒商是一种境界,是一种文化的长期积淀;那不是一两身行头、几条名牌领带,就能鱼目混珠的。笔者所以行文于斯,也  相似文献   

17.
文山会海把很多人压得透不过气来。即使是“会议专业户”、“报告专业户”也在为会议太多叫苦不迭。减少会议已是迫在眉睫的了。不过,会议太多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假若“文山”上风景秀丽,怪石嶙峋,“会海”中有绿波荡漾,有百舸争流,那还是会有人乐于上“文山”、下“会海”的。看来,当务之急就是十五届六中  相似文献   

18.
唐诗别解     
<正文>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此白香山《春题湖上》诗句也。烟波淡荡,楼殿参差,香山之不舍西湖,良有  相似文献   

19.
《侨园》2016,(12)
正殷海光是自由主义在台湾的奠基者与启迪者。在上世纪台湾威权统治的年代,民主宪政的理想之所以能够维持于不坠,正是因为:他用手里的笔,对抗整个时代的黑暗;用他的生命,为中国知识分子留下最鲜明的形象。有时想想,历史真的很有趣,做为哲学巨擎的殷海光先生在面临政治迫害时所展现的"威武不能屈"的风骨,赋予了他所坚持的工作和道德的力量。尽管如此,在大陆知道殷海光这个名字的人其实并不太多,没有多少人会去关注一个郁郁不得志的知识分子故居。我何尝不是如此?若不是偶然的机  相似文献   

20.
丰子恺先生是笔者先姨夫邹彭年先生在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的同学,他们的恩师是有名的李叔同先生,就是后来(1918年)在杭州虎跑寺出家的弘一法师。抗战胜利后,1947年他回到杭州,在里西湖静江路(现北山路)租居了一年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