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社会主义理论至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其间经历了苏联、东欧、中国和其它地区15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同时也经历了苏联及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失败,这一历程证明,这些社会主义国家的马克思主义者们对马恩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认识和运用的正确与否,是引导社会主义国家走向成功或失败的关键。因此,笔者认为在国际社会主义运动遭受巨大挫折的时候,在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而又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的今天,研究中共三代领导人的科学社会主义观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苏联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虽然在新闻立法方面起步较晚,但是他们都强调要保证新闻自由,认为这是新闻立法的目的。同时还规定了不得滥用新闻自由。他们对新闻自由的表  相似文献   

3.
东欧剧变的动因,10多年来国内外学术界众说纷纭。本文认为,在二战后特定的历史环境和条件下,苏联对东欧的政策对东欧各国的发展进程至关重要,有时甚至有着决定性的作用,没有苏联,东欧各国共产党不可能迅速取得政权,没有苏联,东欧探索适合本国国情发展道路的尝试不致被扼杀;没有苏联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和西纳特拉主义,东欧的社会主义政权不致迅速倾塌,成也苏联,败也苏联,这就是东欧剧变的历史动因。  相似文献   

4.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出现的十几个社会主义国家,都是亚欧一些原来比较落后的国家。由于各国社会主义建设在过去几十年中都有了很大的发展,人们没有去探究落后国家首先获得社会主义革命成功、进入社会主义的合理性。但是,自从苏联、东欧发生剧变后,一些人在对社会主义前途的忧虑中,重新对落后国家首先获得社会主义革命成功的问题,提出了疑问。社会主义在落后国家首先胜利,这合乎马克思主义吗?一连串的东欧国家剧变,是否说明社会主义首选在落后国家获胜这个理论站不住脚了呢?这牵涉到了一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应该在新形势下作出新的回答。  相似文献   

5.
要建设好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首先要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需要对国际国内一些重大问题有一个正确认识,需要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有一个全面的把握,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学习,不断进行思想改造。要做到这一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必须正确认识现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变化、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及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性质和前途。  相似文献   

6.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和商品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我们党内腐败的严重化趋势愈加明显突出。这已是一个无可回避的客观现实。经济发展与党内腐败之间究竟有没有关系?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我们的纪检机关在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中,已经取得了可喜的进展并有了一定的突破,形成了不少独到的见解和很有价值的理论观点。笔者在学习、借鉴这些观点的基础上.拟从一定的理性高度探讨和论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党内腐败现象与控制问题。一、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党内腐败”的概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指在社会主义国家行政管理.…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什么?这是许多马克思主义者集中思考的问题。就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历史而言,在传统社会主义模式下。社会主义国家在一定的程度上把建立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长期任务,无论在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还是中国,无一例外地在生产资料社会所有制的建立和发展上,投入了过多的时间和精力。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四大报告明确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这是我党在总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特别是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惨痛教训和中国建国后的经济建设实践经验后所作的重大决策,也是我党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突破。这一思想解放的重要成果告诉我们,继续采取单一计划经济体制,中国不仅不能赶上并超过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而且也影响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共青团成立70周年之际,联系东欧逆转、苏联解体、国际风云的变幻,人们对中国共青团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英姿勃勃地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予以瞩目,引起思考,这绝不是偶然的。  相似文献   

10.
苏联东欧的社会主义国家自1991年苏联“8.19”事件后,发生了剧烈变化,政权易手,江山变色,国家分裂,党组织瓦解,社会主义事业遭到严重挫折。这件事过去十年多了,作为社会主义中国的共产党人,在庆祝建党八十周年之际,回顾当时情景,面对苏东演变现实,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这一切是怎么发生的,对于执政的共产党来说,应吸取什么教训,给我们一些什么样的启示,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研究。 一、背弃党的指导思想,必然导致  相似文献   

11.
试论东欧巨变和苏联解体后的中国对外政策曲星1989-1990年东欧巨变,紧接着,苏联政局也发生新的动荡,1991年苏联“8·19事件”后,其国内政局急转直下,各共和国纷纷宣布独立,联盟迅速解体。有近70年历史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不复存在。原苏联...  相似文献   

12.
(一)东欧剧变使一些民族独立国家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前途产生动摇和失望, “民主社会主义”的影响进一步增强。 在东欧剧变的猛烈冲击下,一些民族独立国家对社会主义感到茫然和失望,对自己选择的社会主义方向产生动摇,这种情况在非洲一些奉行“科学社会主义”的国家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13.
李方芝 《工会论坛》2001,7(5):83-85
苏联、东欧的剧变表明 ,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并不会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得到巩固 ,反而存在遭到削弱、甚至丧失执政地位的危险。当前 ,党的建设应当重点解决实现党的领导方式转变、提高执政水平和执政能力以及克服某些党员干部自身的腐败现象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 ,党必须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 ,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党内民主机制 ,并通过法律制度建立起强有力的权力制约机制 ,从根本上遏制腐败。  相似文献   

14.
对“斯大林模式“的点滴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苏联社会主义国家的演变有各种各样复杂的原因.斯大林模式曾经使苏联和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辉煌了几十年,但最终又葬送了这些国家的社会主义.我们不妨对其作个"对半开"的评价,目的在于充分而深刻地认识斯大林模式的弊端,以警醒自己用发展的观点对待马克思主义,走好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之路.  相似文献   

15.
东欧国家社会主义政党自接受马克思主义起,便开始了马克思主义本土化的探索。十月革命后,东欧国家社会主义政党纷纷以十月革命为榜样开展革命,推动马克思主义本土化。二战结束后,东欧国家迅速确立了苏联模式。此后,东欧社会主义在“民族道路”和“苏联模式”的选择与磨擦中前进,相继产生了“波兰道路”和“匈牙利道路”,同“南斯拉夫试验”一起成为战后东欧改革热潮。20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东欧各国民族道路与苏联模式若即若离、暗中较量,再次掀起改革热潮,这是东欧马克思主义本土化最好的时期。东欧马克思主义本土化道路曲折而坎坷,最终在苏东剧变中相继崩溃。东欧马克思主义本土化的经验教训,值得国际社会主义运动认真总结。  相似文献   

16.
在苏联东欧各国的领导干部中存在着严重和普遍的腐败、特权现象 ,从而阻碍了社会主义改革的顺利进行和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 ,使党风和社会风气日趋恶化 ,犯罪率不断上升 ,破坏了党群、干群关系 ,使人民群众丧失了对党和社会主义的希望和信心 ,最终导致苏东剧变。  相似文献   

17.
贪污贿赂等犯罪作为一种腐败现象,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绝不可等闲视之掉以轻心。一切有正义感的人们,关注祖国前途命运的人们,莫不对腐败深恶痛绝,“反腐倡廉”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一贯方针,更是当前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势下十分重要而紧迫的政治任务,当前的问题是如何进一步提高对这场关系到改革开放和国家命  相似文献   

18.
当前金融工作人员腐败犯罪的问题相当严峻。这严重影响了我国的金融秩序,常常给国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已在某种程序上制约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因此,研究金融工作人员腐败犯罪的特点,并有针对性地采取防治措施,就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纵观社会主义国家,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坚决不改革的,如罗马尼亚和阿尔巴尼亚,失败了;二是改革偏离了社会主义方向的,如苏联和东欧的一些国家,也失败了;三是既进行改革,又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如我国,取得了成功,闯过了“六.四”这一关,保持了社会政治和经济的稳定发展。实践证明,不改革,不行;改革,偏离了社会主义方向也不行。  相似文献   

20.
抑制腐败的可靠选择马庆钰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决定中提出,要在市场经济改革的过程中始终不渝地坚决反对腐败。能否成功地做到这一点关系到中国改革的前途,关系到市场经济建设的成败。反对和防止腐败,这是党内党外都极为关注的大问题。但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